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慈禧的電影有那些
關於慈禧的電影有以下幾部:
1.《清宮秘史》:是1948年由朱石麟執導,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黑白古裝劇情片。該電影以戊戌變法為主線,講述了上自中日甲午戰爭,下止義和團運動。由演員唐若青飾演慈禧。
2.《西太後與珍妃》:是1964年由易文執導,李湄等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在晚清,懿貴妃得干預朝政,設計把與她爭寵的漢女牡丹春鏟除。咸豐駕崩,懿擁同治為帝,藉助舊情人榮祿的軍力,排除異己,以西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
同治英年早逝,西太後扶植內侄光緒為帝。國勢日弱,光緒欲勵精圖治,西太後疑帝受其寵愛的珍妃唆使,雙方勢成水火。甲午戰敗,光緒銳意維新,卻遭西太後禁於瀛台,珍亦被囚禁。其後,義和團作亂,觸發八國聯軍入侵,西太後倉皇逃難,出走前逼珍投井自盡。
3.《火燒圓明園》:是1983年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其中劉曉慶飾演慈禧。該片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咸豐帝寵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該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該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特別獎。
4.《垂簾聽政》:是1983年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等主演,其中劉曉慶飾演慈禧。該片以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為背景,講述了慈禧從被選入宮到垂簾聽政的故事 。1983年10月20日,該片在中國香港上映。1984年,梁家輝憑借該片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5.《兩宮皇太後》:是1987年由王學新導演,方舒、劉冬主演,其中方舒飾演慈禧。講述「辛酉政變」後,載淳繼位,慈安、慈禧兩宮太後開始了垂簾聽政後,發生的一些故事。
6.《一代妖後》:是1989年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陳燁,陳道明,鞏俐,李岩等人出演的一部劇情片,其中劉曉慶飾演慈禧。影片講述了西太後慈禧、同治皇帝載淳和太監安德海之間的故事。
(1)1864講什麼的電影擴展閱讀: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後,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後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慈禧。
後聯合慈安太後(即孝貞),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後卷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後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
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後,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㈡ 花落花開的電影:花落花開
劇情介紹
海報上,曠野天低,女畫家提著柳條筐,穿著樸素的衣裳,吹過原野的風撫摸著面頰。這樣意境的畫面顯得干凈樸素,簡潔隨意。這就是《塞拉菲娜》(《Séraphine》)的風格,娓娓道來,卻朴實、真誠。
橫掃七項愷撒獎的《塞拉菲娜》已經成了法國文藝界當下最熱的話題,導演馬丁·普沃斯特用平淡的敘事手法,約朗德·莫羅用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法國女畫家薩賀芬·路易(Séraphine de Senlis)的傳奇一生。花落花開,電影讓一個被湮沒在大眾視野里近百年的樸素藝術家又重新顯露身影。
