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香港電影公司什麼兄弟

香港電影公司什麼兄弟

發布時間:2022-08-21 08:49:29

1. 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是哪年成立的

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為了打好基礎,扎扎實實地推進他的事業,他決定先在香港建立自己的電影王國。他乘著汽車在香港轉了一整天,看中了清水灣附近一座半荒的山崗,於是投入巨資,將整個山崗買下來。緊接著,成隊的機械開到了山下,將整座山崗削成平地,在這平地上築起廠一座電影城——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

2. 邵氏兄弟有哪些藝人

包括梁朝偉、周潤發、周星馳、趙雅芝、袁詠儀、胡杏兒等明星。邵氏全產業鏈發展的動作之一是靠TVB建立造星工廠,全面培訓新人,壟斷明星資源,1971年開辦藝員訓練班。

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電影事業家 代表作:《獨臂刀》、《大醉俠》、《梁山伯與祝英台》。

邵氏幾乎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家族,自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創立天一影片公司,到今天已有整整八十年的歷史。邵氏家族中投入電影發展的兄弟四人,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和邵逸夫,分工各自不同,管理職責明確,當屬於家族企業中的典範。

在邵逸夫的經營下,邵氏兄弟公司開創了香港電影的新時代,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幾乎獨霸香港影壇,網羅了李翰祥、張徹等電影人才,更創建了完備的現代製片工業體系,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2)香港電影公司什麼兄弟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燈紅酒綠,霓虹林立,年輕的邵氏兄弟只是眾多電影淘金家中的一員。1925年,邵氏兄弟成立的天一影業公司既沒有黑幫靠山,也沒有左翼背景,有的只是精明的商業頭腦和「寧波幫」吃苦耐勞的天性。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有趣,一批批財大氣粗、激流勇進的電影公司都在歲月流逝中解體了,唯有不事旁騖專心拍片的天一公司最終存活下來。並在之後的顛沛流離中逐漸演變成「邵氏兄弟」,成就了一代「東方好萊塢」傳奇。

3. 香港「邵氏電影」指的是什麼

【邵氏電影·昨日】

1958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後30年間,邵氏電影漸漸長成華語影壇的一支奇葩,無論什麼時候,提起華語電影,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就是邵氏電影。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它在香港影壇處於霸主地位,無人能出其右。要緊的是,它的影響力絕不僅僅局限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邵氏電影的影迷群遍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區。

[b]昔日輝煌{/b]

邵氏的歷史,其實是脈絡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創業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黃梅派影片成為邵氏的主打類型;60年代中期往後,在張徹的極力倡導下,邵氏把武俠片帶入了輝煌期,其中,又分成兩個支派,一個是張徹力主的新武俠電影;另一個則是楚原,他擅長和古龍合作拍攝那些超現實主義的武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張徹已經分別於1996年和2002年離我們而去了。

不過,上面說的還只是狹義中的邵氏電影,要說邵氏最早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製片廠拍片的時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製作,邵氏的光環開始層層隱去,當然,誰也不會否認,邵氏電影是影迷心底一塊永遠割捨不掉的珍藏,我們期待著它再回來,或者僅僅是老片的修復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風格在新時代的發展創新,總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編者按

李翰祥

黃梅派電影

在邵氏電影中,中國古裝片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則是拍攝古裝風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力主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影片於1958年上映,隨即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這一成功,讓邵氏的老闆堅定了對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勵下,李翰祥隨後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屆亞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獎,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黃梅派都是邵氏電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當時邵氏的皇牌導演。黃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深受東南亞那些身在異鄉的華人喜愛。

張徹 胡金銓

新派武俠電影

與李翰祥的風格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聞名,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所拍的《大醉俠》,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百萬導演」的名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在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贏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個陪襯的作用,張徹則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剛烈的俠客,他們個性獨立,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事的標准,他們最看重的是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卻往往退居二線,成為影片主線的一個陪襯。

胡金銓與張徹同屬於一個時期的導演,同樣是新派武俠片的開山鼻祖級別的人物,不過,他和張徹還是有些不同,胡金銓更強調動作在畫面上的美感,不像張徹那樣追求殘酷美和動作的利索和真實,而且,胡金銓塑造的人物不像張徹的人物那麼強硬,性格大多比較含蓄。

超現實詭異武俠片

同樣是武俠影片,楚原的風格與胡金銓和張徹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銓和張徹更現實一些,楚原則屬於超現實主義,這和他拍攝的影片多以古龍的小說為藍本有關,他的《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風流倜儻、放盪不羈、他們浪跡天涯,時不時還會出現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節,這也正是古龍小說的特點了。

