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佰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爭中隨處可見死傷的普通百姓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國民黨將領陳誠之子講述日軍之殘忍
淞滬會戰之慘烈、悲壯,不是一言兩語可道清,卻應被所有國人銘記,強烈推薦大家觀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會戰實錄》,優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軍」: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於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但仍節節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南京,已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蔣介石對此會議充滿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孤軍奮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與信息,以爭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強國的介入調停,遂決定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
88師的師長孫元良最終派出麾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率領他們的是第524團團附謝晉元,他們的陣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現的四行倉庫。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這四百將士,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支隊伍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
就這樣的四百多人,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觀——租界里的中國民眾與英美記者,不顧流彈橫飛,全程圍觀著對岸這場中日軍隊的激烈交戰。
戰時的四行倉庫與對岸的圍觀百姓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滬上名醫陳春仁在多年後回憶起這場戰事圍觀時記錄道:「八佰壯士」稱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國旗。
3. 堅守之後緣何撤兵?
中日連日戰爭,給對岸的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四行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巨大煤氣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當局通過外交途徑照會中國政府,要求政府從人道立場下令孤軍撤退。
很快,蔣介石便下達了撤軍令。
雖無法接受,但軍令如山,謝晉元只得顧全大局、執行命令。
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沖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② 張藝謀導演的影故事原型是什麼
張藝謀的電影《影》的原創故事來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截取的是「大意失荊州」這一段故事。
影片講述了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而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
看似境州是子虞的影子,但子虞又何嘗不是境州的影子,雖然在結局的時候,子虞被境州殺死,不過境州很有可能將會是下一個子虞,這樣循環,從未停止過。
《影》不像張藝謀以往很多電影中讓鞏俐、章子怡等女演員塑造大女主的形象,這里的女性不是主角,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事實上,夫人似乎更傾心於境州,而不是她真正的丈夫,如同打鬥場面一樣精心設計的激情一吻,他們的願望和慾望,的確增加了影片的質感和敘事張力。
張藝謀花了大量時間描繪了故事的背景和政治局勢,介紹了片中人物,這讓影片前期稍顯冗長,半個多小時後,才在子虞的藏身之處有了第一次短暫的戰斗。
子虞為了訓練境州能夠讓其打敗楊蒼,對境州的訓練從未停止過,一直在尋找破解楊蒼大刀的精粹所在,最後還是小艾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境州才會勝利。
另一個令人難忘的元素是片中似乎從未停止下雨,頭發和飄逸的服裝被壓得很重,水珠從身上和武器上彈回來,這使得由動作導演設計的猶如舞蹈般的動作場面看起來更加壯觀。在其他方面,雨也很重要。
③ 電影《影》敘述什麼樣的故事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這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關於影子的來龍去脈,真身從來忌諱莫深,不願提及而令真相撲朔迷離 。
沛國大都督子虞(鄧超飾),被敵國戰將楊蒼(胡軍飾)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鄧超飾),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鄭愷飾)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的境州在貴族的權謀游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
④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講的是什麼時候的事
是唐末的,因為正好有一首詩:
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
故事開頭是大王征戰之後大勝回朝,暗暗發覺宮廷內部已發生微妙的變化,原來王後與大王子發生不倫之戀,而小王子、大王子、宮女之間的三角戀更是復雜。各方為權力、情慾展開明爭暗鬥,最後矛盾不可避免地總爆發,所有爭斗的人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空盪盪的皇宮內只剩下大王孤獨的身影,大殿外則是一幅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的悲涼景象……
⑤ 電影《亂世佳人》講述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情
我認為講述的是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前夕,南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城郊外的塔拉庄園和十二橡樹庄園被奴隸主們狂熱求戰情緒所籠罩。男人們興高采烈地談論戰爭,毫無根據地認為南方聯盟必勝。塔拉庄園的郝思嘉小姐則另有煩惱,她聽說她心目中的偶像、十二橡樹庄園的衛希禮先生將與亞特蘭大城的韓媚蘭結婚,不禁妒火中燒。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貴族的優雅生活被新生的強大的北方資產階級打敗,個人命運溶進了時代的變革中,庄園、騎士、佳麗、奴隸主、奴隸,曾經的歌舞昇平、曾經的閑暇安逸……所有的一切都隨著南方庄園夢的結束而終結,曠世的愛情也終於破滅,此情只可成追憶。
⑥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金剛川》是為了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而推出的一部電影,是一部為表達對中國軍人的感激之情的力作。
電影《金剛川》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詮釋,他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影片以一條名為金剛川的河上為故事發展背景,以志願軍無畏美軍炮火的攻擊,拚命架起一條運送物資的橋梁為故事主要內容,塑造了此次戰爭中戰士們有血有肉的愛國情懷,以及殊死拼搏的忠心赤膽。
英雄張振智與他的戰友在河上用7天7夜的時間建出了一條橋,但是當橋已經完工時,美軍卻派來了轟炸機,在志願軍上方狂轟亂炸,把那所7孔的橋炸的只剩下2孔。由於時間緊急,張振智與他的戰友沒有時間思考太多,只得在槍林彈雨中再次修橋。
電影中對橋修好被炸,炸好又修這一段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通過觀看這一片段,我們也能夠深刻的體會到,當時作戰環境的艱難,以及涌現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視死如歸的勇氣。盡管天空中處處藏著危險,但是他們還是堅守到了最後,等運輸車把物資運通過這座橋運到了其他地方,他們終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無疑這部電影一定會激起許多中國人心中的愛國情懷,對於大家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能夠喚醒大家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激盪。電影《金剛川》也讓我們對於中國軍人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任何時候都不拋棄不放棄,即使用血肉也要築起一道橋梁,對於他們來說,完成自己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
⑦ 張藝謀的《影》結尾是什麼意思
結尾,小艾飛奔沖到門口,透過門框窺探,掙扎了許久還是選擇沒有在眾人面前揭穿,她看到了什麼,想必是田將軍熟知內情已帶群臣下跪,俯首稱王。田戰這個角色對沛國對子虞可謂是真心絕對,當然這也免不了子虞許下的他都督的位置,田戰絕對是不希望出來的是鏡州,出來的是鏡州,必然子虞敗,子虞敗,田戰仍然是被壓制的。假設出來的是沛王,那子虞必死,都督的位置仍然是鏡州,這次是真身而不是影,田戰依然二號將軍。但是出來的若是子虞,那鏡州必死,田戰自然而然成了名正言順的都督。《影》主題是討論人性的掙扎、生存,別忘了有陽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⑧ 《影》什麼時候上映
《影》是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威秀電影亞洲公司出品的電影,由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關曉彤、吳磊、王景春等主演。[1]
該片所講的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於2018年暑期上映。
中文名
影
外文名
shadow
出品時間
2018年
出品公司
樂視影業、威秀電影亞洲公司
發行公司
樂視影業
製片地區
中國
拍攝地點
北京懷柔中影基地、襄陽棗陽漢城
拍攝日期
2017年3月18日-7月16日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李威、張藝謀
類型
劇情、武俠、動作
主演
鄧超,孫儷,鄭愷,胡軍,王千源,關曉彤,吳磊,王景春
上映時間
2018年暑期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⑨ 韓國電影真實講的是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亞洲最大規模賭場巨大的陰謀與戰爭,「和我長得一樣的人出現了」。SIESTA賭場開業前,出現在組織老大張泰英(金秀賢飾)面前的暗黑組織老大曹源根(成東鎰飾)主張自己擁有賭場的所有權,陷入賭場搶奪危機的張泰英為了解決危機去拜訪了投資者。某天,不僅是姓名連外貌也一樣的可疑投資者(金秀賢飾)出現了並提出把曹源根一起解決的方案。隨著可疑投資者的登場,與曹源根之間爭奪賭場的戰爭開始了,圍繞著他們的巨大秘密和陰謀漸漸浮出水面。
⑩ 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電影的誕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