1864年,法國樸素派的女畫家薩賀芬出生在瓦茲河畔的奧維爾,父親是名鍾表匠,母親是牧羊女,她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牧場和學校里度過。1882年後,她便長住在桑利斯,成為專門幫人做清潔的鍾點工,同時身兼數份幫佣,只為了多攢錢買畫具顏料。影片里,鍾點工的薩賀芬裹著灰藍的衣裳,體態臃腫,樣貌也無奇,穿著加了襯裙肥大邋遢的裙裝,步履更顯蹣跚,白天她忙碌在工作之中,晚上則在家裡用豬血、草葉汁自製出天然顏料,虔誠的她堅信有守護天使在保佑她,她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邊唱歌邊繪畫,身旁有燭光和聖母相伴。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1912年。德國藝評收藏家威廉·伍德搬到桑利斯,薩賀芬正好負責打掃他的房子。在杜佛夫人的一次晚宴上,伍德偶爾在角落裡看到一幅蘋果靜物畫,意外發現這般精湛的畫作竟然是出自清潔工薩賀芬之手。從此,薩賀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致力於「樸素藝術」的伍德買下了薩賀芬的全部畫作,並決定為她舉辦一次畫展。但生不逢時,這樣的好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止了。伍德不得不逃離法國,走之前他囑咐薩賀芬:「你要一直畫下去。」在戰亂中,伍德遺失了薩賀芬所有的收藏。
戰爭使得薩賀芬失去了工作,靠著積蓄和別人的救濟度日,一貧如洗的她卻仍然躲在自己的世界裡瘋狂地繪畫,用創作渡過混亂的戰局。直到1927年,伍德返回法國,在香堤伊的桑利斯之友藝術社的畫展上,他再一次看到薩賀芬的畫作,他決定要支持她成為畫家。影片里,當伍德找到了薩賀芬的住所,大門緊閉,門把手上掛著「薩賀芬小姐在忙,請勿打擾」的字條。伍德輕扣門扉,薩賀芬出來只說了一句:「你回來了。」語調平淡,卻隱含深情,她眼神清澈,回報伍德一個天真的笑。伍德決定提供薩賀芬所有的畫具,並在財力上大力支持她,讓薩賀芬可以專注地畫畫。
從未接受正規繪畫訓練的薩賀芬,靈感就是她最熟悉的自然風光,植物昆蟲,水果花朵,這些都是她最常表現的題材。她最鮮明的風格,是把植物結合羽毛等組成重復的裝飾性圖案,偶爾瘋狂地點綴睫毛和著火的叢林,強烈的反差遠看就像一團著了火的樹林。她說,「我的靈感來自天上,是上天引導我去畫。」
在伍德的賞識和資助下,薩賀芬漸漸受人矚目。她開始揮霍,揮霍著她的繪畫天分和伍德的錢,從顏料、畫筆到廚具、服飾,再到房東的大房子,昂貴的婚紗禮服,她渴望能在巴黎開畫展,渴望能夠脫離人生的貧困坎坷,渴望收獲一段渺茫的愛情。
1930年,在薩賀芬首次參與樸素派畫展的3年後,經濟危機席捲了世界,也擱淺了伍德的事業。伍德的財務狀況岌岌可危,無力再購買她的畫作,更不用說舉辦畫展。人生的大逆轉也帶給了薩賀芬難以解脫的痛苦,她陷入了精神錯亂、被害妄想症的幻覺世界,被安置在一間精神病院里。即使她的作品展出、賣出,伍德都無法與她見面告訴她實情。影片里,薩賀芬在被帶進精神院前,披著雪白的婚紗,將銀器挨家挨戶送給鄰居,她自言自語,眼神空洞,神情恍惚。在精神病院里,薩賀芬遺忘了所有,天使的聲音,巴黎的畫展,伍德先生,她的繪畫,還有她自己。1938年,伍德被德國剝奪公民身份,財產被法國沒收,但他還是幫助薩賀芬搬到獨立的療養房裡休養。影片的最後,薩賀芬穿著黑色的衣服,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向長滿青草的山坡上,在蔥郁的大樹旁坐下,草長鶯飛,微風輕輕吹拂,她獨享著她的安靜。
1942年12月18日,薩賀芬孤單過世,伍德1947年在法國西南部也寂寥逝去,但他在去世前成功地履行了當初的諾言:在1945年,他終於在巴黎法蘭西畫廊為薩賀芬舉辦了個人畫展。
影片中所呈現的薩賀芬畫作都是裝飾在世界知名館廊的經典之作,例如巴黎的馬約爾美術館(Maillol Museum, Paris)、尼斯的國際素樸藝術館(Museum of Naive Art, Nice)。
《巴黎我愛你》友蘭達·夢露與《竊聽風暴》烏爾里奇·圖克爾主演。
㈢ 有哪些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推薦么
1.《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南北戰爭的巨制,關於戰爭中兩個大家族的興衰,無聲片
2.《將軍號》(The General,1927)默片中的經典喜劇,講述劫持一輛南軍火車
3.《林肯傳 》(Abraham Lincoln,1930)早期的林肯傳記片,《一個國家的崛起》的導演格里菲斯的另一部作品
4.《小叛逆》(The Littlest Rebel,1935)鄧波秀兒主演,講述她扮演的小主人公去向林肯求情釋放自己的父親
5.《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根據巨著《飄》改編,無需多介紹
