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2012年是世界末日
瑪雅預言:2012世界末日預言,瑪雅人十大預言
瑪雅究竟預言了什麼?哪幾個已經實現了?瑪雅原來在哪裡?
瑪雅人十大預言 專輯是在前段時間剛剛火爆播出的2012電影之後變得異常火熱的,大家甚至對瑪雅人十大預言 專輯產生了過度的迷信。而歸根結底這些又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呢?我們可以想一下,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怕的東西,而對於生命的珍惜又是大家所共有的,2012中所表現出來的極度的恐怖可以說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一件事情,但如果瑪雅人的預言真的成為現實的話,無疑這一切都會活生生的發生,那將是人類的末日。
瑪雅人十大預言 專輯當中最主要講術的內容是:據在瑪雅文明中,有一預言,地球將在第五太陽紀迎向完全滅亡的結局。當第五太陽紀結束時,必定會發生太陽消失,地球開始搖晃的大劇變,而這終結日據推算,為現今西歷對照,就在西元2012 年12月22日前後。
也許..大家可能不會相信.因為開始我也是這樣的..但是.後來,我看了下相關資料.覺的有些奇怪...之前完全不相信的態度也有所改變..
了解歷史的親可能都知道消失的瑪雅文明吧..瑪雅人在一瞬間全部消失..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至今,這仍是一個密團.但是.瑪雅人留給我們太多的問題了...他們的預言百分之99都變成了現實..他們預測到了汽車,飛機的生產日期.有些親可能會問.他們怎麼會知道以後有一種東西叫做汽車..這也正是奇怪的地方.在埃及.一些瑪雅文明研究者.在他們生活的地方和一些石頭上發現了這些.他們預測了西特勒出生和死亡的日期..完全一樣....
人類歷史上的3次大浩劫...其中一次就出現的瑪雅人身上..即使他們預測到了也改變不了.....那一次..就是上面我所說的 消失的瑪雅文明.當第五個太陽紀來臨,太陽會消失,大地劇烈搖晃,災難四起,地球會徹底毀滅,按照馬雅歷法是三一一三年,換算為西歷便是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雖然很多民族都有末日預言,但為何瑪雅人所說的末日預言,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原因是瑪雅歷法的計算,非常准確,從瑪雅人的歷法得知,他們早已知道地球公轉時間,是三百六十五日又六小時又二十四分二十秒,誤差非常之少。另外對於其他星體的運行時間,在計算上亦非常准確,對於數學上「○」的單位數字,早在三千年前,瑪雅人已經使用而且他們所繪制的航海圖.比現在任何一個都要精確...
瑪雅人說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臨以後,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 這就是瑪雅人給我們留下的預言當中最可怕的一個,也是十大預言的終結篇,人類歷史就此終結沒有了下文的講述。
2010年開年便發生的兩場大地震吸引了全球人民的熱切關注。而發生在上周六下午的智利8.8級大地震更是讓《2012》這部去年上映本已過氣的電影重回人們視線。有不少好事的網友更是將幾場大地震的數字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組神秘的九宮格數字,嚇壞了網友也繼續炒熱了另一部去年的電影《先知》。
當地時間2月27日3時34分,智利發生8.8級地震,震源位於海底59.4公里,地點位於馬烏萊地區外海,這是該國50年來遭受最嚴重的災難。雖然該次地震釋放的能量是海地地震的百倍,但由於智利是地震多發國,建築物的抗震級數較高。實際的破壞力是小於海地地震的。不過事後發布的海嘯預警卻驚嚇了五十多個國家的人民,可以說是牽動最多國家人心的一場地震。
而事後便有人在網上流傳這組據說非常神秘的數字,嚇壞了眾多網友。
神秘預言:世界末日
科學家們首先利用瑪雅歷法來揭穿所謂的「世界末日」預言。瑪雅歷法並沒有結束於2012年,因此瑪雅人自己也沒有把這一年當作是世界的末日。不過,2012年12月21日(冬至)肯定是瑪雅人的一個重要日子。美國科爾蓋特大學考古天文學家安東尼-阿維尼是一名瑪雅文化研究專家。阿維尼表示,「在瑪雅歷法中,1872000天算是一個輪回,即5125.37年。」
瑪雅人對於時間的計算比其他許多文化都要精細。阿維尼介紹說,瑪雅人曾經發明了所謂的「長歷法」,這種歷法把最初的計算時間一直追溯到瑪雅文化的起源時間,即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根據「長歷法」,到2012年冬至時,就意味著當前時代的時間結束,即完成了5125.37年的一個輪回。長歷法於是重新開始從「零天」計算,又開始一個新的輪回。阿維尼認為,「這僅僅是一個重新計時的思想,與我們每年元旦或周一早上重新開始一年或一周生活完全一樣。」
在阿維尼看來,瑪雅預言中關於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說法是一種被誤解的說法。那一天是瑪雅歷法中重新計時的「零天」,表示一個輪回結束,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而並非指世界末日。同時瑪雅長老皮克頓終於忍不住跳出來說:「根本沒這回事!」他甚至表示,末日理論源自於西方,瑪雅人從來沒有這類想法。瑪雅人所說的2012年,指的應該是人類在精神與意識方面的覺醒及轉變,從而進入新的文明。
神秘預言相關一:兩極倒轉
某些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聲稱,到2012年,地球將會兩極倒轉,地球外殼和表面將會突然分離,地心內部的岩漿將會噴涌而出。分離的大陸會將整個人類填入大海,地震、海嘯、火山以及其他災難一起出現。
科學家對於這些所謂的預言進行了批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家亞當姆-馬爾盧夫對「兩極互轉」和瑪雅預言都有深入的研究。馬爾盧夫認為,岩石中的某些磁性跡象表明,地球可能發生過這樣劇烈的磁場變化,但是這一過程是一個持續數百萬年的緩慢過程,如此緩慢以至於人類根本感覺不到這種變化。
