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小倉宏文執導,電影,改編自清水茜創作的漫畫《工作細胞》花澤香菜、前野智昭、小野大輔、井上喜久子、長繩麻理亞、早見沙織、行成桃姬、小林裕介、吉田有里、高橋李依、藤原夏海、久保由利香、石田彰、能登麻美子配音的動畫電影。講述了白細胞與紅細胞遇見了善良的一般細胞以及迷路的乳酸菌,為了將乳酸菌護送至同伴所在的地方,白細胞與一般細胞朝著腸道前進,然而他們卻與復活的最強對手癌細胞狹路相逢....場關於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工作細胞》系列是一記來自日本的強勢科普動畫說的是我們每個人身體的故事在這里,我們的身體不再是一片紅色幽暗的世界,而成了一座明亮有序的現代化都市,大約有37兆2千億個居民(細胞)四散分布,在各自區域堅守工作崗位。從負責制定作戰戰略的「指揮官細胞」沖在健康一線的「戰士細胞』到運送養料物資的「運輸細胞」..《工作細胞》可以說腦洞開出了天際,那麼大家看著,或是帥氣或是漂亮或是可愛的細胞角色有沒有對現實中的它們感到好奇呢?-起來看看吧,現實和理想之間這差距,真心不是一點半點,動畫中的紅細胞運送著養分跟氧氣的迷糊香菜。
相結合的視覺享受,看似平靜的身體內部細胞們各司其職,為了守護健康始終堅守崗位。打破了科普動畫「說教式」的刻板印象,通過「擬人化」的形式,通過生動可愛的角色和熱血沸騰的戰斗為科普知識的屬性服務,當身體內的細胞擬人化,他們的「工作」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鳴。
㈡ 《工作細胞》的世界和人體生物課有什麼不一樣
我覺得《工作細胞》的世界和人體生物課不一樣之處在於工作細胞比較萌。我相信每個人都看過很多動畫片。我想知道哪個給你印象最深?隨著我們一天天的長大,伴隨我們的許多卡通片已經完成,但是仍然會有許多新的作品並不重要,比如我們今天將要談論的,它顛覆了以前的卡通片,選擇了新的主題。這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以前沒有人使用過它們,如果它們不被公眾接受,那真是弊大於利。
紅細胞作為雌性宿主出現。最初補充我們身體血液和輸送營養的紅細胞變成了明亮美麗的大姐姐,性格活潑開朗。每天最常見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名“信使”,去她需要的任何地方。為了向宿主輸送營養,紅細胞是數量最多的群體。然後我們的雄性宿主白細胞也出現了。作為體內同樣重要的白細胞,它是所有外來細菌的“殺手”。他的行動及時、敏捷、果斷。保護紅細胞和其他細胞是他最日常的工作。所以我覺得《工作細胞》的世界和人體生物課不一樣之處在於工作細胞比較萌。
㈢ 《工作細胞》里的知識都是真的嗎有何依據
《工作細胞》里的知識都是真的,有依據,《工作細胞》改編自清水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我們體內的紅細胞、白細胞等功能細胞的辛苦工作。不僅有日常工作,還有對抗病毒和創傷的故事。很有意思。
3.《工作細胞》小細胞的壽命極短,在短暫的生命周期里,他們一絲不苟地做著本職工作,使得人體這個龐大而復雜的機器能夠正常運轉。即使是那些邪惡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癌細胞也在自覺地遵循它們的本能,盡可能地繁殖和存活。無論身體如何變化,體內的細胞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初衷。以上就是對《工作細胞》里的知識都是真的嗎,有何依據這個問題的解答。
㈣ 央視引入了日本動畫片《工作細胞》,這動畫片主要講的是什麼
講述了一個細胞擬人的故事,裡面的角色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彼此非常和諧。
㈤ 《工作細胞》觀後感
運送著氧氣的紅細胞,與細菌戰斗的白細胞……!這里,有著細胞們不為人知的故事。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工作細胞》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如果握不到別人的手就自己給自己愛護,人為什麼要愛自己呢?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是啊,身體是父母給的,孝敬父母首先就是要愛自己,讓自己身體健康,活的開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更多的事,才能有美好的將來。
