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中虛焦鏡頭可以表達什麼

電影中虛焦鏡頭可以表達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0 05:18:01

A. 創作影視劇本都要用到哪些專用寫作術語

什麼是鏡頭(shot)?
鏡頭就是攝影機所看到的東西。
場面是由鏡頭組成的。是單個鏡頭,還是一組鏡頭,無
多少,還是什麼樣的鏡頭,這都無關緊要。鏡頭有各種各
樣的。你可以寫一個描繪性的場面,如「太陽從山後升起」。
而導演可以用一個、三個、五個或者十個各種不同的鏡頭,
從視覺上來獲得「太陽從山後升起」的感覺。
場面是用主鏡頭(master shot)或若干局部鏡頭
(specifie shot)寫成的。主鏡頭覆蓋一個總的地區,如
一個房間、一條街道、一個休息廳等。局部鏡頭專拍房間的
某一部分,如房門、或某一條街道上的某一商店的門前或
某一座建築物。《銀帶》和《唐人街》的劇本都是用主鏡頭
形式來表現的。在《網路》里,局部鏡頭和主鏡頭都用上了。
如果你要用主鏡頭寫一個對話場面,你只需要寫上「內景·
飯館·夜景」,並且直接讓人物講話就行了,用不著寫攝影
機或鏡頭。
你可以按需要寫成總的或局部的。一個場面可以是一個
鏡頭——一輛汽車沿街道急馳,也可以是兩個人在街角爭吵
的一組鏡頭。
鏡頭就是攝影機所看到的東西。
我們再來看劇本的形式。

(1)外景·亞利桑那沙漠·日景

(2)灼熱的驕陽照在大地上,一望無際的荒漠。遠
處,一輛吉普車穿過原野,捲起一團塵霧。

(3)運動攝影
吉普車在艾灌叢和仙人掌中急馳。

(4)內景·吉普車內——主要表現喬·查科
(5)喬莽撞地開著車。吉爾坐在他身邊。她是個
媚人的二十歲姑娘。
(6)吉爾
(7)(喊著)
(8)有多遠呀?

大概兩個小時吧,你怎麼樣?
(9)吉爾疲倦地微笑著。
吉爾
我能堅持到。
(10)忽然,馬達突突作響,他們擔心地相互望著。
(11)切至:

簡單,正規!
這是一個正確的、當代的、專業的電影劇本形式。這種
形式只有很少幾條規則,下面我們把要點舉出來。
第一行(1),是一般的或具體的故事發生地點。我們是
在室外,外景,是在亞利桑那沙漠的某地,時間是日景。
第二行(2),空兩行後。全部空一格,介紹人物,地點
和動作。對人物和地點的介紹,只應用很少幾行。
第三行(3),空兩行,「運動攝影」這個一般的術語是
指攝影機焦點的變化。(這不是對攝影的指示,只是建議。)
第四行(4),空兩行。從吉普車外轉到車內。我們的焦
點對准喬·查科這個人物。
第五行(5),新出現的人物要用黑體字。
第六行(6),說話者的名字用黑體字,並且居中。
第七行(7),場景說明要另起一行,寫在說話者下面的
括弧內。切忌濫用。只能在最需要的時候用。
第八行(8),對話要居中。兩邊均空格,不與上下的敘
述部分混在一起。不同人物的對話都另起一行。
第九行(9),場景說明還包括這個場面中人物做些什麼,
是做出反應,還是沉默或其它。
第十行(10),音響效果和音樂效果要用黑體字。效果聲
不要寫得太多。電影製作的最後一步就是把影片交給音樂和音
響效果的剪輯師。畫面已經「固定了」。這就是說畫面不能再
改動了。剪輯師要從劇本中尋找音樂和音響效果的提示。通過
黑體字的音樂或音響效果參考,你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電影包括兩個系統:畫面——是我們看到的,聲音是我
們聽到的。畫面部分是在處理聲音之前完成的,然後把兩者同
步合成。這是一個又長又復雜的加工過程。
第十一行(11),如果你要標明一個場面的結束可以寫
「切至:」或「化至:」(「化」是把兩個畫面相疊,一個淺
出的同時另一個淡入)、或「淡出」。(一般是漸隱到黑。應
當指出,象「談入」、「淡出」或「化」之類光學效果應由拍
片的導演或剪輯師做出決定,它不該是劇作家的決定。)
這些就是電影劇本的基本形式的一切,很簡單。對於大多
數想寫電影劇本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新的形式。你要花點時間
去「學會』它。別怕犯錯誤。掌握它要有個過程。你寫得越多
就越得心應手。有時我讓學生寫(或打字)上十頁紙的劇本,
僅僅是為了讓他找到這種形式的「感覺」。
我曾有個學生,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記者。他想寫
個電影劇本,但拒絕學會這種形式。他按新聞故事那樣來寫劇
本,甚至用新聞稿紙。當我提醒他注意時,他說等寫完初稿後
再改過來。他解釋說,這是他寫東西的方式,用別的格式寫起
來不順手。其實他並不想改過來。結果,他始終沒能完成這個
電影劇本。
如果你要寫電影劇本,那就按正規寫。從一開始就要按電
影劇本的形式寫。這是對你的忠告。
攝影機CAMERA一詞在現代電影劇本中是很少用的。如果你
寫120頁長的劇本,那麼,提及接影機的地方只能有很少幾處。
可能十處。人們會說:「但是,如果你不用攝影機一詞,而鏡
頭是攝影機所看到的東西,那你怎麼寫鏡頭說明呢?」
規則就是:找出你的鏡頭中的主體。
攝影機或在你前額正中的那隻眼睛看到了什麼?在每個鏡
頭的畫面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果比爾走出公寓,向汽車走去,那麼這個鏡頭的主體是
什麼呢?
是比爾,還是公寓或汽車呢?
比爾是鏡頭的主體。
如果比爾進入汽車,沿街出去。那什麼是鏡頭的主體呢?
是比爾,還是汽車或街道呢。
汽車是鏡頭的主體。除非你想讓這一場面發生在汽車裡面:
內景·汽車·日景,運動或不運動的攝影。
一旦決定了鏡頭的主體,你就可以敘述鏡頭內發生的視覺
動作。
我列舉出在電影劇本中代替攝影機一詞的一些術語。如果
你拿不定主意是否要用攝影機一詞的話,那就別用。找出別
的詞來代替。這些在鏡頭說明中的一般用語能使你的劇本寫得
更簡單、有成效和富於視覺性。
電影術語(screenplay terms)
(用以代替攝影機一詞)
規則:找出鏡頭的主體。

術語 含義

1、【角度對准】 ┃ 一個人、地點或事物:角度對准比爾,
Angle On ┃ 拍他走出公寓大樓。
(鏡頭的主體) ┃

2、【主要表現】 ┃ 也是對人、地點、或事物:主要表現
Favoring ┃ 比爾離開他的公寓。
(鏡頭的主體) ┃

3、【另一個角度】┃ 鏡頭的變化:從另一個角度表現比爾
Another Angle ┃ 走出公寓。

4、【更寬的角度】┃ 場面中焦點的變化:從角度對准比爾
Wider Angle ┃ 變到更寬的角度,這樣就包括比爾和
┃ 他周圍的環境。

5、【新角度】 ┃ 另一種鏡頭變化,常用來「沖破紙面
New Angle ┃ 限制」而獲得「電影化的面貌:從一
┃ 個新角度表現比爾和簡在舞會上跳舞。

6、【視 點】 ┃ 一個人的視點,他看到的東西是怎樣
POV ┃ 的:從比爾的角度拍他和簡跳舞。從
┃ 簡的視點看比爾在微笑。他過得很愉
┃ 快。這也可以看作是攝影機的視點。

7、【反拍角度】 ┃ 視角的變化,通常與視點的鏡頭相反:
Reverse Angle ┃ 比如從比爾的視點看到簡,然後是反
┃ 拍角度,簡看到比爾,也就是她所看
┃ 到的對象。

8、【過肩鏡頭】 ┃ 通常用於視點和反拍角度鏡頭。一般
Over the Shoulder┃ 把一個人物的肩頭擺在畫面的前景,
Angle ┃ 他所看到的東西處在畫面的後景上。
┃ 畫面是攝影機所看到的界限,有時稱
┃ 作「畫框邊」(frame line)。