經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邵氏文武女頭牌】
文:林黛
這個四屆亞洲影後,在30歲的年紀上自行結束了生命,留住了輝煌也帶給了影迷無限的唏噓感慨。她出生於1934年,廣西人,15歲的時候到香港定居,16歲開始進入演藝圈。她在邵氏期間拍攝的《貂禪》《千嬌百媚》《不了情》都為她帶來的影後的殊榮(她另外一次當影後是因為在電懋拍的《金蓮花》)。1964年,她為情自殺身亡,留下《藍與黑》和《寶蓮燈》兩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裝扮相特別嫵媚,是邵氏風月片盛行時期的頭牌女星。

武:鄭佩佩
與林黛不同的是,鄭佩佩是邵氏的武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電影,不算太多,但因為幾乎部部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讓人感覺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邵氏。她剛剛出道的時候,接拍了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由此而以「俠女」之稱聞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國生活。當李安拍攝《卧虎藏龍》的時候,身手依舊了得的鄭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現在,她正在籌拍《大醉俠》的續集。她現在有3個女兒1個兒子,大女兒原麗淇目前正在娛樂圈發展,她希望在《大醉俠》的續集中,原麗淇和她的三女兒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們來自邵氏】
吳思遠
吳思遠當年是從邵氏南國編導組培訓出來的,在他的身上難免帶上邵氏的影子。
吳思遠素有「香港影壇教父」的稱號,他1944年出生於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學習,畢業後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場記、副導演這些崗位上都工作過。在離開邵氏之後,他並沒有忘記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後來創辦自己的思遠影片公司,繼續導演《羅馬大綁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現在,吳思遠除了自己做導演,還發揮自己的社會威望,為整個香港電影的工作大環境而奔走。

吳宇森
像吳思遠一樣,吳宇森也是從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畢業的,他是張徹的得意門生,張徹在臨死前非常希望能見吳宇森一面,只可惜吳宇森最終都沒能趕得上。
1946年,吳宇森出生於廣東省,4歲時遷往香港居住。他25歲起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以助理導演的身份開始拍片。不過,他在邵氏的時間並不長,後來陸續加入了嘉禾和新藝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喋血街頭》、《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吳宇森向好萊塢進軍之後,執導了《終極標靶》、《斷箭》、《變臉》、《風語者》,把東方的動作片風格帶到好萊塢。
重放異彩

邵氏電影於80年代停止製作影片,其電影城也轉到電視台下用作拍攝電視劇集之用,邵氏漸漸在華人的電影圈中隱去了昔日的鋒芒,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懷疑邵氏電影是華人影壇的一塊瑰寶。

1999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馬來西亞的Usaha Tegas Sdn 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隨後在藉助邵氏資源豐富的片庫在香港設立了天映娛樂公司。天映娛樂成立3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邵氏電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資通過數碼技術修復了電影的舊底片;接著是把這些修復過的作品推向市場,讓人們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輝歲月;明年,邵氏與中國星合資近10億港元的將軍澳影城將會竣工,到了那個時候,邵氏會重新簽藝員投拍新片。

天映娛樂大打邵氏牌

根據記者的調查了解,天映娛樂分為四大部分:邵氏片庫、天映頻道、天映製作和天映娛樂音像。在這四大板塊中,有三大板塊和邵氏電影有著密切聯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庫這個部分。這個片庫的資源就來自1999年被馬來西亞財團收購的760套邵氏電影的版權。這些影片被收購之後,天映娛樂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恢復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庫為天映娛樂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持。天映娛樂的中國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些電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公映過的,有些雖然公映過,但卻沒有電視台取得它們在電視網路上的播放權,對邵氏這些經典的作品,我們一定會很好地加以利用,對於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可能會以35毫米膠片讓它們重現銀幕,其他的我們也會通過家庭影視產品、收費電視等平台推出,以饗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頻道和天映娛樂音像也和邵氏電影有著很深的淵源。天映頻道是一個收費電影頻道,現在,在這個頻道中播放的影片絕大部分都直接來源於邵氏片庫。天映娛樂音像現在主攻的方向同樣也是邵氏電影,汪之雄先生說:「我們將通過VCD、DVD和錄像帶的形式在市場上發行邵氏電影,我們現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計劃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預計到2007年,我們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發完了。」

經修復 影片煥然一新

經過歲月的洗禮,邵氏電影在底片上已經漸漸模糊,對天映娛樂來說,他們在成立之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復這些褪色的底片。據說,天映娛樂用了最先進的數碼器材和技術來修復這些邵氏老片,具體的工作包括色彩調校、清除污跡、修補破損和刮痕等等。

