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後來的我們下一部電影是什麼

後來的我們下一部電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6 03:01:06

①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結局如何

據悉,電影《後來的我們》結局應該是沒有在一起了,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後來沒有後來的故事,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青春愛情疼痛電影!

截止目前為止,電影《後來的我們》首日票房已經突破億元大關,作為唯一一部首日預售破億愛情片,進入影史預售票房前十,提前燃爆五一檔。導演劉若英也現場透露這部電影是一部零植入的電影,只為能夠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更有同學大贊劉若英拍了一部好電影,完整的講了一個大家都懂的故事。來源:尚之潮

② 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後來的我們》講述一段橫跨10年的愛情故事,電影里不止有愛情,更有奮斗、有親情,每個人看完都能有所感悟。電影畫面有質感。在敘事上也採用了兩條時間線分開講故事的方式,很有新意,是難得的國產愛情片。服化道的處理也看得出走心了,把觀眾帶回十年前,很有代入感。

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太多的後來,從不懂愛到懂得愛,從失去到珍惜,但好在,我們從對方身上學會了如何去愛,這就是陪伴的意義吧。

經歷過形形色色的人,從形形色色的人中選擇了一個個自認為最好的人,一段段感情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相信了Ta是對的人,卻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打醒。

終於,我學會了怎樣去愛一個人,卻發現,最值得愛的人已經走遠了…

③ 電影《後來的我們》主要講了什麼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關於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十年前,見清(井柏然飾)和小曉(周冬雨飾)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

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拚,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命運似乎是一個輪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線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終有「然後」。

(3)後來的我們下一部電影是什麼擴展閱讀:

《後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制,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片。

該片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4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角色介紹:

1、林見清:演員井柏然

北漂青年。與方小曉在一次停運的火車上相遇,慢慢地兩人開始相戀。愛好電子游戲,想通過自己開發的游戲來走向成功。畢業後,在北京蝸居,為完成自己的夢想摸爬滾打著。和方小曉分手後,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業界成功人士。

2、方小曉:演員周冬雨

北漂青年。與林見清相戀之前,總是希望找到一個能給她穩定生活的男朋友,但是總是被騙。在每次失戀之後只有見清陪在她身邊,與見清相戀幾年之後,兩人因為某些原因漸行漸遠。

3、林見清父親:演員田壯壯

林見清父親。在東北開一家小飯館。盼望著見清每年都能回家過年,給見清做他喜歡吃的粘豆包。見清與小曉相戀之後,他也很喜歡小曉,希望兩人能夠好好相處。

參考資料:

網路-後來的我們

④ 《後來的我們》---劉若英的誠意之作

透漏部分細節,沒看電影的可以看完這篇文章,再決定要不要去看電影。我個人覺得,這部影片算得上劉若英的誠意之作了。真的是值回票價了。

電影開始前,看到大屏幕上那幾個微微跳動的字「導演:劉若英」,我由衷地為當年那個結婚狂感到開心。她終於活成了她自己,活成了那個閃耀的女王。

         

昨天閨蜜說咱們晚上去看《後來的我們》吧?光聽名字我就能想到劇情應該挺虐,但也挺爛俗的。

無非是講兩個人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很相愛,但什麼都有的時候相愛的人已錯過的故事。這種青春片近年來太泛濫,以至於讓人沒有太大期待。

但我一直也蠻喜歡劉若英的,也挺想見識一下劉若英首次執導的水平如何,就去看了。好歹也給偶像貢獻一點票房嘛。

總體來說,整個影片淚點一半,笑點一半吧,很能帶動人的情緒。可以說每個有故事的人,都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讓人很有共鳴。

不得不說,劉若英真的是很用心在講故事,周冬雨和井柏然也真的很投入的在演戲。見清父親的扮演者田壯壯更是演技精湛,為整個影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我個人而言,可以給這部電影打9分了。真的還蠻驚喜的。

影片《後來的我們》改編自劉若英原著散文《回家過年》。當時劉若英請張一白來監制的時候,張一白對《回家過年》這個名字是沒有感覺的。直到劉若英用《後來的我們》作為電影名字,張一白才答應合作。

