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美國電影特效技術這么好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特效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2&zdhhr-11y04r-751778999961219812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tx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751778999961219812
在「影視特效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貳』 《月球隕落》內地定檔,為何國外總能拍出這種高科技高燃特效的影片
國外能夠拍出這樣的影片是因為國外的災難片的市場較為廣闊,加上國外的明星大多都是經過專門的培養,最後製片方願意在特效上加大投入使得國外的災難片很容易出爆款。
在我們國家的災難片當中有一個很尷尬的地方,就是一個劇組的大部分的經費都被流量小生賺走了,所以在特效等方面的投入難免就不夠,而對於一個災難片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對於場景和災難的刻畫,如果經費不足自然拍出的質量就不好,而國外對於特效的要求可以說是精益求精,所以拍的影片質量就很不錯。
『叄』 為什麼感覺外國的特效相對於國內來說會顯得更加真實
因為做特效用的錢都被黑掉了
因為我們都活在中國的現實里,特效做得再好,也知道是假的,而外國都存在於想像中,特效再差,也能和自己的想像重合
從技術角度和態度角度講吧。
技術角度
全球所有的電腦特效公司,包括國內、好萊塢等。所用的軟體無非就是3DMAX、 MAYA、C4D、AE等等幾個,網路上均有下載及普通人隨時購買正版。你稍微留意一下好萊塢大片的後期或花絮,均可見到上述軟體的蹤跡。
但好萊塢頂級特效公司和國內的或其他二三線的有什麼區別呢?
分三方面講:
第一:強大的、高技術的插件。
上述的軟體,普通人都可隨時下載安裝通過學習,你也能快掌握製作特效的方法。你多上YouTube什麼看看,很過外國民間高手製作。微信上傳過一些熱門特效小視頻,也是用使用這類軟體的。
只是,起製作的質量和頂尖特效公司有很大距離而已。
等等,為什麼有這個大距離?
大家都用這個軟體啊?
答案是插件。
插件就是在某個軟體基礎上,開發出某種快捷效果。如PS中一鍵美白插件,就是你加入自己照片,通過插件則一鍵達到美白效果,如果沒有插件則要自己慢慢調。結果是一樣的,就是插件效率高,幾秒完成。自己調則很慢,可能幾十分鍾或幾小時。
頂尖的特效公司,則在上述這些主流軟體上,開發出自己特有插件。這些插件基本屬於高度的商業機密,你能找到或了解到技術信息十分有限的。
我工作關系原因及愛好電影原因,略略知道一點。
這類插件,無非分為物理效果、塵埃效果、關照效果、材質質感等幾類。
假設你花半年時間,通過專業的學習,你學會了MAYA和3DMAX,你也懂得自己製作了鋼鐵俠的特效。但是,你會發現你製作出來的鋼鐵俠和漫威製作出來的,總感覺不夠逼真。原因就是在塵埃效果(如鋼鐵俠落地時候)、鋼鐵俠的盔甲反光、鋼鐵俠盔甲的金屬質感、人物運動動作軌跡等,無法做到較高的擬真度。
以下是國外一名大師級特效網友製作鋼鐵俠視頻,已經屬於民間最高級別那類。你跟著名字搜索即可,
你會發現還是和漫威差別很大,原因則是個人缺乏這類插件。無法在塵埃、光照、物理、材質、人物動作等四個方面做到逼真。
這里提一下,當下最難的質感效果,就是布料的質感和水體模擬。
2018年1月之前,地球最強特效代表就是《正義聯盟》《復仇者聯盟3》了,但裡面幻視和超人飛起來時候,斗篷效果有很強的CG味道,能看出是假的。
水體更加,好萊塢一直有盡量不碰水的傳聞。你是不是發現,你無法舉例出一個在水體激斗的場景是不是?陸地大戰卻一堆.....漫威拍了十多部超級英雄了,有水上大戰的?
在這之前,最牛隻能是《環太平洋》黑夜大海打怪獸那段了,還只能是黑夜....
再強調一次,這些插件都是當下最高度的商業技術及機密,能解釋的估計也就這么多了。再問技術等細節,地球沒多少人能完整回答了,就不說下去了。總之這些插件你沒有,有錢也買不到就是了。
如果,漫威這些插件都送給你,你能做出和漫威一樣逼真的鋼鐵俠嗎?
答案是能,但時間你耗不起,當做到漫威一樣逼真的鋼鐵俠時候,就算你家裡擁有現在最頂級I9處理器,當下10萬級別頂尖顯卡,你也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製作。因為,渲染時間你耗不起。
第二,超漫長的無敵渲染時間
什麼是渲染時間。渲染時間是指,當這段特效在上述的軟體中完成,需要輸出成視頻文件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是十分漫長的,先看一段新聞。
最新的迪士尼動畫,尋夢環游記,最高特效場景一幀需要125小時才完成!按照平時電影每秒30幀計算,則完成一秒的動畫,需要3750小時!摺合156天才完成一秒。尋夢環游記中,這個場景大約出現了5-6秒,那麼,則用了780天才完成(2年多)。
幾秒就用了2年,等等~這電影製作周期不就要10年8年了嗎?
