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商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

電影商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

發布時間:2022-08-12 18:06:06

1. 木下惠介的電影在什麼時候開始加入商業化的元素

題主是如何理解商業化元素的?
拍出來給人看並收費的電影都是商業化的

2. 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歷史

1853年,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

1870年,這里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

1886年,從房地產生意發財的富商哈維·亨德申·韋爾考克斯在這里買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好萊塢這個名字來自英語的「holly」(冬青)。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就將她丈夫的農庄改稱為好萊塢了。韋爾考克斯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小城。

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注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家報社、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但這輛電車的運行不準時,每程時間為兩小時。

1902年,今日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

1903年,好萊塢成為一個鎮。當年下的兩個命令是:除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以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

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

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1960年,女演員喬安娜·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顆星的殊榮。

1985年,好萊塢的商業和娛樂區被正式列入美國受保護的歷史性建築名單。

1999年,洛杉磯的地鐵開通到了好萊塢。

2001年,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開業,成為奧斯卡獎頒獎禮新的舉辦場所。

2002年,一些好萊塢居民發動了一個讓好萊塢自主獨立,不再是洛杉磯一部分的運動。好萊塢市政府決定讓所有洛杉磯居民投票表決。獨立運動被以絕大多數否決。

(2)電影商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擴展閱讀:

電影工業——

20世紀初,紐約和新澤西的電影公司開始遷向加州,原因是這里的天氣好,日照時間長。雖然當時已經有電燈了,但當時的電燈還不夠亮,當時最好的光源是陽光。除此之外,加州視野寬廣,有各種不同的自然風景。此外當時托馬斯·愛迪生持有電影的專利,而加州離新澤西非常遠,因此愛迪生很難在這里控制他的專利權。

在美國東岸,獨立的電影公司經常被愛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訴訟。在遙遠的加州沒有那麼多愛迪生的部下。即使他派人來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來的晚,這樣一來這里的電影製造商就可以及時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1911年第一個電影工作室在好萊塢開業,同年已有15個其它的工作室在這里定居,成千上萬的夢幻製造者緊隨而至。

1923年,今天成為好萊塢象徵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樹立在好萊塢後的山坡上,本來這個字後面還有「LAND」四個字母,是一家建築廠商為了推銷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區設置的廣告看板。但它們被樹立起來以後就沒有人去管它們,以致漸漸荒廢。

一直到1949年,好萊塢商會將後面的四個字母去掉,並將其它字母修復。這個招牌今天受到商標保護,沒有經過好萊塢商會的同意,無人有權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第一次頒發,當時的門票是十美元,共有兩百五十人參加。

3. 兼職電影院 在兼職做學到東西

兼職電影院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其實很多人一開始都認為自己可以免費地在電影院內看電影,這是非常爽的,下面就有小編攜手上上介紹一下兼職電影院的相關資訊吧。
兼職電影院
一、做這方工作的緣由
這份兼職是在大三寒假做的,是15年1月份,過年沒有回家,找了這份工作。其實找這份工作是因為舍友在另外一家電影院工作,對大概的情況差不多了解。那時候也是出於好奇,畢竟電影在那幾年的發展速度的確是迅猛。就找了這份工作。
二、電影院的工作內容
其實在影院工作其實也跟做其他的工作一樣,許多的工作都是重復著同樣的事情,電影院工作無非就是三個工作崗位(管理層除外),票房、賣品和影務這三塊。
票房就是賣電影票(我沒有接觸這一塊);賣品就是銷售吃的東西,以爆米花和各種水為主,工作流程也很簡單,早晨盤點東西,領取備用金,檢查糖漿氣泡,有時間爆一些爆米花,結賬的時候盤點,入賬等工作;影務就是發發3D眼鏡,開廳之後確保影片正常放映,過程中看看客人有沒有什麼違規的行為,結束之後打開散場門。就是這么的簡單。感覺自己就在說流水賬一樣,接下來談談自己的收獲。
三、電影商業化的發展史
電影的歷史,我真的沒有怎麼了解,只是那時候剛上班,海報上看到第五代導演吳天明的去世,說是這個人的影響,回去搜了一下,知道了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開始。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開始是從2002年開始,而吳天明卻是商業化的反對者。
但是他也無法阻擋市場經濟和人口紅利帶來的中國票房的井噴式上漲,2010年之前,每年中國電影票房保持了20%-35%的增長速度,2010年達到了頂峰,電影票房突破了100億,增長了將近50%。直到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440億大關,不管是在影院數量還是銀幕數量都在迅速增長。整個電影市場一排祥和。
四、一部影片的產生
現在想想其實很簡單,但是針對於當時自己來說,那就是新鮮,許多人可能都知道出品人是做什麼,但是那時候我卻不知道。
普及一下,出品人就是出錢拍電影的人,電影雖然是導演拍出來的,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導演也是拿著工資,並不是自己的創業。當然編劇大多都是寫劇本的人,這個《雷雨》劇本我們也看過,最多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那種對話。發行方就是為電影做宣傳的公司,當然經典的發行案例當屬《美人魚》的手法,以後有時間具體談談。
五、中國電影主要院線
眾所周知的萬達院線,基本全國布局,哪裡有萬達廣場,哪裡就有萬達院線。最近幾年以為位居行業老大。
其次就是有地方特色的院線,上影聯合院線,中影星美,中影新干線,廣東大地,廣州金逸,浙江時代,江蘇幸福藍海。院線好比什麼,就和通道的入口一樣,有了排片才能有票房,這就是為什麼去年王思聰和馮導大吵大鬧的原因。這幾大院線占據了中國80%左右的票房,特別是萬達佔到了將近50%,馮導只能著急。
六、爆米花和可樂的暴利
電影的利潤大家應該都知道,其實爆米花的利潤真的超出我們的想想,可以達到70%-80%,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到網上搜一搜,肯定比我專業,當時只是了解了一點皮毛。
可樂是水,糖漿和氣泡的混合物,飲料的利潤我想不言而喻,2012年當宗慶後再次成為首富的時候,王健林曾吐槽,大家都說房子貴,我一個賣房的賣不過一個賣水的。
說了半天,這些東西其實都跟自己真正的工作關系不大,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這份工作,我也就不可能去了解這個行業,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其實在上影和萬達上市之前就很看好他們的股票,但是出於謹慎還是沒有推薦,沒有想到萬達能夠漲到240元一股。各行如隔山,只有接觸的多了,才能想的多,也許這份兼職就讓自己掌握了一些基礎的行業知識。
大學生在電影院內兼職也是非常不錯的,在電影院你可以學到很多的電影文化和一些播放技巧,如果你想了解很多,那就關註上上吧。

