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歐洲14世紀黑死病的資料
看下相關影片和影片背景 過去兩千年裡,三場大規模的鼠疫給世界帶來了任何一場戰亂或傳染病都無法比擬的空前絕後的社會和經濟動盪。 第一場鼠疫(542到543年間)發生在還是東羅馬帝國都城的君士坦丁堡,它打破了查士丁尼一世恢復帝國統一的夢想。 第二場鼠疫肇始於1346年。 截至到1352年鼠疫消退,它讓中古時代的歐洲和中東的人口在極短時間內從一億減少到八千萬。 這場被後世稱作「黑死病(Black Death)」、「大滅絕(Great Dying)」或「大瘟疫(Great Pestilence)」的浩劫給從公元前5000年開始的地球人口長期增長的進程橫切了一刀,其造成的人口損失要一百五十年才得以恢復。 有學者認為這就是馬爾薩斯預言中所說的大自然的調節機制;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大瘟疫不僅是人口增長的積極抑制因素,更是打破馬爾薩斯僵局的一個外生因素,為歐洲社會格局沿著全新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契機。
中古時代的人們對瘟疫的傳染性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它的成因卻一無所知。 多數人仍相信它是由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一些不幹凈的成分引起的。 今天,黑死病肆虐世界的六百多年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這第二場大瘟疫是由第一場瘟疫(查士丁尼瘟疫)中殘留下來的微生物滋生源引起的。 這些微生物源由西向東傳播,在局部地區被保存下來,寄生在野鼠、旱獺和黑鼠等生活在中亞廣大高原上的嚙齒類動物身上。 感染上瘟疫的老鼠們跟隨沙漠旅行商隊,沿著貫穿亞洲和地中海的絲綢之路,從中亞裏海被帶到了克里米亞半島。 在克里米亞,它們登上貨船,從一個港口到另一個港口,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把瘟疫撒播到污穢骯臟、人口聚居的城市。 著名的「綵衣吹笛人(Pied Piper of Hamelin)」的傳說很可能就是源自遭鼠疫重創的德國城鎮。 相傳1284年6月26日,德國城鎮哈莫爾恩(Hameln)老鼠泛濫。 一位吹笛人來到這里並答應幫城裡人驅逐這些老鼠,報酬是一千枚金幣。 他用美妙的笛聲將老鼠們催眠,把它們領到河邊,老鼠們便排著長隊乖乖地自投河中。 事後鎮長卻食言,只給了吹笛手五十枚金幣,還嘲笑他異想天開。 吹笛手臉色一沉,再次吹起了他的魔笛,這回被催眠的不是老鼠,而是全鎮的孩子們。 吹笛手把孩子們領進了山腳下的一個山洞,從此就消失了。 19世紀格林兄弟把這個傳說寫成了童話,還給它賦予了一層寓意:邪惡專門降臨在不遵守諾言的人的身上。
黑死病和佛羅倫薩這座城市聯系密切,這是因為佛羅倫薩在那些年裡遭受了最沉重的打擊,因此黑死病有時也稱「佛羅倫薩瘟疫」。 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作家喬萬尼�6�1薄伽丘目睹了當時的情形:「鼻血是死亡的前兆;男人和女人先是在大腿內側和腋下生出無名的腫塊,有的像蘋果和雞蛋一樣大……腫塊從這兩處地方蔓延到全身;然後出現黑色斑點,尤其是手臂和大腿上,密密麻麻;幾乎所有出現症狀的人三日內必死,僥幸活著的人聚集到安全的房子里,把自己關起來,小心翼翼地苟活。」 瘟疫的傳染性使人們相信唯一安全的措施是與病者完全隔絕。 病者固然是傳染源,但人們並不明白真正的罪魁是他們身上的微生物;知識的匱乏使當時簡陋的公共衛生措施如揚湯止沸一般無效。 1374年威尼斯共和國命令所有即將靠岸的船隻被拴在岸邊,船員連同貨物一起要在海上滯留四十天,以避免瘟疫的傳入。 「四十」在義大利語里是quaranta,英語中的「隔離(quarantine)」就是由此演變來的。 不久,全歐的港口都效法威尼斯,「隔離」政策被推而廣之,卻無法阻擋瘟疫的大舉入侵,原來老鼠們是沿著拴船的繩索上的岸。 由士兵們組成的防疫封鎖線(cordon sanitaire)嚴格限制著人們在城裡的活動路線和范圍,某種程度上控制了瘟疫的傳播。 然而,有成員染病的家庭常常被困在房子里不得外出,導致原本健康的家庭成員也被殃及,因此死者數目有增無減。 相比之下,更有效的措施包括焚燒死者的病衣和被褥,將死者掩埋並噴灑鹼液。 可悲的是,公眾對疾病的無知致使不少外鄉人成了散播瘟疫的替罪羔羊,這之中最駭人聽聞的莫過於對猶太人的怪罪和大規模迫害。 黑死病還給歐洲的社會和宗教面貌帶來了變革:采邑制度開始衰落,勞動階層的流動性增強,商人和工匠們的地位提高,從而促進了行會的建立;同時,羅馬天主教廷在災難降臨時的束手無力使其在人心中的權威開始動搖,民眾對基督教信仰開始失去信心。 十四世紀這場鼠疫的可怖情景被生動地記錄在一大批藝術作品裡,如尼德蘭畫家老勃魯蓋爾的《死神之凱旋》,薄伽丘的故事集《十日談》,和加謬的小說《鼠疫》,更有二十世紀電影大師英格瑪�6�1伯格曼的《第七封印》。
這場黑死病並沒有完全徹底地在歐洲大陸銷聲匿跡。 1347年到1722年之間,瘟疫在歐洲間歇性地流行過數次,這些都是在沒有通過商隊傳播的情況下爆發的。 在英格蘭島,1361到1480年間每隔二到五年瘟疫就要肆虐一次。 1630年米蘭有一半的人口隕滅在瘟疫中。 1656年和1720年,瘟疫分別消滅了熱那亞人口的60%和馬賽人口的30%。
