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周星馳電影李香蘭歌曲為什麼

周星馳電影李香蘭歌曲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7 21:29:12

Ⅰ 張學友為什麼會唱<<李香蘭>>這首歌曲,這首歌曲有什麼特殊含義

本是日本人玉置浩二為中日合拍的電視劇《別了,李香蘭!》作的主題曲《不要走》,後來張學友翻唱了粵語版,即這首周禮茂作詞的《李香蘭》。歌詞含糊而曖昧,其意不明,只隱約表達了某種追念。張天王很喜歡這首曲子,在演唱會上作為保留曲目演唱,聲淚俱下。

李香蘭祖籍日本,上世紀30 40年代的著名歌手。日本戰敗後 被誣蔑為間諜。在這首歌中,張學友用自己飽含情感而有極具穿透力的嗓音,如控訴般,低吟著世界的不公。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她本為日本人,卻被自己人變成了政治工具,這個曾沉迷於十里洋場的女子,在其自傳中表達了中日友好的呼喚,並正面回應了日本侵華戰爭的事實。

2005年李香蘭發表長文,勸誡日本首相不要參拜靖國神社,因為「那會深深傷害中國人的心。」

李香蘭

演唱:張學友

詞:周禮茂

曲:玉置浩二

惱春風 我心因何惱春風

說不出 借酒相送

夜雨凍 雨點透射到照片中

回頭似是夢 無法彈動

迷住凝望你 褪色照片中

啊 像花雖未紅

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

可惜我聽不懂 啊

是杯酒漸濃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

時間裂縫 夜放縱

告知我難尋你芳蹤 回頭也是夢

仍似被動 逃避凝望你

卻深印腦中 啊

像花雖未紅 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 可惜我聽不懂

啊 是杯酒漸濃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Ⅱ 有誰知道《李香蘭》這歌的本意是什麼它描繪怎樣的故事

我想這首歌就是說的她

山口淑子,中文名字為李香蘭,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女子:中國人收養的日本少女,上世紀40年代以一曲《夜來香》紅遍中國大江南北、「東亞第一影星」、促進日中友好的使者……在日本外國新聞中心協助下,歲末的一個下午,我在日本國會附近的記者俱樂部采訪了這位傳奇女性。

一身淡藍色衣裙,一條深色彩巾,滿頭黑發,步履輕快,面對眼前這位「昔日的李香蘭」,讓人難以相信她已有84歲高齡,匆匆流逝的歲月似乎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印記。

由於山口淑子有過記者經歷,談話很自然地從這個話題開始。山口淑子說她最喜歡的職業就是新聞記者,也很喜歡記者俱樂部的氣氛。盡管距1946年離開中國已有半個多世紀,但她仍「鄉音未改」,采訪過程中不時冒出幾句標準的北京話,令人感到親切。多年的從政經歷,又使她在謙和中多了一份莊重。

想告別「李香蘭」,卻無法割捨

往事不堪回首,回憶需要勇氣。山口淑子說,她在執筆《李香蘭———我的半生》時,不得不翻看戰前由她主演的影片,有時陷入「自我厭惡」,感到悔恨。她想與「李香蘭」告別,卻又無法割捨。

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個漢學世家,祖父是佐賀縣的漢學學者,父親受其影響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滿鐵」公司。生在沈陽、後居撫順的山口淑子,少年時代留在腦海里的那片血紅讓她終生難忘———1932年,她親眼看到幾名被綁的中國人被日本憲兵當場槍殺,血肉模糊。後來她才知道那與平頂山慘案———3000名中國平民遭日軍屠殺的事件———有關。平頂山事件中,由於父親因「通敵」受到拘留,事後山口淑子一家遷居沈陽。13歲時,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當時的親日派沈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她也因此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香蘭。

