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有送電影下鄉的扶持政策嗎具體的是那些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一種服務基層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國家扶持政策為:發放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設備。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資金預算等。
② 文化下鄉的含義是什麼
文化下鄉是指在農村進行文化建設,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
文化下鄉目的是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改善農村社會風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電影下鄉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文化下鄉的具體操作:
文化下鄉是件利民惠民的好事,但在真正落實時,一些地方的效果卻不太好。演員累得夠嗆,群眾還不愛看,把文藝演出變成了「文化盆景」。浪費公共文化服務資源不說,也容易讓群眾產生「完成任務走過場」的誤解。
其實,大夥兒對於真正優秀的文化產品還是非常歡迎的。做好「文化大餐」,還得更好地對接群眾,在「為民、便民、樂民」上多花點心思。比如,深入調查群眾的文藝喜好,根據農村的生活生產規律,合理安排演出內容、時間和地點。農村常有「逢集」與「背集」,演出時間就可以盡量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③ 政府籌辦免費電影下鄉,為什麼少有人去觀看
在農村生活水平不高的時候,每次組織電影下鄉的時候還有有很多人觀看的。現在隨著農村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物質條條件也逐漸變好了,娛樂活動以不再單一了。所以現在到鄉下放電影的活動,和之前相比受環境程度大不如從前了,基本上是倆了無幾。
供求雙方溝通不夠導致的放映者與觀影者脫鉤。放電影的工作人員播放電影可能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放映任務,並不關心有沒有人觀看,群眾想看自己想看的電影卻找不到人反應。這種情況下不僅浪費了放映資源,也違背了政府豐富群眾業餘生活的初衷。
造成電影下鄉受眾逐漸減少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電影下鄉的受眾逐漸也在減少。如果想要增加電影下鄉的受眾,應該在各個方面上尋求新的變化。
④ 八十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員是非常吃香的工作有誰知道當時吃香到什麼程度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求安穩的心理都沒有變,如果有一份安穩的工作,那肯定非常好,所以到今天來說,鐵飯碗仍然頗受歡迎。畢竟中國人口太多了,能夠找到一份福利待遇好,干一輩子的工作那肯定是幸福的。
不過, 隨著時代的變化,工作類型也發生著變化,受歡迎的程度也不同。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城鎮化率不高,農業人口居多,大家都羨慕吃公糧的,也就是國家單位,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這些。工作穩定,收入不錯,社會地位高,是人們羨慕的主要原因。如果總結起來,有5個工作堪稱是「金飯碗」,讓人羨慕不已。
1、售貨員
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物質缺乏,很多東西都要憑票購買,肉、布、糧食等等,而且一般也只有國營商場才有賣。所以,這個年代的售貨員掌握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銷售權力,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顧客是上帝」的概念,如果你得罪了他們,那很可能買不到東西。所以,在店裡還會出現「嚴禁打罵顧客」的標語。
售貨員掌握著資源,地位高。在《新華字典》裡面還有一句話:張華考上了北大,李萍上了技校,我當了售貨員,我們都有著光明的前途。可見售貨員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之高。
2、司機
8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自行車王國,街上主要是這種交通工具,汽車的數量很少。相關數據顯示,1980年中國民用汽車數量僅有178萬輛,能買得起汽車的絕對是非富即貴。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行業和工作會逐漸被淘汰,自然就不吃香了,而有些是永久吃香的,比如公務員。中國每年數百萬的畢業生,要想到社會上找到一個好工作不容易,如果能夠進入這些單位,那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就有了保障,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公務員,國企仍然那麼吃香的原因。
⑤ 2021年還有送戲下鄉嗎
好戲開鑼!近日,文藝、電影兩大類熱熱鬧鬧的交通安全宣傳「大戲」唱到了曲靖廣大農村地區的田間地頭。原來,曲靖公安交管部門抓住全市2020年「文化大篷車 千鄉萬里行」惠民演出活動的契機,與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緊密配合,編排包含交通安全內容的節目融入其中,讓村民在享受傳統戲曲「文化盛宴」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熏陶。此外,8月份起,曲靖交警還聯合曲靖利豐電影放映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公益電影下鄉」主題放映活動,讓文明交通之風吹遍農村鄉野角落。
文藝下鄉搭台 交警唱安全戲
此次演出時間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由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承演,共計60場,將在麒麟、沾益、經開、宣威、富源、會澤等多個縣、區進行。表演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包括了滇劇小劇、快板、舞蹈、小品、葫蘆絲獨奏、個人獨唱等,其中小品《在路上》和快板《交通安全靠大家》是針對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薄弱而特意新創作的節目,受到了廣大村民們的喜愛。期間,各大隊結合「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積極組織警力跟場下鄉進農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通過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片、擺放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分發交通安全宣傳資料等方式,將農村常見的酒後駕駛、無牌無證、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以及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行人亂穿公路等危害性告知村民,警示農村群眾要綳緊交通安全這根弦。此外,宣傳員還結合冬季道路交通特點,講述大霧、結冰、冰雪等惡劣天氣及夜間出行時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自覺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公益電影已開播 還不搬出小板凳
