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好李煥英電影啥時候上映
② 賈玲導演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賈玲導演了一部自己親身經歷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寫盡對母親的思念。
③ 電影你好李煥英主要講述了哪些故事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2021年春節檔上映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取得了高票房,而且口碑也很好,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如果沒看應該也聽說過這部電影。首先,我們可以一起了解一下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在上映當天,票房就突破了2.6億。截止到2021年7月24日,總票房達到了54.13億元。在票房榜單中排在第一位,超越了《神奇女俠》等多部電影,同時也讓導演賈玲成為了全世界獲得票房成績最高的女導演。
以喜劇的形式拍攝這部電影,同時又有一些煽情的色彩在裡面,確實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
④ 你好李煥英導演 你好李煥英導演是誰
1、《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並擔任編劇,賈玲、沈騰、陳赫、張小斐等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該片根據賈玲親身經歷改編,片名中的李煥英是賈玲已故的母親,電影講述了女演員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後,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觸摸年輕的父母和他們的夢想的故事。
⑤ 《你好李煥英》的演員表是什麼
《你好李煥英》的演員表如下:
《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賈玲、張小斐領銜主演,劉佳、沈騰、陳赫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該片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介紹:
2001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
與此同時,賈曉玲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賈曉玲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她可以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結果卻讓賈曉玲感到意外。
⑥ 《你好李煥英》的演員表是什麼
《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賈玲、張小斐領銜主演,劉佳、沈騰、陳赫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
《你丨好,李煥英》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bJtJ7CkazfwbcjQoV-LDQ?pwd=2kj3
提取碼:2kj3
該片根據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經歷了一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後情緒失控,隨後意外穿越回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與20年前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
⑦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什麼電影
影片根據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片名中的李煥英是賈玲已故的母親,電影講述女演員賈曉玲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後,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觸摸年輕的父母和他們的夢想的故事 [1-2] 。
該電影於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全國上映 [3]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月18日,票房突破30億,成為了中國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億的影片
⑧ 《你好,李煥英》由小品改編,原著小品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的一段原創小品,由孫集斌執導,賈玲、陳赫和張小斐主演,2016年9月10日在《喜劇總動員第一季》第一期首播。《你好,李煥英》應該是第一部舞台喜劇小品改編的電影,而且是真人真名出演。原著小品《你好,李煥英》,講述了喜劇演員賈玲穿越回到媽媽李煥英最年輕漂亮的時代,努力幫助媽媽追求初戀歐陽柱的故事。
這部劇真的很感人,有些情節特別搞笑,有些情節又特別感動,就是這樣的一個賈玲,在毫無編劇經驗的情況下創作出了一部票房那麼高的電影,這跟她這么多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希望她以後還能給我們帶來更優秀的作品。
⑨ 春節檔最火爆電影《你好,李煥英》到底好在哪裡帶你揭秘
2017年5月7日,熱搜上出現了一條奇怪的微博:
「如果能夠穿越時空,見到還沒有生你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什麼?」
「希望你能擁有更好的人生,我不介意我不存在。」
「別跟我爸在一起,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別為了生我,放棄燦爛的人生。」
「去上大學吧」、「去深造」、「去參加音樂比賽」、「去你喜歡的城市生活吧」……
看得人鼻子一酸。
很難想像還有多少人,對媽媽抱著同樣隱秘的心情:
「如果我媽當年不是生了我,應該會比現在過得幸福吧。」
電影《你好,李煥英》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李煥英》上映前,我其實並不看好。
國產+喜劇+催淚,怎麼看都像爛片的節奏。
最後走進電影院,主要是因為要寫稿(不是)馬東在奇葩說講的一句話:
「我去賈玲的工作室里看了樣片,哭得像鬼一樣。」
事實證明,《李煥英》狠狠打了我的臉:
豆瓣開分就高達8.1,一周過去,評分依然穩居8.2,其中32萬人給出四、五星好評。
「哭」 ,是評論里出現最多的一個詞。
「人生第一次在電影院哭成傻逼。」
「這次感受註定是感性壓倒理性的。」
「真誠打動內心,沒法兒客觀評價。」
所以《你好,李煥英》到底好在哪裡?
它講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甚至有點老掉牙。 (以下內容包含嚴重劇透,請謹慎觀看)
熊孩子賈曉玲從小就沒給媽媽省過心。別人家的女兒在國外讀大學、當導演、月薪八萬。
而她只能拿著造假的大學通知書,還在升學宴上當場露餡。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媽媽生命垂危。趴在病床前,賈曉玲失聲痛哭:
「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過。」
處於崩潰狀態下的賈曉玲,竟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並和年輕時的李煥英相遇,成了好姐妹。
這意味著: 她有了一次機會,讓媽媽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她幫李煥英搶電視機,成為廠里第一個擁有電視機的人;
幫李煥英組織排球賽,打倒處處和她爭的「敵人」王琴;
幫廠長兒子去追李煥英,為的是讓她能嫁得更好一些,以後日子更鬆快點,哪怕代價是自己將不存在。
但說到底,這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看起來更像是為了製造喜劇笑點。
有些情節甚至「破綻百出」。
比如在小酒館里的一場戲,賈曉玲說,我未來的女兒,我要她去國外讀大學、當導演、月薪八萬!
