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美援朝炸橋什麼電影
就在近日,抗美援朝題材的戰爭影片《金剛川》正式上映,講述的是志願軍在進行金城戰役的時候,部隊要通過金剛川上的一座浮橋開赴前線,所以美軍就拚命要把這座橋炸斷,阻止志願軍向前前行,圍繞著炸橋和修橋展開了一系列戰斗。
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當年在真正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是怎樣炸橋的?
我們知道當時美軍在整個chao xian半島都是掌握著制空權,飛機在空中,觀看的橋只有一點點大,想要炸毀橋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基本上不會用B29來炸大橋,通常用的更多的是P51野馬和F4U海盜這樣的攻擊機,影片中出來的就是F4U海盜。這是美國在二戰時研製的一款艦載戰斗機,曾經在太平洋上是把日本的零式吊打,到了chao xian的時候,他就改為主要作為對地攻擊,所以影片中用F4U是完全符合當時的現狀的。關於電影《金剛川》看了之後,美軍當年是怎麼炸橋的,就分析到這了
⑵ 奇襲白彪團電影講的是發生在哪裡的事
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朝鮮「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1955年進行首演,參加了1964年的現代戲曲匯演。文革時期被確定為八部革命樣板戲之一。1972年被攝製成電影藝術片。
⑶ 《奇襲》和《奇襲白虎團》有什麼聯系嗎
《奇襲白虎團》是根據《奇襲》編寫的。
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1955年進行首演,參加了1964年的現代戲曲匯演。文革時期被確定為八部革命樣板戲之一。1972年被攝製成電影藝術片。
該劇由李師斌、方榮翔、李貴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參照的是《志願軍英雄傳》中《奇襲》一文,後經孫秋潮執筆加工。
(3)奇襲白虎團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奇襲》故事簡介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 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
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
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奇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奇襲白虎團(現代京劇)
⑷ 京劇樣板戲奇襲白虎團嚴偉才扮演者是誰
宋玉慶,中國京劇男演員,1942年出生於山東,為山東省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工文武老生。他是八個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男主角嚴偉才的飾演者。
宋玉慶,八個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男主角嚴偉才的飾演者。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戲從藝,1949年6月8歲時,就進入了中共膠東軍分區「娃娃兵」京劇團,一向被梨園界視為「老革命」的《紅燈記》中李奶奶飾演者高玉倩,論「資格」還應該排在其後。
宋玉慶老師,享譽國內外的京劇名家,是京劇舞台上難得的文武老生全才。1964年,文化部在北京舉辦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年僅22歲的宋玉慶在《奇襲白虎團》中用全新的京劇表演理念成功塑造了現代軍人形象,演出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個年輕的後起之秀吸引了包括連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蓋叫天等京劇大師的高度關注,大家公認宋玉慶是一個前途無量的京劇天才。1970年《奇襲白虎團》拍成了彩色電影,偵查英嚴偉才的藝術形象打動了無數戲迷,也把無數人帶進了京劇藝術的大門。
(4)奇襲白虎團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1955年進行首演,參加了1964年的現代戲曲匯演。文革時期被確定為八部革命樣板戲之一。1972年被攝製成電影藝術片。
內容情節
編輯
1953年,朝鮮金城前線附近安平村的老百姓,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志願軍某部排長戰斗英雄嚴偉才曾在安平村一帶與敵人作戰,在這里他們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安平村村民崔大娘是擁軍模範,她的兒子參加了人民軍,兒媳崔大嫂是支前模範。嚴偉才負傷曾住在崔大娘家,崔大娘曾給予精心的照料。
美李軍為了集結兵力,向我進攻,將村裡的老百姓和崔大娘抓去修築工事。敵人發現崔大娘與我軍有聯絡,便抓去審問。崔大娘揭露了敵人的侵略罪行,敵人惱羞成怒將崔大娘殺害。嚴偉才和戰士們聽到崔大娘被殺害的消息,義憤填膺,決心要為崔大娘報仇。
美國侵略者及李承晚政權,企圖利用停戰談判,拖延時間,拼湊殘兵數萬,在金城以南集結,並派其「王牌軍」首都師「白虎團」為主力,向我猖狂進攻,妄圖實現其所謂「北進計劃」。為了揭穿美帝國主義的「和談」騙局,堅決粉碎敵人的進攻,我志願軍決定在金城發起大反擊。
我軍某團接受了插入敵人心臟的任務,嚴偉才和戰友們積極向團部請戰。王團長考慮到嚴偉才在上甘嶺戰役,為堅守陣地,曾率領全排戰勝了敵人兩個營的兵力、幾百門大炮的轟擊,聲名顯赫。因此,決定派遣偵察排長嚴偉才率領一個尖刀班,在朝鮮人民軍派來的聯絡員韓大年和金大勇協助下,化裝成美、李偽軍,插入敵人心臟。
深夜,嚴偉才率小分隊以驚人的勇敢和機智,越障礙、跨天險,沖過了敵人多道防線。危險時刻排除了敵人的多個地雷,抓住了敵人的巡邏兵,了解到敵人的最新部署。這支小分隊在擔任穿插任務的志願軍某營的密切配合下,沖破了重重難關,最後在朝鮮群眾崔大嫂的幫助下,活捉了白虎團團長白昌譜及美國顧問,搗毀了「白虎團」團部,打亂了敵軍的部署,為全線反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玉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奇襲白虎團
⑸ 八個樣板戲是哪幾個
八個樣板戲電影的是: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1、《紅燈記》
京劇《紅燈記》的故事取材於電影《自有後來人》,它的原創作者是黃泳江。《自有後來人》是一部以東北抗日聯軍為背景、反映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電影,故事的發生地點在虎林鐵路上的「輝崔」小站(黑龍江省雞西市境內)。
