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電影《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之後下一部是什麼
日本電影《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之後下一部是《浪客劍心:傳說的完結篇》。
《浪客劍心:傳說的完結篇》由華納兄弟(日本)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大友啟史執導,佐藤健、武井咲、福山雅治、藤原龍也聯合主演。影片於2014年9月13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根據和月伸宏的漫畫《浪客劍心》改編,講述了浪客劍心與企圖征服日本的宿敵志志雄真實展開生死之戰的故事。
主要劇情
為了救神谷薰(武井咲 飾),緋村劍心(佐藤健 飾)縱身躍入大海,昏迷中他飄到某座小島,最終為傳授了他飛天御劍流的師父比古清十郎(福山雅治 飾)所救。深感到自身與志志雄真實(藤原龍也 飾)的巨大差距,為了拯救全日本,劍心懇請師傅傳授他飛天御劍流的最高奧義。
與此同時,志志雄劍指東京,邁出武力奪國的下一步。他強迫伊藤博文(小澤征悅 飾)對劊子手拔刀齋發布全國通緝令,得知消息的薰、左之助(青木崇高 飾)則匆匆向東京趕去。
再度上路的劍心率先遭到御庭番眾的首領四乃森蒼紫(伊勢谷友介 飾)的阻擊,他一路披荊斬棘,將迎來與宿命的對手志志雄最終的對決。
❷ 秘密電影
鏈接:
《秘密》是由大友啟史執導,生田斗真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清水玲子的科幻題材漫畫《秘密THETOPSECRET》,講述了一個近未來所發生的故事。本片已於2016年8月6日在日本上映。
❸ 《浪客劍心》五部電影順序怎麼看
截至的2021年12月《浪客劍心》只有三部,觀看順序分別是浪客劍心(2012)、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2014)、浪客劍心:傳說的最後時刻篇(2014)。
《浪客劍心》在日本時代劇在發展逐漸式微之時,卻得到了廣泛好評。這部電影的動作戲讓觀眾感到滿意,也有不少原作黨傾力推薦這部作品,這相對於以往的大熱漫改電影而言,並不多見。由於原作篇幅太長,根本不可能在一部電影中講完哪怕是一小段的故事,所以製作方乾脆原創了一個新的故事。
《浪客劍心》介紹:
《浪客劍心》是大友啟史執導的一部電影,是為了慶祝《浪客劍心》的TV版動畫15周年而改編拍攝的,由佐藤健、武井咲、蒼井優、田中偉登等主演。
故事以明治維新初期為背景,講述了幕府末年「殺人不眨眼」的主人公緋村劍心(佐藤健飾),在明治維新以後發誓「不再殺人」,下定決心開始流浪生活,通過與薰的相遇,以及與宿敵的戰爭,逐漸開創和探索屬於他獨有的生活方式。
❹ 大友克洋《蒸汽男孩》的風格和流派及創作背景
《蒸汽男孩》的導演大友克洋曾經以科幻片《大都會》(2001年)而聞名,而這部電影中的一些造型與構想,直接被融入到《天空上校與明日世界》中。當導演再次以自己的習慣性風格,打造出號稱日本歷史上歷時最久、製作最昂貴的動畫電影《蒸汽男孩》的時候,影片的科幻創意,仍然使我們由衷地驚嘆不已。
一、背景:蒸汽時代的神奇想像
這部電影,可以說它是一部典型的「蒸汽朋克式的科幻電影」。
「蒸汽朋克」(Steampunk)一詞,來源於威廉·吉布森和布魯斯·斯德林寫於1991年的科幻小說《差分機》,小說主人公是歷史上實有其人的英國數學家巴貝奇,1822年,他設計了一台用於數表計算的差分機,可以自動完成整個運算過程,1834年,他又致立於比差分機更加完美的解析機的發明,這種解析機具有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輸出器,具備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雛形。但他的這種計算機依託的是機械性裝置,最終未能成功。《差分機》小說卻一反歷史事實,描寫巴貝奇成功製造出由蒸汽驅動的計算機,使蒸汽時代直接跨越了電氣時代,改變了歷史進程,邁入了信息時代。「蒸汽朋克」一詞因而具有了特定的內涵,意指科技發展未按照真實的歷史流程而走向了另一種狀態。像去年拍攝的科幻影片《天空上校與明日世界》就是這一種類型,《科幻世界》去年第九期的《異天行》也是對這一種風格的嘗試。