那麼,經過修復的邵氏電影的效果怎麼樣呢,鄭佩佩對修復之後的影片效果的評價非常高,她說過去想看自己的電影,只能買到那些槍碟版的錄像帶,畫面極其模糊,有很多畫面還不完整,但現在好了,她在看到經過修復的《大醉俠》之後興奮地說:「修復過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樣,連衣服上的顏色都看得很真切,說真的,如果不是看到這個修復過的版本,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年穿得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了。」原來,邵氏那時拍的已經是彩色電影了,而不像我們想像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東南亞觀眾先有眼福

這樣一來,電影迷們就有兩個渠道可以欣賞到邵氏的經典影片,一個是收看天映頻道,一個是看音像製品。

天映頻道從今年3月開始已經在東南亞地區啟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國家的觀眾都能收看到這個頻道。據說,邵氏老牌演員鄭佩佩還會在這個頻道主持一個《邵氏大牌檔》的訪談節目,她的工作就是訪問一些曾經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導演、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她已經訪問過的人有凌波、金漢、蔡瀾等,因為鄭佩佩本人曾經是邵氏的紅人,所以她做起這樣的采訪會相對就比較容易,盡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點做這檔節目的難處,「因為過去了太長時間,有一些人已經不大願意再出來了露面了。」不過,鄭佩佩說她不會太勉強老同事,她也只是盡量去多訪問一些人物,節目本身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訪問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緣分了」,鄭佩佩說。

據汪之雄先生透露,他們已經向中國廣電總局申請天映頻道在內地落地,但結果還沒有出來,「截至9月份,今年內在內地落戶的頻道申請已經停止,我們已經遞交了申請,但我們現在正在等廣電總局的批復,還不知道結果怎麼樣。」

內地觀眾看碟解饞

雖然內地觀眾暫時還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邵氏電影,但是卻能通過音像製品來彌補這個缺憾。記者從廣州鴻翔音像製作有限公司處獲悉,天映娛樂已經與該公司達成了協議,鴻翔公司負責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國內地獨家發行邵氏影片。

因為邵氏片庫的儲量極為豐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時推出,到底先出什麼,後出什麼,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選擇標准呢?對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內地地區的第一批音像製品已經在7月份投放市場,第二批的正在申請當中,基本上我們選片的標准就是每次選一些武打片再選一些言情片,邵氏的電影很多,有好有壞,我們會先發行好的影片。」

我們知道,邵氏電影出有很多傑出的導演,他們的影片都自成一個風格,而且在邵氏發展的不同時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幾個風格,比如說黃梅派、新武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娛樂會不會按照這些導演和派別進行歸類而推出音像製品呢,汪之雄回答:「我們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過150部之後,我們可能會考慮用這種方式。」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4. 香港電影公司的邵氏兄弟

成立時間:1958年
所屬集團: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代表人物:邵逸夫
發展歷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1958年在港成立,在成立其後30年間,幾乎壟斷香港電影業,影響至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不但影片享譽國際,更培養了李翰祥、張徹、楚原、胡金銓等香港電影著名導演。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演員、導演外流,及製作超支等因素導致其停止影片製作,全力發展TVB電視業,在電影圈處於引退狀態。1999年,馬來西亞的UsahaTegasSdn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成立天映娛樂公司開始修復並發行以每月10-20部的速度發行,預計到2007年全部發行完畢。而邵氏則於前年拍攝了《醉猴》,開始重振電影項目。目前正與中國星合資10億建造香港將軍澳影城。並計劃重新簽約藝員重拍邵氏的諸多經典影片,如《獨臂刀》、《十三太保》、《江山美人》、《少林36房》等。
代表作:《獨臂刀》、《梁山伯與祝英台》、《天涯明月刀》、《新七十二家房客》、《刺馬》、《大醉俠》。

5. 香港四大電影公司最專業的公司是誰

未來沖擊影視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只為每個世紀中最具雄心的合作者打造史無前例、獨一無二的影視廣告製作——全球性的策劃、廣告、品牌宣傳一站式平台,只運用獨創的最新、尖端的思想理念與拍攝技術與設計方法,只營造藝術殿堂級的視覺盛宴,這一切都註定了未來沖擊影視 (FUTURE SHOCK Film Television Group)的影視王者的地位。

6. 香港十大傳奇電影公司,你能全部認出來嗎

它們分別是:邵氏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新藝城影業、德寶電影公司、銀都機構、中國星、寰亞電影公司、英皇電影公司、銀河映像和最佳拍檔電影公司 。