命運有時是在不經意之間改變的。李香蘭與白俄羅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這樣,那次相識使李香蘭有機會跟一位俄羅斯聲樂家學習聲樂,她的音樂天分得以發掘。這一時期,日本為推行「日滿親善」、「五族協和」的懷柔政策,開始在電台上播放「滿洲新歌曲」,既懂日語又會北京話的李香蘭於是作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歲時,李香蘭前往北京讀書。1937年,由「滿鐵」公司出資的電影公司「滿映」成立,李香蘭被聘為專職演員。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蜜月快車》奠定了她「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的地位,後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和《白蘭之歌》等「大陸三部作」。1943年,因參演《萬世流芳》,李香蘭這個名字曾轟動一時。

追憶往事,山口淑子說:「在那個戰爭年代,為了生存,我的確是拼足了力氣學唱歌」。她稱,對那些曾為軍國主義服務、歧視中國人的電影而感到內疚。因受不了「李香蘭」身份的重壓,她在1944年從「滿映」辭職,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被軍事法庭以「漢奸罪」嫌疑審訊,後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倖免。對自己以中國人的名義演出的《支那之夜》等電影,她說「雖因年輕但考慮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釋放回國。

回國後當了18年議員

告別了「李香蘭」的山口淑子,回國後跨入影壇,其間甚至想過要到好萊塢發展,後因故放棄。1958年,山口淑子與外交官大鷹弘墜入愛河,婚後改姓大鷹,並退出演藝界當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將50歲的大鷹淑子圓了記者夢,當起了富士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還前往越南、柬埔寨、中東等戰爭前線,采訪過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風雲人物。1974年,頻頻在電視上出鏡的大鷹淑子在田中角榮首相的勸說下出馬競選,從此當了18年的參議院議員……

1975年,已是國會議員的大鷹淑子訪問平壤,路經北京時,受到廖承志會長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訪問了留下過青春足跡的北京、上海、哈爾濱和長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著淚水看了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實況轉播。

談及這段經歷時,山口淑子打開了畫冊,讓我看鄧小平先生在1978年訪日時與她在田中角榮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時,她唏噓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畫冊里她年輕時與周璇、白楊等中國演員的合影時,她變得愉快起來。她回憶起1978年作為日本環境訪華團團長訪問的情景,提到重訪長春電影製片廠時,她這位「金魚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鄭曉君、「妖艷美人」白玫、「活潑美人」夏佩傑和「永遠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歡迎。她說:「我有中國和日本兩個親人,中國是養育我的母親之國,日本是我的父親之國。中國是我的故鄉,所以去中國應說『回』中國。」

在命運的夾縫中掙扎

山口淑子的「李香蘭時代」,正值日本侵華時期。《李香蘭》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彌說,「她在祖國日本和故國中國之間的夾縫中受到命運捉弄,度過了非常苦惱的青春歲月。」對此,山口淑子說有兩件事讓她終生難忘,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心酸。

1938年10月,18歲的李香蘭作為「日滿親善」代表首次回日本,興奮之中的她萬萬沒想到,當驗過護照剛要下船時,聽到官員兇狠地喝叫:「你還是日本人嗎?一等國民卻穿著支那服,不覺得羞恥嗎?」山口淑子說:「當時我都蒙了,不明白那個日本人為什麼說那種話,為此我十分苦惱。」後來在東京,當她身穿中式服裝演唱中國歌曲時,掌聲中不時傳來謾罵。這使她對祖國日本的幻想開始破滅,她感到可悲的,「不是為日本人錯把我當成中國人而歧視,而是祖國的日本人對我出生的中國———我母親之國的侮辱。」

1943年,李香蘭參與演出了描寫林則徐禁鴉片的歷史劇《萬世流芳》,她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訴說鴉片之害的賣糖少女,唱過《賣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記者招待會後,有位年輕記者追上來問她:「李香蘭,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演出《支那之夜》、《白蘭之歌》那樣侮辱中國的電影?你中國人的自豪感到哪裡去了?」面對責問,她道歉說:「那時我年輕不懂事,現在很後悔。在此向大家賠罪,再不幹那種事了。」不料這番話引起一陣掌聲。她回憶說:「實際上那時他們已經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謝罪。」

