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佛經可以幫人洗凈曾經的罪孽
首先要看這個罪孽是今生造的, 還是以前的。 如果是今生造的, 那你這個朋友一定記得是怎麼回事, 自己哪裡做的不好, 造了業。 那真心懺悔就可以消除。 而且不必去寺廟, 那都是形式。 佛法講求實質, 就是你真誠求懺悔的心。 你朋友可以面西跪下(阿彌陀佛在西方), 口裡稱念南無(發音是拿磨)阿彌陀佛三聲(阿彌陀佛曾發下大願,任何人用至誠心稱念他的名字三聲, 他的化身就在你面前聽你說話), 再把整個事情經過, 及自己的懺悔老老實實的說出來, 並且告訴阿彌陀佛, 他以後永遠不會再犯這個罪孽。 整個過程要用最真誠的心, 什麼是真誠心呢? 就是一念不生, 除了這個懺悔的念頭以外, 腦子里懺悔的時候不能想別的。 懺悔這兩個字, 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懺, 就是說出來, 告訴佛菩薩, 另一個是悔, 就是悔過, 改過的意思。 如果真的從今以後, 再也不犯, 就達到悔過的目的, 這個懺悔就圓滿了, 如果以後還犯, 那不僅悔過一點用也沒有, 反而因為騙了佛菩薩, 而增加罪業。 這樣, 真誠心的來懺, 永不再犯的來悔, 這個懺悔就圓滿了。 佛說, 眾生造作天大的罪業, 一懺即消。 真誠心的一念回頭可以消無量無邊的罪業。 所以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就是這個意思。 真心悔過了, 罪業就消了。
如果是前世造做的罪業, 這個人就沒有辦法記起來怎麼回事, 只能通過讀經或念佛號來消業障。 但是呢, 如果他在念經或念佛號的過程中, 特別是念經, 因為很長, 要用1到2個小時, 所以中間很容易走神, 腦子開小差, 這樣讀經沒有用。 讀什麼都沒有用。 古人講: 喊破喉嚨也枉然。 為什麼呢? 消滅罪業是靠功德, 不是福德。 他如果念經腦子里開小差, 那就只有福德, 沒有功德, 消不了業障。 功德是什麼呢? 是定功。 是心裡的清凈無染。 你腦子里想一點事就是有染了, 定功沒有, 定功沒有就得不到功德, 沒有功德就消不了業障。
那麼在所有的佛經和佛號中那個消業障最厲害呢? 真的就是這個最簡單的阿彌陀佛。 這個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他不僅是佛號, 還是咒語, 而且是咒中之咒, 是咒王。 不管是地藏經也好, 普門品也好, 葯師經也好, 還有其他咒語也好, 所有一切其他經及咒消不了的業障, 這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 這四個字, 包含虛空宇宙無量無邊, 他的含義也是深無窮盡, 是宇宙本體的自性, 是十方諸佛共同稱贊的, 而且佛在經上說, 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 光中極尊。 所以這一句看似簡單的佛號, 威力無窮。 而且念佛號的好處是,他很短, 只有四個字。 在這四個字當中, 你肯定不能開小差。 你誠心誠意的念一句, 真的可以消80億劫生死大罪。 當然念的越多越好。 每天念半小時, 三個月下來, 你就感覺輕安快樂。 因為罪業消除了嘛。 煩惱就輕了。
所以建議你的朋友, 如果是今世的罪業, 懺悔加念佛號。 過去的, 就只念佛號。
② 楞嚴咒聽說很靈驗,但是一不小心,就會惹禍上身。是不是這樣
胡扯。。是有人念錯了咒語,又回來告訴你的嗎,念錯咒語,佛不會怪你,如果佛設了個陷阱讓人跳的話,佛就不慈悲了,LZ信佛,怎麼練佛的大慈大悲都忘了呢。。。。我給你說,佛寧願自己惹禍上身,也不願意讓眾生惹禍上身。楞嚴咒是佛教中威力最大的咒,一念眾魔都會老老實實的,不敢禍害人間,豈有惹禍上身之說,只有引福上身。。不要相信歪假邪說,他們都是在禍亂佛教,因為佛教是最科學,最利益眾生的教,佛教的一切佛菩薩都是有求必應的,勸樓主去看看正新的佛教。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③ 怎麼消除自己的罪孽
多念「地藏王菩薩本願經」。1.您很誠懇至心讀誦是感應的條件,每天堅持定會有感應(地藏王菩薩邦您解決問題);但不應求感應神通以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
2.如中斷一品中可重讀或略想已讀內容,目的是思維義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維義理接住連續。
3.每一品的名稱要讀,是經品的中心要點。
4.念完後要迴向正確的迴向順序:從小到大,由自向他;1先迴向自己、在世親人、同修;2歷代六親眷屬;3迴向給冤親債主(那些自己曾經傷害過的人,為他們祈福,求得他們原諒);4迴向法界。 記載迴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詞,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門。大乘義章》卷九雲: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迴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就如手拿一根蠟炬去引燃其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蠟燭的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迴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可以按如下迴向偈迴向: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迴向:願以某某之功德迴向給一切家親眷屬,冤親債主,一切有緣眾生和法界一切眾生,願大家都能業障消除,福慧增長,離苦得樂,早證佛果!
