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音樂發展歷史
影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程
1
、
默片(無聲)時期
第一位在電影中使用音樂的人是盧米埃兄弟。
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廳,盧米埃兄弟放映了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商業片,
當時盧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時還邀請了鋼琴家做現場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樂,因此這代表了電影與音樂第一次的交會。
(觀看電影《雨中曲》中當時觀眾欣賞無聲電影時的場景,因為沒
有人物對白,劇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傳達給觀眾。)
喜劇大師卓別林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明星。
2
、
起飛時期
對於電影史來說,
1927
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影像與聲音結合
的技術終於成熟,使得有聲電影正式崛起,觀眾終於能在看電影時聽到
演員們的聲音了。由於故事情節已經能由說話聲與對白交代清楚,從今
而後它就是情緒系統的重要領導者。從有聲電影問世到上世紀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電影音樂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純音樂的形態來構思,因此,
電影音樂脫離不了古典音樂的氣息。
3
、
專業化時期
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後,隨著電影的發展以及一些音樂家對電影音樂
發生興趣之後,開始為電影寫作專門的樂曲,電影音樂才有了明顯的特
性與進步。這個時期的電影音樂家以史坦納為代表,史坦納可以說是電
影音樂家的鼻祖。史坦納首創米老鼠式的編曲方式,為早期的電影譜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亂世佳人》、《北非諜影》等;此外,恐怖大師
希區柯克與柏納赫曼的《驚魂記》(
1960
年),全片以小提琴的弦樂音
響製造出凄栗驚駭的場面,也成為電影音樂的典範。
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
1
、
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
但聽覺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
2
、
片斷與整體的矛盾統一性
——
電影音樂在影片中是分段陳述、
間
斷出現的(早期的電影音樂例外)。
3
、
音樂長度的制約性
——
電影音樂受電影蒙太奇的限制,
隨劇情發
展而變化,因而每個音樂片斷的時間長度,均受到嚴格限制(誤差通常
不能超過半秒鍾)。
4
、
音樂與科學技術的不可分離性
——
電影音樂要通過錄音
(包括混
合錄音、光學錄音)、洗印、放映等技術處理,因而深受科學技術的制
約。
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
1
、
描繪作用
——
這是較為客觀性的處理,
主要用音樂來渲染烘托畫
面的情緒及氣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於塑造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變化,體現內心潛台詞等。
3
、
劇作作用
——
音樂參與影片的情節發展,
成為影片結構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包括刻劃人物的復雜內心矛盾,
表現人物之間的外部沖突。
4
、背景氣氛作用
——
音樂以特定音調、樂器音色、風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體中,作為表現時代特徵、民族特點、地方色彩或強化特定的影
片基調與氣氛的手段。
5
、結構貫串作用
——
同樣的音樂在影片中多次反復(或變化反復)
出現,在情節發展過程中起著紐帶作用,既能使整部電影完整、統一,
又能使觀眾在心理上獲得前後貫串的感受。
2. 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區別和聯系