李煥英卻說: 「你的想法很危險啊。我未來的女兒,只要她 健康 快樂就行了。」
還有一段戲,李煥英告訴賈曉玲,其實自己已經和賈文田秘密交往了3年,剛領了結婚證。
賈曉玲激動地要把結婚證撕碎,李煥英卻來了一句, 「我覺得我這一生就很幸福,你怎麼就不信呢?」
幾句話聽起來,都有一股子雞湯味。
然而,電影最後十分鍾,劇情卻突然大反轉,迎來真正高能時刻。
賈曉玲覺得自己能為李煥英做的都做了,正准備離開。卻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褲子的破洞,被縫成了一隻法鬥犬。
一瞬間,賈曉玲像被電擊了一下:
不對啊!媽媽明明是在成為媽媽後,為了給自己補破褲子,才學會的縫動物圖案啊! 而1981年的李煥英,她還不會縫針線啊!
她開始不管不顧地爆哭,邊哭邊跑,跑去找媽媽。
悲傷得就像變成了一個孩童。
這一段簡直是催淚彈,看得我也忍不住跟著淚崩。
原來,現在的李煥英,就是自己的媽媽。
原來當你以為自己穿越時空,可以改變媽媽命運時。媽媽也跟著一起穿越回去,在守護著你。
韓劇《請回答1988》里說, 「因為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媽媽一直在愛著你:
她看到你從天而降時,會本能地伸手去接,大喊一聲 「我寶」 。
她在觀眾席被二人轉的小把戲逗得大笑時,不是因為別人,而是因為表演者是你。
聽到你喝醉後嘟囔著「來世換我當媽媽」,她笑了笑說,「還是我當媽媽。」
對你來說,如果能穿越時空,你希望媽媽活得更好,哪怕自己不存在;
但原來對媽媽來說,如果能重新選擇,媽媽還是會過一樣的人生。
因為這樣,她才能是你的媽媽,你才能是她的小孩。
所以,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被這部片子打動?
這其中, 當然離不開賈玲的真誠。
《你好,李煥英》本就改編自賈玲的真實故事。
賈玲19歲時考上中戲,靠打工賺的錢給媽媽買了一件綠皮衣。
因為尺寸太小,媽媽又寄給她拿去換。結果新衣服還沒寄回去,賈玲就收到了媽媽意外離世的消息。
為了給孩子賺學費,李煥英幫人去運稻草,結果從堆滿草的車上不小心摔了下來,小腦著地,人沒了。
那一年,賈玲19歲,李煥英48歲。
之後的人生,縱使有再多掌聲,賈玲覺得總有遺憾。
在一次原版小品的表演中,賈玲說:
「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咱家有錢了。」
「媽,那件皮大衣我也幫你換好了,你穿應該很好看。」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我好想你。」
賈玲不是因為想當導演,才拍的《你好,李煥英》。而是想把媽媽的故事拍出來,才成為了一名導演。
據工作人員稱,電影拍攝期間,賈玲在醫院的一場戲就拍了20多條,因為她看到醫院就忍不住哭,哭到眼睛都腫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全人類共通的 情感 。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給媽媽的情書,也是她給自己的交代。
用賈玲的話說, 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掏了出來給我們看。
但除此之外,在我看來,這部片子能帶來這種純粹的感動,很大程度上也和它將 母女關系呈現得非常純粹 有關。
電影里,李煥英的形象是那樣溫柔、包容,甚至於完美。
有一場戲是電影前半場,賈曉玲在升學宴上辦假證露陷。
但李煥英並沒有責怪她,回家的路上還像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載著她,有說有笑。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就跟朋友開玩笑說,這一段要擱我身上,估計我媽早把我吊起來打了,還認不認我這閨女都不好說!
李煥英對賈曉玲,更像是電影麥兜里,麥兜媽媽式的愛: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會信你。全世界的人不愛你,我也會愛你。我愛你愛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腳趾頭。
那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試問有幾個人能不被它打動呢?
