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究竟會去哪裡? 新發現40種國外沒有記載的瀕死體驗,瀕死體驗後性格大變―――
「瀕死體驗」對普通人來說不但距離遙遠並且總有一種神秘的感覺。實際上,許多人在面臨死亡時,都或多或少地有過這樣的感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其新版自傳《我的生活》中就提到,他在去年9月接受心臟手術時產生了瀕死幻覺,處於麻醉狀態時見到許多像戴著死亡面罩那樣的黑臉向自己飛來,然後撞得七零八碎。當然能夠敘述這種感受的,只能是那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或是處於毀滅性境域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幸脫險的人。天津市安定醫院的馮志穎教授和同事對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倖存的100個人進行了關於瀕死體驗的調查研究,這次研究不但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上研究上的空白,發現了40種國外沒有記載的瀕死體驗,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同類瀕死體驗研究集中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
隧道體驗:
穿過黑暗隧道,找到光明
專家調查:張先生,35歲,工人
地震發生後,張先生被壓在倒塌房屋的縫隙中,大約兩天後被人救出來。事後他回憶了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的過程中腦子中曾經出現過被他稱做幻覺的怪事。「當時我被壓在倒塌的房子下時應該是暈倒了,過了一段時間漸漸蘇醒過來。我忽然感覺到四周狂風大做,飛沙走石並且下著很大的雨。周圍沒有一個人,我該去哪裡呢?沒有路,我就一直往前跑。這時,我看見一個很大的黑洞於是就鑽了進去,這是一條黑暗的隧道,我在裡面不停地走,走了一段時間隧道的盡頭出現一片光亮,看到了光亮我高興極了,感覺又見到了希望,於是趕快朝著光亮的地方跑過去」。
專家說法
黑暗的隧道體驗是對出生時經過母親產道的回憶
這是國內外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最常見的一種瀕死體驗,稱做隧道體驗。有過這種體驗的人大多感覺自己進入到一條黑暗的隧道,或者是掉進一個黑暗的深淵中。但是在隧道的盡頭或者掉下深淵後通常會看到奇異的光亮並且產生一種愉悅和幸福感。國外一些專家說,這有可能是人在處於危險時對於自己出生時感受的一種還原。嬰兒在出生之前要經過母親的產道,這就像他所看到一條黑暗通道,當嬰兒在出生的瞬間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光明的時候,就像他所看到隧道的盡頭出現奇異的光亮,並且感到看到了希望充滿了愉悅和幸福的感覺。但是,這也只是科學家的推測,人在出生之前,或是在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期有沒有記憶存在依然是科學家爭論的焦點。
靈魂出竅體驗:
靈魂脫離身體,往事歷歷在目
專家調查:翟女士,20歲,學生
除了和張先生一樣的隧道體驗並且出現愉快、幸福感之外,翟女士還講述了她在隧道體驗後的另外兩種感覺。
「當時,從隧道跑出來後,我忽然又感覺到身體靈魂好像漸漸脫離了我的身體,慢慢飄了起來,在很高的地方,我往下看,看到了我的身體,但是奇怪的是雖然我的靈魂飄離了身體,但是依然可以感覺到身體上的呼吸和脈搏。我就那麼靜靜地看著自己的身體,好像是在看別的人身體一樣,但是我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害怕,反而心裡非常地平靜。我轉過身去繼續往上飄,飄著飄著,身體似乎被什麼東西擋住了,就怎麼也飄不上去了。後來我就開始迅速地回憶我以前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從出生,上幼兒園,上學一直到談戀愛時的情景,還有哥哥結婚時的情景,時間在我的身邊飛逝,甚至平時根本想不起來的,已經忘記了的事情在那時忽然都想起來了,總之都是一些幸福快樂的事情」。元神出竅與瀕死體驗
科學界許多人認為:人意識的研究是科學最後的難題,而意識是如何消失的,特別是「瀕死體驗」,則是謎中之謎。於是,死亡的發生,也即「瀕死體驗」成了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和哲學單獨相對或協同研究的熱點。
所謂「瀕死體驗」,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是指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罹患重疾但意外獲得恢復的人所敘述的死亡正在來臨時深刻的主觀體驗。國外早已把其列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形形色色的「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在各民族間普遍存在。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一位名叫查維?亞艾那的24歲青年工人,不幸被一隻裝有機器的大箱子壓傷,成為一個昏迷不醒的「植物人」。1990年3月的一天,亞艾那突然清醒過來,雖然只有短短的10多分鍾,卻向人們敘述了他長眠不醒時的奇遇:「我變回一個孩子,由我已去世的姨媽領著。她帶著我,走進一條發光的隧道,它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她對我說:『你要我找的永恆的平靜,在另一個世界你可得到的。』我用手掩住雙眼,但瑪麗亞姨媽輕輕地把我的手拉了回來。」10多分鍾過後,亞艾那又長睡不醒。