雖然用了一個很「電影」的名字,但內容還是講一對男女方小曉(周冬雨飾)和林見清(井柏然飾),在回家過年途中相遇,相識,相愛,迷茫,分開,再相遇的故事。除了講愛情,還講了親情。回答了中國人為什麼在春運期間,歷盡千辛萬苦還要回家的問題。

電影全程使用時空交錯的手法來展開劇情。先是小曉與見清在同一架飛機上相遇,兩人四目相對,什麼也沒說,但彷彿已經一眼萬年。

然後鏡頭拉回到10年前,小曉與見清在一輛亂哄哄的綠皮火車上相遇。小曉在列車乘務員查票的時候發現丟了火車票,而見清剛好撿到她的火車票,兩人遂相識。

小曉說她今年22,沒上過大學,已經在社會上混了很多年,儼然一個老江湖。會喝酒,會罵人,會打牌。她的理想是嫁一個北京人,拿到北京戶口,住上大房子,不愁吃穿。盡管父親已經過世,母親已經改嫁,她還是趕在每個春節回家看看。

見清說他是一個窮學生,在北京念書。母親過世早,他跟母親唯一一張合影還是他在母親肚子里的時候。這么多年,父親既當爹又當媽,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不容易。所以寒暑假的時候,他都是回老家跟開小飯館兒的父親一起度過。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游戲設計師。

看到兩個陌生人因為某次契機瞬間相識,進而交換故事的場景,突然就淚眼模糊了。可能跟自己那些年坐綠皮火車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的情景很相似吧。

那些年,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平板電腦,空間狹小,環境也嘈雜,大家在車上能做的就是跟相鄰的人聊天。因為陌生,所以不設防,啥真話都能說,啥牛逼也能吹,不怕人笑話,也不怕人揭穿。所以那時,大家的開心都是真的。

那個春節,見清邀請小曉去他家吃年夜飯,小曉爽快的答應了,大家一起過了個熱熱鬧鬧的春節。

之後的每年,盡管小曉依然為著理想不懈的變換著男友,但一到過年,她務必出現在見清的家裡,同他們父子倆一起吃年夜飯。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約定。而見清,也成了一個萬年備胎。就那樣守望著小曉。

為了讓她的店鋪生意好一點,犧牲自己店裡的生意,導致與他一起創業的同學都先後離開了他;最後店鋪經營不下去只好在北京的地下通道賣碟,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在她失戀、被騙之後,果斷放下工作沖出去帶她回來,收留她,安慰她……

就連鄰居的猥瑣男看到他倆住一起,都極力推薦島國的毛片兒給他,對他說:自古寶劍酬知己,自己對照片子解鎖姿勢啊。搞得見清好不尷尬。

還有更尷尬的一次是,租來的隔斷間里,隔音很不好,每天晚上他倆想睡覺,都被隔壁啪啪啪的聲音吵到心煩意亂。平時他倆用耳機聽音樂來緩解噪音,但有一天小曉怎麼都睡不著,索性用腳使勁兒蹬隔壁的牆,一邊蹬,一邊大聲喊:oh my god!我受不了啦。然後一邊呻吟。

見清被她突如其來的戲精表現給嚇壞了,讓她不要喊,小曉反而更來勁,大聲說你讓我喊出來,不然我會憋死的。oh my god……還一邊擠眉弄眼地讓見清也出聲,說你不出聲人家還以為你不行,以為你虛呢。搞得見清不得不配合她演戲,演得都起生理反應了。隔壁聽到這么大動靜兒,一下緊張起來,才知道收斂。

小曉又何嘗不知道見清對自己有意?只是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她,特別渴望物質的穩定,那些年她迫切的希望能在北京安家落戶。而她的認知里,沒有什麼比嫁一個北京人能更快地實現她的理想。

