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卓別林的著名電影《摩登時代》講述的什麼年代的事情
《摩登時代》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
《摩登時代》,是查理·卓別林導演並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於1936年上映。
本片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溫馨感人煥發著人性的光輝。
(1)卓別林電影是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查理·卓別林飾演查理,經濟大蕭條使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對工人的剝削更加殘酷。單調而又瘋狂的機械勞動終於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進醫院。出院後,失了業的查里陰差陽錯地被當成罷工首領抓進了監獄。出獄後,查里在一家造船廠找到了工作,可是由於出現紕漏,不久又被辭退了。
2、寶蓮·高黛飾演孤女,她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女孩,她的父親被槍打死了,她只能逃離居所,後來她偷了一隻麵包,被捕。逃出後,結識了查理,兩人互相幫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卻被通緝,便與查理一同逃離。
② 卓別林簡介
卓別林(1889~1977)Charlie Chaplin,英國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
1889年4月16日生於倫敦(2011年2月一說法證明卓別林出生於出生在斯梅西克的一輛大篷車中,是吉普寨人), 1977年12月25日(聖誕節)卒於瑞士科西耶。幼年喪父,曾在游藝場和巡迴劇團賣藝或打雜。
1913年,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1914年2月28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陣雨之間》中。這一形象成為卓別林喜劇片的標志,風靡歐美20餘年。
20世紀20年代初,卓別林的電影在中國已經廣為流行。在1915年9月,他的喜劇短片開始在上海上映,上海的報紙幾乎每天都登有卓別林主演的電影廣告,中國觀眾親切地稱他為「滑稽大王」、「快活大王」
(2)卓別林電影是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卓別林(1889——1977)
1889年,卓別林在倫敦出生。他在簡陋的出租房間、國立貧民院及一所孤兒院中度過了辛酸的童年。早年的貧困生活啟發了他後來創造流浪漢的靈感;小胡須、細手杖、大號褲子及皮鞋,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禮服,暗示了在兒童天真的想像中的威嚴的成人,意在用一個天真無邪的形象重新塑一個下層階級的代表。
17歲時,卓別林進入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卡爾諾劇團。在這里,卓別林有生以來遇到了使他終生受益的良師卡爾諾,正是卡爾諾,把卓別林帶進了喜劇的最高行列。
在卡爾諾劇團,卓別林有很多機會可以去巡迴演出,他很希望能去美國。1912年,卓別林夢想成真,他在美國的演出非常轟動,以至於引起美國電影製片商的興趣。在最孤獨寂寞的時期,他一生中的轉折點慢慢到來。當時,啟斯東公司的老闆賽納特一眼相中了這個來自異國他鄉的青年,卓別林開始了嚮往已久的演員生活。
卓別林在啟斯東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多半是兇狠的、輕浮的、散漫的、狡猾的和醜陋的。這些人物符合啟斯東的「理想」,但和卓別林獨具一格的整套喜劇手法很不協調。卓別林曾說:我並不很喜歡自己的早期影片,因為在這些影片中我很不容易控制住自己。一兩塊奶油蛋糕飛到人的臉上,也許還有點逗趣,可是,如果整個喜劇性僅僅依靠這種辦法,那麼影片馬上就會變得單調而索然寡味了。也許我並沒有能夠一貫做到實現我的意圖,不過,我是一千倍地更喜歡用一種俏皮的姿態、而不願用粗鄙和庸俗的行為去贏得笑聲。
卓別林基於他真正藝術家的天性,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幽默對生活基礎的特殊意義。他開始從早期的滑稽電影中擺脫出來,逐漸地把嚴肅的題材和喜劇片的傳統手法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卓別林對現實的諷刺影片中佔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攝的《狗的生涯》。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憂郁代替了嘲弄。
通過這部影片,他放棄了濫用的低級趣味,而以發人深省的笑代替了純生理的笑;用同情的微笑代替哈哈大笑。「不朽的流浪者」夏爾洛,露宿街頭,處處受辱,當他從職業介紹所碰了壁狼狽地走出來時,茫然地看見門口的幾只狗正在爭奪一塊骨頭。這辛酸的一筆正是殘酷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童年卓別林的真實寫照。
1918年1月21日,卓別林自己的製片廠正式落成。這天,他興高采烈地穿上那雙舉世聞名的夏爾洛的大皮鞋,在未乾的水泥地上踏下一個腳印。
卓別林力圖通過電影反映出時代的特徵。他說,創作喜劇,其中的悲劇因素往往會激起嘲笑的心理,而嘲笑正是一種反抗。
③ 《摩登時代》演繹的到底是什麼時代
《摩登時代》的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影片攝制於1935年。