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表面上看是兩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它們有不同的音樂特點,不同的表現方式,其實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的音樂組織方式不同。
古典音樂的組織講究音樂的邏輯性,動機的統一性,音樂發展的連貫合理性等,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中的每個音符就像宇宙中的星球,合理存在、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絕大多數偉大的古典音樂都有較長的篇幅,表達完整復雜的樂思。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雖然形式上不完整,但是其內容完美無缺,作者及後人都無法為其擬補形式上的不完整。古典音樂的嚴密邏輯性由此可見。
反觀流行音樂,一首歌曲4、5分鍾是標准長度,兔子尾巴長不了。為什麼?因為流行音樂的組織缺乏嚴謹的理性思維方式。就好比,土木結構的房子隨便搭是搭不高的,能夠搭得很高的一定是精心設計的摩天大廈。流行音樂沒法像交響樂一樣,用很嚴謹的方式組織起很長的篇幅,即使是比較復雜的爵士樂也難與交響樂媲美。流行音樂的組織只有一些比較簡單的邏輯,更多講究的是感性的東西。總而言之,流行音樂是較感性、缺乏理性思維的音樂。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各式各樣的生物,音樂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等各種音樂都應該有它們存在的空間。
3. 怎麼看待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太太太大了,西洋古典音樂分門別類可多了,歌劇、舞劇;器樂獨奏、協奏、重奏、交響;曲目又是各種類型,標題音樂、非標題音樂;夜曲、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等等……中國的古典民樂基本上都是標題音樂,類型單一,獨奏曲比較多,後經過改編,也有合奏或者交響。
歐美流行音樂一般有鄉村、搖滾、爵士、說唱。還有現在一些很綜合的,界限模糊,有的歌曲會傳插rap進去。中國早年有一些校園民謠挺好聽的,比如《同桌的你》,很多歌名說不上來。
其實兩者沒有可比性,非要說聯系,那就是它們都是音樂。
4. 為什麼古典音樂有著如此恆久不變的魅力,而流行音樂的生命幾乎很短
因為古典音樂適合所有人聽,給人一種安慰和激勵,使人精神更好。而流行音樂只有年輕人愛聽。
5. 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聯系
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表面上看是兩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它們有不同的音樂特點,不同的表現方式,其實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的音樂組織方式不同。
古典音樂的組織講究音樂的邏輯性,動機的統一性,音樂發展的連貫合理性等,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中的每個音符就像宇宙中的星球,合理存在、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絕大多數偉大的古典音樂都有較長的篇幅,表達完整復雜的樂思。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雖然形式上不完整,但是其內容完美無缺,作者及後人都無法為其擬補形式上的不完整。古典音樂的嚴密邏輯性由此可見。
反觀流行音樂,一首歌曲4、5分鍾是標准長度,兔子尾巴長不了。為什麼?因為流行音樂的組織缺乏嚴謹的理性思維方式。就好比,土木結構的房子隨便搭是搭不高的,能夠搭得很高的一定是精心設計的摩天大廈。流行音樂沒法像交響樂一樣,用很嚴謹的方式組織起很長的篇幅,即使是比較復雜的爵士樂也難與交響樂媲美。流行音樂的組織只有一些比較簡單的邏輯,更多講究的是感性的東西。總而言之,流行音樂是較感性、缺乏理性思維的音樂。
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各式各樣的生物,音樂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等各種音樂都應該有它們存在的空間。
