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逃出克隆島觀後感300字
每個人都有活著的自由和尊嚴——觀《逃出克隆島》有感
克隆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克隆羊多利第一個是讓這個詞被我們熟知的生物,多利是一隻羊,既然能克隆羊,那麼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克隆出人類呢,答案是可以的,那麼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去做這件事呢?我想逃出克隆島這部電影會讓我們有所啟發
這是一部美國電影,講述了未來的一群人在世界末日後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他們生活規律單調,只有偶爾抽獎的時候大家才會沸騰,因為被抽到的人將不用繼續生活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而可以到唯一一個末日後仍沒有被污染的區域自由的生存,大家每個人都為能成為這個幸運兒而感到興奮和期盼。然而不幸的是以上的一切都是謊言,是現實世界中一家人體器官公司編織的謊言,現實中經常會有人遭遇大事故需要器官,這個時候器官公司就會把屬於他的克隆人從封閉的世界中抽獎出來,然後取走他的器官去救現實中的人,而被取走器官的人將會被無情的殺掉。原來他們根本不是幸運兒,而是作為備胎的克隆人,這本來就是一個秘密,一個永遠的秘密,但是有一天,這群克隆人中有一個人發現了這個秘密,他很驚恐也很聰明,他設法逃出了這個公司並向現實中的人類展示了這一殘酷的計劃,他向全世界宣布,雖然我們是克隆人,但我們也是人,是人就應該有身為人的尊嚴和自有生存的權利。
所以,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裡,為什麼沒有克隆人呢?我想大概是我們給不了他們身為人的尊嚴和自由吧。假設如果有克隆人,我們應該怎麼看待他呢?我們應該叫他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對他?他生病了要不要治?我們生病了可不可以用他的器官?還有其他好多好多的問題,都是人類目前不能回答的問題,因為,雖然克隆人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但他或者她依然是人,是人追求活著的尊嚴和自由就是他們的天性,我們無法剔除這種天性,也無權這么做。
寫的很多,但是自己覺得還是不錯的,希望採納
『貳』 科學家培養出人猴胚胎,這是《逃出克隆島》的現實版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也開始研究起了不同的項目,對於生物學的這些方面,這幾年科學家對基因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是比較多的,比如,科學家們研究出來了人猴胚胎。
回到開頭的實驗,如果這個實驗最後成功實施,那麼它就可以說是影片中所表達出來的一種對倫理的挑戰,一種對自由的嚮往。
『叄』 逃離克隆島詳細劇情
逃出克隆島》,是由美國導演邁克爾·貝主導的一部科幻電影。片中故事發生於21世紀中期,講述了克隆人逃出囚籠、尋求真相的故事。
劇情大致這樣:男青年林肯。6E(伊萬。邁克格雷戈飾)以及喬丹。2D(斯嘉麗。約翰森)和數百名居民居住在二十一世紀中葉的一棟與世隔絕的社區。在這棟受到嚴密控管的高科技大樓中,他們和其它的居民一樣,每天生活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組織」的監控。組織的頭宣稱地球已經受到極其嚴重的污染,人無法在外面的世界生存。這社區里的人都是這個污染星球的倖存者。這種監控行為美其名約是為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著想。社區不定期進行一次抽獎,抽中的人可獲得前往聖島的資格。聖島是坐異常美麗的島嶼,那裡沒受污染,可謂是這個星球唯一存在的天堂了。直到有一天,林肯無意中得到了真相:根本不存在聖島。那些被送往聖島的人其實為被活活摘取身體器官以供給需要器官的人使用。而社區里的所謂倖存者都是克隆人。驚恐之餘,林肯拉著已經被抽中欲送往「聖島」的喬丹逃離這座死亡社區,展開了一場生存之爭。最後,他們摧毀了這座克隆島。
克隆技術一出現,在我們這個星球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尤其在克隆人 技術上。 近年來,克隆人研究領域不斷傳出「狼來了」的聲音,有關「克隆嬰兒」誕生的消息曾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聯合國大會2001年設立制訂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俗稱「克隆人」)國際公約特設委員會,決心與「科學瘋子」賽跑。聯合國終於在2004年11月21日對簽署全面禁止克隆人的條約放棄了努力,因為在以美國為首的支持全面禁止一切克隆的62個國家與支持禁止生育性克隆但允許研究和治療性克隆的22個國家(大部分是歐洲國家)之間無法達成協議。之前,2001年7月,在布希的敦促下,美國眾議院以265票贊成、162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全面禁止克隆人研究的韋爾登法案,規定進行克隆人嘗試或者利用克隆胚胎進行研究者,將被處以至少100萬美元的罰款和多達10年的監禁。2004年三月加拿大參議院社會事務委員會一致通過了一項禁止克隆人的法案。2004年4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一項法律草案,禁止克隆人,違者最高將被判處5年徒刑。我們國家也明文規定禁止克隆人。