劇情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時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高峰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掙扎。查理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發瘋般地工作,以期能夠獲得填飽肚子的可憐工資。
雖然生活昏暗無比,但查理還是努力地奮斗著。不過面對時代的蕭條大潮,查理依然無法保證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
而此時工廠的管理層們開始瘋狂地壓榨員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們開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他成天掙扎在生產流水線上的,由於他的任務是扭緊六角螺帽,結果最後在他的眼睛裡唯一能看到的的東西就是一個個轉瞬即過的六角螺帽。
結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東西都遭了殃,因為只要看見六角形的東西查理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帶有六角形紐扣的女人就慘遭查理的毒手。
但工廠老闆可不會停手,他甚至認為工人吃飯的時間都過長,於是美其名曰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進了全新的吃飯機。這種吃飯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喂」工人吃完飯,這樣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用於工作。
而查理則很不幸地成為了「試用品」,誰知試用的過程中機器出現了問題,不但無法停止,還開始發狂,結果搞得查理也幾近瘋狂。最終,查理還是失業了,他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成為失業大軍中的一員。
隨後他無意中成為了示威運動的領導者,但依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過之後,發現唯一不用擔心餓死和操心生計的地方是監獄!於是他又開始策劃如何進監獄,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包括替人頂罪都無法使自己進入監獄。
不過再艱苦的生活都無法改變查理善良的本性,雖然他自己都無法保證溫飽,他還是在街頭搭救了一個偷麵包的流浪女子,並獲得了這個女子的愛情,兩人相依為命一同度過這個「摩登時代」。
(3)卓別林電影是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查理
經濟大蕭條使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對工人的剝削更加殘酷。單調而又瘋狂的機械勞動終於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進醫院。出院後,失了業的查里陰差陽錯地被當成罷工首領抓進了監獄。出獄後,查里在一家造船廠找到了工作,可是由於出現紕漏,不久又被辭退了。
他路遇一個流浪女,從此與其患難與共。查里先後在百貨公司做過守夜,回鋼廠幹了幾天,在酒館當過侍者兼歌手,最後為了救流浪女,兩人再次流落街頭。可是如此境遇的查里仍然信心十足,並鼓勵流浪女勇敢面對人生。
2、孤女
她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女孩,她的父親被槍打死了,她只能逃離居所,後來她偷了一隻麵包,被捕。逃出後,結識了查理,兩人互相幫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卻被通緝,便與查理一同逃離。
3、機械工
一個修理機械的老頭子,查理成為他的助手,卻幫倒忙,後來隨著大批工人一同失去了工作。
④ 卓別林什麼時候開始拍電影
卓別林1913年,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陣雨之間》中。這一形象成為卓別林喜劇片的標志,風靡歐美20餘年。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⑤ 卓別林有哪些代表作在什麼時期的還有內容大概是什麼
片名:大獨裁者
年代: 1940
地區: 美國
片長: 155 min
導演: 查里 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編劇: 查里 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類型: 喜劇
別名: 大獨裁者(中)/大獨裁者(台)/大獨裁者(港)
主要演員:
漢克 曼 切斯特 康克林 埃瑪 鄧恩
保利特 戈達德 雷金納德 加德納 查爾斯 歐文
比利 吉爾伯特 查里 卓別林 理查德 亞歷山大
色彩: 黑白
劇情簡介
本片獲1941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5項提名;獲1940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演員; 獲1997年美國國家電影名錄。
卓別林第一部有聲喜劇片
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自由被抹殺,人類歷經滄桑……<大獨裁者>中的卓別林以希特勒為原形,惟妙惟肖地扮演了一個推行反猶太主義和侵略擴張政策的獨裁者形象.這是卓別林第一次以有聲對白電影向法西斯主義者發起了攻擊,便獲得空前的成功,因此本片在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多項提名.