無獨有偶,美國一位65歲的「死而復生」的商人,也向搶救他的醫生們敘述了自己「死後」的情景:「我記得自己好像一朵輕雲一般,逐漸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醫院的牆壁與鐵門都阻擋不了『這時的我』。我很快地飛出醫院,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飛向虛無縹緲的太空。接著我又以極快的速度,在一條無止境的隧道中前進。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點亮光;這個亮光越來越明亮,越來越大。當我到達隧道的盡頭,那光亮變成強烈無比的光源。我的內心充滿喜悅和愛。我不再有憂慮、沮喪、痛楚與緊張。」
有趣的是一些名人也有過「瀕死體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19歲那年就曾經歷過一次「靈魂離體」的體驗。當時他在義大利前線的救護車隊服役,1918年7月8日的午夜時分,一枚彈片擊中了海明威的雙腿,使他身受重傷。事後他告訴他的朋友蓋伊?希科說:「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從軀體內走了出來,就像拿著絲手帕的一角把它從口袋拉出來一樣。絲手帕四處飄盪,最後終於回到老地方,進了口袋。」
除海明威外,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法國最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俄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陀思妥恥夫斯基、美國最著名的小說家愛倫?坡、英國著名作家戴維?赫伯特?勞倫斯等,都曾有過類似的體驗,他們認為:「人的靈魂藏於人的肉體之內,而且是肉體完美的復製品,由極輕的東西組成,發光、半透明、十分適合於進行體外的活動,靈魂離開身體時,跟做夢差不多。」
莫衷一是的科學界
據國外資料披露:在德國,曾進行過一次「死亡試驗」,參加試驗的有42名年輕力壯的男女志願者。「死亡試驗」的辦法很簡單:利用葯物,使42名志願者處於與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覺的境地。在22秒的短暫時間內,志願者各有所獲——
有的看見彩光;
有的看見了親友;
有的看見了自己發著藍光的「靈魂」從自己的肉體中「逸出」;
有的看見了一條發光的「隧道」。
事實上,類似的「死亡試驗」並非首次,美國心臟病專家邁克爾?薩博也曾組織過一次「地獄考察」的活動,方法是:用葯物使一些人重度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搶救使他們復活,這些人的經歷與上述試驗結果相似。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醫學界對人的臨終狀態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試驗的方式和研究的成果各不相同,但對於有過「瀕死體驗」者的感受,大家的意見基本還是一致的:和平寧靜、穿過一條隧道進入另一個世界、前方出現一種光亮並進入花園等。許多從死亡邊緣回來的人相信,他們經歷了一種「生命回顧」;另有人會說,感覺像是與一種宇宙智能或意識融為一體。這些倖存者們因為「被帶回來」而感到憤怒和悲傷的例子並不鮮見。
許多經歷了瀕死經驗的人堅持認為靈魂離體是他們的親身經歷,決非虛幻。然而由於這類經驗一般人很少能體驗到,儀器的測量也很難做到完全准確,因此直到現在還有人對此爭論不休。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教授認為,「瀕死體驗」純粹是無稽之談,這無非是因為窒息而導致的死亡幻覺,它是由於感覺缺失而造成的。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奇特的幻覺,科學家則認為與當事人受的教育、經歷和個人的性格特徵有關。也有科學家指出:人在死神降臨的一瞬間,短時間內的主觀體驗一般來說是類似的——尤其是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在西方比比皆是,所以更容易產生「瀕死體驗」。這是目前較令人信服的觀點。此外,一些前蘇聯科學家認為人體內有一個可以形成自我離體的能量系統,他們把這個自我稱為「能量」或者「生物等離子體」,心靈離體後也可能把這種能量變成媒介物運載自己,不同類型的離體現象可能會有不同的相應媒介物。生物學家羅蘭?西格則從生物化學角度來解釋,他認為,每個人在死亡時,大腦會分泌出過量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有些能引起奇特的幻覺。
「瀕死體驗」的五個階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人類的「瀕死體驗」分為學術界已經認可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松,持此種說法者約佔57%;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感受的人約佔35%;
……
也許我們普通人沒有經歷過生死,但是高僧,道士,甚至靈媒,他們都能看到常人看不到靈魂.只是我們普通人和科學家們沒有經歷過,所以認為這是個無法了解的現象.