流行樂就像是可樂,剛剛入口的時候會給人很爽朗的感覺。但是一旦入口就沒有什麼可品味的了,所以流行樂需要不停的更新來適合人們口味,每年都會有新的歌曲出來,一兩年前的歌就已經是老歌了。
流行樂自然離不開流行二字,過了流行期的專輯就不在值錢了,沒人要了。流行嗎,一年一個樣子。
古典樂則需要慢慢品味,到有點像茶,初入口時給人的感覺是微微的有點苦澀,但是回味無窮,古典是需要慢慢的品味才能找到其中感覺。有人喝茶一輩子也沒有找到感覺,因為沒有用心來喝,喝茶只是當作喝水。古典也同樣,有人買了一大堆的經典,弄了一套一套的高級設備,時不時的就拿出來播放可是播放了一輩子也只是為了播放而聽音樂,並沒有真正的品味到古典中的韻味!古典也是需要用心來品味的,其中的韻味不是簡簡單單一兩次播放就能體味出來的。
6. 西方古典音樂為什麼這么發達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為什麼中國美食這么發達?因為皇上嘴饞,而且每朝每代都饞,所以就有了中華美食,古典音樂也是因為皇室和貴族喜歡,看過電影「莫扎特傳」的人都記得電影里的皇帝約瑟夫,人稱「音樂王」,他對促進古典音樂發展很大,莫扎特就是他那個時代的音樂家,但是真正激發古典音樂發展的是約瑟夫他媽,瑪麗亞 特蕾莎 (Maria Theresia),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約瑟夫統治時期在維也納發展的大師級作曲家有莫扎特和薩里埃力等人,後來貝多芬也定居此地,可想而知當時維也納對古典音樂的狂熱。
7. 當代古典音樂(或曰藝術音樂)與新世紀音樂和電影音樂的關系是怎樣的
作為新世紀音樂愛好者
我負責的告訴你自己最通俗的理解
1創作上:
古典音樂是不能夠出現現在的樂器的,比如電子琴,合音器,貝斯等,也不能夠出現非音樂特效如鳥叫,溪流聲。而相反的新世紀音樂必須要有這些東西在音樂創作裡面,而且新世紀音樂允許唱,以及哼唱的形勢,這點古典沒有
2形勢上:
新世紀音樂更加開放,個人,小樂隊,大樂隊都可以,但是古典音樂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音樂團體,或者公認的音樂強者。
3題材上
新世紀音樂凸顯的一點就是引導人對生活的場景,境界的冥思,如神秘園的moving就是引發人對這一個人類動作的想像和人生命的感嘆,而古典音樂多創造純音樂美的意境,如巴赫的g弦上詠嘆調,直接觸摸人的第一感體驗,不需要過多的語言
4發展上
公認的新世紀音樂是古典發展到上世紀中期,派生出來又自己茁壯成長一類新的音樂形式
5文化
古典音樂對應一些古典文化
新世紀音樂也對應它固有的文化
音樂和文化是分不開的
由於人的成長經歷,基因有差別,有人喜歡古典,有人喜歡新世紀,有人喜歡流行。但是各類型音樂是人類創造出的共同財富
8. 如何看待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
品位高低要看你以什麼為標准,而不同的人會不自覺地把相同的標准作為參考,由此產生了品位當中相對客觀的部分。這是人類的一種直覺。 先從外部形式來講。 首先總體上來說古典音樂的形象就象徵著深邃與智慧,而帶給我們的感覺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所謂深邃並不是說旋律表面上看上去很復雜,而是從一個表面上簡單的東西發展出相當多的變化,並相互之間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古典音樂曲目都完全符合這個標准,除了奏鳴曲和交響曲,因此這兩種形式往往也是評價一個作曲家歷史地位最重要的體裁。 古典音樂領域有很多小品也是寫著玩的,不嚴肅,所以討論古典音樂的高度一定要拿出奏鳴曲和交響曲。相比其他任何一種音樂類型,在這些古典曲目當中存在著最為復雜的和聲體系,曲式結構,配器方法等等。因此在古典音樂世界裡你所能感受到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宇宙,自然會讓人產生一種高品位的感覺。 也許會有人不服,說像爵士樂也很復雜,大量運用各種高疊和弦和節奏,還有些先鋒金屬音樂和電子音樂也有非常復雜的編配,憑什麼說古典音樂比其他任何音樂類型更復雜。 那麼這就引申到古典音樂真正的內涵了。 我前面一直在說外部形式,一直在強調古典音樂有時候「表面上簡單」,是因為看上去簡單的旋律和聲以及聲部,比如莫扎特的部分片段,其內部蘊含著非常艱深的音樂語言。 我在前不久的一個回答里說,對於音樂人來說的好聽,相比普通人來說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更為挑剔。因為有能力創作,所以能在音樂中的某一小節用不同的手法去構建相似的音樂語言,而人的本能會對這兩種手法做出比較。同樣好聽的兩個東西,一個是可以打88分,另一個可以打90分,而這中間針對於學音樂的人來說可能會有質的區別,因為從88的水平邁向90需要一個長期的提升過程,如果天賦不夠甚至可能是做不到的。 