所以見清對她的愛,她怎能感受不到?她只是選擇性失明罷了。

直到有一年過年,小曉風塵僕僕去出租屋找見清回家,鄰居卻說小曉因為賣黃片兒進去了。她跑去拘留所探視見清,拘留所告訴她拘留期間不允許探視。

為了不讓見清父親起疑心,小曉一個人回老家陪見清父親過年。給見清父親買了禮物,告訴他說見清被老闆派去參加展覽,沒有時間回來,其實他在北京發展挺好的。

見清父親若有所思的去了廚房,默默准備了見清愛吃的粘豆包和香腸,讓小曉帶去北京。

拘留所門口,小曉等見清出來。見清覺得很沒面子,很沮喪。小曉跟他說,趕緊回家吃粘豆包吧。見清才知道小曉代他回家看望了父親。

路上,小曉對見清說,我又交了一個男朋友,這次是個外地人,人長得還可以,就是工作不穩定。見清擔心的說,那你養他啊?小曉抱著見清的臉就是猛親一口,然後說,像我這么優秀的人,過了這個村兒 可就沒這個店兒了啊。見清才突然反應過來這是小曉在對自己表白。

然後他們回到出租屋裡,把床搞得地動山搖。

他們開始計劃未來,為了讓見清業余時間可以安心設計游戲,小曉打算去做房產銷售,說這樣可以多掙點兒。但最後發現見清不僅不好好設計游戲,還把在公司做客服所受的委屈撒到小曉身上。

有一次過年回家,見清為了死要面子,還買了一輛二手車開回家,在同學面前吹自己在北京有多牛,賺很多錢。但同學們都知道他是外強中干,上廁所的時候幾個人聚在一起議論他,他聽到後覺得自尊極受傷害。內心憤憤不平,自負至極。

回程路上,小曉一邊開車一邊安慰見清說,以前我覺得房子車子很重要,但跟你在一起之後,我就覺得那些都不重要了。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好。但是見清借酒發瘋說,為什麼跟我在一起就覺得那些不重要了?你是不是覺得我不可能實現那些?我要的是什麼?你知道嗎?你就覺得我不可能實現對不對?

小曉被氣哭了,說你他媽想要什麼我怎麼知道啊,反正我沒說過那句話。

俗話說過年吵架,一年都不順。果然,這一年,他們一直冷戰,直到一個疲憊不堪,一個麻木不仁。有一天,見清一如既往坐在電腦前,邊抽煙邊打游戲,小曉也像往常那樣,下班後煮了一鍋面,自己吃一半,給見清留一半。吃完以後,背起包跟見清說,我走了,面在鍋里,我給你剩了一半,記得吃。

見清頭也不回,甚至連哼都沒哼一聲。

感情里對對方的言行無動於衷的人,要麼心已死,要麼很篤定對方不會離開自己。就像多年以後,兩人重逢時見清說的那樣,當年我以為把你睡了,你就會一輩子跟著我。後來才知道自己有多傻。

直到見清覺得房間里真的沒了小曉,他才意識到不對勁,他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女人已經走遠。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北京城,她能去哪裡呢?見清心慌了,撒開腳丫子便去追。

追到地鐵站,兩人四目相對,見清卻沒有挽留小曉,更沒有勇氣踏上地鐵,只好眼睜睜看她遠去。

有一句話用在這里很合適:女人的傻,就在於太珍惜男人的真心,太貪戀男人對她好。如果該給的愛和關懷你都給到,吃糠咽菜她都不會跑。可是此時的見清不會懂。也註定了他會失去小曉。

小曉走後,見清痛定思痛,撿起丟棄多日的游戲草圖,沒日沒夜地設計游戲。游戲講述的是一個叫伊恩的男孩和一個叫凱莉的女孩相愛的故事,如果伊恩有一天找不到凱莉的話,整個世界都會變成灰色,如果能找到凱莉,世界就會變成彩色。但是找不找得到只在於你是否珍惜。當初凱莉的名字還是小曉給取的。見清發誓一定要盡快設計出完整的游戲,追回小曉。

幾個月後,見清設計的這款游戲終於受到很多人的歡迎,玩這個游戲的人高達幾百萬之多。他去網吧送外賣的時候,都能看到有人在玩他設計的游戲。

每一天,見清看著自己的賬戶余額都十分開心。他也因為這款游戲順利簽約進了一家大型游戲公司。可是開心之餘卻沒有人分享。他准備去看房子,他想如果自己在北京買一套大房子,估計小曉就會回來了吧?父親也會為他感到驕傲吧?