神秘預言相關二:天體重疊
一些星象學家認為,2012年將可能會出現「天體重疊」。這種「天體重疊」現象每二萬六千年出現一次。根據「天體重疊」的預言,太陽在天空中的線路將會穿過銀河系的最中央。許多人擔心這種天體錯位將會讓地球處於更為強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牽引之下,會加速地球的毀滅。要麼可能是引起地球兩極互換,要麼是在銀河系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黑洞。
莫里森堅決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解釋說,「2012年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可怕的『天體重疊』現象,或者說只會出現一些正常的天體現象。比如每年冬至時,從地球上看太陽,太陽看起來就像是處於銀河系的中央。一些星象學家或許會對這種現象很興奮,但對於科學家來說,這種現象毫無特別之處。它不會造成地球引力、太陽輻射、行星軌道等事物的變化,也不會對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任何影響。沒有任何奇怪之處。只有認為世界即將面臨末日的人才會把這些普通的天文現象看作是一種威脅。」
關於「天體重疊」問題,德克薩斯大學瑪雅專家大衛-斯圖亞特介紹說,「沒有任何瑪雅古書或藝術品提到過這個問題。」阿維尼也認為,瑪雅長歷法將2012年冬至作為一個輪回的終點正是體現了瑪雅文化的天文成就。許多人通過觀測天象學會了如何精確預測日蝕以及其他天文現象,同時也掌握了農業季節輪回與某些天文現象的關系,而瑪雅歷法又與農業季節輪回存在著緊密聯系。
神秘預言相關三:未知行星撞地球
有些人預測,一顆神秘的X行星正在向地球的方向飛來。據說,如果行星正面撞上地球,地球將會因此而消失。即使兩者只是輕輕擦過,也會造成地球引力的變化,從而引起大量小行星撞擊地球。這種未知行星真的會在2012年出現嗎?
對於這個問題,莫里森給予了否定的回答。「不可能。可以最直接地講,本來就沒有這個天體存在。」
這個關於未知行星撞擊地球的預言最早出現於2003年,一位婦女聲稱她收到了來自宇宙某行星的信息。莫里森強調,「從2003年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如果在太陽系內確實存在這樣一顆行星的話,那麼天文學家肯定在過去十年中就已經開始研究它了。我們肉眼應該是可以看到了。所以說,這顆所謂的未知行星是不存在的。」
神秘預言相關四:太陽風暴襲擊地球
在許多關於2012年的災難預言中,太陽是地球最重要的一個敵人。傳說,它將會於2012年產生致命的太陽耀斑,將地球上的人類烤焦。
事實上,太陽耀斑是有規律可循的,其爆發周期大約為11年。劇烈的太陽耀斑可能會破壞地球上的通訊設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但是科學家們從來沒有說過太陽會釋放出強大的太陽風暴足以烤焦整個地球,除非是太陽已明顯不遵循其活躍周期。(太陽風暴持續時間比較短,除非他違反其周期,持續長時間。 但這不太可能。)
而且科學家預計,下個太陽耀斑周期的最頂峰也並不是2012年,而在之後的一兩年。」
神秘預言相關五:瑪雅人究竟預言過嗎
瑪雅人預言過2012年世界末日嗎?瑪雅人究竟有沒有預言過2012年是世界末日?如果有,那麼他們確切是預言哪一年?許多學者對瑪雅文化一些證據進行了深入研究後發現,其實瑪雅人並沒有留下任何關於2012年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明確記錄。
不過,瑪雅人確實遺傳下來了一本手卷,也就是著名的「德雷斯頓抄本」。在「德雷斯頓抄本」的最後一頁,有關於世界末日場景的描述。該場景設想一場洪水將毀滅整個世界。不過,這種世界末日的假想在許多文化中都有存在,並不僅僅是瑪雅人才有的預言。阿維尼認為,這種設想並不能當作證據來看待,更不能看作是一種預言。
相反,阿維尼認為瑪雅人事實上並不擅長預言。他解釋說,「他們對時間的認識大多是針對過去的,而不是未來。當你了解關於長歷法的記載後,你就會發現裡面講的大多是瑪雅統治者和他們祖先的關系。統治者把自己的淵源說得越久遠,越能說明統治者地位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我認為,這就是瑪雅統治者為什麼使用長歷法的原因。因此,長歷法並不是為了預言未來,而是為了證明過去。」
瑪雅歷法說,根據瑪雅預言上表示,現在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已經是在所謂的「第5太陽紀」。到目前為止,地球已經過了四個「太陽紀」,而在每一紀結束時,都會上演一出驚心動魄的毀滅劇情。
Ⅱ 青春片(電影)為什麼依然這么火
1.對美好青春的追憶,引發共鳴
對於那些70後,80後來說美好的青春已逝,他們正是職場中的白領達人,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難免會覺得心煩和焦慮。因此有人就會懷念過去,懷念過去簡單單純的生活。在《老男孩》、《那些年》引起的「懷舊」情緒的影響下,趙薇的《致青春》沿著懷舊的路線將這種情緒一走到底。懷舊的結果也並不像《老男孩》、《那些年》那樣溫馨動人,不再是停留在對物品、對青春的懷舊。而是走向了對「精神」的懷舊,引發我們對生活的深度思考。
對於正值青春的90後來說,青春是明媚的憂傷,我們追憶已逝的大學時光,高中時懵懂的暗戀或甜蜜的初戀。青春與愛情,總是永恆的主題。對青春的懷戀無疑成為了見證我們也曾瘋狂過,愛戀過,冒險過的方式。
2.黃金檔期的上映安排,天時地利人和
一部電影營銷的成功,不僅要有優秀的發行團隊策劃、好的話題、還要選擇合適的檔期。檔期的選擇也是電影發行策劃的重點。只有在特定的時間節點,有特定的消費人群才有了特定的檔期。 《致青春》上映幾天後就是「五一黃金周」,年輕人都有閑暇時間來影院觀影。另外《致青春》上映的時間也恰好遇到學生們的畢業季。在畢業季學生往往會對校園生活戀戀不舍,面對校園青春帶有一點悲傷情緒。這部電影的主題正好可以讓他們發泄一下這種悲傷情緒,藉助這部電影來懷念青春告別校園。也就是說電影《致青春》「在合適的時間遇上了正確的人」。