希望「父親之國」和「母親之國」友好相處

1992年,山口淑子從參議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後,她選擇了獨居。其間,她仍擔任著「亞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長(理事長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戰爭受害者、當年的從軍「慰安婦」道歉賠償。明年是二戰結束60周年,她向記者透露,日本一家電視台計劃拍一部以她的經歷為題材的電視片。劇本目前正在構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語的大眼睛演員擔綱。

對目前較「冷」的日中關系,山口淑子說,日中之間有些摩擦,但對此應該正視,不能使它積重難返。在談及接受專訪的初衷時,她表示希望中國的年輕人了解她的命運,藉此促進日中兩國關系的發展。「中國和日本是我的『母親之國』和『父親之國』,我最不希望見到兩國的友好關系出現問題。周恩來總理說過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日本人應該用自己的良知清算過去,兩國年輕人更應用全新的廣闊視野,認真考慮將來如何友好相處」

Ⅲ 《李香蘭》這首歌歌詞是什麼意思

主要就是為了紀念李香蘭這個人 。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她本為日本人,卻被自己人變成了政治工具,她迷人的歌喉,動人的外表。

無論她如何努力都永遠洗干凈自己背負的民族給中國帶來的罪惡,後來因為被視為間諜,被迫回到日本,可是她在演繹歌唱的造詣卻讓她不段的為加強中日友誼努力。

她一直在組織中日文化交流活動。這首歌就是為了紀念這位昔日的明星,那位在中國紅極一時的日本籍巨星,紀念這位有著悲情無奈的人生的女人。

歌曲:《李香蘭》

填詞:周禮茂

譜曲:玉置浩二

歌曲原唱:張學友

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

說不出,借酒相送

夜雨凍,雨點透射到照片中

回頭似是夢,無法彈動

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

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

是杯酒漸濃,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

時間裂縫,夜放縱

告知我難尋你芳蹤,回頭也是夢

仍似被動,逃避凝望你

卻深印腦中

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

是杯酒漸濃,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

是杯酒漸濃,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woo... woo...

(3)周星馳電影李香蘭歌曲為什麼擴展閱讀

《李香蘭》改編自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收錄於張學友在1990年推出的專輯《夢中的你》。該曲在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受到熱捧,時至今日,世界各地許多華語電台仍舊時常播放。

《李香蘭》當年推出後在香港並未獲得任何獎項,甚至連勁歌金曲的季選歌曲都未能進入,相對同專輯中的冠軍單曲《夢中的你》和《再度重遇你》,《李香蘭》當時未在香港傳媒大眾引起很大反響,但後來在香港成為經典,是罕見的雖非冠軍單曲卻日後大熱之粵語經典歌曲。1994年出品的《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在鋼琴邊演唱的亦是此歌。

Ⅳ 歌曲《拉薩夜雨》的歌詞意義是什麼

來個靈魂的洗滌吧,來個心境的修復吧!這是一次情的追逐之路,一場愛的叩問之旅 ,一曲心的朝聖之歌。由素有草原詩人之稱的著名音樂人阿汝汗作曲,才情詞人冰川飛狐作詞,蒙古族實力唱作歌手蘇勒亞其其格傾情演唱的歌曲《拉薩夜雨》閃亮來襲。「拉薩午夜的細雨,淋響了心的鈴鐺,踏著晨鍾暮鼓的召喚,在離你最近的路上」,蘇勒亞其其格對冰川飛狐的詞理解深刻,掌控自如,以其真摯的情感,寬廣的音域,細膩的唱腔,完美演繹了別樣風情,虔誠之心!是愛情,是追求,還是生命的輪回與思考,聽歌的人會在這首《拉薩夜雨》中找到各自答案,看到一個不同的真實的自己。這首歌節奏感強,高低錯落,旋律凄婉動人,卻不失剛健的音樂風骨,是一首治癒系的療傷歌曲,詞曲唱完美結合,十分走心,優美動聽。

