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國電影角色扮演到底是講什麼
角色扮演
作家正浩為了新的暢銷書,在作品中設計了一個充滿致命誘惑感的 角色扮演游戲。妻子智秀身為大學教授,卻對丈夫百般不放心,堪稱是嫉妒的化身。另外,夫妻間還有一個微妙的角色——充滿挑逗意味的女大學生惠仁。正浩被樣貌頗像初戀情人的惠仁吸引,並將其視作自己的繆斯,把她的形象融入書中的角色扮演中。智秀偶然窺見丈夫的新書內容,立刻妒火中燒,而此時正浩和惠仁儼然陷入沖動的情感漩渦。。。。。。。。。
2. 《角色扮演》。。。英文是什麼 急啊。。。
角色扮演(英文:Role-playing),也叫扮裝游戲。網路英文釋義COSER、Cosplayer、Role Player。
role playing:角色扮演( role play的現在分詞 );
[例句]The exercise routines combine yoga breathing techniques and laughter simulation with stretching, chanting and role playing.
這種瑜伽將瑜伽呼吸技巧、大笑模仿與伸展、吟唱和角色扮演等活動結合在了一起。
role 英[rəʊl] 美[roʊl]
n. 作用; 角色; 地位;
[例句]Fiscal policy has a big role to play.
財政政策需要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拓展資料:
角色扮演,是一種綜合性、創造性的互動活動,人們通過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可以分享和感知經驗與心得。
角色扮演,包括以下幾種常見形式:
1、互動角色扮演活動
2、即興表演(舞台戲劇、影視劇)
3、實景角色扮演(Cosplay,應該是這種形式的一個分支)
4、角色扮演療法(心理學)
5、角色扮演法(企業管理)
6、電子角色扮演游戲
7、服飾角色扮演(角色裝扮Cosplay)
3. 角色扮演2:鋪墊
角色扮演2:鋪墊是由李光昊이광호編劇導演,權赫峰,郭賢貞권현정,伊賢이선구主演的驚悚電影。該劇講述了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獨生子女淑恩與父親發生的故事。
《角色扮演1》是由Baek Sang-yeol執導的韓國愛情片,Lee Dong-gyoo,Kim Jin-seon等主演。影片男主和女主分別是智秀和正浩。智秀身為大學教授,卻對丈夫百般不放心,堪稱是嫉妒的化身。正浩是個作家,被樣貌頗像初戀情人的惠仁吸引,陷入沖動的情感漩渦。
可以說韓國電影代表著亞洲電影的最好電影。韓國電影注重情節,善於講故事,很多好的原創劇本,並且韓國很多電影在人性和社會下功夫。
該片沒有漫天的特效,沒有華麗的色彩,但是好看的故事和情節,才是電影的靈魂。
4. 角色扮演是什麼意思
自心理學家莫雷諾(J. D. Moreno)創設心理劇後,角色扮演也就成為團體輔導、諮商,以及教學上的重要技術。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個人學習角色扮演的機會,使個人能設身處地去扮演一個在實際生活中不屬於自己的角色,得以嘗試和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和行為模式,增加角色學習,擴展生活知覺,促進行為的彈性和適應性。本篇文章將分別探討角色扮演的意義、功能及實施。壹、角色扮演的原理 一、 源起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和社會劇(sociodrma)一樣,接源自心理劇(psychodrama)。心理劇是1920年左右,由J. D. Moreno所創立,經過了許多的修正和變更,目前在輔導領域是一種治療方法,常被視為有效的團體輔導技術。Moreno認為角色扮演就是設身處地,扮演一個在真實生活中,不屬於自己的角色行為。它可透過不斷的演練,而學得更多的角色模式,以便自己在應對生活環境時,更具有彈性。二、角色扮演與心理劇、社會劇 角色扮演與心理劇、社會劇,皆為Moreno於1908-1925年在Vienna所首創,這三個名詞常被混淆。心理劇使用的技巧,簡言之即為角色扮演。它是奠基於Moreno的哲學觀---人是具有創造性、自發性的。社會劇系由心理劇脫胎而來,亦是一種角色扮演的型態。它與心理劇因處理的問題和對象不同,而有深度和目的上的差異。心理劇較常用於診療方面,用以探究個人較特殊、深層的內心問題;社會劇則以團體為中心,探究團體成員所共同面對的問題,較偏於教育色彩,而具有教育上的意義。