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宋太祖冤死魂飛天庭是什麼電影

宋太祖冤死魂飛天庭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1-06-04 01:55:00

A. 宋太祖之死

趙匡胤在位17年,死於976年,時年50歲,廟號太祖。他的死因頗為奇巧,歷史上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傳說是其弟趙匡義加害,篡奪帝位。真是天道玄遠,難以祥說。

B. 趙匡胤死後去玉帝告狀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C. 趙匡胤死後冤魂沖天,玉帝讓赤須龍母變成大遼太後是什麼電影

1985年香港無線電視6集18周年台慶劇楊家將

D. 宋太祖死亡之迷

宋太祖暴死之迷。
趙匡胤母親杜氏,生有五個兒子,即匡濟、匡胤、匡義、匡美、匡贊。其中,濟、贊兩子很早就死了,到了宋太祖匡胤即位後,杜氏成為太後,而皇弟匡義,則賜名光義,就是後世的太宗。匡美也賜名光美,延美,並封為秦王。後來被三哥太宗殺死。7a*a W1]&V3{
杜氏的家教很嚴,也有過人的見地。當趙匡胤當上皇帝後,她就告戒兒子說:「汝既為天子,應知為君者不易,置身於兆民之上,如治理得當,則此位當然可尊,如失控,恐無法駕馭,則退求匹夫者亦不得。」由此,太祖在位時,盪平周圍割劇勢力,掃除了五代的弊制,撥亂整治,在位17年,雄視一世,然而天不佑人,太祖於976年10月12日深夜,突然暴死,終年50歲。&G#D:S4s7?9i0O
關於太祖的暴死,原因不明,亦成為千古之迷。但是有兩者說法在史上甚為流行,其中一個就是燭影斧聲的故事。宋代有一個和尚叫文瑩,著有筆記一本,名為「湘山野錄」裡面用隱晦曲折,真假混雜的筆法,記栽了這一傳聞。976年年初,太祖遇見一個混沌道士,於是請求他為自己算命。道士說:「只要今年10月12日夜晚夜晴,則可以延壽20年,如果不是,則陽壽將盡,趕快安排後事。太祖從此,滿懷忐忑,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10月12日終於到來,太祖當晚獨自來到太清閣觀望天象。初,星光燦爛,晴郎異常,太祖心裡自是十分歡喜,但是好景不長,突然間,陰雲四起,雪雹驟降,剎時,太祖臉色慘白,一言不發,退回寢宮。太祖回到內室,自知活不長久,先安排了身後事,又傳招皇弟光義進宮,並屏退所有宦官宮女,與其煮酒對飲。那些被傳到門外侯著的人遠遠望去,只見一個人影在窗幔上移動,作推辭不受狀,後來,又看到太祖拿著拄斧在門外雪地上亂戳,口中大聲叫喊:「好做!好做!」當晚,太祖卒死。這就是流傳最廣的燭影斧聲。
,r3S-L,c:]"l:u w 太祖死後,弟光義繼位,是為太宗。然而他的繼位,其合法性確令人懷疑,司馬光就在「涑水記聞」里指出:太祖崩駕當晚,皇後趕緊派宦人王繼恩傳呼太祖四子德芳。那王繼恩和光義早有來往,他經自來到開封府傳招光義。宋皇後聽到腳步聲,驚問是誰?繼恩答到:「是晉王已到!」皇後一愣,再一看,果然是皇叔光義,驚呼:「我們母子之命全托官家保護了。」照司馬光的記栽,太祖死時並沒有傳位光義的遺詔,光義實是通過玩弄權術來陰謀奪取帝位的。然而對於太組之死,司馬光卻也是諱謨如深,避而不言。bbs.guoxue.com*?&l#y8A'}:k