香港電影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從最初的默示錄時代到30年代的有聲電影,《邵氏出品,必佳品》稱霸香江,迎來嘉禾、環球亞、新藝城等新派電影公司的天下,香港電影打開了黃金時代的大門,通過電影記錄香港的不幸和輝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位電影人利用新型電影工業使香港電影成為世界知名品牌,高峰時期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年製作量超過200部,成為世界上好萊塢電影的出口目的地之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機構很多,除了上述十大傳說電影公司外,還有洪金寶的寶禾電影公司 、元彪的泰禾電影公司 、成龍的威禾電影製作公司和李連傑的正東電影公司等有名的電影公司。這些公司曾出品了眾多經典影片,為香港電影的發展添磚加瓦。

7. 邵氏 與 TVB的關系

邵氏是TVB的創辦成員。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TVB)於1967年11月19日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正式開業。1988年,無線電視就租用電視企業和邵氏位於大埔仔的用地,建立清水灣電視城,並設16個錄影廠,總面積超過6500平方米,作為無線電視制播和行政的總部。

(7)香港電影公司什麼兄弟擴展閱讀:

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

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來百歲誕辰。2010年1月1日,102歲的邵逸夫宣布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從2010年1月1日起,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TVB,開始由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79歲的方逸華正式執掌大旗。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TVB

網路——邵逸夫

8. SB是什麼電影公司

邵氏電影公司(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英文全稱為:ShawBrothersFilmCompany,簡稱SB。

邵氏電影公司網路:http://ke..com/view/124639.htm

其他資料:http://..com/question/101214634.html

9. 香港電影「三巨頭」是哪三位

香港電影三巨頭:邵逸夫、鄒文懷,陸運濤。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2011年正式退休,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

鄒文懷(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嘉禾電影創辦人,嘉禾電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1957年,鄒文懷加盟邵氏集團,1970年自行創立嘉禾電影,公司在20世紀70、80年代與邵氏兄弟對峙,其本人與邵逸夫同被視為香港電影的泰山北斗。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給橙天娛樂,隱退影壇。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陸運濤(Loke Wan Tho,1915年-1964年6月),新加坡和香港的著名電影製片人,國泰集團、永華電影和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鳥類學家及攝影家。祖籍廣東鶴山,1915年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64年因飛機失事逝於台灣。

(9)香港電影公司什麼兄弟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

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楚原、張徹及劉家良等等。

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9年的《英雄無淚》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60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70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

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說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黃金年代實在不為過。

10. 為什麼邵氏電影公司的簡稱是SB

英文全稱為:ShawBrothersFilmCompany

簡稱:SB^_^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HKSE於1958年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同年在九龍清水灣買地籌建邵氏影城。現時的主要附屬機構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予潘迪生旗下新成立的「德寶電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90年代末期,本身已擁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寶三間電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權的衛星電視(STARTV,即現在的「星空傳媒集團」)曾多次出價洽購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以壯大其中文片庫的實力,但邵氏拒絕,最後,邵氏於2000年宣布將該批電影的永久版權以4億港元的價錢售予由馬來西亞收費電視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娛樂」,該公司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位復修。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6年初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後,將再與演員簽約,投資大約2億港元開拍約15部新戲。

邵氏電影大全

1.大醉俠(1966)

2.十三太保(1970)*

3.星際鈍胎(1983)

4.流星蝴蝶劍(1976)*

5.香江花月夜(1966)

6.江山美人(1959)*

7.成記茶樓(1974)

8.傾城之戀(1984)

9.大軍閥(1972)*

10.愛情的代價(1970)

11.七十二家房客(1973)

12.花心大少(1983)

13.花田錯(1960)

14.花月良宵(1967)

15.藍與黑(1966)

16.無名英雄(1971)*

17.傾國傾城(1975)*

18.天涯明月刀(1976)*

19.何日君再來(1966)

20.天網(1974)*

21.楚留香(1976)*

22.藍與黑續集(1966)

23.三笑(1969)

24.檸檬可樂(1982)

25.紅伶淚(1964)

26.刺馬(1973)*

27.瀛台泣血(1975)*

28.妲己(1963)

29.江湖奇俠(1965)

30.乾隆下揚州(1978)*

31.三少爺的劍(1977)*

32.人皮燈籠(1982)

33.大哥成(1975)

34.西遊記(1964)

35.釣金龜(1968)

36.方世玉與洪熙官(1974)

37.不了情(1961)

38.盤絲洞(1967)

39.我愛金龜婿(1971)

40.城市之光(1984)

41.十二金牌(1970)

42.小雜種(1973)

43.蛇殺手(1974)*

44.雲泥(1968)

45.一樂也(1973)*

46.猩猩王(1977)

47.表錯七日情(1983)*

48.愛奴(1972)*

49.乾隆皇與三姑娘(1980)

50.娃娃夫人(1971)

51.邊城三俠(1966)*

52.鐵扇公主(1966)

53.蝙蝠傳奇(1978)*

54.壁虎(1972)

55.花團錦簇(1961)

