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樂府詩集木蘭詩的花木蘭和美國電影花木蘭有什麼不同
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敘述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而美國電影只是以花木蘭為原型,其內容和情節多有改動。
㈡ 看趙薇主演的《花木蘭》,跟《木蘭詩》比較,電影補增了哪些內容
你好,電影補增了情感線的內容
㈢ 美國迪尼斯公司的動畫片花木蘭的主要內容,它與木蘭詩有什麼異同
主旨還是不變的,還是替父從軍。但是這部動畫片畢竟是美國人拍的,所以還是帶有強烈的美國色彩,這是美國人眼中的花木蘭。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動畫片之一。
故事的開頭就是講述木蘭被派去媒婆那裡,但是因為手忙腳亂出了岔子,所以闖了禍,媒婆就說她將來不會有出息,嫁不得好人家。事後,當木蘭父親安慰女兒時,接到了一家必出男丁上陣殺敵的聖旨,盡管木蘭阻撓,父親依然不肯放棄。所以木蘭便趁父親熟睡投了軍裝,扮了男子替父上陣。木蘭去了軍營,因為身體弱,一直被欺負,後來終於苦練成才。在部隊始料未及的情況下上戰場,卻意外遇見匈奴,木蘭巧用雪崩贏了戰爭。但事後卻被發現是女兒身,被逐出軍營。當木蘭發現匈奴首領並沒有死,就前去找將軍李翔,但卻不被信任。到慶功之時,匈奴果然出現在皇宮,並劫持了皇帝,木蘭帶領弟兄戰勝了匈奴,救了皇帝。而後,皇帝感激木蘭,竟然俯身下拜,全城百姓也一齊下拜木蘭(自然,這是美國人眼中的民主,真實性你就忽略一下吧)。皇帝想留木蘭做宰相,木蘭辭謝,並帶著皇上的賞賜回到了家,並見到了父親。成為了花家的驕傲。
看了概要,樓主也應該知道區別在哪裡了吧?除了情節上,最重要的區別在於美國人對待一位英雄的態度。她救了皇上,哪怕只是一個女子,哪怕他只是個平民,他都可以得到所有人的感激和感謝,甚至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這就是美國人眼中的民主。
㈣ 電影版<<花木蘭>>與原版<<木蘭詩>>中的木蘭形象有什麼不同
樂府詩中的花木蘭沒有和任何人談戀愛,全詩沒有愛情主題,但是電影中卻把愛情當作一個主題來建構。
樂府詩中的花木蘭自始至終英勇善戰,活脫脫一個英雄形象,電影中的花木蘭卻多加了很多兒女情長,患得患失的情節,讓花木蘭成為了一個小女人,而不是大將軍。
樂府詩中的花木蘭是靠自己的英勇而獲戰功,並且受封號,電影中的花木蘭是在男人的感召下才最終面對戰爭的,這是對花木蘭的貶損。
㈤ 電影花木蘭與文言文花木蘭的區別400字
1、原文寫到: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表現了一家人為木蘭忙碌備戰,反映了當時戰況緊急。這一點在電影中並沒有提起,而是木蘭披掛起老父親的鎧甲和寶劍去從軍。
2、木蘭從軍前的訓練考試情節在原著中沒有,而電影動畫片中安排了木蘭在艱苦訓練後考試的情節,我想是要表現她從一個平民女子到一個保家衛國的勇敢的戰士的成長過程。
3、原著中絲毫沒有「神獸」火龍木須形像,《木蘭詩》是傳奇故事而非神話傳說。而在電影中木須是一隻小火龍,雖然在木蘭列祖列宗中一直沒有大的作用,但在隨木蘭作戰的危機關頭,它噴出的火焰讓炸彈擊中了雪山,引發了雪崩,擊敗了單於的部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反映了美國人的價值觀,任何一個普通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這個小火龍形象在動畫片里也迎合了小朋友的口味,十分幽默、可愛,同時也是西方人認為的中國元素------龍。
4、《木蘭詩》中描寫戰爭的句子只30個字,簡潔易懂,它作為一首民歌寫出了當時老百姓的心聲------熱愛和平,不希望打仗。而在電影《花木蘭》中,驚險、緊張、殘酷的戰爭場面佔了很大部分,這體現了美國人對中國的經典《木蘭詩》中含蓄的主題並沒有理解,但是電影《花木蘭》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卻要歸功於這些戰爭場面。
電影《花木蘭》和原著《木蘭詩》,它們都表現了木蘭的孝心、愛國、勇敢和機智,但美國人的文化背景和我們完全不同,因此會出現以上的不同,如果細心品讀,還會發現很多處。
㈥ 2009花木蘭電影與木蘭詩有什麼區別
木蘭詩更文藝,歷史悠久,為民間廣泛流傳,歷久不衰,魅力十足,反映了古代的一些社會現象,文化等等。花木蘭乃現代人電影工作者解讀這段歷史然後改編的電影,,木蘭詩是一個素材,但可能不全部取自木蘭詩,還有別的歷史書籍等等。。個人理解,希望有幫助
㈦ 木蘭詩與迪斯尼動畫花木蘭有什麼異同
木蘭詩是中國的北朝民歌,也是民間流傳的故事,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動畫片,二者應該有著本質的不同。
1.情節不同。動畫片里木蘭去選媳婦、花家的祖先聚攏開會、在軍營里的種種趣事和最後在皇宮的對決等等,根本就是導演為了增加趣味性而自己編造的,為了給小孩子看。
2.人物關系不同。根據木蘭詩,木蘭應該有個姐姐和幼弟(當然不排除木蘭詩里的描寫也是民間編造)而動畫片里沒有體現,況且裡面的什麼小火龍根本就是神化了。而且李翔將軍和木蘭的關系也沒歷史記載。
3.年代混亂。木蘭是北魏人,可裡面的人物造型、生活器具都不符合北魏的特徵。最後皇帝的一幕更是荒謬,先不說火葯的運用主要在宋朝才推廣,單就皇帝這個形象本身來說就漏洞百出。
總之,木蘭詩是文學欣賞或者歷史品讀,動畫片只是迪士尼的發揮而已,起到了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切不可將二者混為一談。
呵呵,好像一說起來就沒邊了,應該超了字數吧。:-)
㈧ 動畫片花木蘭與<木蘭辭>有何不同
木蘭辭對於木蘭西征的過程只用六句話簡略帶過。其主體是敘述木蘭戰前的准備、心理斗爭和戰後掛冠回鄉,突出其「忠」「孝」兩全。
戰友發現木蘭是女兒身是在戰爭夠結束後。而且也沒有寫到愛情。
動畫花木蘭的敘事主體是木蘭的西征過程。
在戰斗中木蘭的女兒身便暴露了。並為她的傳奇故事加了很多神話色彩。
㈨ 美國攝的動漫電影花木蘭與木蘭詩中的差異是什麼
木蘭詩在材料的分布上詳略得當,對於木蘭替父從軍前准備工作和心理描寫以及辭官歸家後的親人相聚的場面都用了較多的筆墨,但是對於戰場生活就一筆帶過,簡單明了。這是為了突出木蘭不僅英勇堅強,而且勤勞樸素深明大義的女性形象。突出她對於美好和平生活的嚮往,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而美國動畫版把重點放在了木蘭是如何征戰沙場的,重點描寫木蘭的機智和英勇,中心不同,偏離了木蘭的形象。和木蘭詩的中心思想不同,換句話說,美國版的木蘭形象和木蘭詩的木蘭形象有很大差異,帶有很濃的美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