① 為什麼不把淞滬會戰拍成電影,卻拍什麼百團
淞滬慘敗,記載保留的文件數據不足或書面記載差距很大。關於國名黨抗戰的電影也是2000年後慢慢出來的,以後會有吧
② 八佰撤檔的真正原因
《八佰》撤檔的原因,有說是因為片中內容和歷史不符,美化逃兵孫元良,官方稱是技術原因。不過其實這部片也不算被禁,因為只是當初撤檔,2020年8月21日,又將作為新片重新上映。
《八佰》是有許可證的,2019年6月25日晚,卻發文宣布撤檔,稱:「經片方與各方協商,取消原定7月5日公映的安排,暫別暑期檔,新檔期擇日公布。」有專業影評人分析,而所謂的「技術原因」應該只是說辭,近幾年的電影市場環境不太理想,之前也有發生過很多電影被迫改名,凡是帶有暗色彩的電影都會被慎重考慮,《八佰》和《少年的你》也都是如此。
(2)淞滬會戰為什麼不拍電影擴展閱讀:
截至2020年9月21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電影《八佰》累計票房達到28.97億元,總人次7569.5萬人,登頂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軍。
該片的工作人員用一磚一瓦建起佔地200畝的建築,不僅人工開鑿出一條新的蘇州河,還對兩岸建築進行1:1的實景搭建。拍攝時把寧波白沙的拆遷地塊定為淞滬會戰場景取景地。為了追求真實,劇組歷時一年半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佔地200畝、擁有68棟建築的實景,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還原出一河兩岸戰火連天的「地獄」與聲色霓虹的「天堂」。
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淞滬會戰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打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場。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視覺效果,確保畫面真實感的同時凸顯美學價值,攝影指導曹郁在片場架設2000多台燈來配合不同的鏡頭。
③ 有沒有新拍的抗戰電影這種電影為什麼很少拍了
這種電影一般投資比較高,大場面,爆破戲擔心有人受傷,可能投資公司擔心票房不高收不回成本吧。另外拍的太真實太殘酷許多觀眾接受了了,拍成神劇又會讓觀眾感受太假,不嚴肅,不尊重歷史。
④ 國軍22次大型會戰為什麼不拍成電視或電影
會戰之後,丟了大半個中國。即使拍成影視劇也沒有什麼光彩。
⑤ 《八佰》為什麼禁止上映
《八佰》沒有禁止上映,已於2020年8月21日上映。
《八佰》由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八佰》主要劇情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⑥ 為何中國拍攝地關於二戰題材地電影很少
仔細想想,中國大陸拍攝的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片是很少的!也許有人會說《地道戰》、《地雷戰》、《狼牙山五壯士》、《血戰台兒庄》》、《回民支隊》、《遠東特遣隊》、《敵後武工隊》、《野火春風斗古城》、《51號兵站》、《永不消逝的電波》、《趙一曼》、《雞毛信》、《八千里路雲和月》等影片不都是二戰題材的嗎?不錯這些電影都是二戰題材的,而且都是經典的影片。但是我們沒有一部大製作的電影,沒有一部能像《兄弟連》、《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的電影。近年來,大把大把的人民幣都花在那些古裝片,說實在的看上去有些惡心,這些影片的投資動輒就是幾個億,而且這些古裝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裡面的女人要脫衣服,而且穿的越少越好,最好要有一段或幾段激情戲,那就更有賣點了,花大把大把的錢看幾個女人脫衣服,這么多的錢可以建多少所希望小學,可以做多少更有意義的事!這樣的大製作不看也罷,不拍也罷!也許有人會問中國人不都是在國內進行了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嗎,哪能像美國人那樣打太平洋,大西洋、非洲、歐洲那樣!其實這不是事實,中國軍隊參與了遠征緬甸的大戰,而且打的相當漂亮!這場戰爭是在「日不落帝國」在緬甸不敵日軍,羅斯福建議丘吉爾向中國求助的情況下,蔣介石派遣軍隊遠征緬甸,在緬甸同小鬼子進行的一場大戰(這算是走出國門了吧)!其實關於這方面的題材很多很,如淞滬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等,尤其是在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同小鬼子進行的空戰,其激烈程度不亞於珍珠港的空戰,這場空戰打出了中國人的士氣,,這場會戰粉碎了小鬼子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打擊了小鬼子的囂張氣焰!為什麼我們在那些「大導演」、「大製片人」就不能多拍些這方面的片子呢?
