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是哪些
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介於江浙兩省之間,有「包孕吳越」之稱。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三萬六千頃湖水彌漫,七十二峰島嶼散立,自然風光秀麗雄渾。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太湖,古稱震澤、縣區、五湖,面積2250平方公里,古稱三萬六千頃。太湖湖岸線長393公里,東西寬55.9公里,南北寬68.5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山峰、半島,號稱「七十二峰」。湖中盛產銀魚、白魚、梅鱭魚和蝦、蟹等水產,周圍土地肥沃,被稱為「魚米之鄉」。
無錫瀕臨太湖北半圜,佔有太湖山水組合最美麗的一角。南屏馬跡、北枕龍山,湖中多島、沿湖多山,山長水闊,以「太湖佳絕處」的美名而著稱。
巢湖,古稱南巢。地處皖中,襟湖帶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東方日內瓦」之譽。
我國第五大淡水湖棗巢湖,方圓800里,是皖中著名的旅遊勝地。它煙波浩渺,白帆點點,宛如一隻碗夾在長江和淮河之間。湖中央有姑山,姥山兩個島嶼,湖四周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和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還有仙人,紫薇,王喬,華陽,伯山五大溶洞。這些天然奇觀,點綴著巢湖沿岸,猶如「眾星捧月」,組成了一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古稱破釜塘。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一隻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一個懸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一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一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現在湖區的東部大堤寬50米,全長67公里,幾乎全用玄武岩的條石砌成。遠遠望去,宛如一座橫亘在湖邊的水上長城。這條長堤不僅保護著下游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岳陽樓下的洞庭湖是遠古時代雲夢澤的遺跡,它的湖面十分寬廣,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說,雖然現在它的面積比以前已經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國的第二大湖泊,煙波浩淼、水天一色,范仲淹稱它「銜遠山、吞長江,浩浩盪盪,橫無際涯。」
游洞庭湖不能錯過三江口,湘江、荊江和洞庭湖一起在那裡匯入滾滾長江,看了令人心胸開闊。此外,君山島、香爐峰和千畝荷花盪也很值得一看。
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濱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里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現有古跡二妃墓、湘妃廟、飛來鍾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紫竹、毛竹等。這里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九江至湖口的江湖相接處,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14平方公里,容積達300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是長江水量的調節器。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南部最寬處達78公里,北部僅寬3-5公里,猶如巨大的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以永修縣的松門山為界,鄱陽湖又分為南、北兩湖,北湖位於湖體之西北,亦稱西鄱湖或落星湖,南湖地處湖體之東海,又名東鄱陽湖,或宮亭湖。由於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園芳草碧,梅黃煙雨中,楓紅送暑歸,翠竹返飛雪」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澤、彭湖、宮亭湖等多種稱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遠在地質史「元古代」時期,湖區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約在距今八九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湖區地殼又經斷陷構成鄱陽湖盆地錐形。
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彭蠡澤」向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在彭蠡澤大舉南侵之前,低窪的鄱陽盆地上原本是人煙稠密的城鎮,隨著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鄱陽縣城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入湖中,而位於海昏縣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日趨繁榮成江西大古鎮之一,因此,歷史上曾有「淹了海昏縣,出了吳城鎮」之說。
鄱陽湖上名山秀嶼,比比皆是。湖口縣的石鍾山、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星子縣的落星湖,風光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已將鄱陽湖上的各景點通過遊船連成一線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線。
鄱陽湖流域自古以來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富裕地區,我國歷史上很多傑出人物如徐稚、陶淵明、林士弘、劉恕、洪適、江萬里、朱耷等都在湖區出生和成長。這里又發生過許多威武雄壯的英雄事跡,如周瑜操練水師、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水戰、太平軍「湖口大捷」、李烈鈞在湖口發起「二次革命」等。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一水道,發生在鄱陽湖上的文人軼事和民間傳說則更是難以勝數。唐代詩人王勃在《騰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描述的正是鄱陽湖上的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宋代詩人蘇軾在《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詩中時寫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寫的是鄱陽湖的勝景。
泰山景區分麗、幽、妙、奧、曠五區,其中麗區山水相映,古剎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一段,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稱為妙區;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此處林木蒼郁,花草茂盛,素有奧區之譽;曠區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這里坦途綠蔭,溪深谷幽。