這部美國片中反映正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擔心的,把克隆人當作醫療用途。2004年10月21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再次就「禁止克隆人國際公約」議題舉行辯論,10月22日布希政府的代表蘇珊。摩爾聯合肯亞和奈及利亞的代表,再次敦促聯合國大會制定完全禁止所有人類克隆活動的國際公約。他們認為,如果治療性克隆被允許用於醫學研究,就會為卵子的販賣創造市場。而影片中所描述的,卻是更把克隆成功的人作為器官買賣的來源。
不可輕視,影片中的情形不會出現。在利益的驅動下,什麼事情都有發生的可能。不管是以醫療的借口還是科學的借口,一旦把人作為克隆的對象後,人類的整個道德,宗教,倫理都要發生顛覆。人的生命相當於做研究對象的小白鼠,小黑狗的時候也就不遠了。不可想像,把克隆後的有同樣感情思想的「人」作為動物一般的關著做各種研究的情形是怎樣的。
誠然,影片中的情形是極端的情況。但,對於人類來說,克隆人的出現,是對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的極大沖擊。人們的價值取向是自然的,本性的。人類發展的歷史正是從對人類個體的無視到尊重的歷史。假如有一天,以醫療為借口的克隆人類胚胎的出現,那影片中的把克隆人身體器官作為獲利商品而圈養克隆人的生活真實版也遲早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肆』 電影<逃出克隆島>講的什麼
是一部美國好萊塢科幻片。講訴未來的一個無良醫葯公司為自己的客戶製造克隆人,來為客戶本體提供器官;並將克隆人關押在一個小島上(克隆人自己不知情)。然後,島上一對男女克隆人在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後,沖破重重困撓,最終帶領著島上的克隆人們沖破監禁,得到自由於新生。
網路有更詳細的演員、劇情介紹http://ke..com/view/401502.htm
『伍』 有一部電影講述人們追求去天堂,人們紛紛去天堂,男主角後來發現去天堂僅僅就是把人注射安樂死其實就是殺
《逃出克隆島》是2005年夢工廠出品的一部動作電影。他們是克隆人,騙他們說世界被破壞,只有去天堂島才能生活,只有被選中的人才能去,替人換器官,最後被他們發現了
『陸』 有部外國電影,好像是一男一女逃命,警察開著像摩托車的飛機追他們的是什麼電影
應該是《逃出克隆島》講述的是社會上流人士都花了大價錢在克隆公司為自己准備了一個克隆品 當自己病危時可以有替代器官挽救自己的生命!而克隆公司則編造了一個「世界末日的謊言」告訴克隆人們他們是「倖存者」世界上只剩下了一個島嶼叫「天堂島」所有的克隆人都希望能到「天堂島」去(實際上是終結他們的手術台)最終一個叫"林肯6E"(林肯是本體的名字 而6E代表他是第6個克隆品 也是唯一成功的一個)的克隆人識破了克隆公司的謊言並帶著女主角逃離了「克隆島」(克隆公司)在一個「之情人」的幫助下躲避了克隆公司傭兵(不是警察)的追殺 。最後鬼使神差般的取代了本體奪回了生存的權利!!
『柒』 《逃出克隆島》生活那麼美好,井裡面的人為什麼還想要逃出去呢
俗稱爆炸貝的邁克爾·貝 Michael Bay,初期雖為MTV導演,但因為他的動作電影場面相當出色,以此成為好萊塢的一流導演。尤其在他的爆炸戲中,炸彈炸出的效果如同天女散花,連綿不斷,承上啟下,嘆為觀止,讓人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好萊塢盛宴, 可見他“爆炸貝”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爆炸戲的代表作有《珍珠港》,不但工業光魔電腦效果好,而且實景也下重本,真飛機也買了不少。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來源於思想,動物最基本最滿足的需求來自於食物,它們可能為了爭食物打得你死我活。但人類不同,進化以後,人最大的需求不是食物,反而最主要的需求來自於精神上的。所以人一旦滿足了自己身上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後,就要尋求精神層次的東西。像片中的克隆人,他們已經豐衣足食,平常生活也有人照看,連未來都充滿希望,為什麼他們仍舊有好奇心去想著別的?這就是的思想了,只要是正常人,他都會不斷地進化,都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心,都會問為什麼。
『捌』 逃出克隆島觀後感
這部影片就是《變形金剛》的導演邁克爾·貝在2005年拍的一部動作片,該片有些人看了以後可能認為很好看,但偶不是潑你冷水,大部分人,尤其是邁克爾·貝的影迷們(本人也是),都認為這部影片拍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他目前所拍的所有7部影片中,最糟糕的一部。
也許列一組數據可以說明該片究竟糟糕在哪裡:
邁克爾·貝目前執導的所有電影的票房:
1994年:《絕地戰警》,成本3000萬美元,美國票房8000萬美元
1996年:《勇闖奪命島》,成本8000萬美元,美國票房1.4億美元
1998年:《世界末日》,成本1億美元,美國票房2.1億美元
2001年:《珍珠港》,成本1.4億美元,美國票房1.8億美元
2003年:《絕地戰警2》,成本1億美元,美國票房1.3億美元
2005年:《逃出克隆島》,成本1億美元,美國票房4000萬美元
2007年:《變形金剛》,成本1.4億美元,美國票房3.1億美元
看看吧,《逃出克隆島》是其中票房成績最差的一部。究其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影片前半段和後半段風格脫節所造成。前半段的風格完全是科幻倫理片(注意並不是科幻動作片)的風格,講述大道理,設置疑團,甚至還有一些驚怵片的味道,但後半段卻又徹底淪落為動作片,大理的追殺及反追殺(高速公路上的追車場面和《絕地戰警2》中何其相似!)。該片本來想討好科幻片及動作片兩方面的觀眾的,但最後結果卻是兩邊都不討好。幸好兩年後的《變形金剛》讓邁克爾·貝東山再起,不然他的「好萊塢最佳動作片導演之一」的帽子說不定就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