售樓小姐給他介紹房子的時候,他恍惚間以為賣房子的就是小曉。他知道自己實在是太想她了。買完房子就立刻裝修了。迫不及待的想接小曉和父親過來住。

但過年回家與小曉見面,他提出要跟小曉復合的時候,還不忘跟小曉說,你做夢都想要的大房子我終於有了,這下你不會再離開我了吧?小曉聽了他這句話對他說,你不知道我那些年為什麼能跟你一起過苦日子,你怎麼就知道我會陪你過以後的好日子?然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原來他還是不懂她。

就像小曉說的那樣,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但是卻沒有我們了。

後來很多年兩人沒再見過面。有一年過年,見清父親去車站接見清和他懷孕的老婆,那時見清父親的眼疾嚴重,已經看不太清楚了,但是他很渴望見到小曉,就一把握住了見清老婆的手,笑著說:小曉回來了。我突然就止不住的淚流。就像見清父親最後給小曉的信里說的那樣,他老早就把她當作了親人。他一直很想她,那一次以為小曉終於回來了,可結果卻認錯了。那種深沉的愛,怎能不讓人感動。

多年以後,見清終於懂得女人想要的是什麼,他終於明白促使小曉離開他的,不是他沒有車沒有房,也不是沒有北京戶口,而是沒有愛。可是這次他終於懂了,但是他和小曉也回不去了。

可能命運真的會懲罰人,曾經你不珍惜的東西,他日即使你散盡千金也換不回。這叫做:愛若離去,後會無期。

影片結尾還有一段感人的畫面,在於鼓勵很多人勇敢地向屏幕前的那個TA說出自己的心聲。錯過「TA」的他們,紛紛用一幅大字報寫下心裡那個人的名字,並說出想對TA說的話,諸如:xxx,對不起,我錯過了你。xxx,當初我沒有珍惜你。xxx,我想你。xxx,我永遠記得你。xxx,我已經不恨你了。……

你以為這只是年輕人玩的浪漫把戲嗎?no,no,no!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那個舉著「xxx我已經不恨你了」哭得稀里嘩啦的微胖女生,就數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了,他笑著對鏡頭舉起了「xxx,我永遠記得你」的牌子。讓我再一次淚目了!我想,如果兩個即將分手的人,看了這部電影,估計百分之八十都不會分手了吧。他們的後來,告訴了我們,要珍惜眼前人,莫要等到日後追悔莫及。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TA。我們都能在歌曲《後來》,或者電影《後來的我們》中看到自己的故事。

不管是歌曲《後來》,還是電影《後來的我們》,都已不僅僅是一首歌,一部電影了,而是一代人情感共鳴的載體。就讓我們用這部《後來的我們》來緬懷錯過的那個人吧。

一部影片,畫面精美,配樂經典,故事感人,演技出色,邏輯符合情理,能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聲音,還能對後來者起到警醒的意義,我想,就算得上誠意之作了吧?

如果此刻,劉若英在我面前,我會告訴她,劉導,你的電影很棒!

- END -

李娟:陝西安康人,現居江蘇崑山。愛讀書愛寫字,也擅長做情感咨詢。個性簽名「左手書香,右手銅臭」。感謝跟你的相遇,希望我們可以成為好朋友。

⑤ 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另人感到惋惜,對於錯過的事物和人,有什麼好的看法

很多人搞錯了一件事,《後來的我們》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它的題材上,不少人覺得《後來的我們》和《前任攻略3》被大家吐槽是因為這兩部電影都是講前任的,但這些人都錯了。

講前任當然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就在於無論講任何事,一部電影都要講得盡可能高級,而《後來的我們》就非常的不高級。

其實《後來的我們》里的前任問題少見嗎,一點都不少見,井柏然和周冬雨這樣的年輕情侶實在太多了,在剛剛邁入社會的階段摸爬滾打,憑借著愛情的熱枕忽略了很多生活上的問題,卻因為一點分歧分開後錯過,多年後再度相遇。

這實在是再令人熟悉不過的故事了。

這才是高級。

而更高級的,如同愛樂之城,前任相遇,一切都不用說,全在畫面和音樂里,這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所以,《後來的我們》並不是題材出了問題,而是,它在講前任這件事上,太LOW了而已。