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歷代封建帝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從秦、漢起歷經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廟主殿天贓殿為我國王大官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來。殿內正中奉把「東岳泰山神」像,殿壁繪「東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畫,東為出巡,西為返回,畫面以儀仗人物為主,場景陣勢浩大,人物生動逼真。壁畫長62米,高3.3米。殿東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傳為漢武帝於植。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北廳陳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內有秦李斯小篆《泰!11刻石》。岱廟實為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之綜合博物館,而碑刻藝術之書法,可謂集我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山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循西路的公路下山。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千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遊人小憩或食宿之處,這里還有索道可直上岱頂月現峰。
華山位於華陰縣境內,為五嶽中的西嶽。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
華山名字的來源說法很多,一般來說,同華山山峰像一朵蓮是分不開的,古時候「華」與「花」通用,正如《水經注》所說: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東峰是華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頂有朝台可以觀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陽峰。北峰也叫雲台峰,山勢崢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道通往南面山嶺,電影 《智取華山》即取材於此西峰叫蓮花峰, 峰頂有一塊「斧劈石」,相傳神話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發生在這里。南峰即落雁峰,是華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華山最險峰,峰上蒼松翠柏,林木蔥郁,峰東有凌空飛架的長空棧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於東峰西壁,是通往東、西、南三峰的咽喉。
華山山路奇險,景色秀麗,沿山路從玉泉院到蒼龍嶺可以看到許多勝景,從華山腳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令人心曠神怡。青柯坪以東才是真正爬山的開始,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膽小的人就在此停住,准備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機會領略到華山險峰上更美的風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納一人上下,370多個石級,非鐵索牽挽,難以攀登。過千尺幢經百尺峽就到了「老君犁溝」,這是夾於陡絕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道路,有570多個石級,其盡頭是「猢猻愁」,顧名思義,連猴子都發愁,說明崖壁是多麼陡峭了。過了猢猻愁就到了華山北峰。
南嶽衡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中華壽岳」、「五嶽獨秀」、「文明奧區」著稱於世。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300餘萬人次。
中華壽岳 南嶽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嶽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嶽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峰皇帝岩。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嶽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南嶽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辭源》釋「壽岳」即「南嶽衡山」, 南嶽因而譽稱「中華壽岳」。
歷史悠久 南嶽始封於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傳堯舜禹來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獵;大禹曾在此殺馬祭告天地,得「金簡玉書」,立「治水豐碑」,現留下白馬峰、金簡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譚嗣同、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田漢、陶鑄、胡耀邦、喬石、朱鎔基等歷代著名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騷客慕名而來,在南嶽留下了3700多首詩、詞、歌、賦和375處摩崖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五嶽獨秀 南嶽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並舉,歷來是人們旅遊、避暑勝地。景區自然植物1200多種,9處原始森林,其中珍貴樹種150多種,有東晉時代的銀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見的絨毛藻莢、富有神話色彩的搖錢樹、連理枝。祝融峰、水簾洞、方廣寺、藏經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贊譽為南嶽「四絕」。南嶽四季景色宜人,春賞奇花、夏觀雲海、秋望日出、冬賞雪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南嶽衡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中華壽岳」、「五嶽獨秀」、「文明奧區」著稱於世。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300餘萬人次。
中華壽岳 南嶽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嶽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嶽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峰皇帝岩。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嶽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南嶽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辭源》釋「壽岳」即「南嶽衡山」, 南嶽因而譽稱「中華壽岳」。
歷史悠久 南嶽始封於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傳堯舜禹來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獵;大禹曾在此殺馬祭告天地,得「金簡玉書」,立「治水豐碑」,現留下白馬峰、金簡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譚嗣同、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田漢、陶鑄、胡耀邦、喬石、朱鎔基等歷代著名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騷客慕名而來,在南嶽留下了3700多首詩、詞、歌、賦和375處摩崖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五嶽獨秀 南嶽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並舉,歷來是人們旅遊、避暑勝地。景區自然植物1200多種,9處原始森林,其中珍貴樹種150多種,有東晉時代的銀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見的絨毛藻莢、富有神話色彩的搖錢樹、連理枝。祝融峰、水簾洞、方廣寺、藏經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贊譽為南嶽「四絕」。南嶽四季景色宜人,春賞奇花、夏觀雲海、秋望日出、冬賞雪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南嶽衡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中華壽岳」、「五嶽獨秀」、「文明奧區」著稱於世。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300餘萬人次。