E. 宋太祖之死之迷

宋太祖趙匡胤猝死之謎

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湘山野錄》中說,開寶九年10月,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燼余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紀聞》里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後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後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後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
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後的意見。說是杜太後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綱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里,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
這一切,都使人們產生了許多疑問。
一是趙匡胤死時的「燭光斧影」。
按說宮廷禮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里睡覺的,他卻居然在宮里睡覺。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離開了。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訴人們,這是一場妻先策劃的血腥謀殺。
二是王繼恩假傳聖旨。
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後的旨意,本該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么?
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三是「金匱之盟」的真偽。
杜太後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德昭14歲了。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群龍無首的局面。杜太後一生賢明,怎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才列舉證人、公布出來的。為什麼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布出來呢?
還有一些疑點,也使人們對趙光義有非議。
趙光義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可是趙光義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這就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只有一個解釋:搶先為自已「正名」。
是不是他心裡有鬼?
逼殺趙匡胤的長子德昭(當時已30歲),趙匡胤幼子德芳(僅26歲)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趙匡胤的遺孀死後,趙光義不按皇後禮儀發喪。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卻相信他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把皇位又傳給了趙匡胤的後代。這里說的是宋高宗趙構傳位的事。
據說趙構沒有兒子,誰來繼承皇位呢?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趙匡胤是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起初,趙構對這種議論嚴加貶責。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宋太祖趙匡胤帶他到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日的「燭光劍影」的全部驚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兒孫,國勢才有可能有一線轉機。」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時離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有187年了。

F. 誰知道宋太祖之死是怎麼回事

宋太祖趙匡胤做了十七年皇帝後,到公元976年暴斃。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後,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
司馬光的《湘山野錄》中記載,開寶九年十月,那天天氣極為寒冷,宋太祖趙匡胤急喚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進入寢宮,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們兩人自酌自飲。酒過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見晉王趙光義總是躲在後邊,極其害怕,自有幾分得意。見殿前雪厚幾寸,便用玉斧刺雪,還不時對他弟弟說:「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當夜趙光義依照沒走,留宿於禁宮。第二天天快亮時,禁宮里傳出宋太祖趙匡胤已經死了的消息。趙光義按遺詔,於靈柩前即皇帝位。
歷史上所謂「燭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認為「燭光斧影」也許不是疑案,只是晉王趙光義戕兄奪位的借口。宋太祖安排後事是宋朝的國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單獨入宮,並且趙光義又在喝酒時退避。用玉斧刺雪,這正是趙匡胤與趙光義進行過爭斗的狀態,晉王一狠心殺死宋太祖。要是不這樣寫,這段史料也許會被封殺。
不過,關於光義弒兄的原因,史書上另有一種說法。《燼余錄》稱,趙光義很喜愛已歸降的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費氏。孟昶死後,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趙匡胤納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別寵愛。趙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時趙光義膽大妄為,以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機調戲花蕊夫人,可沒想到太祖驚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後、太子趕到之時,趙匡胤已經只剩一口氣了。趙光義趁機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趙匡胤就升天了。由此可知,趙光義趁夜黑無人,趙匡胤昏睡不醒的時候調戲他覬覦已久的花蕊夫人,誰知趙匡胤突然醒來發覺了,也許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趙光義,可是因為病體虛弱,體力不足,未砍中趙光義。趙光義覺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不管用何種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諒與寬恕了,預料到自己將會死得很慘,於是一狠心便殺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然後慌忙逃回府中。宋太祖趙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還是他弟弟殺死的呢,誰也不知其詳。不過十分清楚的是,趙匡胤之死與其弟趙光義當夜在皇宮內院的行為有一定的關系。
對於這個疑案,也有一些人為趙光義開脫罪責,司馬光的《涑水紀聞》記道:「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召秦王德芳;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見醫官賈德玄坐於府門……乃告以故,叩門與之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為他人有。』遂與王雪下步行至宮門,呼而入……俱進至寢殿。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從這一記載來看,宋太祖趙匡胤過世時,他弟弟趙光義並不知曉,也沒在宮中呆過,似乎可以洗去「燭影斧聲」的嫌疑了。
但是,自從趙光義繼帝位後,趙匡胤的長子德昭於公元979年被迫自殺,次子德芳又於公元981年無故而死來看,宋太宗趙光義還是擺脫不了「燭光斧影」、「戕兄奪位」的嫌疑。