瀕死體驗事件是一種廣泛和真實的事實,可是絕大多數科學家無法理解,只能用幻覺來解釋.
佛學所謂的超度,就是指讓高僧和佛接引靈魂到好的地方,不落入惡道.
也許無神論不會相信這些故事.以為是神話,但是我們應該尊重事實.
很多大德高僧的一些傳記和傳奇裡面都有相關的內容.他們可以元神出竅,他們的靈魂可以超越空間做一些事情.
這種故事太多,說了不信的還是不信.
我說兩個事實,
1.很多人死剛死的時候,有親人和朋友會在夢里遇到他們的靈魂,但是不想普通的夢.因為普通夢的場景多是現實裡面沒有的地方,幾乎不可能是自己的房間,但是夢見親人多是夢見在自己的房間里.
這符合佛家的說法,這叫"中陰身"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這種現象很普遍,我有不少親朋都有這種親身體驗,我原來在一個德國朋友家裡住,他父親鬧腫瘤昏迷了一個月,後來死了,當時我也住在他家.父親死後幾天,德國朋友就對我說,常常夢到父親就在這個房間里.
2.輪回記憶.者也是被西方學者證實和廣泛關注的事件.西方宗教多沒有輪回之說.但是如何解釋一些已經被證實的西方人的輪回記憶呢?
3.我說個前幾天在佛學論壇裡面看到的事例,大家不信也罷,但是出家人不能說謊,何況他師傅也是德高望重的大德,不可能是江湖騙子,所以我本人相信這個人的敘述.大家如果用Google搜索"中陰身"也能得到大量的案例.
他也是剛剛找到師傅開始學佛,他的師傅是一位著名的大德,幾天前,由於機緣他懇請師傅到癌症病危好友榻前探望.病人本來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但居然掙扎著起來,要給師傅磕頭,要皈依佛門,師傅就答應了.
三天後的凌晨,師傅打坐入定,後來告訴他:"你的好友XX已經去了,我剛才去接到了他的中陰身..."
由於太早,怕騷擾好友的家人,到了早上他才打電話過去,結果好友凌晨已經去了,時刻也何師傅說的不差...
這樣的例子很多,一搜索就一堆,只是不相信的人看來純屬臆想和無稽之談.我看見自己的身體躺在下面,醫生在努力急救……」
「我飛進一個漆黑的隧道,盡頭有耀眼溫暖的光輝……」
「我看見親人圍著我的身體哭泣,但他們不應該傷心,因為我在這里覺得非常舒服……」
「我走進神的光芒中,頓時理解了生命意義與宇宙奧秘……」
這些都是所謂的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泛指接近死亡的人的內心經歷,由於定義模糊,科學界至今仍未有定論。
由於各家的統計報告差距很大,我以常見的現象來說明,並嘗試解釋其腦部機制:
脫體經驗:即俗稱之出竅經驗,瀕死者常宣稱自己的靈魂飄浮於肉體上方,看見四周的環境與人群,由於這類體驗與真實情況相去不遠譬如見到醫護人員的急救過程,常被宗教人士認定為出體的鐵證,但深究其實,許多案例未經仔細查證,且有不少案例說錯了,真正完全說中急救細節的很少。而從小失明的瀕死者未曾發生過出體,顯示脫離身體的真實性有問題。
有人認為,瀕死者可能聽到了醫護人員的話語與動作聲音,醒來後誤以為視覺上的體驗,因為聽覺可能是死亡時最後消失的感官。
另有人以通感(synesthesia)來解釋說中的案例,也就是瀕死者腦部自動將四周的聲音轉變成視覺影像,對一般人來說似乎不可思議,其實通感常發生在大腦尚未成熟的幼兒,成年人的腦部分工已完成,除非瀕臨死亡的重大沖擊,腦部退化成幼年狀態,否則不太容易發生這種體驗。
我認為這些解釋都有可能,如果瀕死者說中聽不到的訊息譬如病房外或遠離現場的情形,除了巧合之外,就無法排除超感知覺(ESP)的可能性。
至於為何不是從下方看身體的背部,非要浮在空中俯視肉體呢?答案可能是腦部運作改變了,以下是我的推論:
左顳葉(temperal lobe)也就是左耳的上方,可能是瀕死體驗的放計算機區,而左後頂葉(parietal lobe)也就是頭頂的左後方,可能是掌管自我或方向感的腦區,在死亡之際會停止活動。