最近看了一部動漫——《工作細胞》,豆瓣9.2的評分,主要講述了人體各個細胞的分工合作以保證身體的健康,所以請記住如果你那天不高興了,想要傷害自己了,請你想想這個身體里的37兆細胞正在努力的工作著,所以請你收拾好心情繼續前行。
無論你是健康、生病、受傷出血身體里的細胞無時不刻的在辛勤工作著,有些細胞為了打敗病毒死了,新的細胞又填充了上去,真的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所以為了父母,為了我們身體里的細胞我們沒有理由不愛護好自己。當然了,愛護自己不等於不去工作,不去嘗試,有些時候對待陌生的事物還是要大膽的嘗試,但是要懂得趨利避害。小時候我們一定聽過小馬過河的故事,所以別人的建議我們可以聽,但是還是要自己嘗試。
初中的時候有的同學失戀了就在自己的手臂上刻字,現在想想是多麼的幼稚,無論發生什麼也不應該自殘不是嗎?現在社會變了,好多人都喜歡打耳洞整容,說實話我是很不理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愛美難道就要傷害自己嗎?還是那句話相貌是父母給的,我們為了自己,為了父母有責任保護好自己。有的人整容之後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面貌父母都認不出來了,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可能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但我要說顏值不夠能力來湊,馬雲長得一般吧,他面試的時候也是到處碰壁,但是他有大毅力啊,有大智慧啊,現在的人生不也是很美滿嗎。
傷心了不開心了,我們可以發泄一下,畢竟我們有感性的一面但是不要過度的傷害自己,因為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還是要奮起前行。
《工作細胞》在設定上以人體的功能細胞和細菌為藍本,萌化之後設計出擬人形象,並以這些角色在人體內的工作日常展開描繪了細胞是如何運作的,可以算的上是科普類的動漫,也有很多網友戲稱這不就是生物必修三嗎?
但是今天我要講的不是這個,而是動漫裡面的男女主!紅血球和白血球!真的是太過分了,我真的是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吃自己身體細胞喂的狗糧,第一集的時候就感覺不對了,這怎麼還有輕微的戀愛的酸臭味?到了第二集,啊,不要傷害我這只單身狗了!只是一個小小的擦傷而已啊,要不要搞得跟生離死別過一樣啊!還有那麼多的迷之臉紅,你們乾脆直接去登記結婚怎麼樣,話說我身體裡面有結婚登記的地方嗎?要不要我給你們造一個啊混蛋
哎,吐槽完了,這部番真的還不錯,香菜也好不容易能配到一個正常角色(霧),製作方面也很好,畫面目前還沒有看到崩壞,而且作為日常番,戰斗和分鏡方面做得甚至比很多的戰斗番都要好,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動漫,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哦。
《工作細胞》是日本動漫。它把人身體中約37兆細胞以擬人的形態表現出來,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細胞生活講述了紅細胞、血小板以及種種免疫細胞,人身體常出現的生病症狀和一些組織功能等。這種擬人化的表現把每個生物知識簡單化,看過一遍就記往了。
無論我們健康或生病,面對細菌還是病毒,細胞們無時無刻不在辛勤工作著。在顯微鏡下,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細胞看上去那麼機械化,它們就好像只是這個世界上再微小再低等不過的'生物了。但在《工作細胞》中,它們又也像人樣生活在自已的世界,辛勤工作。有時我在想,人類也許也是某種巨大生物體中的小細胞吧!
看到每當我們有生病,有擦傷,細胞們都日復一日不厭其煩各盡其職堅定而又頑強地守護著我們,我們是不是應該更愛護自己的身體呢?次小小感冒,一次大量出血的擦傷,都是那再普通不過的細胞在抵死力爭。雖說這是因為細胞是低級生物,這么做只是它們的本能,但難道做為高等生物的我們不該學習一點它們的自覺嗎?生活中,一點小困難就會讓我們悶沉不樂甚至抱怨,可細胞卻已然面對過無數場血雨腥風仍堅守崗位。想像一下若它們都像人一樣受不起挫折,不斷逃避懶惰地撒手不管,那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美好的地球了。同樣的,我們現在不去認真學習功課,以後也便會成為社會的負擔,若不是有人替那些懶惰的人加倍付出,這個社會也將是一團糟吧!