5隨心。讀經過程注意隨文入觀,解經義理。 念前按經文提示,念香贊、開經偈、本師聖號等。念時觀想地藏王菩薩在你座上方,觀想你和家人還有過世的怨親債主在菩薩坐下念地藏王菩薩經,一節念完,才可以休息一下繼續念下節,不能中間停止,這樣直到念完整部經,再用兩只手舉過《地藏王本願菩薩經》頭頂禮,說:念經所得到的功德迴向給,您和你家人的宿世怨親債主,願他們早日聽到佛法,去轉生、超脫。這樣就功德無量了。
持誦經文注意事項:
1、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注一)
2、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3、24小時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90分鍾為最適當,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力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之。(注二)
4、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持誦經文之中,若間隔一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注三)
5、持誦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現象,例如:頭暈目眩、流眼淚、字體模糊、身
體酸軟不適、心生疑惑、雜念紛至等,尤以剛開始持誦的第一個月內最為嚴重。遇此情況者,種種現象乃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所致,應以最懺悔的心,祈求冤親債主原諒,更要以最勇敢負責的心來圓滿現前之因緣果報。
****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因果債、懺悔惡業為始,之後方能無礙的修法。冤親債主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甚至於修行的諸多障礙,幾乎全部因為冤親債主得不到超撥而欲索債所引起。「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過去世所造的諸惡業為因,今生冤親討債為果),若無法超撥冤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難上加難,所以每個人應以至少持誦200部以上《地藏經》的功德力,迴向因果,超撥個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得令往生凈土,究竟解脫。(注四)
****重在迴向:
誦經有不可思議功德,而功德迴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經書上迴向十方一切眾生的迴向偈並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還是應先迴向給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這些眾生與你最有緣,最易障礙你、糾纏你。故應首先超撥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之後,自己的業障消除了,修行道上暢通了,你再發心將功德普皆迴向十方眾生、求生凈土。迴向文如下
地藏經迴向文(每次念經後迴向):
(合掌)弟子×××願以此所誦《地藏經》×部(或念佛菩薩聖號)之功德,迴向給弟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祈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做主,超撥他們,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凈土。弟子×××真心求懺悔。(念三遍)此迴向文是專門指定迴向給自己或親友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不用於做其它的迴向。
注一:持誦《地藏經》時最易召感冤親債主前來聽經,這也正是《地藏經》的靈驗和殊勝之處,持經發聲,正起到為他們開示的作用。
注二:《地藏經》24小時都可以讀誦,而凈空法師更主張晚上讀經,能為更多前來聽經的冤親債主開示,反而功德會更大。(提示:若以功德之心來修法亦非正法,功德不應貪著。)另外,如果讀經感應過於強烈,而自己又膽怯,只白天讀經亦無不可。讀經感應強烈,正暗示著冤親債主希望被超拔的強烈願望,也是自己業障深重的表現,我們更應該勇敢精進。很多人因此而不再讀《地藏經》,這是完全錯誤的。