3.導演演員明星陣容強大,微博營銷影響大
微博是一個新興的、重要的的新媒體。根據《中國互聯網第30次發展研究報告》,截至 2012 年 6 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已經達到 2.74 億。在微博的已注冊用戶中有大批的明星,他們擁有超高的人氣,他們所發布的微博具有強化效應,他們發布的信息傳播效率更高,傳播量超大。趙薇作為國內著名的明星,在微博(截至6月18日微博粉絲數量:41846316)上影響力較大,關注、支持她的粉絲很多,她所發布的信息可以迅速被粉絲傳遞並分享。「致青春」這一話題本就在懷舊的潮流中引人熱捧,再加上微博的影響讓它的受眾人數直線上升。這便是作為新媒體之一的微博營銷對電影票房的巨大影響。
Ⅲ 《2012》這部電影為什麼叫2012
《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掙扎求生的經歷;該片被稱為《後天》的升級版,投資超過2億美元,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又一力作。
中文名: 2012
外文名: Farewell Atlantis
其它譯名: 2012世界末日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Roland Emmerich
編劇: 羅蘭·艾默里奇、哈拉德·克盧瑟
類型: 動作,冒險,科幻,災難
主演: 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
片長: 158分鍾
上映時間: 北美、中國首映:2009年11月13日
分級: USA:PG-13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190080
主題曲: 奇跡之刻,演唱者:亞當·蘭伯特
拍攝時間: 2008年7月~2009年1月
就因為它講述的是在2012年世界末日的故事,所以就叫2012.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Ⅳ 電影《2012》主要講些什麼啊
2012年是瑪雅預言中的世界末日,隨著這個日子的到來,人們必須面對一場前所未有的毀滅性浩劫。
《2012》聚焦於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有一個通往另外一個相對世界,於是帶著好奇心進入這個全新的世界。新世界的事物使其聯想到了古代瑪雅人的預言----一個新世代的啟示錄。
故事發生在2012年12月,一家人正在度假。沒想到根據瑪雅預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瑪雅人的日歷也到那天為止,再沒有下一頁。人類要如何才能阻止一切被毀滅呢?
看點:世界果然會像瑪雅預言的那樣在2012年毀滅嗎,庫賽克、格洛弗卻非要與這場災難一拼高下。
以《史前一萬年》在北美電影市場招來一片惡罵的羅蘭德·艾默里奇,並沒有因為這部質量低劣的拖期片而影響情緒,2008年他和《史前一萬年》的編劇哈拉德·卡塞爾聯合打造一部名為《2012》的災難巨片,而哥倫比亞公司將斥資近2億美元的製作費供羅蘭德·艾默里奇繼續揮霍。
《2012》和《獨立日》、《後天》有著相同的災難背景設定,對艾默里奇來說簡直駕輕就熟。影片講述了2012年底,一家人在度假時遇到了瑪雅人預言中的世界末日,於是為了求生而展開艱難跋涉。此片和艾默里奇以往拍攝的《哥斯拉》、《後天》以及《史前一萬年》等災難片,很有可能有著類似的故事結構和橋段,基本是在絢麗地展示特效場面之後,將看似不可收拾的災難化險為夷。
根據北美影評人對艾默里奇的期待指數,可以看出這個曾經輝煌過的災難片大導演,近年的狀態並不盡如人意,因此哥倫比亞高層發言人也稱,《2012》2億美元的預算有可能打些折扣,以規避一定的票房風險。
可能是因為艾默里奇的號召力在《史前一萬年》之後受到了重創,這個曾經能夠請得起威爾·史密斯(《獨立日》)、梅爾·吉布森(《愛國者》)等一線大牌的導演,如今似乎已經無法邀請大明星加盟。《2012》中的主要角色由丹尼·克雷弗、約翰·庫薩克和珊迪·妞頓擔當,雖然3位在好萊塢的知名度不低,但他們實際的票房號召力卻相對有限。不過,以片酬支出來看,本片將省下一大筆特技製作費,整部影片的末日場景表現,有可能是唯一的亮點。
《2012》已確定在2009年11月13日公映。
Ⅳ 2012年世界末日,是真的嗎
專家解讀《2012》 太陽風暴是否造成世界末日?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素琴
搜狐網記者 羅園
【嘉賓】: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主任王勁松
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研究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天文台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王華寧研究員
羅園:最近有一部電影特別火,號稱為美國災難大片的《2012》。裡面有一些現象,例如太陽風暴、九星連珠、小行星撞地球、地震以及《聖經》中出現的席捲世界的洪水和大浪等情景一連串在片中都有反映。許多網友問,2012年到底是不是世界末日,片中的情景到底會不會在現實中上演呢?
非常榮幸邀請到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主任王勁松和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研究預報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王華寧研究員兩位專家,歡迎您,同時非常榮幸邀請到《中國氣象報》王素琴作為我們嘉賓主持。
從科學角度闡述《2012》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小行星撞地球、太陽爆發、九星連珠、地磁反轉究竟有沒有可能性,2012年到底會不會是世界末日等。首先請問一下王華寧研究員,從科學角度來講影片《2012》是否有一定的科學基礎呢?