56.緣份(1984)

57.如來神掌(1982)

58.哪吒(1974)*

59.拳擊(1971)*

60.少林寺(1976)*

61.大刀王五(1973)

62.少林三十六房(1978)*

63.萬古流芳(1964)

64.鑽石艷盜(1971)

65.萬花迎春(1963)

66.三十年細說從頭(1982)*

67.文素臣(1966)

68.千門八將(1981)

69.花街時代(1985)

70.宋宮秘史(1965)

71.酒簾(1976)

72.千王斗千霸(1981)

73.保鑣(1969)*

74.憤怒青年(1973)

75.金菩薩(1966)

76.毒女(1973)*

77.書劍恩仇錄(1981)*

78.風流韻事(1973)*

79.梁山伯與祝英台(1961)

80.捉鼠記(1974)

81.啞巴與新娘(1971)

82.斷腸劍(1967)

83.青春戀(1969)

84.報仇(1970)*

85.倩女幽魂(1960)

86.中國超人(1975)

87.霹靂十傑(1985)*

88.油鬼子(1976)

89.女人面面觀(1974)*

90.金瓶雙艷(1974)*

91.背叛師門(1980)

92.女兒國(1968)

93.女巡按(1966)

94.青春1000日(1982)

95.面具(1974)*

96.水兒武士(1985-沒此片資料)

97.楊過與小龍女(1983)

98.錦衣衛(1984)

99.夕陽戀人(1971)

100.欲焰狂流(1969)*

101.春蠶(1969)

102.龍虎會風雲(1973-沒此片資料)

103.少林搭棚大師(1980)*

104.白玉老虎(1977)*

105.女校春色(1970)

106.斗氣小神仙(1985)

107.皇家大賊(1985)

108.第三類打鬥(1980)*

109.水滸傳(1972)*

110.扭計祖宗陳夢吉(1975)

111.烽火萬里情(1966)

112.單程路(1981)

113.徐老虎與白寡婦(1981)

114.死囚(1976)*

115.盪寇志(1975)*

116.大劫案(1975)

117.警察(1973)

118.英雄無淚(1980)

119.連體(1984)

120.茅山僵屍拳(1979)*

121.殺絕(1978)

122.打雀英雄傳(1981)

123.香港奇案(1976)

124.十字鎖喉手(1978)*

125.少林與武當(1980)

126.女殺手(1971)

127.兒女是我們的(1970)

128.南北獅王(1981)

129.仙女下凡(1971)

130.賭王大騙局(1976)

131.蕭十一郎(1978)*

132.影子神鞭(1970)

133.獵人(1969)

134.毀滅號地車(1983)

135.女集中營(1973)*

136.鐵頭皇帝(1967)

137.軍閥趣史(1979)*

138.五毒天羅(1976)

139.追女三十六房(1982)*

140.紅粉煞星(1976)*

141.純愛(1978)

142.馬永貞(1972)*

143.我愛神仙遮(1984)

144.年輕人(1972)*

145.陳夢吉計破脂粉陣(1975)

146.五毒(1978)

147.南少林與北少林(1978)

148.長發姑娘(1975)*

149.丹麥嬌娃(1973)*

150.千嬌百媚(1961)

151.太極拳(1974)

152.絕不低頭(1977)*

152.降頭(1975)

153.殺機(1970)

154.風月奇譚(1972)*

155.新不了情(1970)

156.多情劍客無情劍(1977)*

157.少林五祖(1974)*

158.王昭君(1959)

159.武林聖火令(1983)

160.噴火美人魚(1970

161.玫瑰我愛你(1966)

162.玉女嬉春(1971)

163.掌門人(1983)

164.七面人(1975)*

165.七仙女(1963)

166.新飛狐外傳(1984)

167.愛奴新傳(1984)

168.唐人街小子(1977)

169.小樓殘夢(1979)

170.菁菁(1967)

171.洪熙官(1977)

172.邪完再邪(1982)*

173.玉女親情(1970)

174.慾海情魔(1966)

175.落花時節(1967)

176.五郎八卦棍(1984)

177.邪斗邪(1980)*

178.叛逆(1973)*

179.朱門怨(1974)

180.後生(1975)*

181.瘋猴(1979)*

182.蘭姨(1966)

183.血滴子(1975)

184.聲色犬馬(1974)*

185.香港73(1974)

186.血芙蓉(1977)*

187.長輩(1981)*

188.遺產五億圓(1970)

189.狂戀詩(1968)

190.捉姦趣事(1975)*

191.邪(1980)*

192.老夫子(1976

193.血灑天牢(1971)

194.奸人鬼(1984)

195.紅樓夢(1961)

196.鬼新娘(1971)