《蒸汽男孩》更是一部即使在字面意義上也可以看出與「蒸汽朋克」息息相關的電影。故事發生在1866年的倫敦與曼徹斯特,這是一個蒸汽作為原動力統治世界的時代,工業革命由此揭開了序幕。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蒸汽無所不在的身影,那由蒸汽作為動力的紡織機,那無所不在的吐著濃煙的廠房,那賓士在大地上的火車,都顯示出蒸汽為核心的產業革命涉及到那個社會的各個層面。
然而,正當蒸汽時代方興未艾之際,電氣時代已如春星一般迫不及待地跳出地平線。影片中,我們看到,蒸汽男孩雷在家裡運用了電能照明,蒸汽與電氣之間的落差是明顯的,蒸汽是一種物質,而電能是一種感應,蒸汽之力依靠物質接觸,而電能可以洞穿空間,感應出力量。這決定了蒸汽時代是短暫的,可以說尚未充分發展,便被電氣時代扔到了身後。
可是《蒸汽男孩》卻沿著「蒸汽朋克」的模式,設想著蒸汽時代繼續按著自身的命運不斷完善與發展,於是,在我們的面前,出現了匪夷所思的「蒸汽」新發明。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雷發明了形如大圓圈的獨輪蒸汽車,與火車展開了賽跑,奧哈拉公司發明了一套由蒸汽為動力的海陸空三軍,影片中的重要發明蒸汽球,則相當於蓄電池。更為嘆為觀止的是,由雷的爺爺與爸爸設計製造的高聳雲天的機器城。這是由蒸汽作為動力,以曲桿作為傳輸工具,以人工協調操作的一個巨大的城堡,其前進方式竟然採用了狀如機器人的機械撐腳,艱難地向前挪動著。當它俯瞰宛若模型的倫敦城區、並以摧枯拉朽的方式踐踏著城市的時候,蒸汽時代邁上了無以復加的顛峰。
像所有「蒸汽朋克」類作品一樣,它的內容是荒唐的,是一段不存在的歷史,但是,它卻從另一個層面揭示出技術發展所可能走上的歧路。影片中蒸汽時代的種種發明,實際上都可以在電氣時代看到相似的產品,蒸汽飛行兵可以在空中扔炸彈,進行偵察活動,相當於現代的飛機;蒸汽兵車,則對應著現代的坦克;而蒸汽時代的機器城在今天更是司空見慣,航空母艦、宇宙飛船、空間站都可以視著一種密集型、多功能的機器城。《蒸汽男孩》中對蒸汽時代的科學幻想,完全是立足於電氣時代與電子時代所達到的文明高度,以此賦予蒸汽以超凡的力度與完美的想像。因此,當影片把蒸汽時代的古里古怪的發明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是驚詫的,但同時我們覺得它又是合理的,因為,這種由蒸汽支撐的發明,正在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與我們發生著親密接觸,影片的幻想正是基於這一現實。
二、主題:科學發明的兩難選擇
《蒸汽男孩》中對蒸汽時代的發明作出了令人驚嘆的想像,但正像所有的科幻影片一樣,它展覽的永遠不是技術,但是人類面對技術的態度。於是,如何對待科學發明,構成了影片的主要矛盾線索。
影片以英國小男孩雷的視角,去洞察蒸汽文明存在的價值與偏頗。而走在兩個極端的,就是雷的父親與爺爺。這兩個在雷的心目中居有同等地位的長輩,卻在對待技術的用途上發生了極大的分歧,雷的父親信奉技術就是一切,勿需過問正義與否,而爺爺卻認識到技術如果用於損害人類,那麼,就失去了技術的應有意義。爸爸與爺爺的爭執,是所有科學的爭執,科學技術的雙刃劍的作用,一方面使我們感到了技術的強大,同時,也使我們深刻地體味到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戕害。
在父輩之間的爭執中,雷被迫作出屬於自己的選擇。當技術走向了反面,就像機器城異化成一個摧毀現代文明的殺手的時候,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扼殺這種毀滅人類文化的技術發明。於是在影片的最後段落中,我們看到,由蒸汽球這一個蒸汽時代的發明而捲入矛盾糾葛中的雷,用同樣的這個可以服務於邪惡、也可以服務於正義的蒸汽球,瓦解了機器城,重新讓城市復歸安寧。