2、《智取威虎山》
1958年,上海京劇院據曲波小說《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並參考同名話劇改編京劇《智取威虎山》,最初由上海京劇院一團創演於1958年夏。
3、《沙家浜》
京劇《沙家浜》的前身是滬劇《蘆盪火種》。《蘆盪火種》是由上海市人民滬團於1958年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一個抗日傳奇。
4、《海港》
1963年,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劇現代戲創作,以需要一出寫工人題材的戲為由,決定改編李曉民創作的淮劇《海港的早晨》為京劇。
5、《奇襲白虎團》
京劇《奇襲白虎團》由李師斌、方榮翔、李貴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參照的是《志願軍英雄傳》中《奇襲》一文,後經孫秋潮執筆加工。
6、《紅色娘子軍》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故事取材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島瓊崖縱隊娘子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的事跡,展現了那個特殊歷史年代一群女性為爭取解放而流血犧牲的動人故事。
7、《白毛女》
《白毛女》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作曲,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8、《沙家浜》
交響音樂《沙家浜》是中央交響樂團根據現代京劇《沙家浜》改編而成。在當時,它的意義不僅僅是用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豐富了舞台,更在於它響應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口號。
(5)奇襲白虎團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樣板戲」名稱的由來
「樣板戲」的正式名稱為「革命樣板戲」。「樣板戲」之稱,最初分別見於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報》刊登的署名「本報評論員」贊揚京劇《紅燈記》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兩位上海工人贊揚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文章。
此後至1966年底,報刊上又出現了「革命樣板戲」「革命藝術樣板」「革命現代樣板作品」等稱呼。
⑹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首先說一下,抗美援朝並不是我國戰役中的里程碑,抗美援朝是戰爭,不是「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由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還有很多,如《飛虎》、《長空比翼》、《友誼》、《三八線上》、《烽火列車》、《奇襲》、《打擊侵略者》等都深刻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血與淚。事實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藝作品更多,不僅是電影,還有其他題材,如紀錄片《跨過鴨綠江》,戲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英雄贊歌》等。
⑺ 美國關於朝鮮戰爭的電影
如①電影《英雄兒女》,影片是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電影中的王成,原型是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而蔣慶泉在絕境中,曾經多次用步話機高喊向他的碉堡頂開炮。事實上,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多位英雄喊出「向我開炮」,《英雄兒女》真情還原了英雄犧牲場景。
②電影《上甘嶺》,影片是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分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我軍某部八連,與敵人浴血奮戰,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是一首優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真正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還有很多,如《飛虎》、《長空比翼》、《友誼》、《三八線上》、《烽火列車》、《奇襲》、《打擊侵略者》等都深刻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血與淚。事實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藝作品更多,不僅是電影,還有其他題材,如紀錄片《跨過鴨綠江》,戲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英雄贊歌》等。
⑻ 講奇襲白虎團電影叫什麼
電影《奇襲白虎團》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家喻戶曉的電影,它再現了抗美援朝中一場精彩的戰斗:1953年7月13日晚,金城戰役前線,志願軍第203師609團副排長楊育才率領12名戰士,以化裝奇襲手段,單刀突入南朝鮮軍號稱「白虎團」的精銳師團--首都師第1團團部,建立奇功。
⑼ 張譯演的抗美援朝的電影叫什麼
張譯演的抗美援朝的電影叫《金剛川》。
《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該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金剛川》影評
時隔70年回望抗美援朝,《金剛川》主創團隊傾注心力,以戰時小人物的獨到視角,呈現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景象。
與以往的戰爭片角度不同,除了盡可能展現當年這段實力懸殊的較量,《金剛川》著重以個體角度去感受戰爭,在意人物細節的把控,力求產生共情。
在《金剛川》首支預告片中,志願軍戰士們以「通過那座橋」為共同目標。同步釋出的人物關系海報,則讓人感受到戰時小人物之間的珍貴情義。
各主演化身炮手、工兵等不同兵種,或共同御敵,或動情交談,又或並肩前行,展露出戰場上生死相托的兄弟情義以及上下同心、協作堅守的戰斗精神。
⑽ 有什麼電視劇或電影是講抗美援朝的
金剛川、浴血無名川、上甘嶺,我的戰爭等等,都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