一、《2012》沒有科學依據 有些現象即使發生也不會造成毀滅性災害事件
王華寧:影片《2012》從科學角度來說沒有科學依據。片中提到「由於太陽產生中微子,能夠被地球所吸收,使得地球產生巨大的熱量變化,給地球帶來巨大災難。」太陽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恆星,不可能產生影片中的所謂「中微子」,片中所說完全是一種臆想。
王勁松:最近,《天空望遠鏡》雜志對一些所謂科學或者古代文化裡面關於未來世界末日的預言進行了一些剖析,原文是英文的,如果大家感興趣在《中國國家天文》雜志上可以找到這個文章。建議大家去看一看。
王素琴:影片中有一個劇情是「九星連珠,天生異象」,歷史上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現象?
王華寧:「九星連珠,天生異象」是一個太陽系行星幾何位置排列的現象。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分布,處於一條直線上的機會很小。例如,計算結果表明,如果要九個行星都排在對太陽張角15度的扇形區域內,要六千年才出現一次。有人測算,2145年可能有一次幾個行星分布在15度以內的扇形區域內。就目前來講,至少沒有任何資料記載來表明它們處在這個位置時候有什麼災難產生。
王素琴:「地球受到中微子的影子,地心溫度升高,致使地震、火山噴發等災難的發生」,中微子是什麼樣的概念,有這么大的威力?
王華寧:中微粒子是一種粒子,它和其他物質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非常小,現在雖然在科學上已經認為它有一定質量,但是對於地球來講,它吸收中微子的可能性依然是非常小的。比如說我們把幾萬個,甚至幾十個萬個地球排成一排,大量的中微子依然可以很輕松穿過去。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微子還是很難被地殼所吸收,更不要說加熱地核。
王素琴:影片里還提到地球磁場極性反轉的現象,而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在45億年的歷史中,地磁的方向確實在南北方向反復變化了數百次。這是不是說影片中所描述的地磁反轉,有可能在2012年發生?
王勁松:據記載,過去地球發現了171次地磁反轉,最後一次發生距現在已經有70萬年,整個171次地磁反轉沒有任何規律。但是從平均間隔而言,這一次據上次時間偏長的,目前沒有科學預測下一次是在什麼時候可能發生地磁反轉,但是地磁每年可以偏移多少度,這個是可以檢測出來的。
另外一個科幻片《地心歷險記》也講地磁場突然消失之後,地球會怎麼樣。如果地磁場真的消失的話,飛行的鴿子全部撞到建築物上撞死了,這些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另外,地球的磁場能夠阻止外太空的電子,地磁場和大氣共同防護著我們的地球。如果地磁反轉過程中間出現暫時性的地磁消失,這樣衛星就會受到很大影響,航空就會受到影響。特別在有人類的這一段歷史中,沒有任何記錄發現地磁倒轉發生時,人口密度有所降低。因此,地磁倒轉可能會產生一系列後果,但是對地球毀滅性沖擊是不存在的。
王華寧:需要強調地球磁場極性倒轉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就算最短的周期也得幾十萬年才能夠形成比較明顯的倒轉,是一個緩變、漸變的過程,而不是災變的過程。
羅園:也就是說影片中地磁短時間內突然一下倒轉這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王華寧:這個說法很難成立的。我們知道太陽磁場極性倒轉周期是22年,這個周期是比較短的。
王勁松:即便是倒轉,也不會對人類有毀滅性沖擊,不會造成災變性的事件。
二、小行星撞天體經常發生 可監測可應對基本無危險
羅園:影片中有些內容的確是危言聳聽的,影片中提到小行星撞地球這種現象可能嗎?
王華寧:小天體撞擊較大天體的事件每天都在太陽系中發生,只是規模很小。例如地球上的流星雨,就是很小的、流浪在太陽系的小天體被地球俘獲而形成的。我們知道月球上面有很多坑,那就是隕石撞擊的結果,因而我們稱之為隕擊坑。對地球而言,撞擊事件可能會發生。但是好在我們現在監測手段還是比較強大的,一些大的天體也容易被望遠鏡或者科學手段探測到,我們可以及時發布預警,規避災害。
王勁松:月球被撞得千瘡百孔,但我們沒有看到它被毀滅,更別說地球了。地球被大氣所包圍,太小的空間碎片撞向地球時,已經被大氣銷毀了,最後不會給地面造成任何影響。據說當年通古斯大爆炸,造成整個西伯利亞毀壞性的損傷,這應該是有可能的。適當大小的行星有可能造成局部性毀壞,但是再大,也不會造成整個地球、整個人類的毀滅。原因有兩個。一是概率比較小,二是現在的手段足以監測到它,也就是說可監測、可預報、可應對,對人類來說非常容易做到。實際上還有一點,彗星撞擊行星的可能性稍微大一點,因為它的軌道比較扁,在太陽系軌道橫越「馬路」,所以容易造成撞擊事件的發生。就目前監測來看,還沒有發現這樣的危險。
羅園:今年2月10日,美俄衛星在太空上相撞,衛星軌道按理說應該是固定的,而且是可監測的,為什麼沒有意識到會撞到呢?這是一個很突發的事件。
王勁松:衛星的軌道是固定的,而且現在每發一顆衛星都要申請。所謂美俄衛星相撞其實是美國衛星和俄國的航天器碎片相撞。按照正常軌道運行的衛星,我們可以預測,但那些失去控制的航天器碎片,軌道需要監測。也就是說,現在比較大的碎片是可以測出它們的軌道,軌道的變化也是可以計算出來並可以預警。比較小的航空器的碎片確實不可預測,而且不可規避。法國有一個衛星,桿很細,曾被另外一個衛星碎片把桿打斷了。這發生的幾率應該很小,但是它確實發生了。通過監測預警,規避空間碎片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現在也在做這樣的事情,對於碎片的撞擊確實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發生在太空中概率最高的碰撞事件,但很多都是可控的。
王素琴:我國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也對碎片進行了分析,是不是說太空中也像地面交通一樣,需要管制?