理論上是的,這個計算方法一般是按當下最先進的、單一的,再次強調,是單一一台計算機計的渲染時間,用來客觀表述技術難度。
但他們擁有渲染農場。
所謂渲染農場,你可以簡單理解為,由數百台、數千台伺服器組成一台超級超級超級超級計算機。簡單說,你家的電腦最牛也是十核 二十核,但人家這樣就是千核、萬核。
這樣的話,渲染時間一般就壓縮到幾十分鍾、幾小時則完成一秒,完成《尋夢環游記》《復仇者聯盟》這類頂級特效電影也就幾周最長數月。
2000年初期,當年特效最強的電影《指環王》系列,由西塔數碼(也有翻譯叫維塔數碼)公司負責渲染其中特效,由於渲染農場晶元組太多,發熱量太厲害。《指環王》的特效要等到冬天才能渲染,為什麼,夠冷啊!夏天的話,散熱的設備都是天價....所以到了冬天靠自然降溫,能節省費用啊老闆。
這個是《指環王》電影,DVD收藏版本花絮裡面有介紹的,你有興趣看看。
要建造一個渲染農場,首先價格當然是天價。以當下最快I9為例,價格接近1萬一顆晶元....搭建一個渲染農場,價格從幾千萬到幾億,不奇怪。
好了,就算思聰哥出錢,花幾億搞個渲染農場,人才呢?
第三:強大科學團隊
好了,插件你有了,渲染農場也砸錢做了。你做了鋼鐵俠出來,一拳砸牆上,牆爛了,碎片亂飛!不夠逼真啊!
鋼鐵俠一拳砸牆,力反饋效果是怎麼樣的?總不能像穿過空氣吧?
碎片飛出速度是否符合物理規律?快了,像棉花。慢了,像金屬。
塵埃的飛起塵埃團,什麼形狀否符合常理?體積多大才合理?
牆上的磚頭爛了掉了地面是否符合物理效果?磚頭掉地上有反彈嗎?有反彈多高才合理?
這些都需要強大科學團隊,通過擬真計算,再調整出來才感覺逼真。
2000年,迪士尼出品一個3D動畫《恐龍》,開始感覺做出來的恐龍跑動、運動不夠逼真。後期要做出主要肌肉,當恐龍運動時候,身體主要肌肉群要配合做出相應改變,模擬真實的動物運動,這就需要請來一些動物身體結構、肌肉什麼專家來指導了。具體細節我忘記了,當年DVD花絮有這個簡介的。
大神諾蘭的《星際穿越》,其中黑洞效果,請了頂尖物理學家來研究,視覺怎麼表現黑洞才合理......
好了,花了這么多口水,講的就是硬體技術,我們和好萊塢的差別。
=====================================================================
製作的態度
第一 投資方影響製作質量
當下,國產電影發展,算是超熱門的投資方向了。早年的《夏洛特煩惱》到今年《戰狼2》,投資回報是10倍甚至幾十倍,引發投資神話。當下國內,很少正規的投資回報能在1-2年達到這個比例的!
熱錢湧向影視投資這個大家都懂。當我們投資影業,和好萊塢標准工業化,差了近100年。
中國電影業也有很久 歷史 啊,電影業是的,但標准商業化是2001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始的。以前的所有電影,都是國家下屬的X製片廠出品的,這個和《新聞聯播》沒區別,國家投資,國家回收。《英雄》才是正式商業運作開端,老闆投資,自負盈虧,到現在才17年!
國內現在影業投資,基本都屬於畸形狀態。投資商有強大話語權,而不是製作人。而好萊塢不是,成熟工業體系,製作出品方已質量為前提,合適的導演、演員、劇本都在製作人的許可權下執行。好萊塢有個經典笑話,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製作《太空漫遊2001》,製作周期很久,投資商要去信追問,問了「2001是片名還是上映日期?」。你就從側面知道,導演的權利有多大。
而現在國內不是,老闆告訴你,他要誰導演就誰導演,誰主演就誰主演。君不見多少爛片推著流量明星或老闆包養的明星主演來,國內這種「外行主導內行」「屁股坐在的位置確定製作」。
這樣,就導致了影視製作的質量,高低之間差異很大。而好萊塢很少這情況,就算片子內容再爛,人家攝影、後期製作到音響效果什麼的,還是保持超高水準。最近爛了《正義聯盟》,故事是爛了,技術方面而言,人家特效、音響、攝影、燈光、美工、後期、分鏡、剪輯無一不是當下最高水平的。
第二 資金限制
技術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 當然這些是燒錢能燒出來的。
但問題是,國產電影基本限制在國內上映,我們的影片的質量還未能達到全球標准。國內算到頂了,10-20億票房已經牛到不行。(戰狼是特例,不能參考)
給你個名單,到今天為止,國產電影票房,超過20億有
戰狼2 56億
美人魚34億
捉妖記24億
羞羞的鐵拳 22億
(今天貌似前任3已經超過,但還未下畫,不能統計)
算到今天,中國國產電影才4部過20億!