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鼠疫發生在1860年代太平天國時期的中國雲南。 戰亂造成的人口流動使瘟疫傳播到中國東南沿海,並搭載著先進的遠洋輪船,迅速地擴散到世界各地。 這第三場鼠疫的殺傷力造成了約兩億人遇難
B. 14世紀到17世紀黑死病的背景
背景
這場大瘟疫起源於中亞,1347年蒙古軍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將瘟疫傳入,之後由亞歐商人傳到歐洲 。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
發展
1347年9月抵達歐洲的第一站——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經水路一下子蹦到北部的熱那亞和法國地中海港口城市馬賽,1348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薩,1348年3月一鼓作氣佔領了居於義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鎮佛羅倫薩。
於是,黑死病在這些城市厲兵秣馬、集中兵力,通過陸路、水路,輻射到歐洲的四面八方:從義大利北部經布倫納山口到蒂羅爾、克恩騰、施泰爾馬克到維也納;在法國,以馬賽為起點,橫掃了從普羅旺斯到諾曼底的整個國家,巴黎在1348年8月「陷落」。
1348年夏,黑死病找到了進攻英國的突破口——多塞特郡的港口,8月攻克倫敦,翌年征服整個不列顛;1349年初,黑死病從法國的東北部越過萊茵河,5月到巴塞爾、8月法蘭克福、11月科隆,1350年抵達漢堡、不來梅、但澤……黑死病的遠征又轉向北歐、轉向東歐,1352—1353年,最終來到了俄羅斯,結束了它這次觸目驚心、血腥的征程。
C. 黑死病與文藝復興的關系是什麼
黑死病加快了歐洲進入文藝復興。
一場瘟疫本來是一場悲劇,但在特定條件下有時悲劇也會成為歷史的動力,文藝復興前夕發生於義大利並傳遍歐洲的黑死病就是如此。這場瘟疫所造成的苦痛、人口銳減、秩序混亂和人們的惶惑不安,義大利首當其沖,被推到了悲劇的前台。
但是將黑死病置於歐洲社會從中世紀步入文藝復興的大背景下,它似乎又變成了促進社會轉型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義大利人率先覺醒並開啟了文藝復興的大門。
發生於文藝復興前夕義大利的這場黑死病,毫無疑問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痛苦,但是也嚴重沖擊了教會為首的傳統權威的地位,給理性主義、科學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提供了萌芽的空間。因此,黑死病不僅僅是文藝復興發生的背景,也是催生文藝復興時代到來的重要因素之一。
D. 歐洲中世紀黑死病逃難電影有哪些
1、《黑死病》是由Christopher Smith執導,Sean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主教認為是巫師散播疾病,意欲懲治。以上帝的名義派人緝拿的故事。
2、《屋頂上的輕騎兵》是一部由讓-保羅·拉佩紐執導,朱麗葉·比諾什、奧利維耶·馬丁內茲主演的愛情片。該片由法國作家吉歐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義大利革命青年安吉羅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一段傳奇般的愛情經歷。
3、《鼠疫屠城》是由Jörg Lühdorff執導的驚悚片,ristian Kahrmann、Anne Cathrin Buhtz參加演出。《鼠疫屠城》講述了法蘭克福市遭到了群鼠的襲擊,在葯也控制不了的情況下不得已闖入鼠穴展開了滅鼠行動的故事。
4、《急往遲返》一連串的命案發生了,所有門上沒有被畫上反寫的4符號的房客都死了,死者都是全身赤裸,被澆上黑漆,醫生難以解釋其死因。探長阿當斯貝格懷疑這與街頭宣讀公告人喬斯·勒蓋恩在巴黎雷阿爾(LES HALLES)廣場上有時用拉丁文宣讀的神秘信件有關,他開始調查,逐步解開了黑死病殺人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5、《黑死病的面具》是以 19 世紀美國文學家 愛倫坡的《紅死病的面具》為基礎,由黑澤明與 井出雅人在 1977 年共同撰寫的腳本。當初的計劃是要拍攝成俄國電影。作品以 20 世紀初為背景,並以讓眾多人死亡的傳染病為題,描繪了人在面對恐懼和身心極限時的狀況所展露的人性。
E. 黑死病的游戲背景
《黑死病》講述的是美國東海岸被大霧籠罩,濃霧下的人們都被感染、昏迷不醒,隨後居民變異為具有不同能力的怪物,你作為生存者也就是主角,必須在城市中活下去。
F. 求一部以黑死病為背景的影片,主角能感受到人的死亡
早期tvb電視劇《幻海奇情》其中一個故事《死之境界》就是他出去買東西回到家以後出現的怪事情,最後發現其實全村都死了。第二輯(演員:阮兆輝,吳孟達,周潤發,苗金鳳,張德蘭,駱應鈞,戴志偉) 迷離境界、陰森詭秘、疑幻疑真、觸目驚心。十個奇幻故事包括: 死之境界、歸家、先兆、假戲真做、靈魂附身、自殺、鬼咁恨嫁、回魂夜、我返嚟啦、你死我活。