6.《紅色勇敢勛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1951)經典之作,講述北軍逃兵如何克服恐懼成為真正的戰士
7.《南部之鼓》(Drums in the Deep South,1951)戰爭中一對西點畢業的好友圍繞一座山頭展開較量
8.《四海一家 》(Friendly Persuasion,1956)老頭視探在內戰前線的兒子
9.《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Locomotive Chase,1956)劇情基本類似於《將軍號》的動作劇情片
10.《戰國佳人 》(Raintree County,1957)一部類似於《飄》和《戰國妖姬》的後方大型愛情片
11.《騎兵隊》(The Horse Soldiers ,1959)1863年北軍騎兵部隊對密西西比紐頓車站的突襲
12.《強尼小兵 》(Johnny Shiloh ,1963)迪士尼作品,戰爭中北軍的一名少年兵
13.《向背後前進》(Advance to the Rear ,1964)西部片,北軍逃兵誤打誤撞找金子
14.《烽火田園》(Shenandoah ,1965)又是一個類似於《愛國者》的逼上樑山的南北戰爭版故事
15.《戰火真情》(Willie and the Yank: The Mosby Raiders,1966)戰爭中一對不同陣營的年輕人的友誼
16.《光榮戰役》(Glory,1989)內戰中美軍第一個黑人步兵團的建立、訓練與參戰
17.《鐵甲艦》(Ironclads ,1991) 戰爭中南北軍兩艘改裝鐵甲艦之間的較量
18.《燃燒的土地 》 (Class of '61,1993)戰爭中西點軍校的幾名好友投身於不同陣營
19.《蓋茨堡之役》(Battle of Gettysburg,1993)南北戰爭轉折點蓋茨堡戰役,了解歷史必看之作
20.《土牢地獄的戰役》 ( Andersonville,1996)戰爭中南軍戰俘營內的暴行
21.《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1999)戰爭中堪薩斯與密蘇里邊境一股特立獨行的南軍游擊隊的故事
22.《頭號潛艇》(The Hunley,1999)戰爭時期南軍的漢利號潛艇(H.L.Hunley)的故事
23.《冷山》(Cold Mountain,2002)主線是戀人相思之情,主要情節是南方逃兵回老家除惡霸,開頭重現了1864彼得斯堡「大彈坑」戰役
24.《荒野之戰》(Wicked Spring,2002)南北軍士兵在野外和平共處,堪稱《寂靜的夜》的南北戰爭版
25.《眾神與將軍》(Gods and Generals,2003)從戰爭爆發到傑克遜陣亡這段時間,主要圍繞羅伯特李和傑克遜,有點冗長
26.《新兵》(The Colt ,2005)戰爭中一名北軍新兵與一匹馬之間的友誼
27.《盟軍軍官》(Strike the Tent,2005)內戰中南軍一個上尉的浪漫而傳奇的一生
28.《天使降臨》(Seraphim Falls,2006)戰爭中幾個人之間的千里追殺
29.《草原玫瑰》(Prairie Rose,2006)講述一位南方婦女在1862年從聯邦軍戰俘營里解救她的丈夫
30.《拯救華盛頓之戰》 (No Retreat from Destiny: The Battle That Rescued Washington,2006)戰爭中南軍對華盛頓地區發動的最後一次有威脅的戰略進攻
31.《安布魯斯·畢爾斯:內戰故事》(Ambrose Bierce: Civil War Stories,2006)根據小說家畢爾斯的戰爭經歷改編
32.《傑克狗 》(Dog Jack,2010)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從南方奴隸主家逃出的黑人少年加入北軍,總是帶著他的寵物狗傑克
33.《林肯》(Lincoln,2012)林肯傳記片,主要關注他在南北戰爭時期的活動
34.《戰地之花》(War Flowers,2012)處於南北軍拉鋸地區的南卡羅納州的一個寡婦和她的女兒生活的農場的故事
35.《失鞋戰場》(Field of Lost Shoes,2014)一群軍校生於1864年成功守衛雪多蘭山谷,阻止了南軍的入侵。
作者:蘆匿才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434280/answer/378105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㈣ 中央衛視的分類衛視中,你覺得哪個頻道的節目最精彩
那必須是電影頻道了,人們口中親切的六公主。電影頻道的節目是我見過的最精彩的。首先,緊跟時事,出了什麼事情,它就播放相關題材的作品。其次,內容豐富,很多市面上沒見過的小眾電影在電影頻道都能看到,讓人真的非常驚奇。
關於六公主,網路上的話題還是很多的,主旨就是一個,她傲嬌的很。和B站賬號的簡介一樣,她的脾氣就一個字:哼!
