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十萬的電影機的單幀和幾萬級單反的照片相比哪個畫質更好呢
毫無疑問是單反畫質好!相機不是光看像素多少,更重要是感光元件,長焦機和一般卡片機的感測器差不多,單反的感測器尺寸要大很多,畫質表現好很多! 家用的話,單反配個套頭就夠了,長焦的話,長焦焦段你家用哪裡用的著呢?又不是遠遠偷拍人家或是打鳥,用不著長焦端!
2. 單反機和4K電影機拍出來的視頻有什麼區別
如果單反相機也支持4k,那麼,至少從畫面效果來說,二者沒有太大的區別……
或者說,在不知道拍攝器材的情況下,單純看畫面,是看不出來這段視頻是用什麼設備拍的……
所以,現在很多視頻都是用相機錄制的……扛著攝像機錄像的情況反倒不多見了呢……
3. 為什麼電腦上播放DV視頻的色彩不如DV原機觸摸屏的色彩鮮艷
首先m2ts是藍光高清格式,數據流比較大,我在p4 2.8Ghz的dell台式機上播放過,出現了視頻音頻不同步的情況,所以首先要確認你的電腦必須是雙核以上的,才能播放這樣的高清格式。
其次在電腦是播放mts(錄制的數據格式是mts,用hd writer傳輸到電腦上後才是m2ts),用的軟體不同,效果也不同。我用迅雷看看播放器播放時居然出現很多移動畫面會出現很明顯的鋸齒,用暴風影音就沒有鋸齒,這跟播放軟體的運算能力和解碼器有關系。
處理完以上的問題後,再說顏色的問題,顏色跟液晶顯示器能力及設置色溫等等有關系,出現色差是很正常的,用CRT顯示器播放會有所改善。
我錄制時採用的是第三種錄制質量,感覺轉成DVD的mpg格式還可以接受,如果直接在高清電視上播放,建議使用默認的第二種質量,但是會犧牲錄制空間,看自己的偏重。
4. 攝像機為什麼不把像素設計的和單反相機一樣高呢
像素=CPU處理能力,攝像每秒鍾要處理30-60幅的畫面,如果和相機一樣多的像素,那運算能力至少要是相機的60倍才可以,不是說技術達不到,而是不經濟。普通人沒有必要也承擔不起RED ON這樣的電影機的價錢,你就花那麼幾千塊的錢,還想怎麼樣?所以技術退讓給了市場,用縮小尺寸的CMOS和較低的像素,來降低製造成本。
5. 為什麼電影攝像機跟普通單反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畫質不同,而且這樣灰濛蒙的片子調色不是更困難么
一般講 越灰 寬容度越大 後期可調整的空間越大
家用級的設備因為給不太專業的人員使用 所以啊 只能是用支出的艷麗色彩充數
6. 電影攝像機寬容度為什麼比單反或者DV要高
攝像機,電影機都是cmos,ccd這些,面積很大的感測器。演算法也相對復雜。能夠針對,亮部,暗部,中灰度分別進行分析,運算,壓縮成視頻。單反的寬容度其實還可以,但是壓縮過的,位寬,亮部與暗部信息都有所損失。
電影機拍攝出來的,都是未經壓縮的數據,俗稱:raw,可以經過後期大范圍調整。
7. 為什麼自己用DV或者單反錄得視頻效果不好,但是有的電視劇就是用單反拍攝的。其他看補充
不是專門搞攝像的,隨便談談,說錯了請指教。
視頻效果,這個要看CMOS的性能,以及數據的采樣方式、輸出碼率等很多因素。現在大部分的DV、單反和普通數碼相機(也就是非專業攝像機),數據采樣使用的是1:1的采樣方式,具體而言,就是1080p的數據,就從CMOS上挑了一部分感光元件進行采樣,輸出原始數據就是1080p(長邊為1920,一般稱2k);而專業的攝像機(廣播級和電影工業的)往往採用超采樣的方式,會使用CMOS上所有的感光元件進行采樣。要求輸出2k的視頻,而采樣則是4k,甚至8k的數據,然後進行像素合並計算出2k。這就相當於數碼照片的縮圖,800W像素(4K)縮到200W像素(2k),配合適當的演算法,自然畫質要好不少。另外專業的攝影機,原生ISO(0dB)往往從ISO800起跳,而不是普通相機的ISO100,在暗光下的效果也自然出眾不少。
再一個就是采樣幀數。道理類似,專業的攝影機往往會以120fps,240fps甚至更高的幀數進行采樣,而普通的相機、DV(包括單反)都是要求多少幀就以多少幀的速率采樣。這個在直接輸出的視頻上看區別不大,但只有進行後期非線編輯,高采樣幀數會比低采樣幀數的視頻寬容度高得多,往往進過深度後期還能保持畫面流暢不變形。這有點兒類似相機的RAW格式(12/14bit,數碼後背可以到16bit)和Jpeg直出(8bit)在後期上的區別。
影響畫面效果的還有器材的支撐系統和調焦。專業的攝影機往往不使用自動對焦,而是專門配備調焦員去手動調焦,以追求穩定和可靠的調焦效果。支撐系統不是很了解。
聲音的問題。廣播和影視級的拍攝都是專門用外接麥克風的,其效果和普通單反、DV等配備的內置單聲道、雙聲道麥克風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是有很多電視劇使用單反拍攝(5D2,說的就是你),其主要原因一個是成本低(稍微好些的專業攝像機都太貴了,而且高檔的攝像解決方案(機身,鏡頭,外接設備,後期設備等)往往小電視台都擔負不起),第二是有比攝影機更強的後景虛化能力(攝像機用的Super35格式在面積上小於35mm全畫幅,屬於APSC格式)。其實他們在拍攝的時候,除了拍攝機用單反外,其他的器材、手法都是攝像專業的,他們往往會手動調焦、使用專業的外接麥克風,拍出的視頻也是用HDMI直接無損輸出並後期製作,而不是走相機自己編碼的。
總之,想要拍好視頻,你需要的是一個團隊。設備和後期同樣重要。
另外提一句,目前比較廉價視頻效果又好的相機是松下的GH系列微單,因為它是佳能1DC發布前唯一用4k超采樣輸出1080p視頻的照相機,而且價格便宜,松下也有一堆專門為視頻優化的電動鏡頭。松下自己也說,GH微單是60%攝影機,40%相機。如果你比較喜歡拍視頻,GH是最優選。
8. 我用的佳能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一點也不鮮亮,灰濛蒙的。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不鮮亮、灰濛蒙,這是拍攝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的……在正確設置拍攝參數,獲得最佳曝光狀態的情況下,才能拍出色彩鮮艷、清晰銳利通透的照片來……這是攝影的基本原則。……問題中提到照片不鮮亮、灰濛蒙,就是因為拍攝參數的設置不是很合理,沒有達到最佳的曝光效果,所以才沒有得到滿意的效果的。
如果做具體分析,情況就比較復雜了……
如果是直出的話,那麼,除了拍攝參數的設置之外,還有個機內優化的問題……也就是優化校準的設置的問題……通過設置飽和度等參數,可以調整照片的色彩、銳度等諸多參數,讓照片效果變得與眾不同。
如果是raw格式出片的話,那麼照片灰濛蒙倒不見得是壞事……這種狀態是拍攝照片時最原始的狀態,保存有全部的拍攝信息,後期餘地最大……用戶可以通過後期處理來把不鮮亮、灰濛蒙的照片變得清晰通透、色彩油潤……雖然這樣得到的照片是修出來的,而不是照出來的,但是在數碼時代,這樣的操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數碼相機出片本身就是允許後期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