而古典音樂所追求的恐怕就是從99.8到99.9,這0.1的差距別說對於普通人,對於一些專業學生來說都是感知不到的,然而這中間實際上是一個極為巨大的鴻溝,它也把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馬勒和斯克里亞賓等人與一般的天才隔絕了開來。如果你一路學習苦苦求索終於接近了這個懸崖邊緣,我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一種被彼岸那些人碾壓的絕望。 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來說就是更加講究。其實關於古典音樂各方面的技法從量來講一點都不復雜,信息量還不如上個中學。但是把這些所有技法擺在一起,如何去運用,卻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偉大的作品不僅僅只是表面復雜,而且所有的音樂元素之間都有一個極為有機的內部聯系。 首先說旋律,一是我前面強調了「古典音樂的形象就象徵著深邃與智慧」,這是普通人可以輕松感知到的東西。我們的音樂隨時都和語言與詩歌脫不了干係,當詩歌在朗誦的時候哪怕我們聽不懂,也能從其中的韻律節奏感受到一種彷彿深邃的氣質,其氣質絕對不是能用婚禮主持、公交車售票員喊話和天氣預報時的語氣來表達的,這就是一種直覺。而古典音樂的旋律很多時候就帶有這種詩歌性在裡面,有長有短有高有低抑揚頓挫自然順暢,它的音樂形象就決定了和深邃智慧是聯系在一起的。 此外還有一個我說爛了的詞叫歌唱性(所有一流作曲家演奏家的音樂中必備的東西所以不是什麼個人風格的偏見),這個東西其實是人的直覺,沒有辦法解釋和求證為什麼做到歌唱性的旋律會更好聽。而從開始學習古典音樂創作到掌握古典音樂的歌唱性,這中間有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其實很多人是沒有從這方面去鑽研的主觀意識的。 再者是旋律和和聲具有高度的一體性,本質上是一回事。進一步擴展到配器和曲式,相互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而這是進行古典音樂創作所必須要顧及到的,從創作難度上來講無疑又加大了。再再到演奏上,每一個音的時值、力度和音色都根據對音樂本身的分析而來,需要精確到一個非常小的范圍才能表達出好的效果。
9. 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有什麼聯系
看到與音樂研究有關的問題真開心,我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流行和古典是必修的課程。其實要說起來二者的聯系要扯一大本書。這不是哲學問題。我自己大概總結了一下:
1 兩者都是音樂,古典音樂的范疇很廣,有器樂曲有聲樂曲,歌劇音樂劇,民族樂器曲等等。不是說除了我們現在所聽到的POP音樂就是古典的,古典音樂的時代一般是指從15世紀有教堂音樂開始,到20世紀初現代派音樂的產生。古典音樂可以包括古典時期(巴洛克時期,貝多芬,海頓,亨德爾等代表人物),浪漫時期(蕭邦,李斯特,舒曼等等),印象派早期(拉威爾等等)。這些都被現代人統一稱為古典音樂。但是到印象派後期開始出現了現代派音樂的標志。
2 和聲技法不同,從音樂理論上說,古典音樂是有固定的和聲寫作技法的,現代派的和聲使用更古怪更脫離原本古典和聲的要求。所以為什麼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音樂聽起來和20世紀初的現代派音樂家有很大的音響效果與風格迥異。而流行音樂也有它自己的和聲技法,又與前兩者不同。
3 配器不同,古典音樂是以交響樂為原理的,所有的樂器獨奏,都需要別的樂器或者整個樂團伴奏。而流行音樂更多採用的是搖滾與爵士音樂的伴奏體系,爵士鼓,鋼琴,薩克斯或者更多。更重要的是,流行音樂大多用MIDI合成音樂,就是電腦音樂製作軟體來完成,雖然方便簡單,但從效果上說,遠不如真人進錄音棚錄伴奏來得好。電腦是會失真的。雖然現在世界上運用得最多的來自芬蘭的西貝柳斯軟體已經非常接近真實的音色。
如果仔細分,還有很多,但是我認為這些是比較主要的,古典音樂所採用的創作動機來自於各個國家的民間小曲,而流行音樂則融合了時下各種音樂風格。二者一定不可以輕易說哪個不好,我們研究音樂要習慣聽各種音樂,我們可以不喜歡不欣賞,但一定要知道它的優點和它被人喜歡的原因。
哈哈 就象我極度討厭時下的中國流行音樂一樣,其實我們國家很奇怪的,國外把爵士搖滾等都叫做流行音樂,而我國卻只有在專業院校才被列為統一的音樂形式。流行音樂的興起,大部分是由20世紀20年代的爵士興起,和50年代末搖滾的產生而引起的,才有了今天的很多口水音樂。
不說那麼多,自己寫的,累了。
好好學習音樂,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