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全畫幅,中畫幅和大畫幅相機
全畫幅——是數碼相機,尤其是數碼單反相機出現之後才出現的名詞,是指感光元件與135膠片相機畫幅尺寸相同,為36×24mm。
中畫幅——是過去稱之為120相機的統稱。
120相機有著多種畫幅尺寸:6×4.5cm、6×6cm、6×7cm、6×8cm、6×9cm、6×10cm、6×12cm。
大畫幅——是指畫幅在4×5英寸及以上的相機。有4×5英寸、8×10英寸等。
② 什麼是全畫幅|凱茉銳
簡單地說,全畫幅成像器是由它的成像尺寸(36mm 24mm)和獨特的圖像風格所定義的。
與Super 35mm成像器相比,全畫幅成像器擁有超過兩倍的成像面積,同時具有更寬的視角和更淺的景深。
全畫幅成像器是目前流行使用的最大尺寸的成像器,得益於全畫幅本身固有的優勢,以及各種尖端技術的加持,全畫幅已被廣泛認為是代表數字電影領域發展方向的前沿技術。
全畫幅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體驗FX9和CineAltaV攝影機打造的出色影像。
全畫幅的 歷史
全畫幅成像器物理尺寸的確定,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35mm膠片成為電影製作的通用標准,後來又成為135膠片照片拍攝的標准。在傳統的電影製作中,膠片是垂直穿過攝影機的,可拍攝各種不同的圖像格式。
其中之一是3 Perf(3齒孔),在電影每個畫幅中使用三個孔,相當於一個單獨的24.89mm x 14mm寬屏畫幅,通常稱為Super 35mm(超35毫米),簡稱S35。對於照片拍攝來說,膠片在相機中是橫向移動的,形成了所有流行的35毫米膠片所能提供的最大圖像格式,即36mm 24mm畫幅,在膠片上使用了8個孔,傳統上稱為全畫幅。
21世紀初,帶有S35尺寸成像器的數字攝影機(包括索尼革命性的F35)被證明足以挑戰膠片攝影機,並在好萊塢乃至全世界掀起了數字化革命。然而,對於下一代電影攝影機來說,製造商們開始考慮打造比S35更大,甚至大很多的成像器。
著名電影製作人阿利斯特·查普曼(Alister Chapman) 探索 了全畫幅拍攝的創造性優勢
全畫幅成像器的強大優勢
全畫幅採用的是35毫米膠片照相機的畫幅尺寸,使得新型數碼相機能夠使用與舊膠片相機相同的鏡頭和鏡頭支架。畫面風格和感覺、拍攝技巧、取景、對焦和景深也與傳統相機相同。它還可以向後兼容S35和其他格式。
更寬的視場
由於全畫幅成像器比S35尺寸更大,自然能捕捉到更寬的圖像。用相同的鏡頭從相同的位置拍攝,全畫幅攝影機可以讓你看到更寬的場景,在某些情況下這個能力很有用。下面的圖片可說明這一點。
全畫幅 (16:9) S35 (16:9)
創造性的景深
全畫幅成像器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光圈鏡頭的創造性,提供了淺景深的拍攝能力。通過使用最大光圈的鏡頭和全畫幅成像器,能夠很容易地在畫面中實現淺景深效果。淺景深使前面和後面的所有景物呈現失焦效果,從而將場景中特定的物體凸顯出來。觀眾可以下意識地被引導去看場景中的某些物體,作為劇本或故事講述過程的一部分。
淺景深 深景深
得益於全畫幅的靈活格式
使用全畫幅尺寸的成像器,特別是6K像素的成像器,使得攝影機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掃描區域來支持多種拍攝格式。一個6K全畫幅成像器可以提供6K全畫幅、4K S35以及多種變寬模式*1。這意味著使用一個成像器,你可以選擇使用專門的全畫幅電影鏡頭,S35電影鏡頭,或者變形寬銀幕鏡頭進行拍攝。當使用4K S35掃描模式時,全畫幅攝影機將具有比傳統4K S35攝影機更好的拍攝性能。
索尼的CineAltaV(國外稱:VENICE,威尼斯)攝影機支持眾多可選擇的成像模式和高寬比,基本涵蓋電影行業的所有常用模式。
