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部電影 叫什麼什麼大酒店 內容是一個國家兩派內戰 當地的酒店在內戰中收留了很多災民
《盧安達飯店》
是一部由英國、南非、加拿大和義大利四國於2004年共同拍攝的戰爭片。
影片由特瑞·喬治執導,
唐·錢德爾、蘇菲·奧康尼多、傑昆·菲尼克斯和尼克·諾爾特等聯袂主演,
於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首映。
該片取材於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
以此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
② 2018年上映的影片《孟買酒店》為何能得到大眾的喜愛
這是對那些已逝生命的致敬,更是對歷史的敬重——《孟買酒店》。記得看這部電影記得最深的其中一句台詞大概話是:一直打開聲音讓我聽見他們的哀嚎。這部電影個人覺得全程無尿點整個電影都充斥著緊張、無助的感覺。整個電影還原了當時事件的真實感。
1)整部影片以一位在酒店餐廳工作的服務員阿爾瓊為主要人物展開,事發當天出門工作與妻兒再見,騎電動車去酒店的路上,影片中出現了三次阿爾瓊的鞋子,貧窮的服務員,沒有合適的鞋子,但在生死面前,依舊選擇保護酒店的客人,展現了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到最後經歷了一場生死搏鬥,回家依舊騎著電動車,進門迎接自己的依舊是妻兒,還有,宏偉壯觀的泰姬,陵酒店和經過恐怖襲擊後的泰姬陵酒店,影片中的特寫鏡頭,起到了前呼後應的作用,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③ 《孟買酒店》這部電影有哪些情節細思極恐
這幾年來,印度電影有許多佳作,例如《摔跤吧爸爸》和《調音師》都是不錯的印度電影。而《孟買酒店》則更像是一個另類。這是一部反恐電影,他是以恐怖主義者和平民之間完全不對等的地位之間的沖突為主旋律開始講述的故事。以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恐怖襲擊。
裡面的一句台詞讓我記憶尤深,『如果你感到害怕,那就縱身一躍,即便會摔倒,但也可能會飛翔。』彷彿是在告訴人們在面對恐怖分子時不能夠坐以待斃,應該團結起來尋找出路。
④ 如何評價《孟買酒店》這部電影的原型是什麼
《孟買酒店》是一部富有內涵、飽含敬意的電影,同時也充滿力量、令人心痛。
導演花了不少時間敘述了恐怖事件發生當天的活動,比如當第一次見到恐怖分子時,他們正在為這項任務做准備,聽著他們的領導人在錄音中給出的指示,讓觀眾真正進入這些年輕人的大腦,然後我們看到他們犯下最可怕的罪行。
《孟買酒店》雖然以印度泰姬陵酒店為故事背景,但不少內部場景實際上是在澳洲拍攝的。拍攝中,導演會播放真實的槍響與爆破音效,以追求真實度。
⑤ 盧安達飯店電影觀後感1000字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前幾天的民族概論課上老師帶領我們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盧安達飯店》,這是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一個盧安達的高檔酒店經理,保羅,胡圖族人,在1994年種族沖突中救了1000多位難民的生命。當年比利時殖民者硬生生地把當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膚的深淺和鼻樑的高低分為胡圖族和圖西族,並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把政權交給了圖西族,從此也就造成了兩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終於掌握了政權的胡圖族人要向圖西族人報復,縱容著民兵組織的仇視情緒,終於在一個總統被刺身亡的節點爆發了,「砍倒高高的樹」,「胡圖力量」,種族大屠殺開始了。
1994年,在盧安達發生的這場慘絕人寰的種族大屠殺中,近一百萬人慘遭殺害。這一發生在通訊高度發達和標榜民主自由時代的種族清洗,在事件之時幾乎沒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區的任何反響。當Terry George2004的作品《Hotel Rwanda》出現的時候,這場屠殺已經過去了十年。在這十年中,盧安達作為一個不發達的非洲國家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要不是《Hotel Rwanda》的舊事重提,這一人類歷史上滅族慘劇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數人遺忘。