作為一部日本科幻動畫片,影片中強調了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毀滅性副作用,我們可以從這個國度歷史上遭受到原子彈傷害的史實中讀到類似的隱痛,而藉助於人的自我良知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控制人類發明給自身帶來的傷害,正是這部電影隱含著的內在蘊意,從表面看,這是一部完全以西方題材、西方角色為主體的電影,但是,影片中的內在主題上卻烙印著日本的特色與思考,很多時候,我在這部電影中,總是走神地把西方人看成是日本人,可見,創作者的立場與動機,才是決定電影屬性的關鍵。
三、 音畫:歷史幻想的精緻呈現
作為一部科幻片,影片在場景設計上,確實給人一種視覺的震撼感。一方面,影片以細致的畫面,逼真地勾勒出十九世紀倫敦的城市風貌,影片多處通過鳥瞰城市的客觀鏡頭、電梯中觀望城市的主觀鏡頭,以及機器城腳踏倫敦城的多視角表現,復活了一個只能在博物館中存在的倫敦古城面貌,另一方面,影片以繪聲繪色而又細部明晰的造型,設計出了一系列蒸汽時代恢弘壯闊、登峰造極的技術發明。這兩個方面,一個是歷史,一個是幻想,歷史方面做得真實,幻想方面,則設想得神奇。相形之下,影片人物造型與動作倒顯得呆板造作,不夠流暢自然,加之電影思想沖突與人物矛盾處理上也顯得避重就輕,不夠完整與富有創意,這多少削弱了影片的深度與價值。
❺ 電影《極惡非道3》主要講了什麼
劇情簡介:
關東的「山王會」和關西的「花菱會」在激烈的對抗過後,大友跑路到韓國,投奔到日韓黑道老大張大成做其手下組長。
為的是找機會殺掉在韓國滯留的「花菱會」幹部花田,之後,他還順利的挑起了韓國「張氏集團」與「花菱會」的矛盾,大戰一觸即發。大友也為了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回到日本。
同時,「花菱會」卑劣的內部斗爭也爆發了。
《極惡非道最終章》是由日本北野武工作室製作的動作影片。該片由北野武導演,北野武、西田敏行、大森南朋、松重豐、大杉漣、光石研等主演,於2017年9月9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故事延續《極惡非道》系列作品,聚焦於東京黑道幫派之中的權利更迭,內部的勢力爭奪以及與警察的貓鼠游戲。2018年2月,榮獲第27屆東京體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
創作背景:
在北野武主持的電視秀節目中,他總是講社會、政治等的壞話,極盡諷刺,正是這些電視秀節目影響了北野武的電影創作。
《極惡非道》三部曲是對日本電影工業的一個幽默回應,嘗試著批評電影公司拍攝的影片有多枯燥無味,這是對他們的批判。影片中有很多層意思,講述的不僅僅是黑幫世界,如果把電影裡面的暴力、槍支和彼此殘殺這些動作元素去掉,影片講述的其實是現代社會里正常的世界。
二戰後日本東京市中心,有很多「暴力團」黑幫生活在那裡。北野武在那裡長大,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朋友死於「暴力團」的爭斗,影片中展示的就是那時的黑幫景象。
網路-極惡非道最終章
❻ 大友克洋的人物經歷
大友克洋1973年在《增刊ACTION》上,以漫畫家身份發表處女作。1983年憑《童夢》得到「第4屆日本SF大賞」。在擔任過電影《幻魔大戰》的角色設計之後,大友與動畫製作結緣。1988年以監督的身份,將《阿基拉》動畫化,打破日本動畫紀錄,從背景到道具,無不體現大友克洋「真實性」這一特色,未公映已引起話題,更神的是《阿基拉》漫畫中「預言」了2020年東京舉辦奧運會。其後,更以6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公映。在歐美受到很高的評價,並得到了各種電影獎。
1995年,《回憶三部曲》以三部作品的形式作為劇場版公開。其制畫和背景的工作都很細致,美麗的畫面簡直如同真實的一般。大友克洋和兩位新晉動畫家森本晃司、岡村天齋集體創作了這部3個單元的動畫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親自執導。1997年,大友克洋協助動畫的《未麻之部屋》(Perfect Blue)發布,在柏林動畫展等眾多著名動畫展中受到很高的評價。其中平常性與異常性的對比,虛構與現實的交替的幻覺感,可以說是本作品的真正價值。