王勁松:對於可控的衛星,管制上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對於太空碎片,空間垃圾這種問題,很難歸屬哪個國家。隨著人類對太空活動越來越多,空間垃圾也急劇增加,因此,國際上應共同實行條文對太空上垃圾進行管理。但是對海上的事情都很難管,對太空上的事情就更難管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應該具備足夠的監測預警能力,並且進行適當規避。要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第一要嚴密監控這些碎片,第二是可控衛星一定要自身具有規避能力。例如航空飛機,目前已經採取了很好的規避段。但對於監測不到的,又能造成一定損傷的現在確實沒有什麼有效辦法,也許將來哪一天把太空垃圾收一收也是可以的。
三、太陽風暴真實存在 對航天通訊電網等影響較大
羅園:影片中還有一個描述比較多的氣候現象,就是很強的太陽風暴可能引發世界末日,在我們搜狐科學頻道也報道過這樣的內容。新聞說美國科學家曾發過一份特殊報告,2012年9月22日將出現太陽風暴,有可能引起一場地球災難。有份報告描述的:90秒鍾之後美國一些地區將陷入災難危機,很可能美國淪落為發展中國家,經濟損失達數萬億美元,恢復可能需要4至10年,想請問兩位專家什麼是太陽風暴,有怎樣的威力呢?
王勁松:我想稍微對這個事件介紹一下,在今年愚人節前後,英國有一個雜志發表一篇報道稱,2012年太陽風暴可能引發你剛才所說事件,2012年9月22號發生超級太陽風暴,科學家認為這件事會對地球造成什麼什麼損失。當時這份報道是在愚人節前後,我們也沒有深究,但是很多科學家對這個很敏感,追看並詳細分析了這份報告。事實上,這個時間是怎麼出來的呢?與《2012》這個電影也有關系,因為裡面提到了瑪雅日歷,這個日歷在12月21號終止了,而媒體往往喜歡用一種巧合提高公眾注意力,因此出現了2012年9月22號會暴發太陽風暴的說法。
1859年爆發過一次強太陽風暴。科學家說1859年爆發的那一次太陽風暴如果發生在現在的生活、經濟、科技狀態下,會造成怎樣的災害難於估量。這里我要強調,關於2012年這個時間,完全是雜志為了把這件事演繹得更加漂亮加上去的,我們預測2012年可能是一個太陽活動峰年,但是沒有哪一個科學家說會爆發超級太陽風暴。
王華寧:太陽風暴要和太陽活動做一個對比,太陽活動是太陽上出現活動異常的現象,例如太陽上出現黑子,但是黑子不是爆發現象,黑子本身能存在很長時間,我們用黑子數量來表現太陽活動水平高低。在太陽上黑子數量比較多的時候容易產生爆發現象。一個大規模的太陽爆發會從太陽一直到地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太陽風暴是指的源於太陽的大規模爆發,影響到太陽系全部的空間領域,引起這個領域里的空間環境強烈變化。
太陽風暴的威力有多大呢?如果從單一的太陽爆發而言,其威力還是很大的。它所釋放的能量可以這樣形容: 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攤到一兩個氫彈。但是這些能量不會一下子全部傾注在地球上。只有當地球處在它的能量噴發方向上,才能承接部分能量。地球迎向太陽風暴的面積很小,只能接受太陽爆發能量的很小一部分,一次太陽爆發的能量不可能全部抵達地球,所以說不會引起地球上毀滅性的災害。但是太陽爆發的確給地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過去人類發展水平很低,人類不能感知太陽爆發。現在不一樣,我們有人造衛星,宇航員還遨遊太空。 當太陽發射出大量的帶電粒子,或者太陽風暴產生的時候都會對人造衛星、宇航員以及各種飛行器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尤其對宇航員的健康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另外對於通訊系統,我們現在有手機,有GPS導航,還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利用無線電信號的,不用這些東西沒什麼影響,但現在我們有這樣的通訊設備了,肯定會對通訊信號造成較大的干擾。比如二戰時期英國人用雷達探索德國的飛機。有一次雷達發出警報,以為德國人的飛機來轟炸了,結果發現是太陽爆發搞的惡作劇。
事實上這一類現象經常發生,我們要先搞清楚哪些現象是由太陽風暴引起的,哪些不是。再如電網,像加拿大這樣高緯度地區的電網,更容易受到沖擊。現在,電網規模建得越來越大,太陽風暴到底會對電網造成什麼影響,我們需要考慮。總而言之,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依賴高技術系統的東西越多,太陽風暴通過影響高技術系統影響我們人類社會的機會越大,這值得警惕,也是我們現在搞空間天氣監測和預測的一個重要依據。
王素琴:「誇父計劃」就是針對空間天氣預測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計劃?
