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問一下日本中國美國電影中的等級制度。
美國電影的分級制度
G級: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 普通級,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回遊吸毒鏡頭和臟話; 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限制級,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日本電影分級制度沿革與映倫
日本映畫倫理管理委員會,簡稱映倫,是日本電影審查的權威機構。在1949年初建時隸屬於日本影像製作者聯盟(政府承認的公益法人組織,相當於美國的MPAA)。1957年之後改組獨立。獨立後的映倫吸收了電影界以外的人士參加影片的審查,主要任務是審查電影腳本、影片,除了故事片外紀錄片、新聞片、廣告片均在審查之列,並且在當時提出了「以電影界以外的第三者的眼睛去審查電影」的宗旨。映倫的審查費為85日圓每米,與美國MAPP評級審查不同的是:在日本所有的影片必須經過映倫的審查之後方可上映。審查過的影片標有「映倫」字樣,未經審查的影片不得在「日本全國演出、放映環境衛生同業工會聯合會」所屬影院放映。
2.2.2具體分級措施
普通:「一般電影」,所有年齡段都可以觀賞的影片,影片中雖有性描寫,暴力描寫等鏡頭,但是情節發展必不可少的、並盡量控制在有限的范圍內;「PG-12」,未滿12歲的少兒不可單獨觀賞,偶有不當內容,需在家長或保護者陪伴下方能觀看(性、暴力、殘酷、毒品描寫;恐怖電影;電影中有小學生以下少兒容易模仿的鏡頭)
限制級:「P-15」,未滿15歲少年,一律禁止其入場與收看(有虐待描寫)
禁止級:「P-18」,未滿18周歲,一律禁止入場與收看(強烈反社會行動、行為;表現美化吸毒的描寫)
中國電影起步並不晚,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也有過短期的輝煌。而且早在1930年11月國民政府就頒布《電影檢查法》,雖然當時的《電影檢查法》主要目的是維護國體,批判外國電影,針對美國辱華影片。當時的電影審查機構中央電檢會將檢查「注意侮辱國體之外片」作為主要任務。解放後我國沿襲了蘇聯的電影監管體制,可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尤其是文革期間,中國的電影產業由於受到意識形態的局限,而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改革開放以後,隨著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大量的國外影片占據了大部分的中國銀幕。去年12月11日之後,電影業的大門更是向國外敞開,我國的電影製作與審查機構是應該做好准備來迎接挑戰。
4.1我國電影監管體制與審查制度的現狀
中國電影現行的審查制度是l997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發布的《電影審查規定》,按照規定,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設立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和復審工作,並對電影可能涉及的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社會道德、生活方式等各個層面制定了相應的審查標准。
我國現行的電影監管體制是基於國務院2001年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一部中國拍攝的電影,其審查的流程為:首先,劇本備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所有將要拍攝的電影劇本必須送達總部設在北京的廣電總局有關部門,一般十天到十五天之後給予批復;隨後,(電影製片單位以外的單位)在通過立項之後,去北京廣電總局領取一次性的《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拍攝許可證);
『貳』 美國,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電影,有什麼不同的特點,要詳細點的
美國往往比較注重電影,所以美國電影往往是刺激、驚險、救世主......之類話題。而對於中國,當往往看完後,會覺得什麼都沒有留下。現在的中國電影在不斷發展,但仍不及外國影片。質量、劇本等許多因素都仍然應該更細致一些,在細節上更符合生活一些,或許還可以將距離拉小。韓國電影相對內容就比較揪心,唯美、悲劇、浪漫,人物關系較復雜。日本電影有很多是直達人的內心的 不管是愛情、友情、親情,感情細膩,讓人看了很有感觸。畫面感好,從人性出發,揭露最真實最本性的一面,而且日本電影往往很黃很暴力。