㈤ 為什麼總叫央視六套六公主
因為央視六套,CCTV6,電影頻道。先看微博號性別——女。再看B站號簡介——哼~只要關注,就會自動回復:怎麼現在才來關注我?哼~跟網友撒嬌。「你們為什麼都在本公主的評論區圈別人家的阿噗主(噘嘴)」。此外央視六套歸中宣部直管,其他央視頻道則隸屬廣電總局。因此介紹自己從不以「中央電視台」冠之,而是直接自稱「電影頻道」。
七點也不播《新聞聯播》,過年不播春晚,奧運會不轉播開幕式。正是因為這樣網友就將電影頻道成為央視傲嬌六公主。
六公主選片精準據不完全統計:
2008年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六公主播放《日本沉沒》;
2014年奧巴馬訪日期間,六公主播放《珍珠港》;
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六公主播放《勇敢的心》;
2015年法國巴黎暴亂,六公主播放《悲慘世界》;
2018年老布希遺言曝光,六公主播放《公證人之真假遺囑》。
2019年5月,《新聞聯播》喊話美方發起的貿易戰: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六公主則循環播放老電影,有人總結:放《英雄兒女》,意為「不怕死」;放《上甘嶺》,意為「守得住」;放《奇襲》,意為「幹掉你」。
疫情期間,丹麥一媒體企圖潑臟水。該媒體拒不道歉,首相竟拿「言論自由」當擋箭牌。
六公主反手就放了《1864》。講述丹麥在普丹戰爭中戰敗,失去了40%的領土和38.5%的人口,諷刺丹麥在各種戰爭中迅速投降。
當然,六公主也有柔情的一面。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離世。
特意放《霸王別姬》,紀念「寥落繁華不由己,十萬春花如夢里」的真角兒。
2014年8月11日,羅賓·威廉姆斯離世。
特意放《死亡詩社》,紀念永遠的「oh captain,my captain!」
有網友質疑是不是巧合。
六公主公開回應:「我們在用電影這樣一種文藝作品呼應當下的時代。」
㈥ 求德國古代戰爭電影,二戰之前的,最好是普魯士時期的,或者俾斯麥統一德國的,一戰的也行,紅男爵看過了
帝國陷落,虎口脫險,佩拉斯卡,獵殺U-571,英烈的歲月,偽鈔製造者
㈦ 誰知道跟太平天國有關的電影啊想看!!