王勁松:確實現在有一個針對太陽風暴監測的計劃。據美國最權威科學雜志評價,這是中國目前最具雄心的一個太空計劃。實際上是由三顆衛星組成,一顆叫做A星,位於地球150萬公里日地連線上,這個衛星基本上可以「固定」在這個位置上,不管地球怎麼繞著太陽轉,這顆衛星永遠在日地之間位置,永遠看得見太陽,跟傳說中的誇父追日一樣,因此「誇父計劃」名字就從這里來的。
誇父A星能夠在這些影響還沒有到達地球之前就監測,可以連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太陽活動。另外還有兩顆誇父B星,在軌道上面兩顆星是共軛的,也就是可以保證一顆衛星正好在這個軌道遠地點的時候,另一顆衛星正好在近地點,保證任何時候至少有一顆衛星能夠看到地球北極區域。我們知道地球磁場有兩極,一個從地球裡面出來,一個匯集到地球裡面。太陽產生的物質都是帶電粒子,帶電粒子不能橫越磁場。 因而地球磁場對地球表面的生物產生保護作用。問題是在地球磁場的兩極磁力線是垂直於地面的,帶電的粒子就可以順著磁力線打到地球表面附近,沖擊地球大氣形成極光。這種現象南極和北極都有。因此整個地球磁場整體如果有變化,最終都會在極光變化中可以體現出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極光區域,但是它從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地球整個磁場狀態,假如說我們巧妙配置兩顆衛星,至少有一顆可以完整看到北極光變化的話,基本上可以完整看到地球整個磁場周邊環境的變化,因此用三顆星能夠做到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
王素琴:目前「誇父計劃」進行到什麼程度?
王勁松:用極小的配置完成最大的科學實驗,最早在2002年,北京大學提出這個計後,得到了國際和國內的積極響應,經過幾年推進,國內有十幾個部委,國際上,中國航空局與歐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三方基本明確聯合合作,美國也明確表示支持這件事情。
目前,衛星的軌道設置,衛星上科學儀器的配製,以及儀器工作模式等一系列工作都已經完成了。在我們希望在下一個太陽活動峰年的時候,或者稍微晚一點發射衛星為我們國家,甚至整個人類服務。
剛才提到日地連線有一個引力平衡點,國際上叫第一拉格朗日點(L1)。這一個點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點,目前國際上有兩個衛星在那個地方監測有關太陽風暴的情況,但是這些衛星已經超期服役了,不知道哪一天這個設備就沒有了。因此有科學家講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面對太陽風暴完全「瞎」了,這個後果是什麼,就像現在有台風,有各種風暴來了之後我們沒有任何監測手段,來了我們不知道,那麼人類受到的損失就很大了。
因此,這個時候「誇父計劃」能夠成功的話,是為全人類做貢獻,這顆衛星除了本身的科學意義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到時候是目前已知的人類唯一的一個要在那個地方監測太陽風暴的衛星,因此它的作用立刻凸顯出來了,因此被全世界所關注了。
四、空間天氣災害需要重視 監測預警工作還應加大投入
羅園:空間天氣既然是天氣,為什麼我們平常感受不到呢?
王勁松:只要太陽存在,空間天氣就存在。為什麼現在只是說普通天氣,沒有說空間天氣,是因為我們人類還沒有發展到比較敏感的那一步。有史以來,我們知道最大一次太陽風暴發生在1859年,是咸豐九年,那個時候電話剛剛開始使用,所謂可能受影響的系統幾乎都沒有出現。
王華寧:就算有電網,規模也是非常小的。
王勁松:規模小可能影響也不大。空間天氣災害是與時俱進的災害,人類越發達,技術越先進,影響就越大。比如1859年那一次,最近比如2003年,2000年都有幾次非常著名的太陽風暴,甚至產生了一定的災害,那個時候空間天氣災害等級我們定位一個類似於10級的話,那麼1859年那一次是100級了,但是那次的影響,我們特別翻閱了有關史書,目前找到只有在河南《獲鹿縣志》里記錄,在1859年那次,出現極光。
王華寧:反過來可以這么想像,當我們很多實驗室或者工程建在火星上,建在月球上,人類要去空間站、月球、火星地方工作、旅行等等,出門前不光聽天氣預報,還要聽空間天氣預報,這就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了。
羅園:在科技比較發達的最近幾年,有沒有出現過比較嚴重的空間天氣災害?
王勁松:1985年,加拿大整個停電9個小時,損失慘重,很簡單就是因為一次太陽風暴導致地球磁場變化,我們都知道磁場變化會產生電場,這個電場有多大呢?大概每米20毫伏,或者每公里20伏這么一個電壓,一千公里就是兩萬伏,一個主電壓器燒毀了,從而導致大停電。
王華寧:有一個評估結果,航天器故障原因40%與太陽風暴有關。
羅園:2012年有可能是一個太陽活動峰年,是不是2012年不適合發射航天器?
王華寧:目前觀測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太陽活動的高峰年可能晚於2012年,大約在2013年,也可能有半年至一年的誤差。我們對太陽活動周期變化是有編號的,有完整記錄的太陽活動周編號已經到了第24號,也就是目前已經開始的太陽活動周叫做第24個太陽活動周,它的活動強度可能比以往的第23、22、21、20、19等周要低一些,所以太陽爆發產生的頻繁程度可能性相對會小一些,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大的太陽風暴的產生。
一個太陽風暴從產生到結束,短的有幾個小時,長的可能連續好幾天,所以對太陽風暴始終要保持警惕。
羅園:中國是一個航天大國,應該特別注意空間天氣預警方面。與世界先進的水平相比我國空間天氣預警水平是如何?