4. 電影是誰發明的

是盧米埃兄弟。

哥哥是奧古斯塔·盧米埃爾(Auguste Lumière,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弟弟是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是法國的一對兄弟,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

國 籍:法國

出生地:法國

職 業:導演,製片人

主要成就:改造「西洋鏡」、1903年發明了第一代彩色膠片、1937年研製出了立體電影

重要事件:1895年獲得了電影專利證書

其實作為發明家的愛迪生曾為電影做出過很大的貢獻。他對於電影機器、裝置的研製,為新藝術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他更大的榮耀,則是為這門新藝術起了一個富有魅力、富有詩意、富有幻覺意識的名字——電影。然而,愛迪生對待電影、這門新藝術的觀念上,卻存在著很大的局限。

(4)電影商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擴展閱讀:

盧米埃兄弟為人類電影事業的進步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兄弟倆人發明了電影攝影機,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開售票的第一場電影。

很難把電影的發明歸功於單獨某個人。並不是在某一時刻,電影突然就出現了。實際上,活動影像技術來自多重貢獻的累積,主要源於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並完成了電影商業化。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5. 數字電影的歷程

●1987年1月到1992年2月,數字電影放映機技術的早期起步階段。
●1987年美國休斯公司的技術員首先發明了液晶光電子管用來顯示影像和高解析度的圖形。其後,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exasInstruments,以下簡稱「TI」)於1988年研製出了第一個數字微鏡設備(DMD),該設備的原理就是在根據數字信號「0」「和1」開關驅動多組鏡片膜,使其高速聯動並按一定的角度偏轉,從而用於反射出影像光線逼真的色彩和細膩的層次,它實際上是一種電腦化的光開關系統。1990年初,德國首先發布其關於開發激光數字放映機的可行性報告,並在1992年2月製造出了第一台穩定的激光影像放映機。1992年初,美國的休斯公司與日本的JVC合作,研製出了基於光放大成像(ILA)技術的放映機系統。 ●1992年5月到1997年5月,數字電影的早期傳輸與放映系統試驗以及數字放映機的市場試驗階段。
●1992年5月,美國太平洋貝爾公司啟動了「電影的未來技術實驗系統」項目,作為試驗的一部分,他們通過電話網試驗了傳輸高清晰度格式的故事片「Bugsy」,年底,美國AMC劇場放映系統用影片「BramStoker』sDraculla」對太平洋貝爾的「未來電影系統」進行了測試。
●1994年1月,美國GLV投影放映技術公司Echelle(後來改名為硒光機器公司SiliconLightMachines)成立,致力於開發基於激光光柵掃描技術的數字放映機系統。同年7月,美國7家聯合的藝術電影院開始使用太平洋貝爾公司「未來的電影技術系統」。年底,太平洋貝爾「未來的電影技術實驗」項目試驗了將美國全國籃球職業聯賽NBA的最後決賽實況從底特律傳輸到另外三個遙遠的不同城市。
●1995年8月,美國版權保護方面的宏視公司(Macrovision)先後在波蘭、南非、菲律賓和拉丁美洲等地方進行了CineGuardSystem的錄像和電影實驗項目。
●1997年1月,美國TI公司開始製造DLP(digitallightprocessor,使用TI公司專門的DMD數字微鏡晶元)數字電影放映機原型機,當年5月,發起基於1280X1024解析度DMD晶元(DMD1210)的數字放映機展示活動。
●1997年底到1999年6月,數字放映機和傳送方式不斷成熟,數字電影最終開始商業化放映。
●1997年底,歐盟Cinenet數字電影實驗項目試驗了從法國里昂分別向巴黎和英國倫敦實況轉播巴赫的「OrpheusintheUnderworld」音樂會。
●1998年10月,美國低預算影片《TheLastBroadcast》被傳輸到5個美國城市的電影院並首次使用了「國際數字放映機」公司DPI製造的DLP數字電影放映機進行了放映。
●1999年5月,法國嘎納國際電影節首次在電影評獎之外,邀請負責電影技術創新的技術組織MITIC舉辦了數字電影專題展示會,會議使用DLP數字放映機放映了美國故事片《TheLastBroadcast》。