197.清宮大刺殺(1977)*

198.螳螂(1978)*

199.老夫子奇趣錄(1978)

200.怪人怪事(1974)*

201.神劍震江湖(1967)

202.那個不多情(1970)

203.陸阿采與黃飛鴻(1976)

204.應召名冊(1977)*

205.春火(1969)

206.賊王之王(1982)*

207.女子公寓(1970)

208.黑鷹(1967)

209.金燕子(1968)*

210.紅辣椒(1968)

211.早熟(1974)

212.拈花惹草(1976)*

213.毒龍潭(1969)

214.千面大盜(1968)

215.騙財騙色(1976)

216.西廂記(1964)*

217.獨臂刀(1967)*

218.獨臂刀王(1969)*

219.新獨臂刀(1971)*

220.大盜歌王(1969)

221.金手指(1980)

222.陸小鳳傳奇之一綉花大盜(1978)

223.唐朝豪放女(1984)*

224.鬼眼(1974)

225.陸小鳳之決戰前後(1981)

226.碧海青天夜夜心(1968)

227.香港式偷情(1973)

228.鬼屋麗人(1970)

229.船(1967)

230.少林傳人(1983)*

231.神打(1975)*

232.鐵觀音(1966)

233.弟子也瘋狂(1985)*

234.雙俠(1971)*

235.浣花洗劍(1982)*

236.寶蓮燈(1963)

237.龍虎鬥(1970)*

238.窺情(1984)*

239.新啼笑因緣(1975)

240.寒煙翠(1967)

241.燕娘(1969)

242.殘缺(1978)*

243.十八般武藝(1982)

244.無翼蝙蝠(1980)*

245.鱷魚河(1964)

246.龍門金劍(1969)

247.鐵觀音勇破爆炸黨(1968)

248.射鵰英雄傳(1977)*

249.花木蘭(1963)*

250.虎膽(1969)

251.方世玉與胡惠干(1976)*

252.射鵰英雄傳續集(1978)*

253.吉祥賭坊(1972)

254.南北少林(1986)

255.陰陽刀(1968)

256.飛燕金刀(1969)

257.射鵰英雄傳三集(1981)*

258.豪俠傳(1969)

259.武館(1981)*

260.神刀(1968)

261.碧血劍(1981)

262.雙喜臨門(1970)

263.妖魂(1984)

264.鍾馗娘子(1971)

265.大俠沉勝衣(1983)

266.白蛇傳(1962)

267.天下第一拳(1972)

268.潘金蓮(1963)

269.大刺客(1968)

270.女俠黑蝴蝶(1968)

271.千面魔女(1968)

272.吸毒者(1974)*

273.亡命徒(1972)

274.流氓千王(1981)

275.鷹王(1971)*

276.小煞星(1970)*

277.天龍八部(1977)

278.同居(1975)

279.斷魂谷(1968)

280.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

281.港澳傳奇(1974)

282.求愛敢死隊(1988)

283.連瑣(1966)

284.儒俠(1967)

285.春暖花開(1967)

286.大俠復仇記(1967)

287.特警零零九(1967)

288.追魂鏢(1968)

289.再見七日情(1985)

290.催命符(1967)

291.鹿鼎記(1983)*

292.奪魂鈴(1968)*

293.八國聯軍(1975)

294.中華丈夫(1978)*

295.阿牛入城記(1974)

296.日劫(1983)*

御貓三戲錦毛鼠(1982)-鄭少秋/傅聲-劉家良作品*

非法移民(1985)-荊永卓/吳福星-張婉婷作品

打蛇(1980)-詹森/周堅平-牟敦芾作品

阿牛出獄記(1974)-野峰/王沙-羅馬作品

武松(1982)-狄龍/汪萍-李翰祥作品*

連城訣(1980)-岳華/白彪-牟敦芾作品

朋友(1973)-姜大衛/傅聲-張徹作品*

鐵手無情(1969)-羅烈/李菁/姜大衛-張徹作品*

太陰指(1971)-凌波/金漢-鮑學禮作品

的士大佬(1975)-姜大衛/林珍奇-鮑學禮作品*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劉家輝/羅烈-羅烈作品*

倚天屠龍記(1978)-爾冬升/余安安-楚原作品*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1978)-爾冬升/余安安-楚原作品*