和《Schindler's List》一樣,《Hotel Rwanda》也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主人公保羅·魯塞薩巴吉納在首都基加利經營著一家由比利時老闆控股的四星級賓館。當胡圖族的武裝叛亂分子掌握了國家政權之後,隨即開始了對圖西族的種族屠殺。由於保羅的妻子是圖西族人,他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卷到屠殺當中。但隨著事態的發展,聯合國維和部隊對盧安達的局勢失去控制,保羅的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圖西族人。慈悲而偉大的保羅開始像當年的辛德勒一樣,用自己的金錢換取這些人的安全,把這些逃難的人統統隱藏在自己的飯店中,並想盡一切辦法保護他們的生命。最後,共有1268名圖西族由於得到他的庇護,免遭被屠殺的噩運。
對於這樣一部史實性的影片,我們應該首先了解一下影片發生的背景,這更有助於我們對整部影片的理解。盧安達是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兩側的內陸國家。其人口由胡圖、圖西和特瓦三個部族組成。其中,特瓦族只佔全國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說,占盧安達人口絕大多數的部族是胡圖和圖西。早在16世紀,圖西族人就在盧安達建立了封建王國。自19世紀中葉起,英國、德國、比利時等西方殖民勢力相繼侵入。1890年年盧安達淪為「德屬東非」保護地,1916年被又比利時佔領。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根據1922的《凡爾賽和約》,國聯將起「委託」比利時統治,成為比屬盧安達-烏隆迪的一部分。二站後,成為聯合國託管地,但仍由比利時統治。1960年,比利時同意盧安達「自治」的要求。1962年7月1日,盧安達共和國成立。1994年發生的種族屠殺並不是該國歷史上第一次。西方殖民主義者在盧安達統治期間運用了很多卑鄙的手段,實行「間接統治」和「分而治之」:先用占人口14%的圖西人統治占人口85%的胡圖人,後又利用胡圖人反對圖西人並統治圖西人。這種手段直接導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先後發生4次大規模部族流血沖突。一批又一批圖西人被迫逃往鄰國。1994年4月6日,盧安達總統和蒲隆地總統同乘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擊落,兩國元首同時罹難。4月7日,空難在盧安達國內立即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猜疑,相互職責對方殺死總統,破壞和平。自此,盧安達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武裝沖突和部族大屠殺。百日之內約有100萬人死於非命,200多萬難民逃往國外,另有200多萬人流離失所。
閱讀會員限時特惠 7大會員特權立即嘗鮮
影片通過主人公保羅·魯塞薩巴吉納的個人行為向人們真實地再現了發生在10年的人間慘劇。它是藝術的,又是紀實的。 Terry George畢竟是一個來自西方國家的導演,他在真實錄述事件的同時,還給了自己西方同胞大量的關注。比如影片中出現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長官、新聞記者、紅十字會的女工作者。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地是,除了主人公和他的家庭成員,許多在飯店避難的圖西族人被設定成了一種固有模式下的臉譜化形象——無助、弱小、悲傷。導演是同情他們的,但是在影片中給予他們的關注是有限的。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是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在導演的鏡頭中,這是影片對人物刻畫明顯不足的地方。當然,瑕不掩瑜。對於這樣一個歷史性題材,又涉及到很多人的私人感情,要想把它拍得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導演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通過自己的鏡頭,重現10年發生的悲劇,讓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了解到事件的真實情況。它是警醒式的,這樣的影片自然要充當一種宣傳員的角色,它必定要使更多人通過看影片之後思考、汲取教訓。20世紀的90年代和40年代不能同日而語,更多的國家知道了自由和民主的含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到。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相同的屠殺還是發生了。這不禁會使看過電影的人思考——屠殺為什麼會發生。事實上,早在慘案發生之前,就有人向聯合國提出關於盧安達可能發生部族屠殺的報告,但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事發後,聯合國曾與10多個國家協商出兵盧安達事宜,也未能成功,從而喪失了防患於未然的機會,導致了最後悲劇的發生。受美國控制的聯合國在盧安達屠殺的過程中的角色是尷尬的。一貫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佬,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引發著戰火,卻對不該發生的屠殺袖手旁觀。而聯合國在處理此事的不得力,也不禁讓人引發「聯合國的存在到底有何用」這樣的聯想。當然,影片本身缺少這些問題的回答,導演也沒打算把《Hotel Rwanda》拍成一部批判影片。