再者,細胞在復制遺傳物質時稍有差錯就會製造出癌細胞。就也和人的生活相輔相呈,平時做題出了錯,雖不如立刻有什麼壞結果,但若不立刻加以改正,便會生出癌細胞。
《工作細胞》不但科普了很多書上沒有講到的細胞還通過細胞,折射了人類世界的瑣繁事宜。不失為一部極富知識的動漫。
「絕對不能讓你傷害這具軀體!哪怕體溫調節系統已經輸入了,哪怕我的努力毫無意義,但是只要這具軀體還活著,我就沒有放棄工作的理由!」這話是動畫《工作細胞》中血小板遭遇失血性休克時所發出的,與此同時,我腦海中不由想起一句話「當你放棄自己的時候,還有億萬個細胞在默默守護著你」,不由得感嘆生命的堅強與偉大。
《工作細胞》是由清水茜製作的一部漫畫劇,講述了人體內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的細胞,戰勝各種諸如「杉樹花粉」「癌細胞」「金黃色葡萄球菌」這樣的敵人,保護人體安全的故事。最令人心潮澎湃的便是末尾「失血性休克」,腦部遭受嚴重損失,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拚死抵禦細菌,血小板細細縫補傷口,氧氣消耗殆盡,組織接近壞死,在如此絕望的境地,忽然涌現出大批輸血進來的紅細胞,搶救人體,最終體內恢復平靜。
影片以科普為外殼,實則在呼籲人們珍惜生命,背後是日本殘酷的世界。其中每一集的動畫都對應日本常見的病症。日本過敏疾病的病源除了片中的花粉,還有澱粉、麥麩等。
「這是關於你,關於你身體的故事」,這是該動漫的第一句解說。這些比起教科書上,心理教育中蒼白的文字要有更重大的教育意義。人體的60兆個細胞,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著,你好意思偷懶嗎?你有心去傷害這些可愛的細胞嗎?連身體每個細胞都在努力,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活下去呢?日本的自殺率十分恐怖,甚至有專門的自殺森林,很多人選擇到這個美得讓人窒息的樹林里自殺,工作中的年輕人卧軌率很高,日本甚至規定跳軌者死後,因地鐵停運產生的費用,均由其家屬承擔。日本如此,我們也一樣,請珍惜生命,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天都同樣在努力活著,人生不是滿分也可以,偶爾摔跤也無妨。
自從看了這部劇,我不再去摳黑色的傷口結痂,因為我知道這是血小板們辛勤工作的成果。這個周末我得了感冒,腦袋暈得連字都沒法寫,更別談去思考什麼難題,但是一想到免疫系統正為我奮力抵抗流感病毒,鼻塞、頭痛等全身不適彷彿都不存在了,它們在精神上鼓舞了我,給了我提起筆振作起來做作業的力量。
生命很偉大,也很脆弱,不如意時別忘了這些可愛的細胞,請善待自己,放下身體的傷痛和生活的煩惱,我們的生命每天將如初升的太陽冉冉升起、光彩四射。
㈥ 觀《工作細胞》電影收獲:
電影主要是講關於人體腸道,免疫細胞和益生菌,還有癌細胞的知識。
首先是人體免疫細胞,主要講了白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記憶t細胞,還有調節T細胞。
當人體出現抗原時,前三種免疫細胞就會出來作戰,將抗原清除。
調節t細胞,主要是用來防止t細胞失控,調節免疫系統,防止發生異常。電影中癌細胞偽裝成體內細胞,蒙蔽了調節t細胞的眼睛,導致一開始調節t細胞幫助癌細胞對抗體內免疫細胞。
其次是關於腸道,主要講了小腸和大腸。
小腸主要作用讓食物分解成容易被身體所吸收的比較小的物質並且各種營養物質可以經過小腸部位的絨毛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
大腸全長約1.5米,包括盲腸,結腸,回腸等。大腸具有吸收水分和暫時儲存糞便功能。大腸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吸收糞便中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形成,排泄糞便。
關於益生菌,人體有約100億個益生菌,分為有害菌,有益菌和中性菌。中性菌約佔70%左右,中性菌是牆頭草,有害菌和有益菌哪一方占優勢,中性菌就倒向哪一邊。當體內有害菌占優勢時,有害菌釋放的毒素會被癌細胞吸收,癌細胞的增值戰斗能力會更強。並且有害菌會將蛋白質分解成腐敗的物質。每一種有益菌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些可以對付幽門螺旋桿菌,有些可以使體內樹突細胞活化進而使得免疫細胞作戰能力增強,有些還可以消化吸收嘌呤,它們分布在體內不同的位置,發揮不同的作用。
