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李子」確認加盟昆汀第九部長片,昆汀導演的電影有什麼特點
昆汀·塔倫蒂諾,1963年3月27日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挪克斯維爾,美國後現代主義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他在20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風格獨特的導演迅速成名,他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
總結:昆汀作為一代大師,他的電影自然有很大的個人特色,而正是那些特色吸引著我們。
『貳』 昆汀·塔倫蒂諾有哪些經典電影
1.《落水狗》(1992年)《落水狗》昆汀.塔倫蒂諾早期作品。《落水狗》是昆汀當年製作的嶄露頭角的一部暴力血腥喜劇片,是昆汀式暴力美學的第一部作品,劇情幽默風趣,用六種顏色分別代表完全陌生的不同性格的強盜。黑色幽默與暴力美學的融合,人物群像精準的把控,話嘮式的台詞卻又有以對人性的深諳,使電影作為一部低成本電影,在一個小倉庫里,綻放出了甚為驚艷的懸疑渲染。
2.《低俗小說》(1994年)影片以獨特的審美觀反映暴力,採用獨具一格的散點拍攝手法。這部風格鮮明的黑色電影把社會邊緣的人物以及導演推到公眾視線之中。在敘事結構上,塔倫蒂諾也一如他此前的一貫作風,沒有採用常見的時間順序結構,而是用了一種循環中嵌套倒敘多線並進的精巧結構來將整個故事娓娓道來。
3.《危險關系》(1997年)昆汀最平實的一部電影,沒有非線性敘事,沒有脫線劇情,沒有炫技。除了多達兩位數的長鏡頭;最意外的是長達50分鍾的高潮,真是爽翻了。這部電影,雖不及昆汀其他作品那般威風凜凜,但在把控節奏方面,昆汀是一把好手。
4.《殺死比爾》(2003年)昆汀·塔倫蒂諾通過這部影片告訴人們其實電影不需要什麼所謂的內涵,一部充滿殺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電影配樂,構成了這一部暴力美學的經典。
5.《金剛不壞》(2007年)昆汀的這部片子是向邪典電影致敬的作品,他故意通過把影像效果「做舊」來讓觀眾找回當年在小破電影院里觀看荒誕誇張的邪教電影時的感覺。
6.《無恥混蛋》(2009年)暴力美學在昆汀·塔倫蒂諾的《無恥混蛋》中得以酣暢淋漓的體現,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昆汀之作,簡單凌厲的表現手法與復雜的暗殺懸疑合二為一,令人一直屏息於那有以黑色幽默為渲染,張力十足的劇情之中,不拘一格的瘋狂,方有此獨出機杼的二戰傳奇。
7.《被解放的姜戈》(2012年)把美國西部片拍出港式武俠片的味道,把血腥暴力的場景拍出美到極致的感覺。
8.《八惡人》(2015年)每一個人物都被深契於劇情之中,《八惡人》對於群像精湛的把控使電影人物賦予了呼之欲出的實態,而於此中昆汀·塔倫蒂諾的暴力美學和分段敘事手法,嫻熟的掌控中更完成了自我突破,在那暴力下綻開的是一朵自由與平等的驚艷之花。
(2)昆汀的電影有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被挽救的姜戈》是一部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傑米·福克斯、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等主演的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13年5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首要敘述了德國醫師金·舒爾茨將黑奴姜戈從奴隸估客手裡挽救,而且協助姜戈救出妻子的故事。
『叄』 昆汀電影的特色
血腥暴力 出其不意 黑色幽默 致敬經典 最愛!!
『肆』 你覺得昆汀·塔倫蒂諾和他的電影怎麼樣
我很欽佩他能利用自己喜歡的電影來製作他想看的電影。如果你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者想按自己的想法去看,那就自己去做。這正是他所做的。他有自己的願景,並將其付諸行動。他也很擅長這個。
昆汀擅長刻畫有趣的人物和有目的的對話。而且他似乎大體上理解了普通觀眾想從電影中得到什麼:娛樂。但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冗長的對話、暴力和非線性的故事敘述。
同樣,我非常喜歡《被解放的姜戈》,但我鄙視那些不光彩的混蛋。也許是因為我不喜歡這部喜劇,也許是因為我真的很喜歡《被解救的姜戈》的西方風格。誰知道呢?我很欣賞這部電影的攝影技術,《無恥混蛋》的開場片段仍然是我看過的最好、最緊張的開場之一。我聽說大多數人更喜歡其中一個,這很有趣,因為它們都是奇幻的歷史小說。所以,再說一次,誰知道呢?