天國恩仇 電影名:天國恩仇
導 演:周康渝
編 劇:王金寶 王資鑫
主 演:蔡開明 何烈美 秦光國 肖依農 劉偉民
上 映:198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天國恩仇 (1985)故事梗概
1864年,太平天國革命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天王洪秀全病逝不久,清兵便攻破天京,整個京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太平軍余部在總制高德昆率領下,邊打邊撤,掩護幼天王沖出重圍。一路沖殺混戰,高德昆與幼天王被打散。正在危難之時,叛變投敵的太平軍師白文冰帶領清兵又將高德昆等人團團圍住。廝殺中,高德昆身中白文冰飛刀,壯烈殉國。其子高玉龍,弟弟高德林及羅雲鵬等人各自劈開一條血路,沖殺出去。高玉龍殺出重圍,思念亡父心切。他隻身來到蕪城白府,找白文冰算帳,交手沒有幾個回合,便敗下陣來。危難中,被裝扮成耍猴人的叔叔高德林救出,遂潛心修煉祖藝猴拳,以圖再舉。轉眼10年過去,玉龍已練就一身高超武藝。他報仇心急,不待與叔父商議,便深夜獨自下山,潛入白府,先殺掉仇人之子白慶雄,又擊敗各懷絕技的八形怪俠。待與白文冰做殊死決斗時,由於體力消耗過大,只剩下招架之功。幸遇高德林及時趕到,玉龍才免遭大禍,高德林卻不幸遇難。玉龍滿懷悲痛埋葬了叔叔,並按叔叔的遺囑,到葫蘆村找到了師阻羅雲鵬和師妹、羅大鳳。聚集在葫蘆村的眾百姓,在羅師祖和高玉龍的主持下,正式成立"大聖會",並推舉"猴王"後代高玉龍為首領。"大聖會"日夜鍛造兵器,操練人馬,伺機起義。高玉龍在師祖師妹的傳授下,練就一身絕招,他期待著再次與白文冰交手。為給起義作準備,高玉龍獨闖蕪城盜取城防圖。由於奸細告密,不幸落入陷阱。白文冰企圖以高玉龍為誘餌,乘"大聖會"劫法場營救高玉龍之際,襲擊葫蘆村。沒料到"大聖會"將計就計,直奔官府,救出高玉龍,再回師葫蘆村。白文冰機關算盡,自己倒成了瓮中之鱉。他想沖出葫蘆口,"大聖會"早已在此設下千軍萬馬。就在高德昆遇難的地方,高玉龍與白文冰狹路相逢。經過一番殊死較量,高玉龍將白文冰擊下懸崖,終於報了殺父之仇。"大聖會"的義旗迎風飄揚。高玉龍和眾弟兄們站在高山之巔,翹首遠望。起義軍的歌聲在山谷間回盪。
㈧ 有哪些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推薦么
1.《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南北戰爭的巨制,關於戰爭中兩個大家族的興衰,無聲片
2.《將軍號》(The General,1927)默片中的經典喜劇,講述劫持一輛南軍火車
3.《林肯傳 》(Abraham Lincoln,1930)早期的林肯傳記片,《一個國家的崛起》的導演格里菲斯的另一部作品
4.《小叛逆》(The Littlest Rebel,1935)鄧波秀兒主演,講述她扮演的小主人公去向林肯求情釋放自己的父親
5.《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根據巨著《飄》改編,無需多介紹
6.《紅色勇敢勛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1951)經典之作,講述北軍逃兵如何克服恐懼成為真正的戰士
7.《南部之鼓》(Drums in the Deep South,1951)戰爭中一對西點畢業的好友圍繞一座山頭展開較量
8.《四海一家 》(Friendly Persuasion,1956)老頭視探在內戰前線的兒子
9.《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Locomotive Chase,1956)劇情基本類似於《將軍號》的動作劇情片
10.《戰國佳人 》(Raintree County,1957)一部類似於《飄》和《戰國妖姬》的後方大型愛情片
11.《騎兵隊》(The Horse Soldiers ,1959)1863年北軍騎兵部隊對密西西比紐頓車站的突襲
12.《強尼小兵 》(Johnny Shiloh ,1963)迪士尼作品,戰爭中北軍的一名少年兵
13.《向背後前進》(Advance to the Rear ,1964)西部片,北軍逃兵誤打誤撞找金子
14.《烽火田園》(Shenandoah ,1965)又是一個類似於《愛國者》的逼上樑山的南北戰爭版故事
15.《戰火真情》(Willie and the Yank: The Mosby Raiders,1966)戰爭中一對不同陣營的年輕人的友誼
16.《光榮戰役》(Glory,1989)內戰中美軍第一個黑人步兵團的建立、訓練與參戰