瀕死者醒來時,頂葉會恢復優勢活動,於是將之前的顳葉訊息解讀為神秘的非自我體驗,什麼是非自我?只好認定為出體了。
左後頂葉的活動消失也會使人經驗到「更大的存在」,因為自我消失了,而天空一向是人類所認定的更大的存在,所以不會從下方看身體的背部,只能詮釋為從空中俯視肉體。
② 人死後會去哪,會不會投胎轉世
科學永遠證實不了靈魂的存在,也永遠否證不了靈魂的存在。上帝、佛、神、鬼魂、天堂、地獄、陰間、前世、來世都、六道輪回、不是科學能夠涉足的領域。個人向來不認為無神論教育就是正確的。畢竟科學永遠證實不了無神論,也永遠否證不了無神論。人生有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身體會死,神識(靈魂)不會,過去在那裡?六道輪回,來世到那去?如果不老實念佛,往生極樂,來世必定還是在六道輪回!
一切人,都應當了解三世因果的道理,明白六道輪回的真相,知道因果的可怕,輪回的痛苦,才會發出離心,認真學佛,要脫離六道輪回。進一步學習了解凈土宗念佛往生的道理,才會好好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往生凈土成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人去世後的神識(所謂的靈魂)就會進入四維空間,在三維空間意識受到肉身載體的束縛,還不能叫神識,神識是沒有載體的,四維空間你想見到的一切,只要一個意念隨即呈現,包括人事物,你能想到的一切都可以隨即呈現,而且不像我們三維空間的意識那麼簡單只能想像但不能體驗到想像中的溫度,味道等。二維空間是一維的疊加,三維空間是二維的疊加,四維空間是三維的疊加,每高一個維度空間就可以隨神識變幻出無數個上一維度的空間。
③ 為什麼人死後去了哪裡
因為人老了陽氣就會削弱,病就會趁虛而入,再加上各器官的衰竭,就會自然死亡。人死後三魂七魄會脫離肉體,到處游離,人死後第七天三魂七魄會回來確認自己死亡,然後進入輪回投胎。
④ 為什麼人會死死後會去哪呢
1.大腦是電視機,意識是電視機里的圖象,但圖象的來源即「電視塔」在哪裡?人死了電視機壞了,但電視塔仍不斷發出信號,信號不會消失,意識永不斷,但不會以原來的人為載體 2.用相對論說,生和死是相對的,我們活著,會去想死後的感覺,而死後又會去想如果生的感覺.那麼死後想生的感覺是現在我們這樣的話,那個這樣想的死人會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就是死後的感覺!就像一道數學解方程題,需要的是足夠的條件,而條件就是你的生活!! 3.有沒有人有過 從清醒的狀態到昏迷的狀態 這樣的經歷,我有過,有過的人應該明白,生與死之間的感覺,就是昏迷的那個極短過程中,人從清醒能思考到腦子一片空白,什麼也不知道.相同的是,死的本質是一樣的,沒有了可提供的能量,所不同的事,有的人是痛死的,痛是需要能量的,痛到沒有能量,人就從清醒一下子變到昏迷了,只是不再醒來的昏迷而已,有的人是老死,一覺睡去,就睡著了,不在醒來,大家應該有睡覺沒有做夢的時候吧,老死的人就是這樣.還有就是流血過多死的,流血伴隨著疼痛的,比如中槍中刀,有流血不伴疼痛的,流血有疼痛的肯定比不痛的死的快,因為痛本來就要消耗能量,所以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看死亡,其實沒有什麼很可怕的事情,也不存在死後人的精神去了哪裡,因為想想你自己帶著很復雜的思維去睡覺,不知不覺睡著了,又沒有做夢,一覺睡到天亮,死就是天不再亮了,就那麼簡單.但人是會做夢的,做夢是腦子在活動,在工作,有的人在死前,看到這樣那樣的現象,是因為腦子在活動,出現幻覺而已. 4.其實很簡單的,不是嗎?你知道石頭的想法嗎?不知道,因為石頭沒有思維,死去的人和石頭一樣,沒有思維了,因此人的思維和人的大腦一一對應.