PXW-FX9V(以下簡稱FX9)還支持2K Super 16mm掃描模式*2。
*1 FX9的V3.0固件將支持變形鏡頭的尋像器去擠壓和畫幅框顯示功能。
*2 FX9的V3.0固件將支持2K Super 16 mm掃描模式。
CineAltaV 6K全畫幅成像器
4K變形寬銀幕鏡頭(4:3)
具有出色清晰度的高解析度和超采能力
由於全畫幅成像器的尺寸更大,這就意味著可以實現更高的解析度(感光點更多)或更高的靈敏度(感光點更大),而通常情況下是兩者的謹慎組合。高解析度也可以用於與超采技術結合,即成像器捕獲的像素數高於最終記錄圖像的像素數,在攝影機中通過高級圖像處理來提高畫面清晰度並保留更多細節,而如果使用解析度較低的小尺寸成像器則可能會丟失清晰度和細節。
使用相似解析度的不同成像器感光點陣列
通過使用6K拜爾像素,還原出具有豐富細節的畫面
圖像從左至右:拜耳圖案布局,拜耳圖案處理,全彩色去拜耳
全畫幅超采,打造出色的4K、UHD超高清和高清圖像
信號采樣過程中,當輸入信號中包含的頻率分量大於采樣頻率(奈奎斯特頻率)的二分之一時,會產生混疊噪點。當解析度降低時,容易出現混疊噪點。通過使用6K全畫幅成像器拍攝4K畫面,能夠降低混疊噪點,使圖像更清晰。
更加豐富的鏡頭選擇
全畫幅成像器讓你能夠使用眾多的全畫幅和S35鏡頭、照相機和電影鏡頭。
FS7II中使用的傳統前照式成像器、FX9中使用的背照式成像器
全畫幅與新技術
除了全畫幅成像器的自身各種優勢之外,還有其他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實際操作時的性能和創作靈活性。
動態范圍與Exmor R
動態范圍通常分成幾個檔位,是通過光圈或孔徑來測量的。好的成像器能夠在黑色和白色之間區分更多的灰度檔位。例如,人眼的動態范圍約為10-15檔。
全畫幅成像器具有寬松的設計空間和更大的感光點,從而提供更高的動態范圍。索尼FX9攝影機的Exmor R成像器,通過從根本上重新排列像素結構,更加增強了這一優勢,如下所示。因此,索尼全畫幅成像器可以實現的動態范圍與人眼的能力相當,甚至超過了這一水平。
數字成像器在設置為基礎ISO時表現最好(基礎ISO又稱基準ISO、原生ISO)。使用這個基礎ISO值,您將實現低噪點,最佳信噪比,和幾乎最大的動態范圍的最佳平衡。這是因為在基礎ISO設置下,沒有放大或增益(電壓)被添加到來自成像器的信號中。提高增益以增加ISO,可以使畫面看起來更亮,但同時會增加噪點,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減少可記錄的動態范圍。如果提高增益,使圖像亮度增加兩倍,同時也增加了兩倍的噪點,圖像質量會因此下降。如果使用模擬膠片,比如ASA 400,顆粒可能會讓人感到愉悅,增強圖像的藝術感,但增加數字噪點,很難帶來類似的感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CineAltaV和FX9攝影機的全畫幅成像器搭載了雙基礎ISO。雙基礎意味著成像器對光線具有兩種不同的靈敏度。在每個基礎ISO中,圖像質量的差別很小。動態范圍和顏色幾乎相同,噪點也沒有顯著差異。
CineAltaV的基礎 ISO為500,在標準的現場照明條件下可提供最佳動態范圍。另一個高基礎是ISO 2500,在低光高動態范圍環境中具有出色的拍攝能力。FX9具有ISO 800的基礎靈敏度,可為戶外或明亮的室內拍攝等環境提供最佳的動態范圍。而ISO 4000的高基礎靈敏度在弱光情況下表現非常好。您只需選擇使用最適合現場光照的基礎ISO就行,圖像質量不會有顯著變化,也無需改變工作流程。
低基礎ISO
高基礎ISO
創造性地使用全畫幅電子無級可變ND濾鏡
