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蒲松齡的簡介
明崇禎十三年( 1640年)
農歷四月,蒲松齡生。
明崇禎十七年( 1644年)
清順治元年
蒲松齡 5歲。
李自成軍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清兵入關;李自成軍敗走。清定都北京。
順治 14年(1657年)
蒲松齡 18歲。與劉氏成婚。
順治 15年(1658年)
蒲松齡 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第一進學,受知山東學政施閨章。
順治 16年(1659年)
蒲松齡 20歲。與張篤慶、李堯臣結郢中詩社。
順治十七年( 1660年)
蒲松齡 21歲。應鄉試未中。
康熙元年( 1662年)
蒲松齡 23歲。長子蒲箬生。
康熙二年( 1663年)
蒲松齡 24歲。應鄉試未中。
康熙四年( 1665年)
蒲松齡 26歲。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館。
康熙九年( 1665年)
蒲松齡 30歲。八月,應江蘇寶應知縣、同邑友人孫蕙之聘,南遊做幕。
康熙十年( 1671年)
蒲松齡 31歲。春、夏在寶應、高郵。秋辭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 1672年)
蒲松齡 32歲。四月,隨本邑縉紳高珩、唐夢賚游嶗山。秋應鄉試未中。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蒲松齡 33歲。在本縣豐泉鄉王觀正家坐館。
康熙十四年( 1675年)
蒲松齡 35歲。應鄉試未中。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 1679年)
蒲松齡 40歲。開始在本縣西蒲村畢際有家坐館。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蒲松齡 44歲。作《婚嫁全書》。長孫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蒲松齡 45歲。作《省身語錄》。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
蒲松齡 48歲。春,結識大詩人王士禎。夏,王士禎來信索閱《聊齋志異》。秋,蒲松齡應鄉試,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蒲松林 51歲。秋應鄉試,再次犯規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蒲松齡54歲。春,山東按察使喻成龍慕名邀請,到濟南作客數日。館東畢際有病逝,蒲松齡作《哭畢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
蒲松齡58歲。選《庄列選略》。朱緗寄詩、札,續借《聊齋志異》未讀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
蒲松齡63歲。暮春赴濟南,滯留數月,應鄉試未中。王觀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蒲松齡67歲。作《葯祟書》。朱緗抄錄《聊齋志異》全書畢,題詩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蒲松齡70歲。歲暮,撤帳歸家,結束在畢家三十年的西賓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蒲松齡71歲。十月,與張篤慶、李堯臣同舉鄉飲介賓。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蒲松齡72歲。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齡有《五月晦日夜夢漁洋先生枉過,不知爾時已捐客數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貢,為歲貢生,受知山東學政黃書琳。作俚曲《牆頭記》。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蒲松齡74歲。八月,劉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蒲松齡76歲。正月,病逝。
❷ 關於蒲松齡的電視劇
張鐵林版的《聊齋志異》兩個女的分別是: 常遠演他老婆,另一個是蒲松齡的青梅竹馬後來嫁給了別人。
❸ 介紹蒲松齡
松齡(1640-1715),明崇禎13年—清康熙54年,享年76歲,字留仙,身長1.9米,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8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2年,直至6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4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魯迅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❹ 蒲松齡的主要作品
蒲松齡的作品主要有《農桑經》、《聊齋志異》。
1、《農桑經》
《農桑經》是清·蒲松齡編著的一部子部著作。《農桑經》約成書於康熙十四年(公元1705),是其中的代表作。《農桑經》分為《農經》和《蠶經》部分。《農經》採用月令體裁編寫,到九月而止。據作者說是在韓氏《農訓》的基礎上增刪而成。
2、《聊齋志異》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
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康熙三十八年(1709年)方撤帳歸家。
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❺ 兩個人向蒲松齡要水,吧自己的經歷當故事說給蒲松齡聽是什麼電影還是電視劇
最早接觸的是張鐵林主要的電視劇《聊齋》,張鐵林演的就是蒲松林。自己開了一個茶鋪,供鄉親父老喝茶解渴,唯一要求就是喝茶之前必須講個故事,無論精彩與否,都可以免費喝茶。而自己就在邊上記錄。這個電視劇比較早,印象最深的便是有很多美麗的狐妖姐姐。
❻ 請問,蒲松齡寫的畫皮與電視劇版畫皮、電影版畫皮有何不同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於步, 急走趁之,乃二八姝麗.心相愛樂,問:「何夙夜踽踽 獨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
❼ 蒲松齡簡介
蒲松齡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閑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
❽ 有個講的是蒲松齡的電影 動畫
嶗山道士?
❾ 蒲松齡11粵語 蒲松齡11國語
我都等了三天了也沒見11集往後的國語,慢死了。以後不能看這種沒更新完的電影
❿ 蒲松齡簡介在哪
http://ke..com/view/7721.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