注三:如果家裡沒有佛堂或其它原因,不燃香亦可。「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仍然要念。
注四:如果發願至少念誦200部《地藏經》來超拔自己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時(累世的父母也在其中,並且首先受益),最好規定出誦經期限,以盡孝道的心、懺悔的心、虔誠恭敬之心而勇猛精進,容易得到地藏菩薩的感應並種種加持。如果自己工作繁忙、時間不便,可聯合家人一起誦經,然後迴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最忌發願後不精進,遲遲不能完成,如果你是冤親,也會懷疑誦經者的誠意了。所以,以盡孝道的勇猛心最易得到誦經的感應。
地藏法門的殊勝之處並非局限於此,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禍、如何不墮三惡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兒育女平安獲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等等方面,地藏經中都有詳細說明
請您網上看五台山參夢老和尚「大乘大集十輪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看宣化上人「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淺釋」。 六祖寺大願法師「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學記」。 等祖師大德講解。
印光大師開示如下
至於讀經,當先閱經文,次看註疏。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凈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讀。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讀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既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 參考資料:【印光大師】讀經須知
修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要
一.觀世音菩薩能加持的事相、作用:(一)救苦救難的加持、護佑:1.事苦:水、火難; 羅剎、夜叉難; 枷鎖、王難; 怨賊、遇險等難......包含攝受一切果報苦。 2.因苦:淫慾(過分貪心、侵佔) 瞋恚(怨恨心)愚痴(沒有智慧)..... 包含攝受一切煩惱苦。
(二)與樂加持力:求財寶、求地位、求名聞; 求眷屬、求子女、求壽命等......一切都能如願之加持(幫助)。
( 三)度脫的加持力(事相作用 ):以身口意三輪,三十二應身(實無量應身)度三乘; 度天類、(六種)、人類(十五種); 度八部(八種);度執金剛(一種); 度人非人等(包含攝受一切種類)。
二.怎麼得到加持? :修因。
(一)學修、分別之教理: 1.教---獲得加持之法: 有真誠、決定、信樂 如法取得「三體」(身口意清凈)而且行持無犯,犯已還凈; 忍定,業因報果; 黑白(善惡)二業取善舍惡; 懺悔洗滌過去、今日之惡業,防止未來之黑惡業;以上四條若能切實修行,即能獲得人天等好身,而又不離三寶之加持,並能轉起獲得果位的加持。知苦斷集,幕滅修道(四聖諦);勤修戒定慧,出世為懷而重戒律 ;(此得果之道,成佛之先因);菩提願心,菩薩戒行(此獲大乘地道乃至成佛加持正因)。 2.理-----感應道交,之理 : 能感應 1.真誠三歸依,信心之水如泉涌不斷 ;智慧如日月徹照。2.知業果取捨,修一切善法(故善)。3.修一切法無為,無為有不生(故空)。4.懺悔身心潔,王宮任你行(故凈)。5.以菩提心 持戒與行事,源泉來至大悲心和悲智雙運。感應時的情形---自己如滴水匯入到觀世音菩薩大悲智海,激起種種波瀾浪涌。 不能感應:1障蓋(業障)日不照,盲者(少善根)不見日。2缺戒亂因果,能加力不應。3加持若磁石,非鐵不能引。 信樂自心清凈意 平等無砠菩提心 無畏(能摧破)無流(除煩惱流)度(眾生)攝(自己)行(為) 能與觀音心相應 。