而票房分賬形式,投資方是40-45%,院線(電影院)40-45%,剩餘10%有什麼電影發展基金和稅之類。
換言之,20億票房,投資方拿回的是9-10億左右。假設影片製作費用4億,宣發費用2億,成本已經6億了,把稅了交清。實際投資方回報也就有2-3億左右。
一句話,投資成本 X 4 = 不虧本!
好了,懂了投資回報了吧?
你做老闆,投資拍個電影,你總不會發夢做到4 50億吧?保守點預算15-20億票房,折算下來,你投資進去錢不能超過5億。
5億人民幣,算到美元,才8千萬美元不到。你知道當下《婦聯3》投資多少?5億美元,換算人民幣30多億!
明白了吧?製作費用限制了投入到特效、後期、美工等等硬體上面。製作質量,根本無法和好萊塢投資相比!
第三 畸形的市場和製作態度
5億成本,小鮮肉的片酬就去了一半,剩餘只有2億多做影片質量,算下來幾千萬美元.....
老闆要求快,現在投資,2018年暑假上映,只有半年製作周期,長點到2019年春節,也就一年。想學迪士尼拍《恐龍》?連每塊肌肉和骨骼都製作出來,以求逼真?別發夢的,你的恐龍找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畫得像一點就算了!什麼,不加班?漲工資?換人!
不是因為經費嗎?
聽說,國外,比如好萊塢,花兩億拍一部電影,服化道具特效這些,基本都要用掉一個多億,那些大牌明星的片酬也未必是天價。
又聽說,國內也花兩億拍一部電影,其中一億五千萬都是演員的片酬,經費劃分到服化道具特效這里,可能只剩幾十萬甚至更少。
成本幾十萬甚至更少,這點錢做出來的特效,跟人家花一億做出來的特效相比?要是不顯得假,那人家花一億不就白花了嗎?
更有甚者,還聽說,很多電影的特效都是外包的,而且是層層分包。
製品人把製作特效的活兒給了A公司,A公司把這一部電影的特效分成幾個部分,分別下包給B、C、D、E、F公司。雖然是同一部電影,但是這些製作特效的人員都沒碰過頭,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和個人的理解去做,等到最後把所有特效集合起來,進行剪輯的時候,發現每個公司做出來的特效風格都不一樣,無法渾然一體,那可不就一眼假嘛。
此外,據說做這些特效的人,也未必真的是高手。
製片人把製作特效的工作交給A公司;A公司拿了30萬,自己留下15萬,用15萬把這個活交給B公司;B公司自己留下10萬,用5萬把這活交給某學校的老師;老師留下4萬,用1萬把這活交給了自己的學生;學生留下8000,用2000把這活交給了網吧里正在學習做圖的小孩,小孩還美得冒鼻涕泡。
這么搞下來,要經費,經費不足;要製作技術,製作技術稀爛。那你說,還能做出什麼好特效?
再有一個問題。哪怕製作經費充足,製作特效的人員是高手,他也架不住外行添亂。
外國的製作特效的人員什麼樣?咱也看過一些紀錄片,他們製作特效的時候,沒有人來亂摻合。哪怕總製片人來了,想對這些專業工作指指點點,工作人員也就送他一個字:滾!
國內的,就慘點。不管是製品人還是導演,總之是外行吧,這外行出血來的大外行,看工作人員製作特效,他給你瞎指導,外行指揮內行,每多掣肘,要命不要命?不信你去網上看看,有多少一線人員每天都帶著菜刀上班,不定什麼時候就跟甲方拚命了。有這樣的甲方,工作人員再能,他發揮不出實力呀,那特效能做得好不出鬼了嗎?
確實有這個問題,看過不少大片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背景渲染問題,國外大片一到特效背景就是很暗的基調,這樣就顯得特效不違和渾然一體。國內就不一樣,特效感覺很浮誇的樣子。
錢不到位啊,權游單集平均600萬美元的費用。大場面800-1000萬美元的成本呀。
分配不到位啊,國產流量拿大半,剩下幾毛錢怎麼買好的質量?
還有審美呀,看看權游打的光,在看看大多數國劇,仙俠劇打的光?