G. 求一部宋太宗殺死宋太祖的關於 熙陵幸小周後 圖的電影

封神劫 邵氏

H. 宋太祖死亡之迷

現在史學界沒有定論

其一,趙匡胤之死,趙匡義的嫌疑最大。
宋史·本紀》熱情洋溢地贊頌這哥兒倆如何情深意長、肝膽相照。趙匡義病了,趙匡胤親自到床頭去服侍,燒艾草熱灸的時候,哥哥惟恐燙壞了弟弟,就先在自己身上燒幾下——手足深情,令人感喟。
趙匡胤常對身邊的近臣誇贊趙光義說:我這位兄弟,降生的時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樣,仔細瞧瞧,他龍行虎步,威風凜凜,將來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還謙虛地表示:「福德吾所不及。」宋朝皇帝怎麼了?「一把手」居然給「二把手」拍馬屁!令世人狐疑的是,春秋鼎盛、耳聰目明的趙匡胤,竟然在一夜之間暴亡?好端端一個男子漢,為什麼說沒就沒了呢?
官方的記錄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至於死因,壓根兒沒提。坊間的猜測五花八門:有的說,死於飲酒過度,還有的說,因腹下腫瘡發作而病亡……其實,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趙匡胤的政治接班人趙匡義。《湘山野錄》中記載,趙匡胤死前一晚,天氣極寒,他跟趙匡義飲酒,倆兄弟一直喝到深夜。本不該留宿內廷的趙匡義卻廝守在皇帝身邊。
當夜,趙匡胤發出莫名其妙的呼喊聲,且傳出「燭影斧聲」。《燼余錄》甚至想出了花蕊夫人與趙匡義的姦情。諸多不正常疑點暴露在那個太祖駕崩之夜。趙匡義即位後,親自主持編修《太祖實錄》,並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內容。即便這樣,他本人還是不太滿意。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於費這么大勁嗎?真是欲蓋彌彰,越描越黑。
其二,《太祖實錄》忽然冒出了所謂「金匱預盟」,趙光義篡位的政治基礎游移、曖昧,難以服人。
《宋史》把這份神秘的「金匱預盟」描繪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後是個通情達理的女人,病危前,她把趙匡胤和丞相趙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遺囑」。太後認為,趙宋之所以能獲取後周的江山,就是因為周世宗任用了一個小孩子當皇帝,如果是一位壯年英武的君主,絕不會出現「陳橋兵變」。
為了不讓這種慘痛的歷史重演,為了維護趙宋億萬年社稷,太後責令趙匡胤必須選擇一位「長君」做接班人。趙匡胤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太後自然非常滿意,遂命趙普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並把這份政治遺囑當作「基本國策」珍藏在黃金寶櫃里。倘若果真如此,也算趙光義正大光明。偏偏所謂「金匱預盟」的來歷非常曖昧。這可是出師有名的鐵證啊!趙光義登基,不可能無視「金匱預盟」。
想想吧,誰肯把「你辦事,我放心」的「尚方寶劍」藏進胳肢窩里?有趣的是,《太祖實錄》第一次編修的時候,居然未對這件重大事件做絲毫記載。《宋史》販賣的「金匱預盟」,是後來才加進去的。
仔細分析,趙光義的政治騙術漏洞百出。杜太後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5歲,身體倍兒棒。趙光義剛剛23歲,比哥哥家的兒子成熟不了多少。那時,趙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經11歲,四子德芳也3歲了。問題是,趙匡胤並不是立刻就死,誰知道將來會怎麼樣呢?也許還能享國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
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七歲孤兒斷送江山的局面。杜太後是個明白人,絕不可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預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趙普才密奏。這種驢唇不對馬嘴的解釋,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其三,迫不及待地更改年號,大有造成既成事實的嫌疑。
按理說,老皇帝去世,新君一般繼續沿用舊有年號,直到第二年,才啟用新紀元。可是,趙光義根本顧不得這些「媽媽令」,還沒等到這一年結束,就換上了自己的年號。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僅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
這種打破常規的險招兒,已將自己推上了輿論的審判台。他的動機只有一個:搶先為自己「正名」。惟恐皇帝大位被誰搶了去。提前改元的做法,遭到了史官的公開批評,《宋史·太宗本紀》拽住了趙光義的幾條「小尾巴」,提前更改年號這件事名列第一。
其四,趙光義剪除後患,將「金匱預盟」所覆蓋的接班人一網打盡。
即便確實存在所謂「金匱預盟」,這份文件的核心無非是提供了「兄終弟及」的合法根據。說白了,哥哥死了,兄弟干,就是不能讓給小崽子。那麼,有朝一日趙光義撒手人寰,身後怎麼安排,皇帝大位會不會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轉而回到趙匡胤的子嗣手裡?
為剪除後患,趙光義不惜對至親骨肉,大開殺戒。先說趙匡胤那一枝,「太祖四子:長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也就是說,最大的潛在對手是年長的德昭、年幼的德芳。再說自己的兄弟,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弟弟——秦王趙廷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趙光義親自導演,將親弟弟趙廷美、親侄子趙德昭、趙德芳一一逼上絕路。
結果,趙廷美被貶房州,38歲抑鬱而終;趙德昭被逼自殺,年滿30歲;趙德芳像老爹一樣,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僅23歲……