1954年出生於日本宮城縣登米郡,曾取得獎項:1983年以「童夢」取得第4回日本SF大賞,1984年以「阿基拉」取得第8回講談社漫畫賞,1991年取得Yokohama映畫祭審查員特別賞,1996年以「回憶三部曲」取得第50回每日映畫大CONCOURS藤信郎賞。如果說宮崎駿是令日本動畫邁向世界的先驅,大友克洋就是他的繼承者。 大友克洋是一位在20世紀80年代末崛起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迄今為止,參與製作了五部商業動畫片。他的代表作是在1988年攝制完成的《阿基拉》(AKIRA)(「AKIRA」的日文本意是「光明」,也有將片名譯作《光明戰士》的)。他的動畫短片《大炮街》和《回憶》也很著名。
大友克洋的英雄觀既不同於古代神話中的「神人英雄」。也不同於經典中的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在《阿基拉》、《老人Z》、《大都會》和《蒸汽男孩》中,塑造了四個凡人英雄。在《阿基拉》中是不良少年金田,《老人Z》中是醫校女生晴子,《大都會》中是外來者建一,《蒸汽男孩》中是兩代科學家之後——少年雷。他們既沒有超人的體能,也沒有超常的智力,有時甚至還不如一般人,這特別表現在《老人Z》和《大都市》之中。最重要的,大友克洋所塑造的這些人物,都不是為了群體的利益挺身而出,或者說得更准確一些,他們的動機並不是為了群體的利益,群體利益只是間接地、被動地被顧及;這與宮崎駿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大不同。
大友克洋在自己作品中表現出的對機器(科技)的迷戀,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大友克洋作品中對機器的迷戀是充滿感情的,這種感性的迷戀同時伴隨著理性的恐懼,這是一種從手冢治蟲身上繼承而來的矛盾的情感,也是現代主義意識形態混合的產物。它出現在大友克洋所有重要的作品之中,如《阿基拉》、《老人Z》、《蒸汽男孩》等,同時也表現在他所製作的藝術短片之中,如《機器人嘉年華》、《大炮街》、《記憶》等。大友克洋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對機器人的科技手段的一往情深,和最終不得不將其毀滅的結局,成了他的故事中最為動人的矛盾沖突,同時也成為了他的作品的標志性的特點。
1983年開始連載代表作《阿基拉》, 並從1984年開始以每一年一卷的速度發行,各卷都在業界和讀者中引起轟動。該作被翻譯成6種語言發行海外,並於1988年由其親自執導改編成劇場動畫,大友克洋亦藉此成為國際知名的動畫製作人。之後在《老人Z》、《回憶三部曲》(MEMORIES)、《大都會》等劇場動畫的製作中均擔任了重要職務。2003年,為紀念《阿基拉》劇場動畫公映15周年,資料集《AKIRA ANIMATION ARCHIVES》出版,其中收錄了大友克洋親自執筆的500餘幅設定稿、600餘幅原畫等珍貴資料。2004年9月30日,由其擔任原作、腳本、監督的劇場動畫《蒸汽男孩》公映。
除了漫畫和動畫製作外,大友克洋還參與了三得利和佳能的品牌代言人形象設計、書籍、錄音帶、錄像帶等的包裝設計等各種工作。
❼ 極惡非道2 最後大友為什麼向片岡開槍是片岡安排人殺了牧村是么
因為大友已經知道片岡的本性(為了利益不則手段),是片岡安排人殺了牧村,目的想挑起大友的仇恨,讓大友接著報仇(自己獲利)。所以大友向片岡開槍。
《極惡非道2》講述了當警方對全日本的有組織的犯罪展開圍剿和抓捕的時候,全日本的黑幫開始了瘋狂的「反撲」。三野組和花凌組亦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開始了互相對抗的撕咬。而在黑社會的內部,早就有人對社團和警方的勾結不滿,在內憂外患中,這種不滿變成了全國性的憤怒。
5年前,在與村瀨組的對抗中,隸屬關東暴力團山王會旗下的池元組系大友組大出風頭,其以猛烈冷峻的攻勢和精明狡猾的經營手段輕松擊敗弱小的對手,卻也無意間為自己招致滅亡的命運。