FX9是世界上第一個帶電子ND(灰片)濾鏡的全畫幅攝影機,它的操作非常簡單,無需手動安裝和更換固定濾鏡。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通過將全畫幅大孔徑自動光圈鏡頭和電子ND濾鏡相結合,有可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場景變化。在拍攝過程中改變ND濾鏡,孔徑會自動調整以保持良好的曝光,從而隨著場景的光照變化改變景深。如果鏡頭不是自動光圈類型,也沒有問題!只需將電子ND濾鏡切換為自動,並在拍攝過程中調整光圈,就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關於如何使用電子ND濾鏡的更多信息,請參閱電子ND濾鏡技術指南。
索尼先進的全畫幅自動對焦
實現淺景深,對於性能出色的全畫幅攝影機來說同樣是一項挑戰——因為攝影助理需要保持一個精確的焦點。對於像CineAltaV這樣的高端電影攝影機來說,手動調焦是一種傳統。但是對於其他不是按照預先設計好分鏡腳本拍攝的應用,如紀錄片或新聞拍攝,手動調焦有時是不現實的。
③ 全畫幅、APS畫幅、4/3畫幅、中畫幅是什麼意思
全畫幅:是針對傳統35mm膠卷的尺寸來說的。以前的數碼單反CCD尺寸都比35mm膠卷的尺寸小,全畫幅數碼單反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35mm膠卷的尺寸相同。CCD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高。
APS畫幅:指的是一種照相機相關的術語,是數碼相機普及前的一種過渡產品。aps畫幅指的是基於「APS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0的成像面積。
4/3畫幅:(又叫m43)最小,為17.3×13mm,約是全畫幅的一半大,等效135轉換系數為2。
中畫幅:又稱中片幅、120畫幅,是指相機的感測器大小為120畫幅尺寸。
畫幅越大,照片輸出尺寸就越大,成像表現自然就更高。不過,任何脫離售價只說產品都是在耍流氓。
像飛思、哈蘇的頂級中畫幅產品,價格都高達20萬元左右,普通用戶根本難以企及。
對於新手而言,APS-C畫幅機型在售價與性能上有著不錯的平衡,我覺得是最折中的選擇。比起常見的手機以及小卡片,APS-C畫幅主要有如下三點優勢:
1、細節更豐富
常見感測器放大來看,其實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像素點組成的,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單個像素」。通常情況下,感測器越大,能容納的像素自然就越多,這也是為什麼畫幅越大的相機在像素上往往也更高。
2、噪點數更少
也許你會覺得奇怪,同像素的手機與單反在成像上有何區別?這個問題和單個像素的面積有關,盡管像素數相同,但大尺寸的感測器在單個像素的面積上要更大,因此每個像素都有更多的感光面積。
3、擴展性更強
如果你想拍好照片,光依賴機身肯定是不夠的,更多時候取決於你的鏡頭如何。目前在APS-C畫幅的相機中,可換鏡頭的單反或是無反相機佔了不小比例,豐富的鏡頭群允許我們拍攝更多題材的作品。
④ 全畫幅是什麼意思
全畫幅是一個攝影方面的術語,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 mm尺寸大小的規格。
1、半幅概念即為全幅的一半,也被稱作半格,相應的半幅相機也被稱作半格機。最常見的半幅指的是135膠片的一半大小,約為 18x24mm 。
2、中畫幅又稱中片幅、120畫幅,是指相機的感測器大小為120畫幅尺寸。中畫幅相機的感測器大小常見的規格有6x45,6x6,6x9等,還有不是那麼常見的6x7規格,但是此規格的成像更加細膩有致。
(4)全畫幅電影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同樣的等效焦距與光圈值下,全畫幅相比更小的感測器尺寸有更好的虛化,而使得在相關題材的攝影創作中,如人像攝影或微距攝影中,用戶需要關注這一指標。