王華寧:目前來講全球空間天氣預報和空間天氣預報研究信息是完全開放的。全球從事空間天氣預報的業務人員經常交流空間天氣信息,空間天氣預報技術,所以說我們國家的空間天氣預報水平是與國際現有水平同步的,我們與國際同行在同一個水平之內做同一件事情。國際上有一個空間環境服務組織,這個組織在全球建立12個區間空間警報中心,分布在五大洲不同的位置,北京就有一個。這12個區域警報中心幾乎可以做到每隔兩多個小時發布一次空間天氣預報信息。不過要說水平差距,毫不客氣說我們國家在空間天氣觀測、監測這方面投入還是偏少的。我們有「誇父計劃」,還有空間太陽望遠鏡計劃和其他計劃,但是目前還僅僅是計劃。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太陽和空間環境觀測衛星在天上。這方面我們國家要努力,要把自己空間天氣監測設備放到空間去。
王勁松:從另外一個角度補充,實際上現在說空間天氣預報大家很容易想到天氣預報,我們人類空間天氣預報相當於五十年前的天氣預報,屬於已經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進步,但是滿足人類需求遠遠不夠的狀態,這種狀態國際上當然有隨著技術發展的總體體現。比如隨著空間活動規模增大,空間天氣災害性事件帶來的損失會越來越大,所以人類會越來越關注,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從我們國家角度來講,有這么一個問題,大家首先想到如果是有一個災害要發生,第一句就問到你能不能預報?這個預報不是從腦袋裡憑空出來的,必須有基礎,也就是王老師講的監測手段,如果我連監測的手段都沒有,現在沒有氣象衛星叫我怎麼去預報天氣,沒有氣象雷達怎麼預報局部地區有暴雨。我們空間天氣預報現在也有一些爭論,有的人覺得我必須從科學的觀測數據出發推演到底能不能發生,有些人就有經驗,甚至經驗的預報水準比監測的水準更高。第二,為了我的預報准確必須要做好監測,國務院授權讓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做這件事情,我們也有大量經費做監測和預報,我們已經有五十年的預報經驗和歷史,預報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而且我們的水平在國際上根本不比別人差。
目前的太陽活動強度處於公元1900年以來的低水平,這個時候很少人知道一批科學家在做空間天氣預報預警。但是並不是說太陽活動低水平的時候,空間天氣就不造成災害。實際上我們就碰到過空間天氣環境的改變對衛星產生了影響,或者因為某種特定條件造成衛星出現故障,這個監測工作恰恰是在太陽活動最少的時候我們做到了。就跟前面提到的那個問題非常相關,空間天氣既然是天氣,為什麼感覺不到?首先因為你不理解。比如電網,我們分析過一些數據,在它的一些未知的故障里就有一個空間天氣事件在時間上是有對應的。但是很多人往往沒有意識到這個對他們到底影響有多大?現在整個社會對於空間天氣這件事認知度太低了,所以現在很多專家院士呼籲要把中國建成一個具有空間天氣知識的國家,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目前也有在呼籲把空間天氣災害列入我國應對自然災害之中,這個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目前確實拿不出像地震,火山,雷暴那種海量的數據去說明我們國家國民經濟會受到多大影響,但是只要中國不停的往前發展,空間天氣災害性事件造成的損失是越來越大的。如果在這個時候國家在政策層面上就能夠把空間天氣,空間天氣災害這件事情重視起來,會使得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做這種事情,一旦災害發生我們就有辦法應對。空間天氣對於人類的災害影響中間需要一個放大器,對空間天氣敏感的技術系統在中國越來越多,空間天氣、太陽風暴後果的放大器越來越多,2013年肯定是一個高點。
空間天氣災害這件事情,發生是必然的,影響是隨著我們人類或者我國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大,我們應對減緩這個災害的能力水平取決於今天人類的認知程度和所做的貢獻。
王素琴:第二屆華人空間/太空天氣科學大會上,王勁松主任在會上發出成立空間天氣預報聯合會商中心的建議。這項建議目前是不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會商中心會不會在近期內成立,盡快提高空間天氣的預報水平和能力?
王勁松:實際上國際上已經有了把各國的預報成果貢獻出來,信息通用的做法。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分散的組織。對於我們國家來說空間天氣的監測預報力量是分布在不同的點,比如說像科學院空間天氣預報做得非常好的,還有對於一些空氣環境預報做得非常好的,這個不僅僅需要政策上支持,還需要系統支持。空間天氣的成員彼此之間非常熟悉,而且非常團結的,我們現在把這些最高水平的預報成果拿到一起來討論,後端的數據是可以共享的。目前想做這么幾件事,第一個我們需要建立核心的團隊,包括其他部門最高水準的科學家,其次我們要建立一個很好的機制,這個東西跟天氣預報不一樣,這個事情目前狀態下還是分散的時候,我們必須集中起來有一個合理的機制,有了核心,有了合理機制之後,然後我們做一個更加開放的平台,讓全球的人都能夠參與到這個平台,最終使得我們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平台去提高我們空間天氣預報水平,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我們正在積極推進。
Ⅵ 如何評價 2012
《2012》是一部劇情足夠豐富、特效精彩的電影。
《2012》在長達160分鍾的時長里,電影做到了未有一刻令人睏倦,當原本只能得見臆想的世界末日,被如此真實震撼的被呈現於銀幕,那驚心動魄的特效場面所留給觀眾的只有屏息以待;
羅蘭·艾默里奇利用人們對災變末世的恐懼引人入勝,又用人性中所留存的種種光芒,弘揚以人性的美好,上演了一場足載影史的電影傳奇。
影片不復雜,無非就是逼真特技加一些爛熟的劇情,最後一秒的生死懸念、美國國家主義的張揚等等,但它把這些東西、各種元素糅合得讓觀眾目瞪口呆,幾乎達到了銀幕所見和想像力的一致。至於影片的驚悚感,這基本是「過山車型」,間隙式地給予觀眾相應的驚喜。