關於癌細胞,影片中癌細胞是偷竊了普通細胞的復制信息進行復制的,因此導致調節t細胞沒有識別出來,癌細胞會利用有害菌產生的毒素增強自身能力不斷進行增殖,癌細胞只會不斷消耗體內的營養物質和氧氣,然後不斷進行增殖,對人體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但是體內有益菌增多時,癌細胞的能力就會下降,所以腸道環境對人體真的很重要。
感悟:
壓力會使得體內免疫細胞降低活性,當人體被抗原入侵時,處於焦慮和壓力中是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堅決杜絕垃圾食品,減少有害菌產生,當腸道被有害菌功陷時,那時候腸道環境就是一團糟,不僅會導致便秘和腹瀉,還會使得癌細胞不斷增強增殖。
㈦ 電影版《工作細胞》確認引進,這部電影主演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人體內細胞的故事,原來是引自於日本動畫《工作細胞》。這部動畫的切入視角是別出心裁的,主要講述的是人體內的細胞,同時把人體內的細胞給擬人化了,每一集講述的都是不同的病症。比如說在感冒的時候,人體內的細胞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是否會有白細胞來清理吞噬那些病毒細胞,還會講述像癌細胞的病變情況。工作細胞是改編於清水茜的同名漫畫,據說清水茜也是聽到了別人的語言,把細胞擬人化畫了出來。甚至清水茜都不是專業的醫學者,很多資料都是自己找的。不過呈現出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整部動畫表現的效果也很好,把寓教於樂這個詞語發揮的很充分。
㈧ 《工作細胞》大電影引進國內,這部日漫為何會大獲推廣
《工作細胞》除了動畫劇集引進國內之外,竟然還有一部大電影要上映。《工作細胞》動畫和電影兩開花,在近幾年的日漫裡面很是少見,因為國內影院和電視台,已經很少主動推廣日漫了。為什麼《工作細胞》會在國內大獲推廣呢?其實和疫情也有關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下,如下:
《工作細胞》大電影的票房不會很高,畢竟在宣發就是王道的今天,《工作細胞》大電影壓根沒怎麼宣發,而且它改編的是第二季後幾集的劇情,觀眾們早就在b站看過了。不過引進《工作細胞》是國家的一個信號,它提醒我們要注意保重身體和保持衛生,在新冠疫情未得到根治的今天,每個老百姓都是國家的細胞,都要保護好自己。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討探討,謝謝。
㈨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
《細胞大作戰》首先是一部科普電影。如果對於人體的腸道知識有一定了解,可能看起來會更加入戲。影片涉及到人體腸道的菌群平衡和有害菌、無害菌、中性菌等,看完後會增加不少知識。《細胞大作戰》同時也是一部劇情電影。創作者把人體的腸道當作了一個「人類世界」,把細胞、細菌等微生物當作了「人類社會」,影片中涉及的是一場危及「人類社會」生死存亡的危機,於是片中出現了正邪對立的兩大陣營:乳酸菌、人體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記憶T細胞就是正義的一方;而幽門螺旋桿菌、癌細胞、病原性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就成為了邪惡的一方,它們的使命就是讓人體生病,最終毀滅人體。此外,影片還將調節性T細胞設計成一個「中性人」,她有保護免疫細胞的功能,但癌細胞通過「偽裝」讓自己成為免疫細胞的同類,從而當免疫細胞集體攻擊癌細胞時,首先就面臨著來自調節性T細胞的對抗,這一特性,讓調節性T細胞成為了一個被假象蒙蔽了雙眼的女殺手,她最後的「幡然醒悟」,是這部影片最高潮的地方。
片中最精彩的要算白細胞、記憶T細胞和自然殺傷T細胞聯合起來跟癌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對決的場面,充滿了日漫電影中常見的精彩打鬥和想像力。癌細胞和白細胞之間的對話,也非常擬人化。兩者都是殺手,前者的目的是消滅人體,後者的目的是保護人體。片中癌細胞對白細胞說,你的工作就是殺戮,你一生註定在矛盾的命運里掙扎,而我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讓人體死亡),讓所有的秩序恢復。這觀點,像極了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想毀滅世界的反派。
㈩ 《工作細胞》:播放超兩千萬,這部高分動漫是給孩子理想的生物課堂!