貳、角色扮演的功能【引自謝明昆(民83),道德教學法】 依據學者的研究,角色扮演具有下列功能:一、改善兒童自我觀念二、增進兒童道德判斷之發展三、促進班級氣氛與人際關系之發展四、增進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提高學業成就參、角色扮演的實施 一、取材設計 對於角色扮演的設計取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事實需要,來選定主題,並設計妥當的問題情境。同時,角色扮演的設計可視應用價值范圍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故事材料,以增加應用的價值。ex:國語科「公雞生蛋」、生活教育中的「上廁所」二、 實施程序 Yoblonsky、Milroy、Shaftel、和Shaftel分別提出不同的角色扮演實施程序,以下即分別介紹之。Yoblonsky(1981)認為角色扮演運用在教室中實施,進行的程序如下:1. 從暖身活動中,讓學生找出探討的問題。2. 根據所擬探討的問題,設計情境,並安排扮演的人選。3. 在安全和可信賴的保證下,讓學生充分表達情感,進行實際行動的演出。4. 針對角色扮演的演出內容,師生共同分析、探討沖突的型態和問題的根由。5. 經討論和經驗的分享後,師生共議如何改善不良的行為表現,並提出再演出的演練模式。Milroy將角色扮演的實施,分為簡述問題、互動、討論三個重要階段。Shaftel和Shaftel(1967,1982)則將角色扮演的進行,分成八個步驟:1. 藉暖身活動,引出欲探討的問題。2. 界定問題後,分派角色扮演人選。3. 演出前的各項准備和情境布置。4. 安排觀眾如何進行觀察和參與演出。5. 角色扮演的實際演出。6. 針對演出內容進行討論和評價。7. 借著再扮演,讓兒童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8. 根據討論和演出的結果,作總結。三、角色扮演類型與技巧 (一)即興式角色扮演即興式角色扮演,指導方式有下列數種:1. 投射式扮演法:藉由表演的方式,不知不覺將私生活投射出來2.間歇刺激扮演法:基本情境不變,只有刺激改變3. 魔術商店4. 解決困難扮演法以上四種角色扮演方法,尚必須應用下列技巧配合,以發揮其功能:1.角色交換2.角色替代3. 鏡子技巧4. 獨白5. 無聲技巧(二)預演式角色扮演教育上預演式角色扮演的要件是:1. 沖突事件2. 角色(事件中的人物)3. 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4. 空間(地點、情境)(三)布偶劇四、實施要領 1. 每次演出的時間不要太長。2. 靈活運用中止技術,和進行再扮演。3. 最好由學生自願參加演出。4. 可由學生推薦有經驗者參加演出,但不可強迫。5. 再扮演可用原班人馬,亦可更換新人演出。6. 不管是演出人或觀眾,應避免使學生感受到壓力或傷害。7. 若出現人身攻擊,教師或輔導員應敏銳察覺並妥善處理。8. 應積極傾聽,尊重學生的意見,不要給予太多的干涉。9. 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以進行演出和討論。10. 鼓勵學生自由的發揮創意,但不要因而造成班級混亂的現象。
5. 角色扮演什麼意思
自心理學家莫雷諾(J. D. Moreno)創設心理劇後,角色扮演也就成為團體輔導、諮商,以及教學上的重要技術。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個人學習角色扮演的機會,使個人能設身處地去扮演一個在實際生活中不屬於自己的角色,得以嘗試和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和行為模式,增加角色學習,擴展生活知覺,促進行為的彈性和適應性。本篇文章將分別探討角色扮演的意義、功能及實施。
壹、角色扮演的原理
一、 源起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和社會劇(sociodrma)一樣,接源自心理劇(psychodrama)。心理劇是1920年左右,由J. D. Moreno所創立,經過了許多的修正和變更,目前在輔導領域是一種治療方法,常被視為有效的團體輔導技術。
Moreno認為角色扮演就是設身處地,扮演一個在真實生活中,不屬於自己的角色行為。它可透過不斷的演練,而學得更多的角色模式,以便自己在應對生活環境時,更具有彈性。
二、角色扮演與心理劇、社會劇
角色扮演與心理劇、社會劇,皆為Moreno於1908-1925年在Vienna所首創,這三個名詞常被混淆。