G. 700年前,5000萬人死於歐洲的黑死病,它是如何被消滅的
在人類歷史上導致人口數量急劇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戰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疾病,尤其是傳染病會使得上萬人失去生命。在世界史上令人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有許多,其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應當屬歐洲的"黑死病"。
在14世紀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的黑死病,至今它的影響還是深深的留在我們的心中。現在也有很多電影的背景,都是基於黑死病那個年代所製作的。黑死病可以是說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型瘟疫之一,歐洲文明差點就因此徹底的覆滅,更是足足有5000萬人在這場大瘟疫當中失去了生命。或許有很多人會疑惑,黑死病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傳染病?它是怎樣產生的?最後又是怎樣消失的呢?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達,我們現在也已經找到了主鼠疫的治療方法,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夠忘記黑死病所帶給我們的教訓。除了要大力的發展科技以及醫療技術之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要盡量的保持身體的清潔。對於大自然存在的細菌,我們也必須要保持警惕的狀態,切不可認為人類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大自然當中還有很多事物是我們人類所尚未發現的。
H. 我這一陣子看了好幾部關於中世紀騎士的電影,裡面都提到了「黑死病」,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病
通常認為,1346年,在蒙古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譯克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細菌戰。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1348年,一種被稱為瘟疫的流行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該病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東,然後由船舶帶到歐洲。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黑死病可能是一種淋巴腺腫的瘟疫,這種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在今天仍然被發現而且同樣危險。這種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攜帶,帶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等老鼠死後,再跳到人體身上,透過血液把細菌傳染到寄生主的體內。黑死病因其可怕的症狀而命名,患者會出現大塊黑色而疼痛並且會滲出血液和膿汁的腫瘤。受感染的人會高燒不退且精神錯亂。很多人在感染後的四十八小時內就死掉,但亦有少數人能夠抵抗這個傳染病和存活下來。
I. 求 黑死病 第一季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鏈接:
作品相關介紹:
《黑死病》是由ChristopherSmith執導,Sean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主教認為是巫師散播疾病,意欲懲治。以上帝的名義派人緝拿的故事。
以《恐怖游輪》引起電影界注目的克里斯托弗·史密斯這次以歐洲歷史上慘痛的黑死病為背景,打造了這出神秘氣息濃厚的《黑死病》。
搶首贊
J. 黑死病的劇情簡介
以《恐怖游輪》引起電影界注目的克里斯托弗·史密斯這次以歐洲歷史上慘痛的黑死病為背景,打造了這出神秘氣息濃厚的《黑死病》。
故事發生在1348年的鼠疫肆虐的中世紀英格蘭。奧斯蒙(埃迪·雷德梅尼飾),一個年輕的僧侶,負責引導騎士烏爾里希(肖恩·賓飾)和他的雇傭兵前往遙遠的沼澤地中的村莊,這個村莊因為尚未受到黑死病的侵害,所以籠罩著神秘的色彩。烏爾里希一行來到這里追捕一個異教的巫師,傳聞他能夠使死者復活。
在這個伴隨痛苦煎熬的征程中,烏爾里希的特使找到了這個村莊,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烏托邦,由一個美麗的巫婆蘭吉瓦(卡里斯·范·侯登飾)領導。在她向奧斯蒙說出了她心底的秘密後,奧斯蒙被迫在自己的信仰和村莊的存亡間作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