17.《鐵甲艦》(Ironclads ,1991) 戰爭中南北軍兩艘改裝鐵甲艦之間的較量
18.《燃燒的土地 》 (Class of '61,1993)戰爭中西點軍校的幾名好友投身於不同陣營
19.《蓋茨堡之役》(Battle of Gettysburg,1993)南北戰爭轉折點蓋茨堡戰役,了解歷史必看之作
20.《土牢地獄的戰役》 ( Andersonville,1996)戰爭中南軍戰俘營內的暴行
21.《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1999)戰爭中堪薩斯與密蘇里邊境一股特立獨行的南軍游擊隊的故事
22.《頭號潛艇》(The Hunley,1999)戰爭時期南軍的漢利號潛艇(H.L.Hunley)的故事
23.《冷山》(Cold Mountain,2002)主線是戀人相思之情,主要情節是南方逃兵回老家除惡霸,開頭重現了1864彼得斯堡「大彈坑」戰役
24.《荒野之戰》(Wicked Spring,2002)南北軍士兵在野外和平共處,堪稱《寂靜的夜》的南北戰爭版
25.《眾神與將軍》(Gods and Generals,2003)從戰爭爆發到傑克遜陣亡這段時間,主要圍繞羅伯特李和傑克遜,有點冗長
26.《新兵》(The Colt ,2005)戰爭中一名北軍新兵與一匹馬之間的友誼
27.《盟軍軍官》(Strike the Tent,2005)內戰中南軍一個上尉的浪漫而傳奇的一生
28.《天使降臨》(Seraphim Falls,2006)戰爭中幾個人之間的千里追殺
29.《草原玫瑰》(Prairie Rose,2006)講述一位南方婦女在1862年從聯邦軍戰俘營里解救她的丈夫
30.《拯救華盛頓之戰》 (No Retreat from Destiny: The Battle That Rescued Washington,2006)戰爭中南軍對華盛頓地區發動的最後一次有威脅的戰略進攻
31.《安布魯斯·畢爾斯:內戰故事》(Ambrose Bierce: Civil War Stories,2006)根據小說家畢爾斯的戰爭經歷改編
32.《傑克狗 》(Dog Jack,2010)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從南方奴隸主家逃出的黑人少年加入北軍,總是帶著他的寵物狗傑克
33.《林肯》(Lincoln,2012)林肯傳記片,主要關注他在南北戰爭時期的活動
34.《戰地之花》(War Flowers,2012)處於南北軍拉鋸地區的南卡羅納州的一個寡婦和她的女兒生活的農場的故事
35.《失鞋戰場》(Field of Lost Shoes,2014)一群軍校生於1864年成功守衛雪多蘭山谷,阻止了南軍的入侵。
㈨ 一部國產的功夫電影好像是描寫太平天國滅亡後的事情
神鞭?
㈩ 講述1851年到1864年這段歷史的電視和電影
《太平天國》
出品機構: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製片人: 靳雨生
總導演: 陳家林
片長: 46集
主演:高蘭村 王詩槐 孫飛虎 王菁華
資料:電視劇《太平天國》劇情簡介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急劇激化。不堪忍受清王朝殘酷壓榨和外國侵略者瘋狂掠奪的各地人民群眾,紛紛組織起來進行英勇頑強的抗爭。在這些此起彼伏、前赴後繼的革命大潮中,以洪秀全為首領的「拜上帝會」於1851年1月11日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正式宣布起義,並定國號為太平天國。從此,中國革命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太平天國大軍從眾萬千,勢如破竹:進圍桂林,北逼長沙,出洞庭,入長江,連克漢陽、武昌,水路兼程直下江南,迅速包圍南京,之後僅十二天即進入了這座龍蟠虎踞、號稱帝王之家的大城市。計自金田起義到此時,只兩年三個月就席捲長江,截斷了清王朝的漕運,控制了中國的心臟地區。
攻克南京後,建都的問題擺在了太平天國領導者的面前。熟悉歷史的天王洪秀全雖然知道「局促於東南,而非宅中圖大之業」。還是接受了東王楊秀清的建議:定都於此,稱天京。
窮困百姓的衷心擁護、誓死效忠,是太平天國迅速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建都天京後,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的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揭示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美好前景。在廢除私有財產制的原則下,還實行了聖庫制度、手工業國有制度、鄉官制度......,特別是對婦女解放的重要規定,激勵成千成的婦女昂首奔向戰場、投身社會、參加生產,即使侵略者對此也不得不認為:「人類的幻想也未能形容其偉大」。