(6)2012電影為什麼這么火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傑克遜·柯蒂斯(約翰·庫薩克飾)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假,卻發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乾涸,而這個地區也成為了禁區。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
查理告訴他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傑克遜以為他是個瘋子,就一笑而過走開了。
然而第二天,災難就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地獄。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爆發。傑克遜和眾多家庭一樣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對全球性自然災害不知何去何從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過的方舟和地圖,於是決定前往諾亞方舟基地尋找生存的機會。
Ⅶ 2012這么垃圾的電影為何還有人看
2012導演,編劇純S13,給中國鏡頭就是西藏那些窮地方;給中國人的鏡頭,就讓人覺得那人真他媽欠揍。特別到了最後登船的時候,那些對話,好像中國人就該做苦力,然後外國人去延續種族。
這片子看了真揪心,好好一個災難片,他偏偏要搞一些歧視,挖苦中國人的東西。
還有一點,就是主角的問題,又是一個跑了老婆的傢伙。我前幾天剛看過災難片《世界大戰》,和2012主角模式是一摸一樣: 生了一男一女,跑了老婆,接孩子過來耍,然後孩子瞧不起老爸,然後老爸拯救世界,然後被孩子崇拜,看得我一陣反胃……由此可見,編劇真是NC加狗血。
不過,這電影特效做的很棒,那個10.9級地震的鏡頭的確很眩……
還有,這電影雖然垃圾,中國是做不出來的。
Ⅷ 盤點影史震撼災難場景:為什麼說《2012》是災難片的最強王者
在電影誕生的100多年裡,災害片是一種特其他類型,也受到許多人的喜歡。因為這類電影有許多震撼的特效畫面,雖然多是虛擬的,但那些災害瞬間,仍是很令觀眾感到激動的。
《2012》片段
緊接著,災害從西向東敏捷擴散,舊金山的金門大橋開裂,白宮被洪水吞沒,世界范圍內的大災害初步了。
結語其實災害片場景炸裂的還有很多,如《後天》、《泰坦尼克號》、《哥斯拉》等等,但這些電影更多會討論災害降暫時的人道。
Ⅸ 2012世界末日-是真的嗎為什麼網上炒的那麼厲害√√√
呵呵,好笑哦,幹嘛相信那些有的沒的,別自己嚇自己哦~
不過倒是可以給你點信息:
2012年地球末日說近來,網上關於2012年地球末日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甚至連網路知道天文版里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因此,個人認為到了反駁這些流言的時候。雖然我才疏學淺,但還是在他們的所謂的論據中看出諸多問題。
1.天王星異常接近地球引關注。「天王星的軌道令該遙遠行星反常的接近地球,由原本距地球31.4億公里,拉近至目前只有25.9億公里,並將一直保持此距離至2012年。」
這樣的說法在我看來簡直可笑,首先,這些滅亡論者連天王星到地球的平均距離都不知道。天王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9.21天文單位,考慮上偏心率距離地球最近也只有18天文單位左右,最遠也只有20.5天文單位。18天文單位摺合成千米大約27億千米,還是與它們的數據不符。
次外,從他們的言語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行星運動的無知。對於天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天王星的運行周期非常長,幾乎可以看作不動。在一年中,地球到天王星的距離從18.2到20.2天文單位中周期變化一次。他們卻說天王星在2005年到2012年一直接近地球。可笑。
2.地球磁極倒轉「丹麥行星科學中心一個研究小組近日詳細分析了丹麥「阿斯泰茲」號人造衛星收集的最新資料」
真是遺憾。查閱歷相關資料,這顆衛星不存在。也不會著一個存在的東西才來忽悠人。
3.強厄爾尼諾「2011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共發生4次日食。2012年發生2次日食」
「南京大學教授林振山等人預測,2011年會發生 事件。」
現很遺憾的告訴那些人,林振山教授確有其人,但是是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當我搜索「南京師范大學 林振山 厄爾尼諾」又查無資料。消息的真實性可想而知。
還有,一年發生4次日食固然比較少,但也沒什麼奇怪的。每年月亮過黃白交點前後17天且月相為朔月一定會發生日食。所以一年最多發生4次日食,最少發生2次日食。正常。還有厄爾尼諾現象平均6,7年就有一次,日食的周期(沙羅周期)是18年11天,兩者不能整除。所以如果2012年有4次日食,還有厄爾尼諾說是日食引起,那若干年後,發生厄爾尼諾現象一定只會有兩次日食,是不是說明日食會抑制厄爾尼諾??
4、星相上,2012年將出現大十字,土木相沖,日月相沖,這代表流血和死亡,上次十字發生在伊拉克戰爭。
正常,土木相沖。代入會和周期公式計算1÷12+1÷28=1÷周期。可得周期是20年,20年一次,比上次大十字少見多了。見怪不怪。
5、「星相上,2012年5月5日從雙魚時代正式過度為水瓶時代,雙魚時代的特徵是工業和科學技術發展,水瓶時代的特徵是精神領域的提升。」
牛,查一下Skymap,可以得到春分點從雙魚座到寶瓶座要公元2600年(如果不是春分點的變化我也想不出第二種理解了,還要請諸位指點)用不找懷疑天文軟體的准確性,古代利用星相斷代都是靠這些軟體。
6、「地球正在進入光子帶。」
遺憾啊。光子帶曾經有人認為是存在的,但是經過天文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了光子帶是不存在的,還拿這個作論據,是湊,還是心虛?
尤文圖斯球迷論壇,尤文
7、「台灣一個學齡前班的孩子突然說起古maya語,大概意思是說要凈化地球,時間是2012年。」
只能說偽造者水平不怎麼樣。瑪雅語還有諸多沒有破譯,更不要說閱讀了。它們怎麼知道這孩子說得是瑪雅語??
由上可知,不要太擔心。而且NASA也說了世界末日之說實無此事! 網上炒得厲害不過是一些無聊的人或者杞人憂天的人的大膽而無實據的推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