Ⅳ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國產零零柒》里,周星馳邊彈鋼琴邊唱的那首張學友的歌名是什麼

歌名叫《李香蘭》,公認的學友演唱最深情的一首歌

Ⅵ 李香蘭這首歌表達什麼(到底該如何評價李香蘭)

提起二十世紀30年代的繁華,繞不過的是那歌舞昇平十里洋場,其中最赫赫有名的當屬上海灘七大歌後,以周璇為首的一眾名角。

周璇原名周小紅,由著名歌唱家黎錦暉改名提攜,一躍百樂門當家花旦。

周璇

黎錦暉有一個弟弟,名叫黎錦光,是中國流行輕音樂的「鼻祖」。

1944年初秋的一個夜晚,黎錦光在上海百代的小紅樓里為京劇名角黃桂秋錄制唱段,七月流火,錄音房內悶熱不已,一曲錄完開窗透氣時,正時近傍晚,清風陣陣送來花香,也為音樂家送來靈感:那晚風吹來清涼……

就著月色,片刻便是一首新詞躍然紙上,後來加以潤色,一曲歐美風格、倫巴節奏、舞曲樣式的《夜來香》隨即問世。

直至今日,《夜來香》仍被譽為中國流行音樂的巔峰之作,但由於這首的音域太寬、有近兩個八度,周璇、龔秋霞、姚莉等大牌歌星試唱了很多遍,皆無一合適。

上海灘有名的歌手中,能將此曲完美演繹出來的,唯有一個李香蘭。

李香蘭

寒鴉依樹棲,明月照高台

1920年的春天,恰是萬紫嫣紅時,李香蘭出生於遼寧省奉天附近的北煙台,那時候她還叫作山口淑子,父母雙親皆為日本人,由於其父山口文雄喜愛漢學,便在中國安了家。

童年時期的山口淑子彷彿與任何一個中國姑娘沒有兩樣,她有一個中文小名叫豆豆。

在家附近有兩個好朋友,每天一起玩耍嬉戲,同去同歸,白天看青翠碧綠的白楊林蔭景,晚上則在父親的漢語夜間講習班上課,學習中文發音,以至於能說上一口流利的漢語。

父親山口文雄有很多中國朋友,其中最要好的有兩個,一個是金融界的要人李際春,時任沈陽銀行的經理,一個是政治界的要人潘毓桂,時任天津市長。

當三人交蘭換譜結義為兄弟時,山口淑子也自然成為了其莫逆之交的象徵,被收為李際春與潘毓桂的義女。

由於時局動盪,山口淑子一家從撫順搬至奉川,與李際春的第二夫人同住。

春節時,李家的房檐上挑著紅燈籠,屋內的柱子里貼著春聯,賓客滿堂,山口淑子穿著喜慶的中式旗袍,向李際春行三拜三叩禮。

李際春一飲而盡杯中酒,便替她取好了一個中文名字。

自此,山口淑子便成了李香蘭。

這一年,是1933年,李香蘭剛好13歲,也是這一年,李香蘭與其一生的貴人重逢。

還是在李香蘭上小學六年級的一個秋天,她自撫順去往沈陽旅行,在火車上,遇見一個熱情的白俄羅斯女孩,女孩有一頭栗色的長發,一雙深綠寶石色的眼睛,皮膚白皙似雪,她的名字叫做柳芭。

當李香蘭搬至奉天,她便去拜訪了柳芭一家,柳芭家裡開麵包鋪,這段純潔的友誼,便是從一口袋五顏六色的俄式點心開始的。

通過柳芭母親的引薦,李香蘭得到一個認識著名歌劇家波多列索夫的機會,一天,李香蘭在二樓的演練室接受發音測試後,便被接收為波多列索夫夫人的學生,她一直以為自己以磕磕盼盼的試音僥幸過關,通過了測試。