I. 宋太祖之死千古之謎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謚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於永昌陵(今河南鄭州鞏義)。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謚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

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後,日後將帝位傳給光義。

(9)宋太祖冤死魂飛天庭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趙匡胤為涿郡人,於後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他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縣令;曾祖趙珽,於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趙匡胤為趙弘殷(宋宣祖)次子,長兄趙匡濟早夭,母親為杜氏(昭憲太後)。

後漢初年,趙匡胤到處游歷而沒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陽一座寺廟里住下。有一個老和尚善於看相,看到他之後說:「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資助給你,你往北去會有奇遇。」趙匡胤往北去以後,於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後漢樞密使郭威帳下,參與征討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屢立戰功。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補任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廣順三年(953年),郭威養子柴榮(後周世宗)為開封府尹,趙匡胤轉為開封府馬直軍使。

顯德元年(954年),柴榮即位,擢升趙匡胤執掌禁軍。此年,北漢、契丹聯軍入侵,柴榮御駕親征,雙方在澤州高平(今山西高平)擺開戰場。戰斗將要展開的時候,寧江軍節度使樊愛能等人首先逃跑,後周軍十分危急。

在此死生存亡關頭,趙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臨險境,我等當拚死一戰!」又讓禁軍大將張永德率弓箭手搶占左邊高地。趙、張二人各率精兵兩千,左右夾擊,以死拼殺,頓挫敵鋒,加上柴榮親臨督戰,士氣大振。最終,北漢軍隊大敗潰逃。

趙匡胤乘勝進攻河東城,焚燒城門,左臂被流箭射中,柴榮制止他再攻城。回師後,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顯德三年(956年)春,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淮南,首戰便在渦口(今安徽懷遠東北)打敗南唐軍萬餘人,斬殺南唐兵馬都監何延錫等人。

南唐奉化軍節度使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率領號稱十五萬的軍隊,駐扎在清流關(今安徽滁州西郊關山中段),趙匡胤率軍將其擊敗。趙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暉請布陣決勝,趙匡胤笑著同意。

皇甫暉擺好陣式出戰,趙匡胤抱著馬脖子直沖南唐陣內,砍中皇甫暉的腦袋,將其與姚鳳一同擒獲。其父趙弘殷時任馬軍副都指揮使,率軍半夜時來到城下,傳呼開門。

趙匡胤說:「父子誠然是至親,但是城門開關,卻是國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趙弘殷才得以進城。定武軍節度使韓令坤攻下揚州,南唐軍又來爭奪,韓令坤主張退兵,柴榮命令趙匡胤率兵二千趕往六合。