少奶奶的絲襪(1972)-井莉/田青-桂治洪作品

夜生活的女人(1973)-恬妮/金漢

小雲雀(1964)-顧媚/陳厚-薛群作品

後門(1959)-胡蝶/王引-李翰祥作品

雙鐲(1991)-劉小慧/陳德蓉/郭晉安-黃玉珊作品

裸血(1969)-凌波/高遠-羅臻作品

冷血十三鷹(1978)-狄龍/傅聲-孫仲作品*

死角(1969)-姜大衛/狄龍/李菁-張徹作品

觀世音(1967)-李麗華/金勝鎬-申相玉作品

玉面飛狐(1968)-何莉莉/張翼-徐增宏作品

風流斷劍小小刀(1979)-狄龍/傅聲-孫仲作品

血符門(1971)-凌波/施思-黃楓作品

男與女(1983)-鍾楚紅/萬梓良-蔡繼光作品

海軍突擊隊(1977)-姜大衛/傅聲-張徹/午馬作品

多咀街(1974)-邵氏及TVB群星-王風作品

替槍老豆(1985)-夏文汐/萬梓良-楚原作品

沙膽英(1976)-陳萍/王鍾-孫仲作品

紅樓春夢(1977)-余莎莉/劉雅英-邵氏編導組作品

師兄撞鬼(1990)-周星馳/馮淬帆/董驃-梁家樹作品

爛頭何(1979)-劉家輝/汪禹-劉家良作品

魔劍俠情(1981)-狄龍/傅聲-楚原作品

清宮啟示錄(1983)-莫少聰/劉永-魯俊谷作品

七俠五義(1967)-喬庄/井莉-徐增宏作品

神鵰俠侶(1982)-傅聲/黃淑儀-張徹作品

出籠馬騮(1979)-程小東/谷峰-羅馬作品

鬼畫符(1982)-傅聲/李麗麗-劉家榮作品

龍虎少爺(1981)-劉家輝/傅聲-劉家榮作品

靚足100分(1990)-林俊賢/李嘉欣/鄧碧雲-王晶作品

李小龍與我(1976)-李修賢/丁佩-羅馬作品

盜兵符(1973)-宗華/夏凡-申江作品

雪兒(1984)-鍾楚紅/梁家輝-譚家明作品

飛狐外傳(1980)-錢小豪/郭追-張徹作品

絕代雙驕(1979)-傅聲/伍衛國-楚原作品

鬼馬飛人(1985)-鍾鎮濤/鍾楚紅-王晶作品

濟公(1993)-周星馳/張曼玉-杜琪峰作品

笑傲江湖(1978)-汪禹/陳惠敏-孫仲作品

桃色經紀(1973)-宗華/貝蒂-孫仲作品

閻惜姣(1962)-李麗華/嚴俊-嚴俊作品

樑上君子(1983)-錢小豪/董驃-徐蝦作品

小子有種(1982)-傅聲/谷峰-孫仲作品

俠客行(1982)-文雪兒/郭追-張徹作品

江湖行(1973)-何莉莉/李修賢-張曾澤作品

情俠追風劍(1980)-汪禹/妞妞-何夢華作品

乾隆下江南(1977)-劉永/汪禹-李翰祥作品

城寨出來者(1982)-錢小豪/高飛-藍乃才作品

決殺令(1977)-姜大衛/陳惠敏-孫仲作品

魚美人(1962)-凌波/李菁-高立作品

踩線(1981)-伊雷/李賽鳳-王鍾作品

八十二家房客(1982)-惠英紅/陳百祥-李沛權作品

q乾隆皇奇遇記(1976)-劉永/汪禹-王風作品

江湖子弟(1976)-劉永/胡錦-華山作品

玉面俠(1971)-何莉莉/高遠-嚴俊作品

馬哥波羅(1975)-傅聲/戚冠軍-張徹作品

惡客(1972)-姜大衛/狄龍-張徹作品

摩登仙履奇緣(1985)-張曼玉/陳百祥-王晶作品

大決斗(1971)-姜大衛/狄龍-張徹作品

八萬罪人(1979)-劉永/芬妮-程剛作品

情人石(1964)-鄭佩佩/陳厚-潘壘作品

故都春夢(1964)-李麗華/凌波-岳楓/陶秦/嚴俊作品

摩登土佬(1980)-林子祥/井莉-陳家蓀作品

三闖少林(1983)-爾冬升/劉玉璞-唐佳作品

電單車(1974)-狄龍/程可為-狄龍作品

飛刀手(1969)-鄭佩佩/羅烈-張徹作品

錯點鴛鴦(1985)-爾冬升/王小鳳-陸劍明作品

南北媽打(1988)-鄧碧雲/沉殿霞-梁家樹作品

撞邪先生(1988)-鍾鎮濤/鄭裕玲-王晶作品

游俠兒(1970)-姜大衛/李麗麗-張徹作品

八道樓子(1976)-姜大衛/狄龍-張徹作品

天蠶變(1983)-徐少強/萬梓良-魯俊谷作品

乾隆皇君臣鬥智(1982)-劉永/惠英紅-李翰祥作品

紅孩兒(1975)-丁華寵/胡錦-張徹作品

布衣神相(1984)-徐少強/萬梓良-魯俊谷作品

魔殿屠龍(1984)-爾冬升/鍾楚紅-楚原作品

丑聞(1974)-許冠文/恬妮-李翰祥作品

舞衣(1974)-何莉莉/井莉-楚原作品

明日之歌(1967)-凌波/喬庄-陶秦作品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1979)-狄龍/傅聲-張徹作品