前不久,蘭蘭媽被朋友安利了一部超級火爆的日本科普漫畫——《工作細胞》,聽說看了它之後,就能輕松補上那些年落下的生物課,而且連人民日報都實名表揚了這部動漫!
對很多人來說,上生物課時聽到下課的鈴聲可以用劫後餘生來形容,因為那些生物知識簡直比恐怖片還驚險刺激。
在大部分眼中所謂生物,所謂人體,大概就是各種影響食慾的東西……
蘭蘭媽聽朋友把這部動漫說得這么神奇,於是,我就抱著好學的心態,在休息日的時候,和我們家兩個孩子一起跟風去刷了一番。
本來只是好奇,想著這么枯燥無味的生物知識到底能用怎麼樣的動漫形式表現出來,結果看了兩集之後根本停不下來了!
那幾天,我們家兩個孩子每一有空就讓我給他們放《工作細胞》,可見他們倆已經徹底淪陷了。
這部動漫不僅把人體生物課講得輕松有趣,還把科普知識做的淺顯易懂,是一部非常適合孩子學習生物知識的科普片,今天蘭蘭媽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末有《工作細胞》的動畫片資源哦!)
01
人物介紹
《工作細胞》是日本漫畫家清水茜創作的,他把細胞擬人化,將人體內的細胞世界描述成人類社會,講述了人體內我們都不知道的細胞故事。簡而言之就是科普生物知識。
這部動漫一上架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即使已經完結,但它仍在B站熱門榜上排名NO.4。可想而知它是多麼受歡迎。
其實,大部分人對於人體生物的認知非常模糊,像是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分別在人體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也有很多人都搞不清。
以前搜索血小板,我們搜到的答案肯定是這樣的:
對於生物課不熟的人來說,看到這張圖,可能完全一臉懵逼:這是什麼東西?現在搜索血小板,我們搜到的答案就變成了這樣:
有沒有很可愛!是的,這就是《工作細胞》中血小板的形象!
在《工作細胞》中人氣最高的就是我們的血小板。在劇中,它們不再是生物課中枯燥無趣的形象,而是化身成萌妹子,人手拿著「通行禁止」的旗子,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負責止血,日常之餘,還要和病毒等敵人的戰斗。
血小板雖然身材小,但數量極為龐大,每當血管發生損傷時,她們就會第一時間帶著止血用品:血纖蛋白和凝血因子,來到現場去堵住傷口,以防止更多細菌進來。
而在《工作細胞》這部動畫片中,女主角是我們的紅細胞,又稱為紅細胞或血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球,也是人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
正常在生物課中的紅細胞是紅色圓盤形的,看了之後是不是覺得很無趣?
在細胞世界裡,作者把紅細胞寫成是一個超級路痴的快遞小妹,主要工作是進行氧氣、二氧化碳和營養的運輸交換,然而卻因為粗心,經常會不小心把二氧化碳和氧氣送錯地方,這大概就是我們平時為什麼會突然頭暈缺氧的原因吧。
而她的形象也從現實中人體血液內圓盤形的紅細胞搖身一變,成了身穿紅色外套,頭戴紅帽的迷糊小姐姐。
有了女主角,當然還有男主角啦,而這里的男主角就是我們的白血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白細胞。
看了這部動畫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身體里的白細胞竟然這么帥!劇中,白血球作為男主,平時是一副木訥帥哥的樣子,但看到有細菌侵入就會化身為戰士,開始戰斗,消滅細菌,非常酷炫。
白血球的主要工作就是時刻防禦並清除從外部入侵體內的細菌及病毒等異物,哪裡有細菌,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會有它!