9、【運動鏡頭】 ┃ 重點在鏡頭的運動:運動鏡頭吉普車
Moving Shot ┃ 急駛過沙漠:比爾陪著簡走到門口;
┃ 泰德走過去接電話等等。我們只要標
┃ 出運動鏡頭就行了。別再去分什麼移
┃ 動車上的鏡頭,搖攝、俯仰、推拉、
┃ 變焦還是升降鏡頭了。

10、【雙人鏡頭】 ┃ 鏡頭的主體是兩人:如比爾和簡在門
Two Shot ┃ 口說話的雙人鏡頭。還有三人鏡頭。
┃ 簡的同居者,一個六尺二的大個子男
┃ 人打開了前門。

11、【近 景】 ┃ 就是近:要少用,只為強調而用。一
Close Shot ┃ 個比爾盯著簡同居者的近景。在《唐
┃ 人街》里當傑克·吉蒂斯的鼻子挨了
┃ 一刀時,羅伯特·東尼用了一個近景。
┃ 這是他在劇本中很少幾次用到這個術
┃ 語中的一次。

12、【插入鏡頭】 ┃ 某物的近景:把不論是一份電報、報
(某些東西的)┃ 紙報道、標題、鍾面、表盤或電話撥
Insert ┃ 盤等鏡頭插入場面之中。

了解這些術語有助於你寫劇本時更有把握並有更多的選
擇機會。這樣就不需要用具體的攝影機提示也知道怎麼寫了。
有問題可以問我,我會盡量幫你的,

B. 什麼是虛焦

在攝影技術上虛焦是攝影畫面沒有焦點。咔嚓一聲後,整個畫面沒有一處是清晰的,就是平時生活中常說的拍虛了,就是虛焦,技術上等同於一張廢品。

不過日常用手機拍照都知道手機拍照有人像模式,只要調整好距離,聚焦對准拍攝對象,被拍攝的對象前面或者後面的景物就會虛化,被虛化的部分呈現出來的效果是朦朦朧朧的。這個模式有手機的人都用過,而且有些人用的還不錯,拍出來的照片很文藝。這其實就是對虛焦技術的正向應用。

(2)電影中虛焦鏡頭可以表達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拍攝大場景人像要對人物或人物頭部對焦,如果在拍攝大場景人物的時候虛焦,可能是焦點沒有對准人物或人物的頭部,導致焦點落在陪體元素上,出現拍攝主體模糊。

2、拍攝光線不足導致虛焦:在拍攝的時候由於場景的光線不好,導致拍攝人像時無法對焦。因此要提高光照條件。

3、拍攝主體人物與背景的反差太小:如果背景與拍攝主體的服裝色彩和明度反差太小,也會導致相機對焦於人物的難度。

C. 如何理解電影鏡頭所表達的意義

電影鏡頭是導演特定的在某個角落或者在上方進行拍攝,因為在不同的角度拍同樣的是事情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在需要表達一種情緒的時候就需要近距離拍攝,但你卻用了另一種拍攝方法就會曲解他們的情緒。

D. 電影中鏡頭的運用及作用

1、弧形運動鏡頭

弧形運動鏡頭(Arc Shot),顧名思義,攝影機以按照某個圓周以弧形運動所拍攝的鏡頭,可以為一個場面提供多變化的視覺層次,在電影電視中屬於被濫用的鏡頭之一,對技巧和手法的要求不高,但精通難度大。《變形金剛》導演邁克爾·貝對弧形運動鏡頭情有獨鍾。

2、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Close Up),最早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用來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物品的某一細節。它的出現和應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也是鏡頭美學最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觀眾最喜歡也最容易記住的鏡頭手法。

3、中景鏡頭

中景鏡頭(Medium Shoot),畫框下邊卡在膝蓋左右部位或場景局部的畫面稱為中景畫面,中景鏡頭所包容的景物比全景少,比特寫多,環境處於次要地位,重點在於表現人物的上身動作,在影視作品中中景鏡頭的比重較大,因為鏡頭的敘事性較強。