心理劇使用的技巧,簡言之即為角色扮演。它是奠基於Moreno的哲學觀---人是具有創造性、自發性的。社會劇系由心理劇脫胎而來,亦是一種角色扮演的型態。它與心理劇因處理的問題和對象不同,而有深度和目的上的差異。心理劇較常用於診療方面,用以探究個人較特殊、深層的內心問題;社會劇則以團體為中心,探究團體成員所共同面對的問題,較偏於教育色彩,而具有教育上的意義。
貳、角色扮演的功能【引自謝明昆(民83),道德教學法】
依據學者的研究,角色扮演具有下列功能:
一、改善兒童自我觀念
二、增進兒童道德判斷之發展
三、促進班級氣氛與人際關系之發展
四、增進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提高學業成就
參、角色扮演的實施
一、取材設計
對於角色扮演的設計取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事實需要,來選定主題,
並設計妥當的問題情境。同時,角色扮演的設計可視應用價值范圍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故事材料,以增加應用的價值。
ex:國語科「公雞生蛋」、生活教育中的「上廁所」
二、 實施程序
Yoblonsky、Milroy、Shaftel、和Shaftel分別提出不同的角色扮演實施程序,以下即分別介紹之。
Yoblonsky(1981)認為角色扮演運用在教室中實施,進行的程序如下:
1. 從暖身活動中,讓學生找出探討的問題。
2. 根據所擬探討的問題,設計情境,並安排扮演的人選。
3. 在安全和可信賴的保證下,讓學生充分表達情感,進行實際行動的演出。
4. 針對角色扮演的演出內容,師生共同分析、探討沖突的型態和問題的根由。
5. 經討論和經驗的分享後,師生共議如何改善不良的行為表現,並提出再演出的演練模式。
Milroy將角色扮演的實施,分為簡述問題、互動、討論三個重要階段。
Shaftel和Shaftel(1967,1982)則將角色扮演的進行,分成八個步驟:
1. 藉暖身活動,引出欲探討的問題。
2. 界定問題後,分派角色扮演人選。
3. 演出前的各項准備和情境布置。
4. 安排觀眾如何進行觀察和參與演出。
5. 角色扮演的實際演出。
6. 針對演出內容進行討論和評價。
7. 借著再扮演,讓兒童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8. 根據討論和演出的結果,作總結。
三、角色扮演類型與技巧
(一)即興式角色扮演
即興式角色扮演,指導方式有下列數種:
1. 投射式扮演法:藉由表演的方式,不知不覺將私生活投射出來
2.間歇刺激扮演法:基本情境不變,只有刺激改變
3. 魔術商店
4. 解決困難扮演法
以上四種角色扮演方法,尚必須應用下列技巧配合,以發揮其功能:
1.角色交換
2.角色替代
3. 鏡子技巧
4. 獨白
5. 無聲技巧
(二)預演式角色扮演
教育上預演式角色扮演的要件是:
1. 沖突事件
2. 角色(事件中的人物)
3. 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
4. 空間(地點、情境)
(三)布偶劇
四、實施要領
1. 每次演出的時間不要太長。
2. 靈活運用中止技術,和進行再扮演。
3. 最好由學生自願參加演出。
4. 可由學生推薦有經驗者參加演出,但不可強迫。
5. 再扮演可用原班人馬,亦可更換新人演出。
6. 不管是演出人或觀眾,應避免使學生感受到壓力或傷害。
7. 若出現人身攻擊,教師或輔導員應敏銳察覺並妥善處理。
8. 應積極傾聽,尊重學生的意見,不要給予太多的干涉。
9. 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以進行演出和討論。
10. 鼓勵學生自由的發揮創意,但不要因而造成班級混亂的現象。
6. 金珍善的電影有哪些
金珍善主演的電影有《我鄰居的老婆》《角色扮演》《夫妻的贊助商》等。
其中電影《角色扮演》講述的是:正浩(李東奎 飾)是一名作家,正在創作一部小說。他和妻子智秀(金貞善 飾)結婚多年,可妻子卻依然對風流的丈夫放心不下,時時疑心四起。惠仁(韓荷宥 飾)是清純善良的女大學生,因為樣貌和正浩的初戀情人格外相像而引起了正浩的注意。
該影片是2012年12月6日韓國出品的一部愛情、驚悚、劇情類電影,該影片全長約為76分鍾。在豆瓣上評分為4.5分。還有電影《夫妻贊助商》講述的是:規劃辦公室的科長和Jang被韓主任告知,如果他們不能晉升,其中一人將不得不離開辦公室。謠言開始傳播,稱Jang將利用他對女性的弱點游說Han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