這部漫畫有著超前的想像力和新穎的構思,有點偏向二次元,把細胞擬人化,在傳達知識的同時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讓我們見識了各色各樣的細胞,無論是迷糊的紅血球、冷麵殺手白血球、軟萌的血小板,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獨特的個人性格,讓我們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人體世界。
如此豐富有趣的劇情完全不像當年枯燥的生物課本,並且能讓我們在觀賞身體內部的同時,還能了解到各種細胞的功能:
血小板是凝血的
紅細胞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
白細胞是防衛細菌的侵入
......
那有了有趣的角色設定,劇情又是如何展開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細胞們日常是怎麼工作的吧!
02
劇情介紹
《工作細胞》的劇情主要採用單元劇的形式,每一集都會講述一個人體日常會得的一種病,由此展開劇情,講述細胞們如何去防禦應對,在這過程中,屏幕上還會有病毒的解釋以及細胞的介紹,我們就能從中學到生物知識。
首先,這部漫畫將人體的整個內部結構比喻成現代化大型工廠,裡面有約37兆2千億個細胞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都不間斷的在辛勤工作著。
在第一集中,紅血球在運輸氧氣時碰到了細菌入侵,這時,帥氣的白血球出現了,瞬間秒殺了大多數細菌,但卻被一隻落網之魚跑了,他追蹤那隻細菌一直到肺部。
此時,小細菌已經進化成了有加膜的細菌了。於是,白血球開始引誘細菌到一個陷阱(支氣管),隨後,把細菌裝在一個名為「噴嚏」的火箭上,然後一觸即發,細菌跟隨著噴嚏被發射到外面去了,細胞社會又恢復了平靜。
這個故事結合科學的事實依據,把噴嚏形容成火箭跟我們講述了「人為什麼會打噴嚏」這個問題。
看完之後,我們家兩個孩子好像恍然大悟一樣說:原來我們每次打噴嚏就是一次火箭發射呀!自此之後,他們倆每次要打噴嚏就會說「我要發射火箭了!」玩的不亦樂乎。
在第二集《擦傷》中解釋擦傷後傷口如何癒合。
通過血小板把紅細胞們「綁起來」的劇情,告訴我們「二次血栓」的概念——在外壁細胞修復前,需要用紅細胞的身體「堵住」傷口。原來,我們的每一次小小的擦傷也是細胞們的一次重大戰爭!
第三集的《流行性感冒》里講述了人體的免疫細胞會如何幫助身體主人進行滅殺、排汗等等治療過程。
第五集主要講述的是如何面對杉樹花粉過敏事件,當人體因花粉導致過敏的時候,告訴我們抗過敏葯物類固醇的工作原理,並把類固醇比喻為殺人不眨眼的終極武器。
這部片簡直把腦洞開出了天際。看著這部動漫之後,你就覺得原來自己的身體竟包含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細胞們為了我們的健康,在我們的身體里每天努力地工作著,不斷地與各種細菌病毒抗爭著。看到細胞們如此為了我們的健康戰斗,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03
影片資源
這是一個科普性極強的動漫,經過這么鮮活生動的形象演繹之後,可以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身體內部結構以及各種細胞存在的作用和意義。
當你們看完《工作細胞》之後,再去看看那些細胞原型,真的會感覺有意思多了。
另外,寒假快到了,作為孩子的最愛——電視、電影,孩子是一定會看,所以,為了方便大家,蘭蘭媽也特地去找了《工作細胞》的視頻資源分享給大家,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在放鬆玩樂的時候也能學到不少知識,相信大家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會對生物課有重新的認知!
影片資源
獲取影片的方式:
1、關注「未來教育學堂」公眾號。
2、後台回復「工作細胞」即可獲取影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