調色就更不說了,低級。
記得前幾年有一句話「國劇怕你不知道是假的,美劇怕你看出來是假的」
話說回來,國劇在慢慢成長,隨著年輕一代慢慢成長,國人在美學方面也在慢慢成長。
還是技術問題
經費預算有限,投入方向不一樣。一個注重內容,一個注重人文
看春晚,我整個人都覺得頭暈[暈]
不吹不貶,外國一部分大片的特效確實甩國產的幾條街,指環王六部曲的特效個人認為真的很經典,即使現在國產電影也是拍馬也趕不上的。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一是技術不行,國內的電影特效技術確實不如人家。二是習慣性使然,國產商業片所追求的是流量,也就是靠流量明星來撐排面。所以特效上就不那麼用心了。三是資金問題,一部影片的投入就那麼多,明星拿走大部分了,剩下一小點能搞個五毛特效已經不錯了。不像人家好來塢,你明星要價高了人片方就不用你了,直接培養新人
『肆』 很多好萊塢大片的特效都高達上億,為什麼電影中的特效那麼貴
越來越多的大片開始用特效,前陣子重映的阿凡達中,就有眾多特效鏡頭,整部影片中,光特效費用就花費了1.5億元,換算成人民幣,高達十億。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被深深吸引,覺得這部影片非常精彩。但再精彩也只有兩個小時,很難想像這兩個小時竟然花費了十億,為什麼電影中的特效那麼貴?下面我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
國內是沒有這樣的基地的,除了硬體設施以外,對軟體的要求也非常高,想要製作這些鏡頭,必須購買專業軟體,軟體本身也是需要花錢的,而且費用不低。除此之外,製作團隊的人數高達千人以上。為什麼電影特效這么貴?軟體、硬體、人工都需要花錢,成本自然增加。
『伍』 為什麼美國電影特效那麼真,而中國電影特效非常假。
其實,我們把國內這些質量問題歸給演技、製作是錯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觀眾自己的問題。現在不是沒有演技好的演員,也不是製作團隊做得不好,而是經費投入需要符合觀眾的口味。 如果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 演員(特別是幾個重要角色)不是帥的,不是美的,就算演技再投入、特效在流弊 你們會看?不僅不喜歡看,而且你們還會更噴不是嗎? 中國的演員能不能紅也是根據他她的顏值和他她演得人物定位。比如一些反派設定比較變態、或者正派設定的爛劇情,同樣會影響他的關注度。 我們觀眾都是以顏值、劇情來定論,特效頂多就是覺得好,沒有多少關注。 再加上我們都不尊重版權問題,都想花最少的錢獲取最好的東西。 這才導致國內影視很多片子出現五毛特效。如果全場都是精緻的特效,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知道好的特效2秒鍾時間可能背後需要花一天時間才能制止完成,這樣的人力、財力得不償失。除非觀眾都關注特效真實性、尊重技術創作,而非顏值。 那國內影視肯定都是真正的大製作。
就好比大家看直播,一個什麼才藝都沒有的美女絕對比一個人模狗樣的民間才藝高手粉絲多、禮物多
『陸』 為什麼美國的電影的電腦特效這么好
為什麼美國電腦特效做的好。。一個是人家技術確實比中國高,另一方面,美國做特效,先做比例模型、動作捕捉再用電腦做,半真半假就顯得自然、真實多了。中國的特效是純電腦軟體整出來的,而且做的很水,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國人口眾多,做得好壞都有人看,「能賺到錢的就是好電影,何苦花心思」。以上是一個外行人的見解。
『柒』 為什麼美國電影特效技術這么好
特效公司團隊,中國有嗎 比如 一:詹姆斯·卡梅隆 數字領域特效公司 製造出了票房奇跡《阿凡達》及《泰塔尼克號》 二:好萊塢80年代四大導演之一的喬治·盧卡斯 工業光魔公司 神馬金剛 奪寶奇兵 星球大戰 碟中諜 侏羅紀公園 加勒比海 等等大片 三:紐西蘭的維塔數碼 我們熟知的電影如《阿凡達》、《魔戒三部曲》、《金剛》等片中的特效均出自於維塔的製作團隊。只有頂級團隊作戰才是王道,這樣投資才有價值,而不是國內一味大牌、大投資、大場面、、、
『捌』 為什麼美國的科幻片做的那麼好,特效真實性
1.人家技術確實好,人家做特效不是純電腦做特效的,而中國就是純電腦特效。 2.美國一部電影大部分資金投資在設備和後期,而中國都投資在藝人片酬上,沒有多餘的錢做特效。 3.中國市場大,隨便上一部就算不賺也能回本,這就讓國內大部分影視公司不再潛心做好作品。
『玖』 為什麼美國的電影特效那麼好,比我們的卡通特效好多了
有資金和技術支持 ,而且人家還希望拍續集之類的所以用心,,,我嗎現在拍的影視作品是為了一次性的圈錢,國產影視,尤其是電視劇,你會看第二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