4、遠景鏡頭

遠景鏡頭(Long Shoot),具有廣闊的視野,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規模和氣氛,比如表現開闊的自然風景、群眾場面、戰爭場面等等,重在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在遠景畫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細微動作,但卻可以通過承上啟下的組接含蓄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緒。

5、深焦鏡頭

深焦鏡頭(Deep Focus),利用焦距將前景,中景,近景等全部景深融入到鏡頭到中,在電影構圖中,往往尋求最大景深,把所有細節都在鏡頭里畢露無遺。影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深焦鏡頭攝影大師當屬格雷格·托蘭德,他和大導演奧遜·威爾斯是深焦鏡頭的鼻祖。

6、仰拍鏡頭

仰拍鏡頭(Low Angle Shot),攝影機從垂直位置上低於多數被攝對象位置拍攝的鏡頭,往往可以使得畫面中主體人物顯得更加高大,當然,仰拍鏡頭的應用不止於此,關鍵在於這種低角度的拍攝和電影畫面的具體情節相結合,比如拍攝小孩等等。

E. 山河故人的鏡頭語言

《山河故人》的鏡頭語言分析:

電影分為三個階段來敘述,從1999年到2014年,最後停留在2025年。

首先,電影名字《山河故人》,每個人都只會陪你走一段路,但終究山河改,故人散,簡簡單單的故事,從人物情感中表現出濃烈的情感。

第一段中,當沈濤選擇了張晉生的時候,梁建軍選擇離開了家鄉,扔棄的家門鑰匙,終究不在回到這個成長的地方。

但是故事的轉折卻在後面,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回到家鄉,沈濤大方的借錢,山河依舊,故人還在。

第二段主要是以沈濤自身的故事來展現今天的社會,2014年,沈濤的父親在去參加老戰友大壽的路上離開了人世,這個轉折表現出故事從友情變為了親情。

張晉生不在是當年那個沈濤的朋友,而是前夫,在父親離世之後,與兒子相處的時間,表現出血濃於水的情感是不會被時間和距離所淡化。

沈濤帶著兒子走過父親去世的路,將家門的鑰匙留給兒子,山河已改,故人依舊。

直到最後即使Dollar早已忘記中文如何講,但是依舊知道自己在汾陽有個一母親,那裡是自己的另一個家。

最後的未來,導演想表達的是愛情,電影中的愛情,打破了中國觀念中的愛情,無論是時間、環境還是觀念,展現出一個跨倫理的愛情。

從小缺少母愛、父親只為堅守自己城堡,不願涉及其他人,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Dollar,內心終究嚮往著無拘無束的生活。

選擇一個比自己大的人,可以讓他有一個依靠,這樣的互幫互助,雖然超越了倫理,但是卻展現出另一種更加真摯的情感。最後呼喚母親的名字,喚醒了逐漸遠去的故人。

一切的浮躁過後,雪地獨舞,山河已變,故人離散,只剩孤獨一人,看盡一生酸甜苦辣。從年少輕狂到事業有成,最終孤獨終老,可漫天白雪,掩蓋不了時間流逝的痕跡,終究生活還在繼續。

電影《山河故人》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的家庭劇情電影。

影片於2015年10月30日在中國上映,2015年該片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並獲得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公眾大獎,2016年5月8日,獲得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5)電影中虛焦鏡頭可以表達什麼擴展閱讀:

《山河故人》故事概述:

故事發生在汾陽的一個小鎮上,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年卻陷入了一段三角戀,汾陽姑娘沈濤在張晉生、梁建軍的追求下,最終選擇了一心追逐金錢的張晉生,而梁建軍最終憤然離開了汾陽。

到了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了,而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去了上海再婚,而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帶著妻子兒子回到了家鄉,在擔心高額治療費的時候,無奈找到沈濤借錢治病。

就在這一年,沈濤的父親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知兒子的變化,同時也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雖然不舍,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兒子,最終還是讓兒子回到了張晉生身邊。

故事到了未來的2025年,在澳洲長大的Dollar在中文學校學習時與自己的中文老師發生了一段忘年戀,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是他始終無法想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有一個字叫濤,波濤的濤。

電影風格:

電影中最大的特點在於對人物的刻畫通過特別的電影語言來展現,整個影片分為三個部分,90年代時,畫幅為1.33:1,2014年時,畫幅表現為1.85:1,最後在2025年時,畫幅變為了2.35:1。