艷陽天(1967)-鄭佩佩/陳厚-薛群作品

六指琴魔(1983)-惠英紅/錢小豪-龍逸升作品

楊貴妃(1962)-李麗華/嚴俊-李翰祥作品

江湖漢子(1976)-姜大衛/傅聲-張徹作品

沒有老公的日子(1995)-袁詠儀/葉德嫻-陳勛奇作品

十四女英豪(1972)-何莉莉/凌波/李菁-程剛作品

洪拳與詠春(1974)-傅聲/袁小田-張徹作品

金臂童(1979)-郭追/韋白-張徹作品

孔雀王朝(1979)-姜大衛/井莉-楚原作品

仇連環(1972)-陳觀泰/井莉-張徹作品

洪拳小子(1975)-傅聲/戚冠軍-張徹作品

青蛙王子(1984)-鍾鎮濤/鍾楚紅-王晶作品

我愛羅蘭度(1984)-陳百祥/夏文汐-王晶作品

女人心(1985)-周潤發/鍾楚紅-關錦鵬作品

人蛇鼠(1977)-宗華/丹娜-孫仲作品

碟仙(1980)-陳星/劉慧玲-楚原/牟敦芾作品

勾魂降頭(1976)-狄龍/羅烈-何夢華作品

艷女還魂(1974)-李菁/林偉圖-申相玉作品

貂蟬(1958)-林黛/趙雷-李翰祥作品

盪女奇行(1973)-李菁/宗華-呂奇作品

蛇王子(1976)-狄龍/林珍奇-羅臻作品

欲魔(1974)-陳萍/王俠-何夢華作品

辛亥雙十(1981)-狄龍/爾冬升-丁善璽作品

屍妖(1981)-王戎/恬妮-桂治洪作品

獵魔者(1982)-狄龍/汪禹-王晶作品

南斗官三斗北少爺(1984)-傅聲/張展鵬-王晶/傅聲作品

萬人斬(1980)-陳觀泰/尤翠玲-桂治洪作品

紅粉動江湖(1981)-米雪/陳觀泰-魯俊谷作品

法中情(1988)-鄭裕玲/萬梓良-黃泰來作品

今夜星光燦爛(1988)-林青霞/林子祥-許鞍華作品

神勇雙妹嘜(1989)-張曼玉/鄭裕玲-王晶作品

愛的世界(1990)-劉松仁/黃坤玄-杜琪峰作品

癲鳳狂龍(1984)-陳百祥/惠英紅/馮淬帆-藍乃才作品

天使出更(1985)-張堅庭/陳友/林建明-陳友作品

赤腳小子(1993)-郭富城/張曼玉-杜琪峰作品

我為你狂(1984)-蔣麗萍/艾迪-金炳興作品

七小福(1988)-洪金寶/鄭佩佩-羅啟銳作品

三十處男(1984)-張堅庭/鄭文雅-陳友作品

無味神探(1995)-劉青雲/李若彤-杜琪峰作品

審死官(1992)-周星馳/梅艷芳-杜琪峰作品

瘋狂八三(1983)-顏國梁/姚煒/梅艷芳-楚原作品

破壞之王(1994)-周星馳/鍾麗緹-李力持作品

回魂夜(1995)-周星馳/莫文蔚-劉鎮偉作品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公司什麼兄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部公認最好看電影女生 瀏覽:902
電影巨嬰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295
雪豹電影版好看嗎 瀏覽:114
電腦上看電影怎麼調光 瀏覽:596
還有什麼電影是假戲真做的 瀏覽:984
棕兔電影好看嗎 瀏覽:318
星際龍珠電影有哪些 瀏覽:416
免費下載香港電影的網站 瀏覽:731
鄧超穿越搞笑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56
復仇者聯盟3多少個電影 瀏覽:813
姜文和昆汀合作了什麼電影 瀏覽:742
觀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627
全智賢特工電影叫什麼 瀏覽:317
雙程電影講什麼意思 瀏覽:352
恐怖的恐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72
長江電影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741
彭於晏演的復仇電影有哪些 瀏覽:730
美國色好看的電影排行榜 瀏覽:866
為什麼關於魯迅的電影少 瀏覽:396
好看的中國部隊的電影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