就像不同的數據放在不同的磁碟里,通常我們接觸的數據是有10010101等的編碼組成的,我們人的思維是由蛋白質組成的,當腦的結構被破壞了,數據損壞了,思維就不存在了. 5.說不定死後真的能夠往生,也就是投胎! 要不就進入一種永恆的狀態,再沒有所謂的生死,永久的進入一種睡著但不做夢的狀態!再沒有時間的概念。一秒就是永久,永久也是轉瞬!時間的無限! 6.聽我說朋友們 其實所有的智慧生物的思維其實是一個統一體 當你死亡的時候你的思維體系會繼續存在與另一個生命體內 簡單的說你可能是任何人 7.我想,人,活著是復雜的,不論是思維還是心思,千頭萬緒,交織在一起,就結成了網,就算人死了,交織在一起的網,也不會那麼容易散,我想那就是靈魂, 靈魂會清楚的交待出,你的所做所為,也決定一個人的因果報應, 待這一切都結束後,靈魂就會變得非常的清徹,投入新的生命. 所以,不要做太壞的人,不要不珍惜生命,如果這樣,死了都逃脫不了,呵 8.死亡並不神秘,只是經過人們胡思亂想後,自己給自己設的似乎很難解釋的「迷」。在生物學上,生物的死亡只不過是細胞老化死亡的過程,眾所周知,正常細胞是不能無限分裂的,當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就會慢慢老化死亡,宏觀上表現為變老死亡。人死後。神經細胞已死亡,無神經就不會有感覺,所以說「死後人的感覺」本質是個錯誤的說法。 9.死後有知,「阿賴耶識」,被稱為第八感,識,就是分別、判斷、認識的作用。佛教中的「識」即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意識(直覺),瑜伽行派又在上述六識之外,加上末那識(第七感)與阿賴耶識成為八識,後又加上阿摩羅識(無垢識)成為九識。 第七感就是人們所俗稱的「小宇宙」。 第九感是神的境界…… 前七識所見、聞、覺、知的東西留著於阿賴耶識上面,好象用香熏衣服,衣服便留著香氣一樣。在某種程度上,可將阿賴耶識理解為靈魂。但阿賴耶識不是一個常住不滅的東西,而是永遠在遷流變化著,這與一般靈魂的意義不同。好像遠望中的瀑布,看上去以為是一片白布下垂,而其中急速而細微的遷流就是阿賴耶識。 10.如果說能思考能運動能感知等表示活著或著說有生命! 那很多東西都有,計算機就快是了!石頭也是(可能我們沒檢測到) 如果反之,人不過是個非常復雜的機器呢, 那其實我們只不過是在按設計好的狀態運行而已! 其他萬物不過如此! 你還認為你是活著的嗎,還是死了的嗎? 11.也許以後可以把人的思維想電腦一樣存起來,那樣靈魂不就有了,只不過我們變成了電子信號 很經典的想法,也許可能! 我個人感覺,人死後就想你晚上睡覺做夢一樣,有時候在夢中被殺死,就被驚醒了。 死後是來到另外一個世界,你不知道的世界,從頭開始,上輩子的所有記憶不復存在,連語言都不存在。。。。。 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研究死亡,你說說 嬰兒出生的時候有靈魂嘛? 它的靈魂哪裡來?! 12.螞蟻不能理解飛鳥和人類的行為和思想,因為前者生活在二維空間,後者生活在三維空間 ! 時間、空間、物質,都是「意識」通過人的五種感覺出來的! 0維是一個點,0點 1維是一條線,是無數的點 2維是一個面,是無數的線 3維是一個體,是無數個面 4維是無數的體,是無窮多的平行世界(無窮多的自己的身體),時間只是你「意識」選擇宇宙的過程和事情發展的方向,,,我們感覺宇宙只有一個,其實你的意識每毫秒已經經歷了無窮多個平行宇宙,沒有 過去 、現在、將來,她們都同時存在N維空間。 5、6、7、8、9、維太難理解,無法表達。 我們的世界 其實 類似《黒客帝國》所描述的情景,但復雜的多。我們真正擁有的東西只有「意識」
⑤ 人死後是不是會到一個很漂亮美麗的地方去啊
人死後到那裡去了
是否還是變人?投生怎麼投法?