怎樣修行? 正修: 1.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喃摩):歸依 崇尚 敬禮 信順 愛慕 欽仰 不離 求救 賜於,,,,有無量義。總說清凈身口意三門,歸投供獻得菩薩三輪加持,無余獲得。 觀:觀真,攝一切法生無自性,二我不可得之正觀。 世音:觀俗,觀世間一切萬物十界如等;同時具足相應而成 ;這一大緣起的顯現。此所顯現,無常剎那,如幻如化。 菩薩:由前歸敬、加持二力,自身等若觀音自在。 觀幻夢有情等同父母子女,拔苦予樂,自他全具智、斷、悲三德,等觀世音。諸觀世音,交光互遍,(佛心、眾生心、我心);成大加持 正確知明以上義理,正念不失;以七字聖號「南無觀世音菩薩」心為其所緣系,攝心在定而不放逸。一念即獲一念全分加持,若念念相繼者,就是肉身成佛。 若不能理念,只要具足信心,懇切稱名,福不唐捐;要喜歡凈土,決定往生。
(二)助修 (事修) 1禮拜 (諸佛) 2贊嘆 (宣傳) 3供養(修福) 4懺悔(消業) 5隨喜功德 (擴展法力) 6請宣佛理(講解佛法 ) 7請常住世 (祈請) 8隨觀音學 (時常學佛 ) 9恆順眾生猶如觀音(隨緣而為) 10普皆迴向 (迴向法界、增強佛法)
助修十種,怎樣總持:隨緣參加一種,便能全部含攝其餘眾義。若僧若俗,歸誠信仰,生歡喜心,因『念』得理(果),決定出離。菩提大悲,悲智同運(悲人而知他應該如此,再邦助他出離此苦);聞思修用,戒定慧行;度攝方便,包含了一切佛法。
規儀怎來?由得道果人,應眾生所需要;選取和組合上面十種義,理義系屬在心口意三門體上,成為眾多軌式。
怎樣修行?1依各種規儀起用,全盤轉活。2不緣非緣(戒成就),而成就於止(定成就)。3能如理觀而成正觀(觀成就)。4止觀並作運,心不外緣,也要調整成柔和。5隨事入觀,隨事停而觀止;長期練習,久而成自然;舉身動念發話,恬然持空有、順因緣、成中道。6以上也說有次序(由生而熟,由簡入繁,修爍自性思維習慣)。也無次序(可同時並作,在事相上同時相應具足。
這就是獲得菩提大悲體用完全乃至成佛的加持。
正修入定修 助修隨緣轉 隨轉而不變 體相用完全 如是如理修 佛位在現前 興悲智相應 加持如湧泉
如何加持? 三 順違正邪加持之辨識
1.加持得順緣: 由正信、行力之感招,得佛菩薩不思議力的加持;得成就或滿願等,在其中間助緣增勝,任意滿足。這種情況,多是積修福德、供養、善行資糧的酬報;此加持,多能增長福、德、信、願。但是因此而增長我慢、我貪愛(初學者),反招退步墮落。
2.加持得違緣: 這類加持,也是成就圓滿諸善;但給以逆緣、因境(考驗)以成就你;如欲遠行,天雨足病;多是少積福德資糧所致。 但是這種加持,最能增加智慧和堅固我們的信願;而且為破除我見、我慢等不善,糾正偏邪的利器。遇到菩薩違逆緣加持,應正觀、安忍、忍定果報;這樣能增長極廣大的凈福資糧。
3.因人邪而得邪加持之現象(學邪了): 不敬三寶 謗毀正法 破壞律儀 悔棄正願 顯異惑眾
贊殺盜淫 壞人善法 咒出世善 邪智鬼通 說陀羅尼 篡改經論 揭人隱私 說法教人 人皆信仰 自稱得果 妄授人記 辱罵出家 稱道己能 潛行貪欲 不顧慚愧 心神亂異 喜憂無憑 成患致疾 言不能盡 但違正理 即攝邪類 觀已觀人 外相可見
4.得正加持之現象: 敬愛三寶 隨順律義 身禮恭敬 和悅近人 動止如理 不憎恨人 不做戲偽 耐勞恆勤 語無四惡 不說他短 言順人心 喜贊人善 愛誦經法 贊佛贊僧 不做謗毀 歌聲調柔 不順三毒 邪執我慢 愛樂正法 隱藏己善 能覺八風 五欲過患 成人之美 不咒人善 悲心慈意 平等不倦 得正加持 外相可見
(參照自能海上師全集三輯.教理初基)
2.多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3.多念:「心經」,以菩薩大悲心應對世事;心中有觀世音是最好的供養。 4.誦「大悲咒」,多做供養禮拜菩薩的各種法事。
④ 吃齋念佛可以減輕罪孽嗎
八關齋戒的好處:《佛說齋經》
第一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濫殺意。慈念眾生。不得賊害蝡動之類。不加刀殺。念欲利安。莫復為殺。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二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貪污意。思念布施。當歡喜與。自手與。潔凈與。恭敬與。不望與。卻慳貪與。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邪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為邪欲。心不貪色。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謊言意。思念至誠。安定徐言。不為偽詐。心口相應。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醉酒意。不醉。不迷亂。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著香華。不傅脂粉。不為歌儛倡樂。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經道。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時食。食少節身。過中日後不復食。如清凈戒。以一心習。