《李煥英》為我們創造了一次極致的 情感 體驗,它完全值得8.2分。
可是啊,不是所有媽媽,都像李煥英那樣完美。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我發現不少人看完電影後,會拿去年徐崢拍的那部 《囧媽》 出來對 (鞭) 比 (屍) 。
的確,同為春節檔,同樣是親情主題,這兩部看起來很值得一比。
但其實,兩者的情況很不一樣。
和李煥英恰好相反,《囧媽》里的媽媽,幾乎完全是負面形象:
過度關愛、碎碎念、控制欲極強……
然而你不得不承認,現實中的很多媽媽,都有這些共性。
在《囧媽》里,徐崢和媽媽的關系,還有太多難題亟需解決。
而賈曉玲跟媽媽之間,完全不存在這層矛盾。
化用羅伯特·戴博德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里的理論,一個孩子對媽媽的 情感 ,可以分為四個象限:
1.都是媽媽不好
2.都是我不好
3.媽媽不好,我也不好
4.媽媽很好,我也很好
《囧媽》是一部關於 「如何和媽媽和解」 的電影;而李煥英則是關於 「如何跟自己和解」 。
它們本就是兩個象限的故事。
所以公平地說,《囧媽》的劇本設置,就決定了它要完成「反轉」的難度會更高。
但很遺憾,它處理的方式是最後草草弄了一隻熊、一個熱氣球、一屋子觀眾,然後來了個愛的擁抱,母子之間突然就完成了和解。
這才是它最糟糕的地方。
用心理咨詢師李松蔚的話說, 「這是一種傲慢的體諒」 。
這只是一種和顏悅色的說話,自作聰明的話術,故作大度的擁抱。
但其實,子女認定了,老年人就是這樣固執、愚昧、不可理喻的人種,所以只好居高臨下地遷就他們。
卻並沒有把媽媽當成一個正常人,去敘述她們的人生故事,理解她們都經歷了什麼。
而《你好,李煥英》恰恰勝在,女兒對母親抱有好奇: 真正的好奇。
就像電影開場,賈玲的那句旁白:
「不知道你們記不記得自己媽媽年輕時的樣子,反正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在賈玲的電影里,1981年的李煥英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人:
她青春、漂亮、溫柔,同時又有一股不服輸的勁;
她愛穿裙子,愛打排球,外號「小鐵榔頭」;
她也有她的一幫「狐朋狗友」,會互相調侃,就像我們一樣。
而在原版小品中,賈玲更是不僅想像了李煥英年輕時的樣子,甚至還有她老了以後的樣子。
就像這部電影片名的由來。
有人問賈玲,電影的英文名字叫《HI,MOM》,為什麼中文名用的是媽媽的大名:《你好,李煥英》?
賈玲的回答是,因為在她看來, 「媽媽不僅是我的媽媽,也是她自己。」
這世上的媽媽有千百種,母子關系也各有各的不同。
但只有真真正正的共情,而不是高姿態的同情或煽情,才有理解彼此的可能。
還媽媽青春和名字,《你好,李煥英》不僅是一個女兒對媽媽的愛,更是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看見」。
美國作家貝蒂·利夫頓曾引用心理學理論指出:
我們都會把自己的母親劃分成好壞兩種人格。
所以某種程度上,每個人其實都有兩個母親。
但心理學要做的功課,就是讓孩子能夠認識到: 這兩個母親其實是同一個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你好,李煥英》另一個讓我淚目的地方,在於賈曉玲得知真相後,哭著跑回去時:
她在跑,同時周圍的顏色也在一點點變成黑白。
她這是在夢里賽跑,跟現實里媽媽那所剩不多的時間。
然而夢到底還是醒了,母親的心電圖停止時,窗外有一片葉子輕輕飄落。
龍應台在《目送》里寫,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一場目送。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尋找有時,放手有時。
生命就像一片樹葉,只要父母還在,總還是好的。
但有些人生命中的那片葉子,已經落了。
李煥英2001年離開賈玲,到今年剛好20年。
這部用她名字命名的電影,已經憑借過硬的口碑,上了十幾個熱搜。
截至2月16日,票房突破20億。同時,賈玲也一躍成為中國票房最高女導演。
但如果可以許一個願望,我想賈玲會寧願用現在所有榮光,換和媽媽永不分開。
感謝《你好,李煥英》,讓我們在電影院里痛哭過後,內心也變得柔軟了一些,這是電影的魔力。
但對於觀眾來說,走出電影院後,如何更好地珍惜和媽媽的日子,卻不容易。
記得李松蔚曾分享過一個教人聊天的萬能句式,來自作家林特特:
這個句式叫做: 「那一年,你在哪裡?在做什麼?」
那一年是一個具體的年份,是和對方人生經歷相關的,比較重要的年份。也就是問某個 歷史 背景下對方的個人經歷。
如:1949年您在哪裡,在做什麼?
據說用這句話,不僅能和自己的媽媽,甚至能和自己80多歲的奶奶聊得不亦樂乎。
我建議所有想更好地認識自己父母長輩的人,都可以嘗試一下。
實在不會聊天也沒關系。
趁假期還沒有結束,好好坐下來,吃一頓媽媽做的飯。
《麥兜響當當》里,麥兜媽媽有一句台詞:
「媽媽在外面其實也不是一頭成功的母豬, 我每天四處奔波從早到晚,回到家最開心最開心的就是能做一頓好吃的,看著你吃的樣子。 這個是我能夠給你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幸福。所以如果你以後再也不吃媽媽的雞,媽媽再也見不到你吃雞的樣子,那媽媽的一切就沒有了。」
以前我總愛跟媽媽說教,「你不要總為我付出,你要學會為自己而活。」
但也許對她們來說,能看到我們吃著她做的飯,就是最切實的幸福。
⑩ 你好李煥英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