查理.卓別林自導自演的此片拍攝於希特勒氣焰最為囂張之時,片中對希特勒大加諷刺的情節顯示了其道德勇氣可嘉的一面。劇情描述猶太人理發師查理,因為獨裁者興傑爾對猶太人下達了逮捕令而東躲西藏。不料在奧國邊境時,卻被駐守在那裡的德軍誤認為他就是興傑爾,於是他趁機作了一場維護民主主義的大演說。該片並不是卓別林的傑作,理發匠部分平平無奇,獨裁者部分則有淋漓暢快的效果,尤以地球舞一場令人嘆為觀止。最後的演說內容精彩。《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是卓別林最成功的電影之一。從新發現的電影膠片上,人們可以看到卓別林身著紅棕色的軍隊制服,正在一座金碧輝煌的舞廳里反復地練習華爾茲;還有卓別林在舞台下苦練正步走的情景。電影膠片還顯示了卓別林為電影設計的另一個結尾。《大獨裁者》的最後一幕是卓別林在為世界和平衷心祈禱,而這實際是臨時想出來的替代辦法。按他原來的設想,最後一幕應該是兩支敵對的軍隊在一起跳舞,後來因為技術上的問題而放棄了。
《大獨裁者》由卓別林自己出資拍攝而成,前後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影片公映的時候,美國還沒有參戰。雖然《大獨裁者》在納粹佔領的歐洲遭到禁映,但這並沒有妨礙它成為1940年最賣座的影片,打破了當時英國和美國的票房紀錄。這部諷刺納粹德國的影片以它獨有的幽默和風趣贏得了人們長久的喜愛。
片名:摩登時代
年代:1936
地區:美國
片長:87 min
導演:查里 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編劇:查里 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類型:喜劇
別名:摩登時代(中)/摩登時代(台)
主要演員:
海奈 康克林 保利特 戈達德 漢克 曼
切斯特 康克林 理查德 亞歷山大 勞埃德 英格拉哈姆
出品公司: 其他
色彩: 黑白
劇情簡介
影片辛辣犀利的諷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資本家欺壓,榨盡他們最後血汗的嚴酷現實,理所當然地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群起反擊,一些評論家的錯誤讀解,也為這股邪惡勢推波助瀾。輿論的曲解正好證明這部影片的尖銳和深刻。觀眾永遠忘了主人公查理被機器卷進卷出的鏡頭以及被流水線弄得麻木機械,在人的鼻子、鈕扣擰緊螺母的鏡頭。卓別以其高超的表現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萬失業者遭遇的生活畫像。影片同時也是他在電影藝術上告別流浪漢形象邁向更加成熟的標志
片名:殺人狂時代
導演:查爾斯·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編劇:查爾斯·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奧遜·威爾斯 Orson Welles
主演:查爾斯·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類型:劇情 / 犯罪 / 喜劇
片長:124 min / Spain:114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劇情概述:
1930年經濟危機前銀行職員安·凡爾杜為了擺脫窘境而用許多假名字和一些有錢女人結婚然後把們殺死十四個女子依次成為犧牲品本人也最終被判死刑
故事講述1930年經濟危機前銀行職員凡爾杜為了擺脫窘境而用許多假名字和一些有錢女人結婚然後把們殺死十四個女子依次成為犧牲品本人也最終被判死刑為自己辯護:跟國家機器殺人規模相比又算得了什麼?片名:舞台生涯
導演:查爾斯·卓別林
主演:查爾斯·卓別林
標簽:劇情(2) / 喜劇(2):
片長:137分鍾$
產地:美國
對白:英語
上映:1952年10月16日 英國 (...)