直至十幾年後,李香蘭才得知,其實當時自己的試音並未合格,打動波多列索夫夫人的,是柳芭的真誠請求與那段不摻任何雜質的友誼。

停唱陽關疊,重舉白玉杯

作為當時享譽全世界的著名歌手,每年秋季,波多列索夫夫人都會在大和旅館舉行個人獨唱會,那是奉天最大的社交場所。

一次,波多列索夫夫人將獨唱會的暖場活動交給了李香蘭。

演出的前一天,李香蘭的母親從一個老字型大小的店鋪,租來了一件和服,紫色的衣襟上綉了白鶴花樣,當李香蘭穿著這件和服登台,便註定了她日後耀眼又紛擾的一生。

演出比預想中順利,唯一的插曲是,她不小心將波多列索夫夫人的長披巾一腳踩在了地上。

師從一流歌手波多列索夫夫人,讓李香蘭有了扎實的花腔女高音基礎,加上面容姣好,很快,她被當時坐在台下的奉天廣播台計劃科長看中,於是,李香蘭被打造成一個中國歌星,錄制了一系列「滿洲新歌曲」。

李香蘭願意被包裝成一個音樂童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的興趣所在,就像那時候,李香蘭便是個周璇迷。

但追星成功已是在多年後灌制《夜來香》唱片之日,當時歌曲前奏已經響起,李香蘭站在錄音室的玻璃窗後面,突然發現監聽室那邊站著一位女性,正是自己的偶像,此時前奏完畢後剛要開始唱的時候,因為過於激動和興奮,她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一聲「哎呀,周璇!」

結果由於李香蘭這句突如其來的插白,使得一曲錄音只能作廢,但此次相識,她與周璇的友情卻完整地持續了整個後半生。

同是紅顏同薄命,周璇一生凄苦,幼年有家不能歸,中年遇人不淑,後來孤零零地亡於重病,走時尚未滿四十;而李香蘭壽命長困苦多,她前半生犯下的錯,用了整整一生,去懺悔與償還。

若周璇是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李香蘭則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李香蘭如同牽線木偶般的人生,得從其父一心想將她培養成一名「外交官」說起。

14歲那年,李香蘭的父親替她買了張硬座票,讓她獨自一人去往北京求學,一路顛簸,出發的那天窗外是混沌大雨,滾滾濁流,到達北京時已風平浪靜,有如其一生的光景。

在北京,另一個義父潘毓桂取山口淑子的一個「淑」字,再加上潘家有七個女孩,七姐妹的名字都有一個「華」字,替她取名為潘淑華,在翊教女子中學,她便是以這個名字完全偽裝成中國人。

她當時所寄居的潘家府邸,位於西城區的辟才胡同,鄰居是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

玉漏頻相催,良辰去不回

在讀書期間,李香蘭與潘英華同住,早晨兩人坐洋車上學,放學後順道在北海公園用省下來的洋車錢買冰激凌。

打破這份愜意的,是從李香蘭成為滿映的演員開始,那年,一個叫山家亨的官員引薦李香蘭前往新京當熒屏歌手。

但到了之後,她直接被要求出演電影,且題材多是為體現中日的友好關系,不知情下,李香蘭成為了日本宣傳大東亞共榮的糖衣炮彈。

憑借優秀的先天條件,成為演員的李香蘭迅速在中日兩國躥紅,1941年,李香蘭被安排在東京的個人演唱會進行演出,以一個中國影星的身份。

開演當天,觀看區座無虛席,劇院更是被擠得水泄不通,此事後來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有名的「日本劇場七圈半事件」。

演出結束後,李香蘭被兒玉英水披上一件臟外套才得以掩人耳目逃離劇場。

兒玉英水是誰?