今年8月以來,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曲靖利豐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全市1474個行政村(含鄉鎮社區)開展「美麗鄉村安全行 電影下鄉進萬村」活動。每次電影放映前,放映員向社區居民及村民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短片,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基礎上,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常識送到「田間地頭」,真正實現文化樂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目的,進一步深化「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進村入戶宣傳工作。
在放映現場,各大隊宣傳民警結合近年來轄區道路發生的典型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向觀影村民宣傳「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強調駕乘汽車必須按規定系安全帶、駕乘二輪摩托車要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講解麵包車超員、酒駕醉駕、無牌無證、拖拉機違法載人等農村突出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正面引導村民自覺摒棄交通陋習、自覺抵制危險駕駛行為,安全文明出行。
⑥ 三下鄉政府聯系應在什麼時候
盡量在工作日去。
三下鄉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化下鄉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科技下鄉包括:科技人員下鄉,科技信息下鄉,開展科普活動,衛生下鄉包括:醫務人員下鄉,扶持鄉村衛生組織,培訓農村衛生人員,參與和推動當地合作醫療事業發展。農民要脫貧致富奔小康,就必須擺脫科學文化落後的現狀,農村的建設與發展,迫切需要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的人來關注與支持。大學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後備軍,應該發揮知識技能的優勢,為農村建設服務,為農民群眾服務,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又一座橋梁,通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心。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⑦ 五蓮的公益電影放映什麼時間開始下鄉放映
2007年11月。五蓮的公益電影自2007年11月公益電影放映工程啟動以來就開始下鄉放映了,至2022年7月14日已完成放映場次9萬余場,村莊放映覆蓋率達到100%,被省、市、縣評為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先進集體。
⑧ 三下鄉政策
法律分析:「三下鄉」即有關文化、科技、衛生方面的內容知識在農村普及,促進農村文化、科技、衛生的發展。大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為了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改善農村社會風氣,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深入貫徹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下鄉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科技下鄉包括:科技人員下鄉,科技信息下鄉,開展科普活動;衛生下鄉包括:醫務人員下鄉,扶持鄉村衛生組織,培訓農村衛生人員,參與和推動當地合作醫療事業發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團中央首次號召全國大學生在暑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996年12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農業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1997年,「三下鄉」活動在全國正式開展。
法律依據:《關於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
二、 要繼續組織好集中性的「三下鄉」活動。集中活動影響大、效果好、帶動作用強,有利於打開局面,推動工作。各地各部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今冬明春「三下鄉」的重點活動,作出具體安排,做到經費落實,人員落實,時間落實。
「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星火電視到千縣」、「鄉村青年文化節」、「送書下鄉」、萬村書庫「、「科普之冬 」、「科普之春」 、「科技110」、「婚育新風進萬家」、「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等影響大、效果好的集中活動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抓緊、抓實,在形式上有新的創新,在效果上有新的進展。
三、 把扶持西部地區作為今冬明春「三下鄉」的重點。在全國各地普遍 開展「三下鄉」的同時,要積極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為西部地區的農村和農民服務好。中央十一部委將專門組織一批集中活動:1、由中央藝術表演團體組織文藝演出隊,分赴西部地區農村進行慰問演出。2、向西部地區農村贈送萬場電影,並在每場電影放映前加映科教片。3、向西部地區農村贈送一批農村實用技術尋像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VCD和「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尋像帶。4、 開展「科普服務西北行」活動,組織一批科技專家,到西部農村進行科普宣傳和農村實用技術咨詢服務。5、在西部地區舉辦若干期農村科技人才培訓班,培訓一批縣鄉兩級科技骨幹。6、組織一批有特色的醫療小分隊,到西部農村一些地方病高發地區進行巡迴議診,為農民送醫送葯送知識,防病治病。7、開出「科普大蓬車」,到農村基層巡迴進行科普宣傳。西部地區的「三下鄉」活動,要堅持雪中送炭,把工作重點放在貧因地區和革命老區,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四、 在實踐中探索建立「常下鄉」的機制。「三下鄉」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新生事物,適應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解決「常下鄉」的問題日益突出,各地各部門要把「常下鄉」作為深入開展「三下鄉」的重要課題,不斷研究探索。要區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把送、幫、扶結合起來。當前,要著重採取無償捐助、對口幫扶、政策引導等措施,建立和疏通多種「三下鄉」的渠道,逐步形成把圖書報刊、廣視、電影戲劇、科技資料、衛生服務源源不斷的送到農村,送給農民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