2、半幅的誕生其實與135膠片有密不可分的羈絆,135規格從電影用35mm膠片而來,採用與取景相同的橫向方式進行走片操作而使用到約 36x24mm 面積。
3、在膠片時代,判斷鏡頭好壞的根據主要是通過照片品質來反映的,而在中畫幅膠片相機與DSLR的對比中,中畫幅相機的成像細膩度,色彩的鮮艷程度都超過了全畫幅的DSLR。
4、120畫幅的數碼相機售價偏高,用途比135畫幅單反更為全面,120畫幅能夠在對於圖像質量要求很高的商業拍攝中獲得比較完美的效果。
⑤ 全畫幅電影機中的全畫幅是什麼意思
全畫幅電影機中的全畫幅的意思:全畫幅電影機中使用的圖像感測器尺寸是36x24mm,例如:索尼威尼斯CineAlta電影攝影機就是搭載36x24mm全畫幅感測器的電影攝影機。
⑥ 全畫幅、APS畫幅、4/3畫幅、中畫幅是什麼意思
意思分別是:
1、全畫幅是針對傳統35mm膠卷的尺寸來說的。一般的數碼單反相機尺寸都比35mm膠卷的尺寸小,全畫幅數碼單反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35mm膠卷的尺寸基本相同。
2、APS的原意是指「高級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是膠片相機發展末期,日本廠商為了增加膠片的記錄信息,壓縮相機分量而建立的一種照片格式,除了畫幅較小,還在膠片上記錄了膠片和相機的一些其他信息,方便自動沖洗機處理,就如同今天的照片EXIF信息一樣。這種技術進步,還沒有佔領市場,就被數碼相機給終結了。
3、4/3畫幅(又叫m43)膠片尺寸最小,為17.3×13mm,約是全畫幅尺寸的一半大,現在只有松下和奧利巴斯堅持開發這種規格,基本上都是無反相機。
4、中畫幅數碼相機應該說都是專業數碼相機,價格數萬到幾十萬,檔次當然高於全畫幅相機,中畫幅的尺寸相當於過去120相機的尺寸:4cmX6cm或6cmX6cm,數碼相機的圖像感測器尺寸越大,性能上就越有優勢,但是成本也是成倍增加的。
⑦ 全畫幅是什麼意思,全畫幅單反相機有什麼好處
所謂畫幅,就是從美術作品借用的,應用在照相機上的一個名詞,就是光線通過鏡頭記錄下來的畫面大小。
全畫幅的來源,是傳統膠片攝影發展的後期,逐漸普及了的35mm膠片,扣去齒孔,成像畫面是36X24,數碼相機出現以後,到了21世紀才做出35mm膠片大小的感測器,內牛滿面的照相機廠商將其稱為全畫幅。其實上面還有中畫幅、大畫幅。
全畫幅相機,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是畫幅比較大的照相器材,在數碼相機(包括單反)來說,畫幅大意味著像素佔有的空間大,電路布置也比較從容,可以記錄更暗的細節,可以反映更豐富的信息,也意味著干擾比較少。同時畫幅大了,對焦和失焦也特別明顯。不說全畫幅一定比下面的畫幅都好,但是更容易出作品是一定的。
當然前提是好多錢。
⑧ 全畫幅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全畫幅
1、全畫幅(或稱全片幅,135全畫幅,英語:Full Frame,德語:Kleinbild Film)是一個攝影方面的術語,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 mm尺寸大小的規格。這一規格被用於描述鏡頭的成像圈指標和感光元件的尺寸。
2、雖然電影工業中早已使用35mm規格暗盒(Cassette),且早期靜止相機(Still Camera)多有應用,但一般為18x24mm規格。柯達標準的KS-1870則確定了使用35mm膠片,且保持36×24mm規格為135格式;其後,徠卡公司的Leica I型照相機也使得讓這一標准成為應用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