趙匡胤下令說:「揚州兵敢有過六合的,砍斷他們的腳。」韓令坤才固守揚州。趙匡胤不久在六合東面打敗南唐齊王李景達,斬殺一萬多人。回師後,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又被加授為定國軍節度使。

顯德四年(957年)春,趙匡胤跟隨柴榮出征壽春,攻克連珠寨,乘勢攻下壽州。回師後,柴榮又拜他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揮使。此年冬,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濠州、泗州,充當前鋒。

此時,南唐在十八里灘紮寨,柴榮剛剛商議用駱駝擺渡軍隊時,而趙匡胤已率先單騎橫渡而過,他的部下騎兵也緊隨他渡過了河,因而攻破南唐軍寨。又用繳獲的南唐戰艦乘勝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駐屯軍隊,趙匡胤跟柴榮兩翼分兵沿淮河東下,連夜追到山陽,俘獲南唐保義軍節度使陳承昭,因而攻下楚州。

趙匡胤乘勝進軍,在迎鑾江口打敗南唐軍,直抵南岸,燒毀其營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軍,淮南最終平定。南唐中主李璟畏懼趙匡胤的威名,派遣使臣送給趙匡胤一封信,饋贈三千兩白金,企圖使用離間計。趙匡胤收到後,把白金全部送到內府,南唐的離間計失敗。

顯德五年(958年),趙匡胤改任忠武軍節度使。[8]次年,柴榮北伐,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到達莫州,先到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投降;又打退幾千名契丹騎兵,關南平定。柴榮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

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當時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柴榮卧病回京,命趙匡胤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接替張永德。同年,柴榮駕崩,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後周恭帝)繼位,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J. 趙匡胤死的千古謎案

後世評價:

·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於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沿襲了上述說法,並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後,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後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人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使者催促,才於雪下步行進宮。據此,太祖死時,太宗並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
·畢沅《續資治通鑒》即力主這一說法。還有一種意見,雖沒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弒兄的兇手,但認為他無法開脫搶先奪位的嫌疑。在趙光義即位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現象,即據《涑水紀聞》所載,宋後召的是秦王趙德芳,而趙光義卻搶先進宮,造成既成事實。宋後女流,見無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後,為什麼不照嗣統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然杜太後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鬱郁而死?太宗即位後,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後為「開寶皇後」,但她死後,為什麼不按皇後的禮儀治喪?上述跡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繼統,後人怎麼會不提出疑義呢?
·趙光義近世學術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確實死於非命,但有關具體的死因,則又有一些新的說法。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於家族遺傳的躁狂憂鬱症。一說承認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參考http://ke..com/view/541489.htm燭影斧聲

閱讀全文

與宋太祖冤死魂飛天庭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這部電影真好看作文350字 瀏覽:478
電影機色溫室內室外如何設置 瀏覽:412
疫情對中國電影還有哪些影響 瀏覽:891
那些好看日番電影 瀏覽:901
末日曙光電影多久出來 瀏覽:18
特工電影韓國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194
變形金剛電影怎麼總是狂派厲害 瀏覽:856
塵落電影精彩都好看 瀏覽:864
新的侏羅紀電影是什麼 瀏覽:23
兩個小米手機如何互傳電影 瀏覽:487
鬼娃回魂3電影免費 瀏覽:267
如何知道那些小視頻的電影名 瀏覽:119
有一部叫2020什麼的電影 瀏覽:632
電影布魯克林好看嗎 瀏覽:338
月滿軒尼詩這本電影怎麼樣 瀏覽:997
1月20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44
小沈陽點電影有哪些 瀏覽:842
蠟筆小新2017大電影免費完整觀看 瀏覽:23
姜子牙完整版電影院免費觀看 瀏覽:161
水幕電影怎麼形成的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