我認為塔倫蒂諾做了他想做的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目標是娛樂,而且很有效。不可否認,他的風格與眾不同,這吸引了演員和觀眾的興趣,幫助他繼續做他所做的。我把他想像成「如果你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能得到報酬,那為什麼不呢?」他這樣做可能不是為了藝術,也不是為了獲得什麼獎項,但我敢肯定,無論如何,獲得這些獎項都是件好事。
『伍』 如何評價昆汀這個人的電影
昆汀是美國導演,演員及奧斯卡獲獎編劇,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挪克斯維爾。這個名字來源於影片《槍之煙火》中的角色。他在20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風格獨特的導演迅速成名,他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昆汀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以獨特的個性和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稱。
我的評價是,現代暴力美學之父,他的《殺死比爾》等電影可以說是開創了暴力美學的新思路,讓暴力徹底和美學掛上了勾!
『陸』 如果讓你給昆汀的9部電影排名,你會怎麼排
第一名:《殺死 比爾》我個人非常喜歡類似於《殺死比爾》這樣故事性很強,內容非常驚險刺激,並且全程幾乎沒有尿點的電影。在《殺死比爾》這部電影當中,昆汀的電影風格也有一個非常好的展示。同時《殺死比爾》對於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優秀並且走心的,不論是日本女殺手還是女主角本人,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絕對是我心目當中不可以代替的經典。偏懸疑的劇情和各種各樣驚心動魄的場面也造就了這一部電影。
這部劇的年代感是我並不太喜歡的,因此將它放在這里。
第八名《被解救的姜戈》這部劇的愛情很打動我,但是整體卻並不是很吸引我。
第九名《危險關系》這部電影是昆汀改編的,裡面沒有什麼特別的血腥暴力,他本人的風格也弱化了非常多,看到後面我已經感覺有些乏味了。
『柒』 昆汀一生只拍10部電影,已拍9部,你覺得哪部最好看
昆汀一生只拍10部電影,已拍9部,我覺得《八惡人》是最好看的。昆汀在他幾十年的導演生涯里,拍過不到十部電影,但每部都是經典的佳作,尤其在暴力美學上,他能在電影里將這種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他自己曾經透露過,自己這輩子只會拍十部電影,按照目前的成績來看,由他獨立拍攝完成的電影有九部,看來下一步會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了。
電影從開始就散發著陰謀和詭異的氣息,加上周邊荒涼,白皙的雪地,給人一種暗流涌動的氛圍,到了電影最後黛西和約翰都各自砍掉對方一隻手臂,手臂被砍落下來的鏡頭,無疑是昆汀式暴力的再度升級。其畫面不斷刺激著觀眾的大腦,產生的沖擊力源源不斷涌進觀眾的意識里,讓人大呼過癮。有媒體評論到,相對於昆汀早期的電影,《八惡人》是其暴力美學的再度升華。
『捌』 昆汀的10部電影,暴力美學的巔峰之作,你最喜歡哪一部
我最喜歡被解救的姜戈,因為主題很深刻。
筆者認為,該電影完全復刻了當時的場景,被解救的姜戈這個電影故事背景是19世紀中葉,那個時期黑奴貿易很猖獗,也不受管束。對於美國人而言,因為涉及到黑奴販賣,所以是個比較敏感也比較禁忌的年代,昆汀敢拿那個年代說事,可見昆丁藝高人膽大。在影片中,不但詳細描述了黑奴貿易,而且也生動刻畫出了庄園主們的殘暴和貪婪。在這部電影中,昆汀彷彿把我們拉回了那個年代,時時刻刻在感受狂野的黑奴貿易的美國。
3、昆汀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精彩:從解救姜戈,到收姜戈為小弟,最後認可姜戈成為朋友,還幫姜戈營救未婚妻。情節環環相扣,令人大呼過癮。尤其是後半段坎迪庄園主識破牙醫計謀把自己收藏的頭骨開顱,簡直是驚心動魄。筆者感到唯一不足的就是牙醫死了,要是牙醫和姜戈能一起血洗坎迪庄園就好了。
『玖』 昆丁電影的特色
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風格是暴力美學,以血腥、暴力加一點情色見長。他的電影風格獨創,充滿了個性的思維,充滿了精彩的對白和黑色諷刺的幽默感。而一半是魔鬼的昆丁·塔倫蒂諾從來不掩飾自己內心對世界獨特的看法,他的影片表現了一種對現實醜陋的高度概括,並將其強化到我們觸目驚心的程度。他電影特點可簡述為:對白、暴力、解構、好配樂