奉持八戒。習五思念。為佛法齋。與天參德。滅惡興善。後生天上。終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
第一,脫離病苦。《葯師經》受持八關齋戒疾病必然逐漸減少。
第二,消滅罪障。《優婆塞戒經》受持八齋戒,除了犯有五逆罪以外,其他的罪障都可以消除。
第三,免除橫禍。《四天王經》受持八關齋戒,惡鬼遠離,必定平安。福慧增長,災難遠離。
第四,遠離惡道。《十善業經》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不墮落妖魔鬼怪畜生地獄。
第五,福報優厚。《佛說護戒經》受持八關齋戒,可以得到六十萬世不愁吃、不愁穿的果報。
第六,成就迅速。《雜寶藏經》優陀羨王的夫人,病已垂危,臨終前一天要求受八關齋戒,死後就生到天上。
第七,來世尊貴。《佛說普達王經》有個隨從,曾隨王受持八關齋戒,這個人死了過後,下世就轉身為王子。
第八,得生天上。佛經上舉了一個例,有一位天女,她的相貌非常庄嚴,人家問她為什麽得到這麽好的果報,她說就是因為受持八關齋戒。
第九,往生助緣。佛經上說如果有人受持八關齋戒,就憑這種功德拿來迴向求生凈土,能夠得到中品中生。
第十,臨終歡樂。《葯師經》上說受持八關齋戒的人就憑這個善因,到了臨命終時,就會有八位大菩薩接引他往生凈土。
第十一,得相好身。《長爪梵志請問經》上說:有一位婆羅門問佛陀,您作什麽功德才得這麽好的相?佛說受持八關齋戒,就會得這種果報。
第十二,成佛道緣。《阿含經》受持八關齋戒,可以促使我們獲漏盡通,入於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們受持八關齋戒,可以說是成佛道的重要勝因。
《出家功德經》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盤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
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
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
或成就無邊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於此清凈智慧鏡中。為於解脫諸善法故。
若見出家修持凈戒趣解脫處。破他出家。為作留難。以是因緣故。生便常盲。不見涅盤。由毀出家故。
常觀痴等十二因緣。應得解脫。以毀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緣。覆慧眼故。從生至生。常盲無目。不見三界。緣障出家故。
出家應見五陰二十我見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壞正見故。所生常盲。不見正道。
出家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觀諸佛清凈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緣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見佛法身。
以因出家應具沙門形貌及與持戒清凈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由毀出家故。
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無常無我不凈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則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趣涅盤城。是罪緣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凈善法向涅盤城。
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應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誰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見因緣者。終不能得見涅盤城。所生常盲。
--------
⑤ 抄什麼經書可以減輕罪孽和平靜心情
心裡注重罪孽,抄什麼經都一樣。那些凡是認為人的行為、心思意念不必要更新,而通過外在的其他方面的行動可以贖罪的理論,都是鬼話。你犯罪欠了誰,他赦免你,你的罪孽才能消除,不然有何用呢?因為你仍然是得罪了他,不去面對他,做什麼都無用。
上帝說:惡人必不得平安!