每個人的性格的變化的改變隨之也會帶動著環境等周遭事物的改變,電影中會出現四處充斥著虛焦的空境,這樣的鏡頭正在製造某種情感與心靈上的不適。

F. 電影《信條》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1.劇院全景鏡頭,半圓形順時針運鏡,這與鍾表順時針方向相同,代表正時間。
2.虛焦鏡頭,警察的紅藍燈交替閃爍。代表真警察的想要殺掉所有觀眾,而混入其中的假警察主角,卻想救全部觀眾,形成了身份的反差。
3.主角迅速拆槍是身份伏筆。同後面第一次,第二次正反時間自己對打時,均有逆時間主角迅速去拆正時間主角槍的鏡頭。
4.裝演算法的袋子是藍色的。
5.整個劇院,藍色地毯,紅色座椅。紅色座椅上的廣大群眾被迷暈,反派和主角在藍色逆時間上槍戰。代表信條組織和反派的博弈,最後炸彈爆炸,群眾被保護,但群眾對信條完全不知情。
6.尼爾逆時間子彈時,給了藍色地板特寫。
7.尼爾背包的掛飾,是身份伏筆。

G. 電影中的鏡頭有哪幾種分別是怎樣解釋的

1、推鏡頭(推):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前行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推鏡頭的作用:
①、把觀眾帶入故事環境;(攝影機前行)
②、把被攝主體(人或者物)從眾多的被攝對象中突出出來;
③、突出人物身體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現力,如臉、手、眼睛等。
④、強調、誇張某一被攝物體的局部。(變焦距鏡頭)
⑤、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變焦距鏡頭)
⑥、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變焦距鏡頭)《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2、拉鏡頭(拉):
兩種情況:
A、 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後移動;
B、 採取變焦距鏡頭,從長焦距調至短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後退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拉鏡頭的作用:
①、表現被攝主體與它所處環境的關系;
②、結束一個段落或者為全片結尾。
3、搖鏡頭(搖):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機位不動,只有機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轉等運動。
搖鏡頭的作用主要是:
①、介紹環境。
②、從一個被攝主體轉向另一個被攝主體。
③、表現人物的運動。
④、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
⑤、表現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
4、移動鏡頭(移):
攝影機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動。(「升」、「降」是垂直方向)。
兩種情況:
A、人不動,攝影機動;
B、人和攝影機都動。(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樣)。
5、跟鏡頭(跟):
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
「跟」與「移」的區別:
①、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一致;
②、被攝主體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基本不變;
③、畫面構圖的景別不變。
6、靜止鏡頭
要樹立大的運動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靜止鏡頭」也是一種電影運動的一種。
如《鳥人》的靜止鏡頭。
如《悲情城市》的靜止景深鏡頭。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實際拍攝中,推、拉、搖、移、跟和靜止,往往是綜合運用的。不應該把它們嚴格分開。

H. 很想知道這類電影鏡頭拍攝的虛焦是怎樣拍攝

大光圈、長鏡頭、主角盡可能接近攝影機遠離背景。
做到這1~3點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虛焦鏡頭可以表達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在電腦看手機的電影 瀏覽:815
2020現在最火的電影是什麼名字 瀏覽:446
2013年加拿大百合電影有哪些 瀏覽:991
國外好看的電影有那些 瀏覽:40
如何設置英語播放電影 瀏覽:691
如何實現在智能電視上看3D電影 瀏覽:175
大型巨獸好看的電影 瀏覽:473
科幻電影外星什麼大師 瀏覽:189
一個四川姑娘逃荒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605
王祖藍富二代電影叫什麼 瀏覽:836
請回答1988電影院看什麼電影 瀏覽:569
韓國一級床上片露下體電影有哪些 瀏覽:517
鏈接如何在百度雲上下載電影 瀏覽:747
免費看沒有上映電影 瀏覽:647
好看的霸氣出場電影 瀏覽:460
中國電影媽媽免費觀看 瀏覽:466
有什麼中國好電影 瀏覽:388
免費觀看理傖電影 瀏覽:708
電影里的飆車戲怎麼拍 瀏覽:32
韓國電影ll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