金田方起義,滿清王朝即認定:在遍布全國的無數起義隊伍中,唯此是「腹心大患」,決定集中全力先打太平軍。無奈文臣武將畏葸無能,綠營、八旗腐朽無用,清軍毫無阻擋能力。不得已,起用了漢族地主代表人物、湖南儒家名徒曾國藩。然而這個要對當時封建統治因循怠玩的政治振作一番的"曾剃頭「,盡管以封建綱常、鄉土觀念、厚祿重餉編練武裝了一支叫做湘軍的反革命軍隊;盡管懾於太平天國蓬勃的革命勢力,不敢輕舉妄動的西方侵略者一面公開宣稱「中立」,一面偷偷地把成千成萬門的洋槍炮接濟給他。但面對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太平天國大軍,照樣束手無策,屢戰屢敗。天京定都後的1854年4月,太平天國西征大軍於湖南靖港迎頭痛擊湘軍,曾國藩大敗,投水自殺;第二年翼王石達開又用計在九江打垮湘軍水師,曾國藩再次投水自殺,系清王朝存亡大任於一身的「曾剃頭」自覺無顏於人世了。
在擔負反抗封建統治的任務之外,還擔負著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新任務,是太平天國不同於中國歷代農民戰爭之處。早在金田起義前,洪秀全就曾明確提出:各國之間應「各自保管其自有之產業,而不侵害別人所有;我們將要彼此友誼,互通真理及知識,而各以禮相接」。建都天京後,更是堅決拒絕接受侵略者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指斥侵略者販賣鴉片的罪行,向他們庄嚴宣布對外政策:「害人之物為禁」,「通商者務要凜遵天令」!對於擅自闖進境內的外國兵艦立即開炮轟擊,針對英國侵略者准備公開大規模干涉太平天國革命之前的誘脅手段,更是赫然震怒「倘敢」與我師抗敵,則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當時太平天國的英雄們以雷霆萬鈞之勢,把侵略者打得一敗再敗,以至不敢見仗。李鴻章報告清政府:「嘉城復失,逆焰大張,西兵為賊眾所懾,從此不敢出擊賊」。
不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農民戰爭史上,太平天國薈聚英才之眾、動員民眾之多、斗爭規模之大、擴展疆域之廣、綱領之完整、影響之深遠,都是空前的。在當時的歷史環境條件下,取得成功的歸宿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偏安東南,孤軍北伐,已經一誤再誤,更有1856年7月的天京事變,使得太平天國的大好革命形勢驟然跌入低谷。總理國務、執掌實權的東王楊秀清自恃功高,不僅對諸王相帥日益驕縱專橫,普遍打擊,而且竟然壓不住覬覦天王寶座的慾望;暴發戶出身的北王韋昌輝,原本是革命的投機者,楊秀清違背政體,觸犯眾怒的篡權行為,正好為其提供了借刀殺人的好機會;至於只顧自己一家「父子公孫坐天朝」,一統天下萬萬年的天王洪秀全,對楊秀清稱萬歲斷非心甘情願,更何況密報傳來:楊秀清要殺他奪位,自身性命不保。於是殺戒大開,奉詔誅楊的韋昌輝獸性畢露,竟屠殺太平天國革命骨幹兩萬多人;石達開怒斥韋昌輝,韋又要殺石,石急避安慶起兵靖難,還未待石回天京,韋昌輝和他的黨羽已被人誅滅了。太平天國慘重的損失並非到此為止,誅韋之後,全朝公舉石達開提理政務,但此時的洪秀全除了洪姓人氏,對任何人均心存疑惑。石達開被迫帶領大批精兵良將,走了分裂主義岐途,最終,英雄末路,犧牲在大渡河畔。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
內訌,毀滅了太平天國。
此後,雖然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繼續不屈不撓進行了數年艱苦卓絕的戰斗,並且在年青而傑出的軍事家陳玉成、李秀成的天才指揮下,時有輝煌的戰績,令曾國藩驚嘆:「太平天國之善於用兵,似較昔年更狡、更悍」。但終因政權中心元氣頹敗,最終敵不住加緊了聯合行動的中外反革命勢力的瘋狂進攻。1864年4 月洪秀全病逝天王宮。6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中央政權傾覆。
http://ent.sina.com.cn/v/f/tp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