戰爭末期,大友組主要頭目或死或叛,秉承著昭和遺風的組長大友鋃鐺入獄,獄中更遭到仇家村瀨組若頭木村刺殺。而原山王會二號頭目加藤借機篡位,成為山王會的執牛耳人物,號令群雄,風頭無量。
(7)日本大友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極惡非道2》演員表
1、北野武飾演大友
1947年1月18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足立區,日本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1973年,北野武結識了FRANCE座的演員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並取藝名為Beat Takeshi(彼得武)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
2、小日向文世飾演片岡刑警
1954年1月23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三笠市,日本影視男演員。2017年,與村上虹郎共同為動畫片《犬屋敷》配音,出演犬屋敷壱郎;12月1日,出演由山田涼介主演的電影《鋼之煉金術師》在日本上映。
❽ 一部有趣的日本電影,情節起伏,秘密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
《秘密 (1999)》講述了寒假裡,直子(岸本加世子飾)和女兒藻奈美(広末涼子飾)去外地探望外公途中,長途客運車發生意外墜入山崖,直子不幸死去,藻奈美奇跡般地得救。醒來的藻奈美對著父親(小林薰飾)卻直呼其名,說自己是直子。
這一天,新人研究員青木一行(岡田將生 飾)被分配到“第九”,他很快就接觸到一樁詭異的案件。某個男子因涉嫌殺害全家而被判處死刑,薪剛和青木一行對死刑犯露口浩一(椎名桔平 飾)的大腦研究時意外發現,滅門案中失蹤的女兒露口絹子(織田梨沙 飾)居然揮舞著利刃刺向家人。以此為契機,連鎖事件接連發生,甚至指向了“第九”的禁忌之地——貝沼事件,當初薪剛的好友鈴木(松坂桃李 飾)以生命為貝沼事件畫上血淋淋的句號,而今黑暗的秘密逐漸浮出水面。
❾ 介紹一下大友克洋有哪些經典的作品
大友克洋是一位在20世紀80年代末崛起的日本動畫電影導演。迄今為止,參與製作了五部商業動畫片。一般認為他的代表作是在1988年攝制完成的《阿基拉》(AKIRA)(「AKIRA」的日文本意是「光明」,也有將片名譯作《光明戰士》的)。他的動畫短片《大炮街》和《回憶》也很著名。 漫畫 Short Peace(大友克洋自選作品集)(全1期)(雙葉社) HIGH STAR(全1期)(雙葉社) GOOD WEATHER(全1期)(奇譚社) 韓塞爾與格雷狄爾(全1期)(CBS SONY出版) 再見日本(全1期)(雙葉社) 已是戰爭的氣氛(全1期)(雙葉社) BOOGIE WOOGIE WALTZ(全1期)(奇譚社) 童夢(全1期)(雙葉社) AKIRA(全6期)(講談社) 仰望步行(全1期)(講談社) OTOMO KATSUHIRO ARTWORK KABA 1971-1989 ILLUSTRATION COLLECTION(講談社) 大友克洋幻想集(全1期)(講談社) SOS大東京探檢隊(全1期)(講談社) THE MEMORY OF MEMORIES ZeD 動畫 1979 火球 1983 幻魔大戰(人物設計) 1986 迷宮物語(監督、腳本) 1987 機器人嘉年華(監督、原作、腳本) 1988 阿基拉-AKIRA(監督、原作、腳本) 1991 老人Z(原作、腳本、機械設計) 1992 國際恐怖公寓 Warudo apaatoment hora(監督) 1995 回憶三部曲 MEMORIES(原作、總監督) 1998 遺跡守護者 Spriggan (總監修,構成) 2001 大都會 Metropolis(腳本) 2004 蒸汽男孩 Steam Boy(企劃、原案、腳本、監督、美術設定、Layout) 2006 蟲師真人版(監督)
❿ 日本電影《溺水小刀》劇情解析精選
日本電影《溺水小刀》劇情解析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