恆山,人稱北嶽,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北嶽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恆山,號稱 108峰,東西綿延 150公里,橫跨晉、冀兩省。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亘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恆山主峰,居於渾源縣城南,海撥2016.8米,山高為五嶽之冠。恆山以道教聞名,古往今來,以奇險吸引著遊人。
據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來到恆山,看到這里山勢險峻,峰奇壁立,遂封恆山為北嶽。秦始皇時,朝封天下12名山,恆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歷史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恆山巡視、祭奠。以後的歷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恆山朝聖。歷代名人、學士,諸如李白、賈島、元好問、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覽過恆山勝地,並留下吟詠恆山的詩章。
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現在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可惜後來遭到破壞,所剩不多。
恆山,做為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
2. 五嶽和五大淡水湖的資料
1、東岳:泰山高1545米。
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脈,支脈,余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卧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2、西嶽:華山高2154.9米。
華山南峰海拔2154.9米,是華山最高主峰。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舉目環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情趣。
3、南嶽:衡山高1300米。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嶽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北起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縣樟木鄉,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嶽區,長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4、北嶽:恆山高2016.1米。
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
5、中嶽:嵩山高1491.7米。
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
6、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時,湖長170.0公里,平均寬度17.3公里,面積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陽湖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
7、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平方公里。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
8、太湖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國東部近海地區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區總面積約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為2420平方公里。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東茹溪等。
9、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區總面積為2069平方公里。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10、巢湖
巢湖位於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總面積為753平方公里。其源頭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豐樂河、杭埠河、兆河等。
(2)洪澤湖電影什麼時候開拍擴展閱讀:
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為「五湖」。古代的說法不同,如《國語》、《史記》中的五湖專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六湖 : 我國的幾個大湖 ,說法不一,一般指 洞庭湖 、鄱陽湖 、太湖 、巢湖、洪澤湖、千島湖。
在《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中 ,原先的五湖名稱是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鑒湖。(彭蠡即鄱陽湖。鑒湖到了清代則被洪澤湖代替。) 但根據《史記河渠書集解》五湖,湖名耳,實一湖,今太湖是也。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
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估計起源於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則天,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嶽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這里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里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嶽
3. 洪澤湖是如何與淮河連成一片的
南宋以前,洪澤湖小湖群與淮河並不相通。南宋以後,黃河改道南徙,長期奪淮,壅塞淮河入海口,並抬高水位,撕破淮河和洪澤湖各自的堤防,使洪澤湖與淮河連成一片。數百年來,淮河上中游的來水,經洪澤湖調蓄後,南泄長江、東注黃海。淮河水多,洪澤湖也泛濫成災;淮河斷流,洪澤湖則水竭船停。
4. 洪澤湖描述是哪亇戲曲或影片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5. 一部電影前面是一個大湖岸上有兩個人湖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巨蟒是什麼電影
狂蟒之災(狂蟒之災系列電影)
《狂蟒之災》,講述人和蟒蛇之間生死斗爭的故事,動作電影片。自上映以來,因其故事情節精彩且製作精良,而深受觀眾喜歡,已連續拍攝了四部。分別為《狂蟒之災》、《狂蟒之災2:搜尋血蘭》、《狂蟒之災3:魂泣山溪》、《狂蟒之災4:血之蹤跡 》。
6. 上海出現罕見的「海市蜃樓」:物影上投,它是怎麼形成的
近日有網友稱上海出現了海市蜃樓,並且將行車記錄儀拍下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網友紛紛稱贊難得一見,但很快上海氣象局官方微博解釋稱,這現象並不是海市蜃樓,而是更罕見的物影上投,這是什麼現象,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所有的標志物都對上了,各位無需好奇,蜃景出現的不是平行世界,也不是古代的景象,它就是在觀察者不遠的位置,像洪澤湖這次標志明顯,可以找到這樣的實際場景,但有時候場景就是小區一角,或者沒有任何特徵的建築物,甚至是古代宮廷建築一角,那就懵逼了!其實現代建築中古建築比例也不少,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懷疑!
7. 洪澤湖電影院明日電影院上映電影
嚇死寶寶了
又名:無
看點: 搞笑 陳瑤 太糟糕 zan贊3
類型:奇幻 恐怖 懸疑
語言:漢語普通話
地區:大陸
時長:65分鍾
導演: 鴻水
演員: 馮可 劉夢珂 田渤 孟瑤 郭文麗 孫成程
8. 關於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電影有哪些
最好的,也是最近拍的是<大戰滬寧杭>.不過拍攝地點不是在長江邊,而是在洪澤湖邊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