保羅·魯塞薩巴吉納是當年事件的主角,是導演著力刻畫的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黑人演員Keir Voices的歌名,這是一百萬人血淚的聲音。Pearson的精彩演出無疑為這個角色增色不少,他那帶著非洲腔調的英語和他細膩的演出,是本片大獲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也伴隨著他自己的轉變,由剛開始保衛家庭發展到後來拯救數千人於水火。這種轉變是一個普通人成長為英雄的過程,它體現了一個普通人在面臨巨大危機時的過人勇氣。
歷史是沉重的,尤其是帶血的歷史。《Hotel Rwanda》再現了歷史,它也當然有理由和它表現的那段歷史一樣,被更多的人銘記。正如由Wyclef·Jean演唱的片尾曲《Million Voices》的歌名,這是一百萬人血淚的聲音
⑥ 尋找一部關於種族的電影,名字為《**飯店》
中文名稱:盧安達飯店
英文名稱:Hotel Rwanda
資源類型:MP3!
版本:320K
發行時間:2004年
專輯歌手:原聲大碟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專輯介紹:
電影導演:特里·喬治 Terry George
電影演員:唐·奇德爾 Don Cheadle
傑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索菲·奧康尼多 Sophie Okonedo
尼克·諾特 Nick Nolte
1994年4月6日,一架載著盧安達胡圖族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擊落,兩國元首同時罹難。4月7日,空難在盧安達國內立即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互相猜疑,從而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武裝沖突和部族大屠殺,令世界震驚的人間慘劇拉開了帷幕……被胡圖族種族主義者控制的廣播電台也為大屠殺的行為煽風助陣,他們叫囂著「讓一切郁積的爆發出來吧……在這樣一個時刻,鮮血將滾滾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失控的媒體號召下四處搜尋和殺死圖西族人,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
當一個國家陷入了瘋狂,世界也閉上了雙眼時,有一個名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奇德爾飾)的飯店經理卻敞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經營著當地一家雲集著歐洲遊客和軍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飯店,八面玲瓏地運用著一切關系盡心地呵護著飯店的顧客們。保羅是胡圖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索菲·奧康尼多飾)卻是圖西族的,對他而言,在動盪的時局中,保護他的圖西族的親戚與朋友成為了一生中面臨的最大使命與挑戰。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無作為和與世界媒體的隔絕使得保羅夫婦二人和在飯店中避難的1268名當地居民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我們一定讓全世界都無地自容地去採取應有的行動。」事態越來越嚴重,百日之內竟有約100萬人死於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飯店卻成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綠洲……影片有效的將盧安達發生的悲慘動亂和全世界對此的反響分割開來,在影片中,保羅對避難的難民說:「我們必須要讓世界感到羞愧而採取應有的行動。」盧安達對於外界而言似乎只是牟利和旅遊之地,暴亂發生之後,歐洲遊客紛紛逃離盧安達,遠遠的拋棄了這個獲取快樂的地方。觀眾會因此而捫心自問,如果當年世界的反映不是如此冷淡,還會有那麼多無辜的生命葬身種族清洗的漩渦嗎?