⑥ 電影《後來的我們》是一部青春劇,大家如何評價它

這部電影當時看完真的覺得還挺感人的。最後那一句「I miss you 」真的戳中淚點啊。

整個故事雖有些老套但卻能戳中我們的淚點,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世間的感情脈絡大抵如此吧: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一無所有卻有深愛彼此的勇氣,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對方早已消失在人海。故事的男女主角見清和小曉10年前相遇在歸鄉的綠皮火車上,10年後又在去北京的飛機上重逢,只是這十年他們已經從相知、相惜變成了相負、相離了,我們也早已不是「我們」了。

看完這部電影內心真的很沉重,只能說人有的時候真的是很無奈吧,最終能走到一起的不一定是你內心的那個他(她)。還有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挺不錯的,細節感情處理得很到位。以上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哦。

⑦ 《後來的我們》| 後來,我們終於不再是我們

看完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我幾乎是哭著走出影院的。一旁的何先生還在我哭的時候笑話我。他無奈地問我:「到現在為止,看的哪部電影不哭的?」

我細細地回想了一番,好像真沒有。看《戰狼》哭了,看《湮滅》哭了,看任何一部有感情線的電影,我都能分分鍾給他哭出來。

只是這一部《後來的我們》,讓我哭得更甚。如果不是在電影院里,我可能會會放聲哭到抽泣。而上一部哭到抽泣的電影是,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都與愛情有關。

周冬雨飾演的小曉,和她一貫的風格相似,是一個大大咧咧,不修邊幅的鄰家女孩。沒有上過大學,一心想著嫁個有房有背景戶口的男子。

井柏然飾演的林見清,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心思細膩的男孩兒。他對小曉一見鍾情,卻最終失去了她。

兩個人都努力在北京拼搏漂泊著。小曉努力工作,努力尋找一個靠譜的男人,期待住進大房子。見清努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探索著,創業、賣碟、被抓,不斷地在理想和現實中掙扎。

小曉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擁有大房子和北京戶口的靠譜男子。見清的游戲開發夢始終不溫不火。兩個在異鄉漂泊的,迷茫又彷徨年輕人,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像所有年輕的小情侶一樣,他們幸福地相愛著。即便住著擁擠又破舊的小房間,一同吃一碗拌著豆醬的白面條。

是什麼讓他們最終走向分離呢?是現實?是妥協?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各種因素。

年輕的我們不懂愛,懂愛的我們卻不再年輕。

這樣的一句話,戀愛中女生都會問吧。她們總會擔心眼前的幸福是虛幻,總害怕故事的結局不美滿。

患得患失的人,其實說到底,還是需要安全感,那種踏踏實實被包圍的安全感。

類似的話我也說過。

——「如果我們分手了,還能當朋友嗎?」

——「不能了,我怕我看見你會心痛。」

見清說,「為什麼不見面啊?當然要見面,我要知道你過得好不好?」

如果真能如何,那又能怎樣家呢?她不開心,你也難過。她開心,你更難過。因為那個讓她開心的人不是你。

多年前流行的一個段子,「看到你過得不幸福,我就放心了。」

說這話的人,心裡該有多不甘心吶!他一定是太愛了,以至於恨也這么深。

見清父親給小曉的手寫信,是全劇最戳淚點的部分。直到現在,看到劇照和台詞,我都能立刻流下淚來。

緣分這事,誰都說不清。能成為一家人最好,不能成為一家人也是命中註定。

林父還寫到:這些可能都得等到你們老了,才能體會得到。

是啊,我們還太年輕,年輕到不知道錯過的那個人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如果我們能預見自己未來的模樣,我們是不是就不會選擇現在的生活。

可是生活不是舞台,從來沒有綵排,更不會有倒帶。那些錯過的,就一輩子錯過了。

就像劉若英唱的《後來》,「後來。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你早已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我還是那個我,你也還是那個你,只是我們不再是我們。

劉若英的歌聽過很多,每一首都是一個故事。

她唱「我想我會一直孤單,一輩子都這么孤單」。我以為我也是。後來,她結婚了,我也戀愛了。原來,人不會孤單一輩子。

她唱「聽說,你身邊有新面孔,聽說你不再寂寞,聽說你記起我」。我也曾在聽說里,追尋一個人的蹤跡。

她唱「我現在很好,可以重新起跑。終於能夠恨不再瘋,淚不再掉心不跑。一定會有一個人,一段新的美好」。我也在尋找,一個新的人,一段新的美好。

這首《後來》是KTV必點曲目。他們說,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看懂《後來的我們》,才會在曲終人散的時候沉浸在悲傷里。