⑥ 怎麼可以消除自己身上的罪孽
每個人生來都是帶著惡因的,那是我們累世因為各種原因犯下的罪孽。
若是不消除,他們會積累成惡果,阻礙著我們的生活。他們躲在我們體內,吸我們的精氣神,吸我們的能量。
能量不足時,他們就會來搗亂,讓人神志不清。所以我們能量不足,就很難支撐起這個身體,常常感覺身體很重。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一、戒殺放生
戒殺放生消殺孽,曾有過墮胎、傷害動物等,造下殺孽的朋友們,可以用放生、吃素、戒殺的方法,消除殺孽重罪,償還命債。
二、戒邪見
邪見會摧毀所有正道善法種子的力量,凡貪色淫亂者,必遭禍殃,而且這種禍殃來得非常迅速。所以一定要盡早戒除邪淫。
三、行善布施
財布施得財富,道布施得智慧,身心布施得健康長壽,廣行善能積累莫大福報,此功德不僅能化解體內的冤親債主,更有利於家人,福慧隨身。
四、供養三寶
修道持咒,供養「道經師」三寶,得到十方神明庇佑加持。常念《太上感應篇》得無量功德,去除貪怨痴,增長智慧,度化冤親債主,得無上福報。
道教君說
很多時候我們不想去做善事,是因為認為什麼都是我的,捨不得付出,最後病也都是「我的」,痛苦也都是「我的」。
我們要的一切都是大家的,當你為家庭去努力,為大家去努力,這樣家庭就好了,大家就好了。
所以,當我們能夠把這四點運用在生活當中,相信我們今後就不會有罪孽,都是在行善積德。
我們的惡因天天都在消除,罪孽消除到沒有了,就剩下我們生命的功德,那就是天人的福報。那麼身體自然就好了,家庭自然就和諧幸福了,一切也自然就順了。
⑦ 韓國有一部電影,一個母親把自己的女兒放在廟里的電影,
該影片是《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由金基德執導,金英民、吳英秀、金基德主演的一部韓國電影。
影片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2003年9月19日於韓國上映。
劇情介紹:春天,貪玩的童僧拿著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捉弄著小生靈們。老僧(吳永洙飾)發現後,用同樣的手法懲罰他,告誡他不可胡來。
夏天,十七歲的少僧(金永敏飾)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悶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麗珍飾)在母親陪同下,來到寺廟拜佛求平安,並留下療養。少年開始忍受不住異性相吸所帶來的誘惑。
秋天,青年在外面殺人後重返寺廟,請求諒解。老僧命其刻寫心經,去掉罪孽,同時,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趕到寺廟。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飾)回到山中寺廟,重新開始修行苦練。一名婦女突然探訪寺廟,並留下了一個男嬰,希望能被收留。之後,又一個春天到來。
(7)微電影寺廟有什麼能減輕罪孽擴展閱讀
《春夏秋冬又一春》角色介紹:
1,Old Monk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間小廟,小廟漂在湖中央,與世隔絕。在這紅塵之外,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廟里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
2,Boy Monk
小和尚把小石頭綁在小動物的身上,笑的咯咯響,非常開心,他自己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對小生命帶來怎樣的痛苦。老和尚沒有制止他的行為,苦口婆心的當面教誨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綁了一塊石頭,讓他感受生命的痛,當他看到由於自己的過失,致使魚兒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
我們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認為很開心的事,已經給別的生命,造成傷害,帶來難以彌補的悔恨。
3,Young Alt Monk
春心萌動。成年和尚看到兩只蛇在交配,即有所感,春心盪漾,見了前來養病的女子後,即魂不守舍,情難自持,不能自控。性慾、習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我們若沒有理性的節制,自主自控,任憑慾望、本能的驅使,於是強奸、亂倫、縱欲、一夜情等接踵而至,與禽獸何異,節制慾望,用理性掌控自己。
⑧ 佛教,怎樣消除自己的罪孽
建議你 看《地藏菩薩本願經》 首先消業障 命運不好 大多是自己宿世的怨親債主前來索償 並會對自己一生的運勢 命運產生影響 以迷信處理 置之不理不妥
如按《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內容做的話 對你本人也會有極大益處
念:那摩(南無)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本願經》: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睡夢中悉皆安樂。
《地藏菩薩本願經》: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性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內,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更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於壽命。
《地藏菩薩本願經》:若未來世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專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持齋10天 去寺廟燒香拜佛 在佛像前讀《地藏菩薩本願經》7遍 每讀完一遍 讀如下迴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親 冤親債主即可解脫!
⑨ 我拜佛能為已故的的人減輕罪孽嗎
拜佛念佛,然後把功德迴向給已故的人,最好在他故去的49天之內為他放壇或者誦地藏經,或者找佛友幫助誦地藏經,然後功德迴向給故去之人,用已故人的財產為他放生,做善事,減輕累生累劫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