影片中沒有對恐怖血腥的屠殺場面進行刻意的描寫,而是轉而刻畫保羅鋌而走險的緊綳的心弦和住宿在盧安達飯店的旅客們面對層出不窮的緊張態勢隨時引發的新的恐慌。影片似乎有意淡化真實事件的殘酷性,從視覺角度來說似乎削弱了整體的穿透力和表現力,這也正是該片的缺憾之處。
在1994年後的10年時間里,世界各地的政客都曾前往盧安達表達對當初事件的懺悔,並發誓決不讓慘劇第二次發生,而在蘇丹、剛果等地,這種視生命如草芥的屠殺從來沒有停止過。歷史的傷痛仍在繼續,非洲大陸泥濘的和平之路還很遙遠。
⑦ 看過一個非洲的電影,講的是一些軍隊的人屠殺老百姓的。後來一個賓館經理幫助他們藏起來逃生什麼的
《Hotel Rwanda》 《盧安達飯店》 根據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真實事件改編的。PPS就有,挺好找的,應該沒怎麼剪。
⑧ 推薦類似血鑽石、盧安達飯店、辛德勒名單的電影
如果你喜歡血鑽石、盧安達飯店的話,相信你喜歡凸顯社會現實,不乏勁爆動作場面和催淚彈的電影。說明你的電影賞析能力還是不錯的,我也很喜歡這類電影,我跟你介紹介紹幾部我喜歡的。
1,戰爭之王 你肯定會喜歡,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一部關於戰爭、金錢和個人良知的動作大片。主人公自欺欺人的相信:軍火和其他商品沒有什麼區別,而忽略了軍火背後戰爭的原罪性,因而最終家破人亡,備受良心的折磨。
2,獵犬 1994年4月11日,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離開了盧安達首都基加利市郊的國立技術學院,把逃難到那裡的1000多名圖西族人交給了胡圖族的劊子手,隨後這些圖西族人幾乎全部被殺死。短短的100天內, 100萬圖西族人慘遭胡圖族屠殺,一個非洲小國瞬間變成了地獄。一名英國天主教神父和一名熱情的年輕教師目睹了這些暴力場面,他們的信念、勇氣和心理極限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聯合國維和部隊雖然在那裡,但只能袖手旁觀,由於不處於「戰爭」狀態,沒有公開的敵人,士兵只能向狗開槍,本片的片名因此而來。警告級,某些場景可能令年幼或成年觀眾不舒服。 很不錯電影,但是一些低級的人不能欣賞。。。
3,不朽的園丁/永遠的園丁 故事發生在偏遠荒僻的非洲國家肯亞北部的首都奈洛比。性格溫和的賈斯汀是英國駐肯亞的首都奈洛比大使館的外交官。突然一天,正在整理花園的賈斯汀突然被警局傳喚,並被告知在湖邊發現了泰薩的屍體,初步鑒定為情殺,死前曾被性侵犯。這個消息有如晴天霹靂,在英國使館里迅速傳開,人們紛紛議論,正是因為賈斯汀對妻子和家庭的疏於照顧,才致使泰薩紅杏出牆……
以上就是幾部我很喜歡的經典非洲題材電影,
以後想探討探討電影可以Q我哦,403113762
⑨ 好看的非洲題材電影有哪些
《走出非洲 》 愛情 獲得奧斯卡獎
《翻譯風波》政治 妮可·基德曼主演
《血鑽》政治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
《上帝也瘋狂1》《上帝也瘋狂2》喜劇 特別推薦
⑩ 相似電影。這幾天看了《盧安達飯店》和《殺戮禁區》,覺得挺好看,求推薦類似的。政治,戰爭類電影,有關
《盧安達飯店》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EuuHOQthlUKYHBrSw8rBOw
《盧安達飯店》是一部由英國、南非、加拿大和美國四國於2004年共同拍攝的戰爭片。影片由特瑞·喬治執導,唐·錢德爾、蘇菲·奧康尼多、傑昆·菲尼克斯和尼克·諾爾特等聯袂主演,於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首映。該片取材於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以此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講述了一位盧安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