電影最後的彩蛋,一個是路人們的故事,一個是奶茶演唱會《後來》大合唱。終於讓我一把鼻涕一把淚,還被身邊的人嘲笑。

劇終人散,在說說笑笑的人群里,只有我還在淚水裡掙扎。一邊流淚,一邊笑自己。

故事沒有後來,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

簡寶玉寫作群日更打卡第5天

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訓練營第二期  日更第47天

⑧ 後來的我們中男女主多少年後重逢

十年後重逢了。
十年後,林見清和方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相遇了,雖然彼此心中都還沒有放下,但卻再也沒有當年的勇氣去愛了。
電影《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執導的一部青春文藝電影。該電影起源於春運,主要講述的是由周冬雨飾演的方小曉在歸家的路上意外的遇見了由井柏然飾演的林見清。隨後兩人發生了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十年前,林見清和方小曉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拚,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卻無法繼續在一起。

⑨ 《後來的我們》: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我們……

1.
劉若英很雞賊。

原本小說名字叫《過年,回家》,一聽就是個類似於《人在囧途》的公路電影。

結果她很聰明地將名字改成了現在這個。先不說高的離譜,背後另有隱情的票房和意料之中的評分,單從劇情角度出發,這分明是觀眾被騙眼淚最嚴重的一次。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都是沖著名字來的,並且像我一樣,一定要去電影院親自確認一下,這個電影里講得故事,到底有沒有和自己碰巧重合的地方。

然後才發現,《後來的我們》大部分講的卻是「從前的我們」。

在色彩鮮艷的綠皮火車上,在二人一起跨年看煙花的東北春節,在被隔成N個隔斷的北京出租屋裡,前男友與前女友曾經的點點滴滴,都在電影的彩色旋律里慢慢鋪開。

這個故事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一樣,引起一股回憶熱潮的同時,還擁有高票房以及褒貶不一的評價,並且結局終究、註定都是一樣的雷同和相似,相愛的兩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一起。

2.
我十幾歲時第一次聽《後來》,只感覺曲調平淡,歌詞不解。

幸好劉若英的聲線不夠高亢和華麗,這首歌才更容易模仿和傳唱。於是十幾年間的商場或電台里,從沒放棄過這首歌的播放。哪個80後不是唱著《後來》長大的?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現在劉若英給我們補上一課,當年沒有後來的年輕人唱了《後來》這首歌曲,現在有了《後來》的中年人看了講曾經故事的一部電影。

那時把《後來》的歌詞唱的滾瓜爛熟,寫在課桌和日記本里,在KTV里把它唱的像《死了都要愛》般撕心裂肺,一聽到那個悠揚舒緩的前奏便開始手舞足蹈,是因為《後來》已經不知不覺見證了一代人失敗地、不成形的、不像愛情的情感,更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年輕時,最喜歡那句「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不是因為親身經歷,而是非常嚮往那副場景。

現在依然不理解《後來》里押韻、整齊的句子,只是隨意唱起任意一句,便能聯想起許多自己或周圍人差強人意的人生經歷。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蠱惑人心的目的已經基本奏效。

3.
黑白與彩色交織的畫面,倒敘、插敘的表現方式,是這部電影最記憶猶新的地方。

故事發生在2008年的春節,那一年小曉和見清都22歲。

彩色世界裡,小曉奔放凜冽,喝酒、打牌、罵人。學歷不高,打扮誇張又庸俗,連一句完整的「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都說不明白,卻有著死磕北京的渺小理想。她想嫁個北京人,住大房子,當闊太太,卻一次次被現實欺騙和傷害,也依然小強一樣堅強不被打倒,數十年如一日地熱火朝天地奮斗。

她最在行的是賣貨,但更在行的是騙人。

她可以在出租屋隔斷里假裝性高潮聲音和動作,惹得周圍鄰居強烈的嫉妒和不滿;她可以在見清被拘留的春節,冒充成女友替見清擺平一直不放心他的老爸;可以在見清同學會後受委屈安慰他有錢沒錢都無所謂;可以在分手後再次假扮成女友陪他回家過年還不被任何人發現。