又名:Limelight / 舞台春秋
劇情介紹:
劇情講述父親卡爾貝樂和女兒泰莉因為演藝事業的跌落而流落街頭,此時女兒的腿又不能行動。生活陷入困境的父女二人為了生活,父親不得不從事以前的文藝工作,而此時的他已不再受人歡迎了。失望之餘,泰莉的腿居然神奇的好了起來,繼爾從事了芭蕾舞演員這項工作,同時認識了劇團任指揮的男青年。女兒為了感謝父親,要求團長給父親一個演出的機會,終於在演出中憑著熱情與真摯,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然而父親卻因跌落舞台受傷而死。
⑥ 卓別林的電影什麼時代
《摩登時代》
⑦ 卓別林屬於美國什麼時代的喜劇大師
頭銜:不列顛帝國勛章佩戴者,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卓別林幼年喪父,曾在游藝場和巡迴劇團賣藝或打雜。1913年,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14年2月7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威尼斯兒童賽車記》中。這一形象成為卓別林喜劇片的標志,風靡歐美20餘年。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⑧ 《摩登時代》是一部讓人感到笑中帶淚的社會喜劇,它演繹的到底是什麼時代
按照經典的影片介紹,《摩登時代》講述一個被機器摧殘、異化的流浪漢在工業文明的傳送帶前窘態畢現、笑料百出的故事。這是一個集幽默、諷刺、控訴於一體的經典影片。同時影片也將當時的社會形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⑨ 《摩登時代》它演繹的到底是什麼時代
《摩登時代》的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影片攝制於1935年。 《摩登時代》是電影大師卓別林的最後一部無聲影片,片中喜劇手法和視覺手段都有著卓別林獨特的喜劇表演風格,獨居匠心。 而其主題則圍繞美國工業起步時期勞動人民的生活悲劇展開了辛辣詼諧的諷刺。 這部電影背景發生於1930年左右因工業革命因機器的大量使用而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從而引發的經濟浪潮和社會動盪危機。
卓別林無疑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大師之一,他的作品深深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摩登時代》可以說是卓別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語說的那樣“本片講述工業時代,個人企業與人類追求幸福的沖突”工業時代,雖然歷史滾滾的車輪從未止步,但是勞動人民卻成為了歷史變革的犧牲品。也正是這些生生不息的勞作者,推動了歷史的進展,成為了歷史里無名的英雄。
⑩ 卓別林是什麼人是干什麼的
姓名: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出生日期: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
生於:英國倫敦
卒於:瑞士科西耶
昵稱:查理
職業:英國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
頭銜:不列顛帝國勛章佩戴者,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
卓別林幼年喪父,曾在游藝場和巡迴劇團賣藝或打雜。1913年,隨卡爾諾啞劇團去個人圖片(7張)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陣雨之間》中。這一形象成為卓別林喜劇片的標志,風靡歐美20餘年。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從1919年開始,卓別林獨立製片,此後一生共拍攝80餘部喜劇片,其中在電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台生涯》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過程。卓別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對下層勞動者寄予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辛辣的諷刺,對
《城市之光》
法西斯頭子希特勒進行了無情的鞭笞。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間,他拍攝了尖銳諷刺麥卡錫主義的影片《一個國王在紐約》。1972年,美國隆重邀請卓別林回到好萊塢,授予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稱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卓別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他在娛樂業從事了70多年的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卓別林的一生是20世紀最引人矚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眾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贊揚,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嚴格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