●1999年6月18日,由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I——幽靈的威脅》(又譯《星戰前傳Ⅰ:魅影危機》)開始在美國的6家影院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數字放映,採用了基於TI公司數字光學處理器(DLP)晶元技術的放映機。這是數字電影的首次商業放映,它標志著世界數字電影發展史的元年。《星球大戰Ⅰ》的放映取得空前成功,其全球票房超過4億美元。
●1999年7月到11月,迪斯尼公司使用DLP數字放映機先後成功放映了影片《泰山》、《玩具總動員2》、《火星任務》、《恐龍》以及《BicentennialMan》等。
巡迴演示
●2000年年初,美國TI公司攜帶DLP數字電影放映機到歐洲的法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家巡迴放映影片《玩具總動員2》;在隨後的半年中,加拿大前身為Electrohome放映機製造商的「ChristieDigitalSystems」、比利時放映機製造商Barco和美國Imax收購的「國際數字放映機」公司DPI分別獲得TI公司使用DLP晶元技術製造數字電影放映機的特許權。市場上能夠提供商業服務的放映基本上都是使用TI公司DLP技術的數字放映機。
●2000年3月,美國柯達公司與高通(Qualcomm)公司合作在其好萊塢影像技術中心設立了一個數字電影系統。同時,波音數字電影公司在年度ShoWest展覽會上則成功進行了應用性的衛星傳輸試驗,數字化放映了電影《SpyKids》。
●2000年6月,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思科(Cisco)公司首次合作進行了基於網路傳送的數字電影放映試驗。實驗使用Cisco公司基於IP協議的網際網路技術,將福克斯公司一部由真人和計算機生成影像有機合成的動畫片《TitanA.E》的信號,通過Qwest公司的虛擬專用光纖網路直接從福克斯在好萊塢的製片廠傳輸到亞特蘭大的SuperComm展會計算機伺服器上存儲,然後使用DLP數字放映機現場放映。
●2000年7月,華納兄弟公司繼迪斯尼公司之後,實現了影片《完美風暴》在英國倫敦的數字影院首映的做法。同時,「在加州的環球製片廠的數字影院中放映了《侏羅紀公園III》,THX數字服務公司將整部電影以及多聲道的音頻內容壓縮並刻錄到13張DVD-R上,並下載到每家影院的伺服器上」。
不過,最為成功還是要數2002年5月的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新作《星戰前傳Ⅱ:克隆人的進攻》在全球的數字放映。如果說在《星球大戰I》中,還只是應用了大量的數字特技製作技術的話,那麼在《星戰前傳Ⅱ:克隆人的進攻》的拍攝中,「喬治?盧卡斯第一次拋開傳統的膠片電影機,全面採用了數字拍攝設備。整部電影將沒有一寸膠片,全部影像都用0和1來記錄和表現,成為了第一個真人表演的沒有Film(膠片)的Film(電影)」。這種放映,省去了數字影片製作完成後必須「數轉膠」,然後再復制大量拷貝在影院方形的時間和費用開支,同時保證了影片影像質量的始終如一。

6. 中國電影真正普及是在二十世紀多少年代

如果是全國的角度看 普遍民眾尤其農村開始不間斷放映電影 應該是上世紀60、70年代開始;如果是從商業化消費電影的角度看 基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 現在都快是全球第一票房市場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商業化什麼時候開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地電影票會員價多少 瀏覽:540
電影中剪輯技術手法怎麼分析 瀏覽:117
打劫實習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422
二鳳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40
可以觀看的被禁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3
武打功夫電影有哪些 瀏覽:312
平果手機用怎麼軟體看電影 瀏覽:539
黑奴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180
兒童喜愛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57
大冶文化宮電影院辦個會員卡多少錢 瀏覽:741
14部免費電影電影完整版觀看 瀏覽:770
求免費電影觀看網站 瀏覽:906
新聞電影院是什麼意思 瀏覽:418
新最佳拍檔電影好看嗎 瀏覽:298
比較好看動畫片美劇電影排行榜 瀏覽:477
貝殼公主電影免費 瀏覽:678
哪些求婚經典電影 瀏覽:792
古鎮電影院今晚有什麼電影 瀏覽:901
電影超好看日語怎麼說 瀏覽:603
你好李煥英電影在線高清觀看免費西瓜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