她長得顯小,個子小,夢想小,卻有著一顆成熟、執著的心。在遇見見清之後,她那紮根北京的夢想悄悄變成了,只要兩人一輩子在一起,哪怕受窮受苦也無所謂。可她還是騙了見清,也從來沒有告訴過他。

見清溫柔內斂,抽煙、打游戲、看蒼老師,典型的直男。他的夢想是讓更多人看到他的游戲,還有實現小曉的夢想。我猜他第一次在綠皮火車上遇見小曉時,感情就在她心裡紮根了。

見清最在行的是在虛幻世界裡做游戲程序,卻真實的要命

他窮得住在魚龍混雜的隔斷出租屋裡,也要在小曉無家可歸時收留她並且守身如玉;在小曉找到新男友時祝福她,卻從未阻止她繼續交新男友;在她失戀後戴上女士假發逗她開心,能因為別人說小曉長得像日本女優XX櫻而動手打人,是那個肯為了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

見清那麼愛小曉,卻一直沒搞懂小曉。他反復問小曉,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卻得不到答案。

來自火星的男人,和來自金星的女人,思維方式總是格格不入,。見清認為小曉想要的只是北京戶口、大房子等極其物質的東西,而小曉最渴望的是被見清一直深愛的感覺,而不是頹廢、焦慮、急功近利的野心和飄忽不定的冷暴力。

第一次兩人租車回北京的路上,見清哭的那麼慘烈,小曉安慰他說沒事兒,沒事兒。他卻誤認為小曉也和他那一眾同學一樣,瞧不起他,嫌棄他窮。於是,在小曉真的和他分手的地鐵上,他追到了小曉,卻打死也不上車,他認為自己沒能力和小曉在一起,非要等奮斗到了大房子才能在一起。

見清不知道的是,那一刻他錯過了小曉,就是錯過了一輩子。

坐在路邊吃面的小曉,看見電視上的前男友被采訪,親眼見證了一個幼稚大男孩的蛻變,也幫他實現了夢想,只是,他的夢想不再是自己的夢想。

如果尹恩找不到凱莉,那麼他的世界都不再有色彩。

二人再見面時,是仍舊回家不順利的飛機。航班延誤的安置酒店裡,小曉和見清的回憶,說著辛酸的回憶,笑著曾經的自己,卻被見清兒子的視頻查崗掃了興。

田馥甄唱: 以為我會改變,變得更懂愛情,最後我們變成,愛了很久的朋友。

於是我們看到了十年後梳著偏分,坐頭等艙的高富帥版見清,和十年後打扮中規中矩,燙著卷發,經濟艙的出租屋小曉,兩人的世界再沒有顏色。

4.
曾經的他們,像螞蟻一樣漂在北京,分吃一碗泡麵也快樂,在出租屋裡做愛的尖叫聲要蓋過鄰居家才叫自豪,大冬天抱團取暖凍了半天,狠狠心打個車就好像自己擁有了全世界,樓下撿了個舊沙發,當做自己的孩子,後來那個沙發在另一次搬家時扔掉了,兩人最珍貴的東西,便消逝了。

講真,兩人賓館外面大段的互飆台詞,我是差點兒想哭,但還是忍住了。

台詞扎心又朗朗上口,可勉強的根本不切實際。

哪個分手後重逢的戀人會像過日子的兩口子一樣逼問對方這么多問題?哪個為愛痛苦過、後悔過的戀人會多年之後願意回憶起那段分不清誰對誰錯的往事?哪個局中人會真正說的清楚,當年不能在一起的真正原因?