⑦ 四星倉庫保衛戰為什麼不拍電影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四行倉庫只與英美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就將整個戰斗展現在了西方世界面前。這進一步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力,但並沒有如蔣介石所希望的那樣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性的國際支援。1938年八百壯士的事跡被拍成同名黑白電影,1976年又於台灣拍攝了彩色同名電影(由林青霞扮演女童軍楊慧敏)。2005年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中國電信發行了一套主題電話卡,其中一張為四行倉庫。由楊慧敏送入四行倉庫的那面旗現存於台北市國軍歷史博物館。
⑧ 有木有淞滬會戰的電影或電視劇,還原真實歷史的
淞滬會戰因為是國民黨軍隊與日軍的戰役 有一些過去的國產老電影里有過簡單的介紹。這場戰役打的異常激烈 規模空前 給日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傷亡 我軍將士浴血奮戰可歌可泣! 但中國軍隊面對日軍海陸空三路攻擊 損失更是空前的驚人 全國的精銳部隊幾乎都斷送在了狹窄的上海和潰軍撤退的路上(中方80萬參戰死傷30萬 日方20萬參戰死傷4萬) 中國部隊被日軍追打至崩潰 戰略和指揮都極度失敗 東方的「馬奇諾防線」根本沒有派上用場 蔣光頭想通過淞滬會戰在國際上得到援助的最後希望也在各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冷嘲熱諷中完全破滅 。。。。 大量傷亡使得日軍異常的瘋狂 人性泯滅 直接導致之後南京淪陷 南京大屠殺。。。輸的這叫一個窩囊。。。。。。。。勿忘國恥。。。。。。
幽幽的 迷霧中 遠處傳來了歌聲: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
江南國土遭淪亡, 屍骨成堆鮮血淌
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豈容日寇呈凶狂。。。。。。。。。。。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⑨ 關於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視劇
《東方戰場》。
《東方戰場》是由孟凡耀監制,路奇執導,黃海冰、羅嘉良、馬曉偉、袁詠儀、俞飛鴻、侯祥玲、周航、應采兒、葉璇、張魯一、劉璇等主演的抗戰史詩劇。
該劇講述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的這段歷史時期內,發生在東方戰場的140多個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四行倉庫保衛戰」在25集,日軍已經突破國軍防線,這種情況下再守閘北已經毫無意義,蔣介石決定大部隊先撤離,他明知留下就代表著滅亡,但他還是單獨留下了一個師死守閘北,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換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他對國聯仍然不死心,還寄希望於即將在比利時召開的解決中日爭端的會議。守軍師指揮部各大小長官前來報到,接受死守任務,四行倉庫就是他們的陣地。
前有勁敵,後無退路,他們明知生還希望渺茫,但還是毅然決然地留了下來,決定戰至哪怕最後一人,誓與陣地共存亡,他們怒吼出的堅決抵抗之聲響徹雲霄。
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日軍,全體官兵積極迎戰,死傷不計其數,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使得守軍兵員消耗極大。
團長正在慰問傷員,一部暗牆里的電話突然響起,原來是銀行倉庫主任留下來的秘密電話,於是團長借電話向外界傳遞出陣地內的消息,讓外界了解情況。
第二天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烈事跡,街面上無數的普通民眾見證了奇跡的發生。
電影作品: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⑩ 為什麼沒有淞滬會戰的大型電影
第一:歷史題材太少,那個時期的文件幾乎不存在了,有的更是片面的。
第二:當年淞滬會戰的主力部隊是國民黨軍隊,而且是敗得無法形容,雖然是取得了局部勝利,但是戰力、武力的巨大懸殊,決定了敗局。
第三:這個會戰是中國敗得最慘的幾次戰役之一,國民黨沒有留下什麼歷史的文案。
其餘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莫斯科保衛戰其實沒有淞滬會戰慘烈,因為淞滬會戰幾乎把中國的淞滬三角洲徹底粉碎,而莫斯科保衛戰時,蘇聯基本上把能用的都搬空了,不能搬得也銷毀了,你說那個更慘?國家弱、貧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