『叄』 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日本電影是什麼
鄧小平1978年訪日後,中日關系進入了一段相當好的時期。為了加強中日間的文化交流,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引進了一批日本電影。 80年代初期,在影視音樂等方面,在中國颳起了一陣「日風」。日風的影視音對那一代中國人的影響,是現在韓風所無法比擬的。其中沖擊波的第一波,當屬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日本電影。
一 、電影《追捕》 紅遍大江南北,冷麵硬漢高倉建飾演的檢察官,追捕中不忘使命。
二、電影《人證》麥秸草帽在山谷里飄落,山谷里又響起了焦尼關於草帽的歌聲……
三、電影《砂器》我是孤獨的孩子,在寂靜的河邊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際。
四、電影《遠山的呼喚》一部無法替代、百看不厭的經典中的經典。
五、電影《幸福的黃手帕》幸福像手帕一樣飄揚
六、電影《伊豆的舞女》初戀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無論這段感情是否成熟,也會永遠銘刻在心間。
七、電影《絕唱》 一部關於愛情的絕唱
八、《生死戀》 九、電影《蒲田進行曲》
十、電影《寅次郎的故事》 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肆』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中國黑幫和日本山口組 請問這部電影叫什麼
可能是:
<新宿事件>
2009年 香港
片長:120分鍾
劇情簡介
20世紀90年代中國東北,鐵頭(成龍 飾)和女孩秀秀(徐靜蕾 飾)兩情相悅。不久,秀秀作為二戰遺孤返回日本,從此杳無音訊。掛念秀秀的鐵頭偷渡來至日本,投靠同鄉阿傑(吳彥祖 飾),與一眾華人偷渡客過著提心吊膽的黑工日子。
此時的秀秀已經更名結子,嫁給了日本黑幫三和會的若頭江口利成(加藤雅也 飾)。親眼見到這一幕的鐵頭心灰意冷,自此決心千方百計賺錢,留在日本。他們撈錢的手段很快觸及到台南幫的利益,最終導致阿傑被斬斷右手。鐵頭跟蹤台南幫老大高捷(高捷 飾),意外得知一場黑社會的利益仇殺陰謀,他和一眾朋友不可避免地捲入其中……
推薦另一部也很經典的黑幫片 <不夜城>,金成武主演.值得一看.
『伍』 日本電影有什麼樣的藝術特色與中國電影相比又有什麼特色
極端......
唯美的特別唯美,絕望的特別絕望......
『陸』 關於日本侵略中國的所有電影,都有哪些
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釵、血戰台兒庄、鬼子來了、鐵血昆侖關、喋血孤城、平原游擊隊、百團大戰、黑太陽731、烈火金剛、小兵張嘎、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隊、黃金大劫案、舉起手來。
『柒』 找一部電影,裡面有一個中國小伙很能打,跟一個大個打得很猛
金剛王之死亡救贖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日本對華侵略的背景下,日本侵略集團扶持各類侵略組織以圖從精神和武力上完全征服中國。日本哈迪斯神社就是眾多日本侵略組織中最具精神信仰的一支。
哈迪斯神社選擇在南少林重建。傳說被少林寺高僧賜予金剛王稱號的少林俗家弟子,曾經是哈迪斯第一代成員的k-29
在佛教凈土南少林秘密修行,少年哈迪斯的成長經歷為他三十年的人生埋下了無法掙脫的陰影。面對金剛王的內心羈絆和哈迪斯神社的到來。一代高僧元祖師傅在臨終之時以禪機點化金剛王。金剛王在經歷師父圓寂師弟被抓的劫難之際,屹然奔赴哈迪斯神社掀起其拯救自我毀滅哈迪斯成就金剛之王的覺悟之路。
是不是,如果是希望您能採納
『捌』 關於3個中國小孩被日本忍者組織訓練的電影
三個小孩
『玖』 中國電影和日本電影的區別
不覺得中國電影的模式已經固定了嗎?大概就青春打胎劇,愛情買賣劇,裝逼扮酷劇,色情恐怖片,低俗網路段子劇這幾類(大部分,國產還是有好片的)。
本來日本電影並不算多好,但你看他們的電影,完全沒有讓你感覺重復。而且各類題材都有,即使相同題材也能有不同感覺,
反觀我們國內,青春就是打胎,愛情就是狗血,恐怖片就是露肉,喜劇就是前段時間的網路過氣段子大合集,還有全程不知道在干什麼只知道男主很帥女主很靚的。看過幾部之後其他的就是換個人名劇名的相同作品。
這樣看來就是觀眾決定了電影市場的方向,簡單的道理:有人看的電影有票房,所以大家都拍,沒人看的電影沒票房,所以導演就干不下去了。
國產電影和日本電影不同根本在於受眾的不同,大家樂意去看的電影不同所以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會不同。
記住,我說的是大部分人喜歡看的,我們國家還是有很多人吃爛片那一套的。
『拾』 中國黑幫和日本黑幫相鬥的電影
這種題材的電影不多,我看過的唯一一部相近的應該是 成龍的《新宿事件》,你可以先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