重逢的鏡頭不是應該是不敢相認的擦身而過,或者四目相對的羞澀,再或者千言萬語在心中,只能化作一句好久不見的惆悵,又或者是微笑著互相隱瞞事實。

五月天唱: 也許你還記得,也許你都忘了,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那就是後來的我,最想的。

原因已經毫無意義,記憶也早已模糊不清,屬於他們的畫面,結尾那個不匆忙的擁抱和互相祝福的再見,才是最好的結局。

這電影的缺點一大堆,情節一般,故事老套,張力不夠。出彩的是,戲精周冬雨活像個周迅的翻版,雖然眼睛沒周迅那麼空靈有神,但穿透力和爆發力每次都能給人驚喜。井柏然照舊正常發揮,都說這部戲不如他之前的幾個電影出彩,不過奶茶調教演員的能力不錯,代入感十足。

全篇只有三個主角,見清、小曉和見清爸,可多數人都為見清老婆惋惜。

那個沒有名字和沒有正臉出場的女人,那個懷孕春節陪見清回家過年,被失明的父親認錯的女人,那個時刻擔心老公出軌,要讓兒子1080度無死角視頻查崗的女人,那個成日在老公耳邊嘮叨,而卻不知道老公心裡正想著別人的女人。

我以為電影看完都不會有淚目的時候,直到小曉最後坐在出租屋裡,讀著見清爸給她的寫信,畫面移動到見清爸那個破爛不堪的小餐館時,老眼昏花的父親眼睛已經看不清東西,幾乎要趴在紙上寫信時,我淚崩了,被見清老爸的親情感動,也為見清的成熟和永遠失去小曉而惋惜。

5.
小曉在車里哭著對見清說,I miss you ,見清說我也是。小曉說,我要說的是,我錯過你了,然後又是無聲地痛哭。也許知道這個結局,是對雙方最好的交代。

陳奕迅唱: 該說的,都說了,你懂得,就夠了。沒有句點,已很完美,何必誤會故事,沒說完。

後來的梅艷芳再見到趙文卓,早已沒有緣分,雖然她是他的初戀;

後來的謝娜和劉燁,雖曾經被稱為王子和灰姑娘的美好愛情,卻永不同台;

後來的林青霞和秦漢,在苦練十八年後依然分道揚鑣,各自成家生子,好像從沒有認識過一樣;

後來的王祖賢,孤身一人遠居加拿大,卻和齊秦的家人、朋友一直保持家人一樣互相探望;

後來的周迅,那個當年說要嫁給李大齊的飛蛾撲火般的女人,一夜之間就嫁給了美國的高聖遠。

後來的劉若英,像陳升手中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越飛越高,可再見到他時,依然會下跪送上新作品和被陳升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牽引的淚崩失控。

後來的男孩長大了,娶了不太了解的女人做妻子,在寬敞的灶台前洗手做羹湯,看著孩子熟睡的樣子流淚,偶爾精神出軌,或者……

後來的女孩依舊折騰,旺了一個又一個前男友,在出租屋裡讀者已故的人寄來遲到的信箋,錯過了大房子和北京戶口,偶爾後悔當初,或者……。

6.
王小波說: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槌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樣。

後來的我們有很多種結局,但沒有一種與愛情有關;後來的我們,學會了長大,接受了相愛的人不在一起的事實,理解了幸福的故事不算故事這句話的含義,擁有了北京的大房子、戶口和事業,什麼都有了,卻再也沒有了我們。

後來的我,努力變成了你想要的樣子,可惜你早已不是從前的樣子。後來的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和我有關。後來的我,最大的悲哀是,是我沒有為你做任何事情的權利。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曾經的我們。

閱讀全文

與後來的我們下一部電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荊棘免費下載 瀏覽:22
恐龍電影大全免費藍眼 瀏覽:174
好看的電影f8電影網 瀏覽:130
電影劇本需要多少頁 瀏覽:958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哪部好看 瀏覽:372
手機上有什麼好看的電影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340
直播輪播電影怎麼弄 瀏覽:161
叫什麼藍的驚悚電影 瀏覽:503
熱血高校極惡王電影怎麼卡 瀏覽:928
冰雪奇緣2電影票多少元 瀏覽:99
縮小人約翰是什麼電影 瀏覽:776
2010年後大陸好看的電影 瀏覽:181
電影天堂下電影怎麼下 瀏覽:195
如何復制ipad電影 瀏覽:318
午夜電影播放器有哪些 瀏覽:122
宋仲基的電影哪個最好看 瀏覽:948
惡魔之戰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44
葫蘆俠怎麼沒電影下載了 瀏覽:230
香奈兒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18
電影神勇雙響炮免費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