現在我還沒有死過,不知道死後究竟去那裡?但我十分的相信隨業受報的道理,非常正確。現以就業的學生來說,是根據他們在校學什麼就干什麼,這不就是隨業受報嗎?要知道我們每個眾生,他生平一切的善惡思想行為,等於學生在校所修習的課程一樣,學生是學以致用,那麼人死了是隨業受報。
至於死後是不是還能變人,那要看造的是什麼因,如果殺盜淫妄,無所不為,死後還想變人,那是萬不可能的!好比貪污判刑的公職人員,出獄後是不能恢復原職的。其實要想來生變人也並不難,只要受持五戒,堅固不犯,就能達到目的,你若對學佛有興趣,希望發心念佛,求願往生,做個蓮池海會人,比這里好得太多。
談到投生怎麼投法,雖然有證據,但一般人迷信科學,總認為不可能,所以不說。現以我們日常生活動態來說明一下,但願能舉一反三,依理推斷,對這問題也許可以解決。
我們把工廠當作社會,上班比今生,放假當死後,若問放假他們到那裡去了?我說是隨業受報去了。好比歡喜讀書的人就去(投生)圖書館,愛看電影的就進電影院,對球類有興趣的就去球場,也有遊山玩水的,……這種種不同的活動,都是隨著每個人的思想行為而成就的。假如去圖書館的人,對讀書的興趣不減,下次放假他還會到圖書館去(變人),否則,就會跟著第二興趣去了。
客:這樣解釋是很有道理,思想確實重要。本來我今天應該去看朋友,但是為了這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所以就來這里。
僧:眾生善惡的思想行為很多,而惡業更是多得難以計算,但死後當然不能在各處同時受生,必須按善惡業力的輕重,逐次償報。你今天原定看朋友,但覺得解決這個問題比看朋友更重要,所以就到這里來了。由此可知,心能造業,也能持業,因此佛說『回頭是岸』和『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和這道理一樣,只要誠心向善,必得善報。但是不能說,我先去玩個痛快,以後再修好了。假若所造的惡業超過善業,那還是要先受惡報的,希望不要冒這個險,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過頭來,又不知是以何面目,來見江東父老!(知義法師著《初機學佛決疑》)
神識離開軀體向何處去
無邊際的空間為宇,無窮盡的時間為宙。在無邊際無窮盡的宇宙之間,一切心靈所感受接觸到的一切境界,也是無量無盡。概括的說,可分十種界域,四種是聖者的境域,六種是凡俗的境域。此十種境域的心體皆同,只以迷悟染凈之不同,而形成聖、凡、解脫、業系之差別。以善惡業力之不同,而形成六凡流轉於生死之無期。所謂法界唯心是也。此說明作聖作凡,或享解脫自在之樂,或受業障系縛之苦,皆自心所作,自心為主宰,即所謂唯心所造是也。然而茲值末法,若全靠自力證悟一途而登聖域者,億人修行悟者難得一人。今之眾生,痴暗迷染、虛妄顛倒、業重福輕、障深慧淺。豈不永淪三界流轉生死么?釋迦世尊就是為了悲憫末法眾生,特別曲垂方便,昭示最簡易最穩當的念佛法門。謂西方有佛,號阿彌陀,以宏願力故,無論上智下愚、善良邪惡、種種人,只要能回頭向善,真信切願誠懇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讀那摩音,意為歸命頂禮)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命終之時,佛及聖眾,就來接引,於一念之頃,即得往生佛國,蓮華化生,壽命無量,永離生死流轉之苦,享受庄嚴勝妙之樂。因此所謂臨終前後救度之法,應於生命垂危時,除不移動不哭泣外,家屬及親友們,於肅靜無聲的病房中,令其心境平靜、清凈,要為之同聲稱念阿彌陀佛,以引導病人的神識,聞佛名號,生歡喜心,心中也隨著念佛,病者即會心境開朗,有安全感,一心求生佛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
⑥ 人死了會去哪裡 為什麼人死後家裡人都要陪夜 這個習俗90後懂么
相傳是到地府報道,守夜是因為頭七回魂。也是對死者的哀悼,寓意送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