力作:《殺出個黎明》系列,第一部他飾演喬治·克魯尼的弟弟查理,被吸血鬼咬到。《落水狗》、《低俗小說》、《殺死比爾》系列。《刑房:恐怖星球》還有今年的《無恥混蛋》。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1963年3月27日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挪克斯維爾,美國後現代主義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
1987年,拍攝個人首部喜劇短劇《我最好朋友的生日》。1991年,憑出售《致命浪漫》劇本所得的5萬美元,決定開始拍攝自己的第三個劇本《落水狗》。
『拾』 昆汀塔倫蒂諾電影的敘事風格
主要是非線性敘事風格,他以視點切分劇作結構、利用聲音剪輯進行故事銜接等電影手法都對以後的影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佛·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於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盡管與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殺人狂》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奧利佛·斯通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天生殺人狂》中的這些超前的後現代電影手法在今天的電影中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水庫狗》是昆汀·塔倫蒂諾的處女作,1992年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從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們已經不難看出昆汀獨特的電影風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幫人物、機智幽默的對話、七十年代音樂以及巧妙的敘事結構等等都是昆汀熱中的題材和慣用的手法。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水庫狗》竟然全部由男演員出演,這種強烈的男性色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俗小說》是其代表作,三言兩語道不完,建議樓主作重點分析。
《殺出個黎明》是由昆汀所開設的Band Apart公司在1996年製作的一部影片。其中昆汀充當了編劇、製片、副導、主演等多重角色,過了把電影多面手的癮。盡管荒謬怪異的內容和過於血腥恐怖的畫面遭來評論界的一致批評,但《殺出個黎明》在一些影迷當中卻極受歡迎。影片從上半部分一本正經的匪徒逃獄劇情,突如其來地轉變為完完全全的魔怪片,相信看過本片的觀眾都難以忘記這種獨一無二的怪誕體會。
在《傑基·布朗》中觀眾們看到了昆汀一些新的嘗試。這次,人們早已熟悉的血腥暴力被一場考驗智力的游戲所取代。而且昆汀在《傑基·布朗》中還著力刻畫了一個以往著墨較少的女性形象,同時也出人意料地在影片中樹立了一個絕對意義上的主角。可是從觀眾的反應來看,這些嘗試似乎都不大成功,他們還是喜歡那個打打殺殺充滿男性味道的昆汀。盡管帕姆·格里爾、塞繆爾·L·傑克遜和羅伯特·德·尼羅等影星在片中都有不俗的表演,但生硬乏味的故事、拖沓的節奏以及反復使用的噱頭也都使《傑基·布朗》只能被歸為一部平庸失敗的作品。
在《殺死比爾》的首幕影像中。鏡頭對准「黑蛇」(烏瑪·瑟曼飾),黑白畫面,近鏡頭特寫,血肉模糊的臉,痛苦的呻吟和冰冷的殺戮;鏡頭消失,簡單吉他合弦中南希干凈而略帶憂傷的嗓音響起,彷彿是無可挽回的命運在一步步籠罩頂。
歌聲歇至,大幕開啟,那奇特的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和歌詞,瞬間擊中我毫無防備的神經,好象是看到昆汀掀開銀幕的一角,對觀眾說,開始享受這凌厲的復仇故事吧,那作者強烈的風格化標記,通過這首歌的嵌入再次得到天才般的展示。而接下來的將近兩個小時血光交迸、憤怒四溢的銀幕歷程,就如同這首古怪、憂傷和頹廢的歌曲,竹馬青梅的畫面中洞穿的槍聲,突如其來的殺戮、死亡降臨和不可扭轉的血腥使得這部電影成為我看到的最為暴力殘忍的動作片之一。
然而一切在昆汀自如的掌控下,又顯現出暴力美學的終極境界。作為一名女性觀眾,小息不知道這樣一部電影是否會超過大多數普通觀眾的忍受極限。曾經聽說《上帝之城》因為影片毫不假飾地表現街頭少年暴力使得一位女性影評人無法忍受而中途退場,而《殺死比爾》,盡管血肉橫飛,卻因為導演對於暴力無置評的態度以及鏡頭語言接近完美的精緻消解了那噩夢般的暴力展示,同時昆汀執著的時間解構和片段拼圖所帶來的敘事感染力使得《殺死比爾》成為2003年度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之一,無疑也會成為電影歷史上經典的cult films之一。
希望樓主以這些作參考後能形成自己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