李香蘭一生有過兩段婚姻,唯獨他成為了李香蘭似水年華里念念不忘的意中人。

兒玉英水是個軍人,作為家中長子,他曾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過婚事,但因為李香蘭,他選擇了拒婚。

兩人情投意合之時,兒玉英水上了日美戰場,不料生離竟是死別,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定格在了東海道線站台,那時李香蘭曾說:恨不得把他送到天涯海角。

幾個月後,李香蘭收到兒玉英水的信件,裡面有一張他的照片,結尾寫道:如果能回來,我一定還保護你。

這封信後,李香蘭再一次得到兒玉英水的消息,是出自作家今日之口,在他們談話時,李香蘭才得知兒玉英水已於幾個月前戰亡。

今日說:他的胸前項鏈上掛著一個小小的金屬盒,而盒中裝著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正是桃李之年的李香蘭。

李香蘭的自傳中,關於她青春的篇章,在回憶完兒玉英水之後便戛然而止,她的一生,已在那時投下了孤獨的影子。

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1945年8月9日,一場由中日合辦的音樂會《夜來香幻想曲》在上海國際賽馬場舉行,主角便是李香蘭,她演唱最後一首歌曲時,連周璇與白楊也上台為她獻花和擁抱,金魚美人,夜鶯歌聲,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僅僅過了六天,李香蘭便從萬眾矚目的舞台淪落到了上海的虹口收容所。

當日本戰敗時,因為李香蘭曾經出演過一系列「辱華電影」,她被當作文化漢奸,與川島芳子,東京玫瑰等列為首惡,登在當時的牆報上。

在李香蘭每天驚恐於自己即將被槍決時,一位藍眼珠的白人女子來探望過她,後又特意繞道北平,去看望了李香蘭的父母,這位女性正是李香蘭十歲那年結識的好友柳芭。

離開北平的山口家時,柳芭的行李中多了一個木箱,後來被送到了李香蘭的手上。

裡面裝著一個已經破舊的小型日本偶人,幾經檢查,李香蘭發現偶人的腰部有被拆線的痕跡,剪開布料,一張帶有污跡的八裁日本白紙出現在眼前。

這張沾有污跡的油印版小紙片,正是山口家的戶籍謄本。

因為這張戶籍證明,1946年2月中旬,李香蘭最終被宣布無罪,但在倫理上與道義上存在問題,並被驅逐出境歸國。

三月末,李香蘭踏上了遣返船——雲仙丸號。

海港的上空一塵無染,開船的鑼聲與汽笛的長鳴交匯再散開,船上的擴音器里傳來微弱的歌聲:那晚風吹來清涼......

熟悉的旋律不絕於耳,正是一曲《夜來香》。

但此時潸然淚下的人,已經不再是唱歌的李香蘭,而是聽歌的山口淑子。

李香蘭回國後,用後半生懺悔曾經的錯誤,她為中日兩國的交往熱淚盈眶,也為日本的低劣行為感到氣憤。

85歲那年,李香蘭發表了一篇長文,勸誡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要參拜靖國神社,因為「那會深深傷害中國人的心」。

2014年9月7日,日本各大報紙的頭版上刊登出一則信息:演藝明星、國會議員,山口淑子(又名李香蘭)過世,享年94歲。

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先生表示:「李香蘭女士戰後支持和參與中日友好事業,為此作出積極貢獻,我們對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塵埃落定,李香蘭的一生,何其風光,又何其無奈。

十幾年後,有一首歌,張學友唱過,周星馳唱過,陳奕迅唱過。

這首歌正是以她為名—《李香蘭》。

像花雖未紅

如冰雖不凍

......

夜放縱,告知我難尋你芳蹤

夜來香在記憶中花開滿簇,一如舊上海最繁華的鍍金時光。

可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呢?

Ⅶ 歌曲《李香蘭》是誰原唱的

是1991年富士電視台30周年紀念電視劇《Sayonara!李香蘭》的主題曲《Ikanaide不走》。李香蘭是誰?對現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義,頂多知道她是個年代非常久遠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來香》、《支那之夜》、《三年》、《賣糖歌》、《何日君再來》、《恨不相逢未嫁時》、《海燕》等,都是李香蘭唱紅的名曲,大概會對【李香蘭】這個名字有所改觀吧!可是這位歌聲甜美的歌手,卻因為活在一個錯誤的年代,至今在歷史上仍得不到一個應有的定位。
李香蘭是個生長在中國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從少女時代開始學習聲樂,並成為歌手,【李香蘭】是山口淑子的華名也是日後的藝名。從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成立偽滿州國後,為了粉飾太平,弄個「大東亞共榮圈」的假象,特別開設了「滿洲電影製片廠」,山口淑子就是當時偽滿洲電影片廠的第一批女演員,而且還是當家花旦,並改名李香蘭,假裝是中國人,拍些風花雪月的娛樂電影,來宣傳被日軍佔領的「淪陷區」人民也有娛樂消遣,好在國際上製造假象來掩飾他們侵略的事實,到1942年李香蘭已經是東亞共榮國的巨星。日後當我讀李香蘭的自傳說到這段,李香蘭自己說到:「當時我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們要求的去扮演交給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李香蘭面對著「漢奸」的審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島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說法,引來一片嘩然,雖然最後被判無罪,遣送回國,但是,李香蘭的名字及她的音樂、電影,卻被刻意的遺忘在許多文獻里,唯有香港對於這位曾經「演過」中國人的李香蘭,還抱著友善的態度,60年代尚被邀請至香港卲氏訪問、拍片。

Ⅷ 如何評價歌曲《李香蘭》,它的歌詞是什麼意思

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

溫潤的春風怎樣都不應該惹人惱吧,那這無緣之情究是為何
復雜得莫名其妙,簡單到一觸即發
說不出,借酒相送
追查無力,常情是陷入其中
夜雨凍,雨點投射到照片中
回頭似是夢
希望入夢,更希望是可以回頭的現實
希望也是虛幻
無法彈動
逃避凝望你,卻深印腦中
似在自述,但有情的誰人不無共鳴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生於遼寧撫順,祖籍日本佐賀縣,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著名歌手和電影演員。被李際春收為義女,改名為李香蘭。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以漢奸罪名被逮捕,後拿出日本戶籍得以無罪釋放。1946年遣關回日本。
他的父親是漢文化研究學者,家庭環境,東方的血液,生長的土壤,讓她愛上了中國。她歌唱中國的夜來香,她穿著中國的舊旗袍,她演繹著中國的舊時代。她曾是無數國人心中美的嚮往,她也曾少女地想過能像所愛的文化一樣萬世流芳。
任何時代有能力嘩眾皆有寵得,她是那個年代支那之讓人安靜獨享的美。
但當時年輕,她怎麼會知道這樣的愛會被時代捉弄,她不知道支那在那些人眼中的意義。
軍國主義利用她來粉飾戰爭,偽滿利用她來拉攏外交。
她不知道好朋友川島芳子與她道別後的另外身份。
二十齣頭的人純情不染是多難得,可時代特殊,那麼多人說她無知。
她愛的人開始唾罵,愛她的人不再提起。被捲入命運的漩渦的不只她一個人。
1946年她離開了出生的國家回到她該出生的國家。
那夜短暫,芳香盡散。
時過境遷,情隨事變。多年後周禮茂一曲《李香蘭》勾起了很多人的懷念。愛過的人,終究很難變成恨。有那麼多人爭著唱這首歌曲紀念那個夜來香蘭,其中真正唱回李香蘭的是張學友。深情而不逃避深情,面對復雜情感勇敢表達的聲音,男性的演繹表達對女性對象的懷念,具有異性相吸補足畫面感的魅力。然而張學友的《李香蘭》也有很多個版本,我最喜Jacky cheung 15專輯中的那首,配的日本指彈伴奏,穿插悠揚又憂郁的長笛,讓音樂訴說有極強的畫面感,又不填充人的想像。我曾經很疑惑我為什麼喜歡那些我喜歡的音樂,知道有一位可愛的朋友提到「畫面感」這個詞,讓我一下明白了自己是多麼受到畫面感營造的吸引,特別是東方韻味的畫面感,因為含蓄而留有極大的空間,很像繪畫中的留白,給人產生的感受可以隨時而變。而張學友漸強漸弱的顫音震盪著時間,聲音入耳讓我意亂,幻想著人事使我情迷。
女聲版本的《李香蘭》,感情訴說是委婉含蓄的,就像女性這樣不同於男性的特徵一樣,其中我最喜歡林憶蓮的演繹,給我的感覺是李香蘭唱著後人寫的《李香蘭》,因為回頭再看自己的經歷,總比外人更了解其中深意,沒有外人的不解,多的只是無奈,便像嘆氣,也像釋然後的娓娓道來。
看過國產凌凌漆的朋友肯定知道周星馳在電影中也唱了《李香蘭》,由於扮演的角色特徵用的是非專業的白話嗓子唱,典型的周星馳演繹平凡人物所帶有的卑微但不卑賤,底層卻深入人心的大眾氣質。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李香蘭的往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很多人哪有閑心去管那個悲劇的年代發生的所謂風雲變化,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故事,周星馳所演繹的更多是普通人通過唱《李香蘭》這首歌來抒發自己說不出來的情感。
啊,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
很難從自己所見所聞中找到這樣的人事,卻始終感受得到這至美的畫面。
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
啊,是杯酒漸濃,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情出處不知所以,可感卻不可查。
也忘記了時間,何時想寫此文,何時開始寫此文。感情愈發交織,相生相融,每到此時總是不自覺回首,那些如李香蘭一樣美好的過往。
回頭也是夢,無法彈動。
彈不動時間,還好有照片記錄著時間。
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時間裂縫。
已忘了形式。

Ⅸ 為什麼寫《李香蘭》這首歌。

首先更正一下,這首歌不是張學友寫的,甚至不是他原唱的。
這首歌出自1991年中日合拍的電視連續劇《別了,李香蘭》主題曲《不要走》(行かないで),由玉置浩二創作並獻唱,1993年,香港著名填詞人周禮茂為為該主題曲重新填詞,改編為粵語歌曲《李香蘭》,由張學友翻唱,並收錄於其專輯《夢中的你》之中,隨後,眾多香港歌手如譚詠麟、謝霆鋒等均翻唱過該曲,周星馳亦曾在其經典電影《國產零零柒》當中使用過該曲。
這首歌的歌詞出自周禮茂之手,此人以描繪男女情慾的歌詞見長,《李香蘭》是他筆下少有的頗具深度的作品,歌詞本身並無特殊含義,算是非常寫意的風格,不同的人欣賞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整首曲子的基調是縈繞於懷舊與傷感的氛圍之中,具體的歌詞含義聽者也就不必強求了。
既然李香蘭的資料你查閱過了,想必你也非常清楚她是怎樣一位人物了,近年不少人拿周華健的《花心》和張學友的《李香蘭》說事,認為是在宣揚日本軍國主義思想,以我個人之愚見,至少後者是完全沒有此種嫌疑的,你若真喜歡,用心去聆聽就好,至於李香蘭,當她是一位早已遠逝的絕代佳人吧,此李香蘭非彼李香蘭也!

閱讀全文

與周星馳電影李香蘭歌曲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攝電影需要哪些步驟 瀏覽:197
電影中的扎腳心是怎麼樣 瀏覽:402
比較勵志適合孩子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68
甄子丹以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1
上海農商銀行什麼卡電影票 瀏覽:876
av最新電影在線觀看網站免費收看 瀏覽:8
以前流動電影多少寸啊 瀏覽:281
好看的城市動漫電影 瀏覽:904
好看的救援類電影下載 瀏覽:585
父母之愛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51
有什麼適合兒童看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201
迅雷影音電影雙語怎麼切換 瀏覽:648
哪些帶有色情的電影 瀏覽:240
那部電影工地挖到蛇叫什麼 瀏覽:824
好看的科幻戰爭電影排行榜 瀏覽:701
下載的電影資源是vr的怎麼辦 瀏覽:517
羅漢電影有哪些 瀏覽:712
孫紅雷那個電影最好看 瀏覽:709
青龍什麼什麼電影 瀏覽:817
貓和老鼠電影怎麼沒有排片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