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了哪兩個故事
第三個故事
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導演李安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少年派馴服猛虎,一人一虎相依為命,海上漂流求生的故事;另一個是救生艇上眾人自相殘殺,少年派經過血淋淋的廝殺,獨自生存下來的故事。選擇相信哪一個故事不難,但選擇哪一個故事,倒是可以看出某一個人的「三觀」來。若是選擇第一個故事,那麼像派所說的,「你選擇跟隨上帝」;若是選擇第二個故事,那麼像魯迅說的,你選擇「直面慘淡的人生」。但是經過反復的思索,我倒覺得,這兩個故事,都不真實,或者說,均亦真亦幻。第一個故事像一扇門,第二個故事則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第一個故事,看見門後隱藏的殘酷真相,那就是第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裡,少年派與老虎、猩猩、斑馬、鬣狗一起流落在救生艇上。斑馬摔斷了腿,被兇殘的鬣狗吃掉。當鬣狗意圖對少年派不利時,猩猩出手教訓了鬣狗,心懷不滿的鬣狗伺機幹掉了猩猩。然而,當鬣狗正得意洋洋時,卻不知好歹地惹惱了在躺在救生艇里休憩的老虎,被老虎毫不客氣地咬死。之後,少年派與猛虎經歷了對峙——和平共處——相依為命的過程。然而,命運之神對於虔誠到信了三個宗教的少年派毫不憐惜,用一場暴風雨澆熄了他的全部希望,然後,卻把他送到一個擁有豐富食物,遍地是狐獴,還有一個極美的淡水湖的浮島上。一人一虎在這個島上分別飽餐了一頓海草與狐獴。入夜,少年派在樹上摘到一朵蓮花,揭開層層花瓣,裡面是一顆人類的牙齒。少年派意識到這座島是一座食人島,如果長久地留在這座島上終將被島所吞噬,於是帶著老虎離開這座浮島,漂流到了墨西哥灣。靠岸後,老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派,鑽進了叢林,從此再也沒有出現。
第二個故事,是少年派對日本船公司派來的調查員講述的「真相」。調查員不相信第一個滿是動物和天堂般浮島的奇幻故事,如果帶回要被人笑掉大牙。他們堅持要派再講述一個故事以便回交差。派於是講述了另一個殘酷得多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他和生性殘忍的法國廚師、善良的中國水手以及他的母親一起上了那條小小的救生艇。水手跌斷了腿,廚師設計殺死了無力反抗的水手,並以他的屍體為食。少年派無法容忍,與廚師發生了沖突,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扇了廚師一個耳光,並要派立刻登上船上附帶著的小浮筏。當派登上浮筏,回頭卻看見母親為了保護自己而被廚師殺死,屍體被扔進海中。憤怒的少年派懷著殺母之仇再次登上船,而廚師因為意識到自己鑄成大錯,准備好了刀,引頸受死。之後,少年派以廚師的屍體為食,獨自一人漂流到了墨西哥灣。
觀眾很容易將第一個故事與第二個故事對應上。斑馬代表水手,猩猩代表母親,鬣狗代表廚師,而老虎代表少年派。少年派因無法面對救生艇上發生的殘酷現實,選擇為自己虛構了一個相對來說鳥語花香的故事逃避現實。然而,如果細加思索,可以看出,第二個故事同樣不真實。
引子,在那個香蕉筏子上。第一個故事中,少年派敘述猩猩坐在一個香蕉做成的筏子上朝著救生艇漂來。一個調查員指出那不可能,因為香蕉不能浮在水面上。於是少年派講了第二個故事,卻沒有放棄那個香蕉筏子,說母親坐在香蕉筏子上漂來。這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導演在故事的開頭,頗不厭其煩地講述了少年派的成長歷程,以及他的宗教信仰。少年派足足信了三個宗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就像派的父親所說的那樣:「如果你什麼都信,就表示你什麼都不信。」少年派根本不是什麼虔誠的信徒,宗教對他來說只是避風港,是撫慰心靈的工具。作為一個吃素,不可殺生的教徒,當少年派在第一個故事裡殺死一條鯕鰍後,他跪下喊道:「感謝毗濕奴,化身為魚來救我。」他為什麼不感謝上帝,不感謝真主阿拉,卻要感謝毗濕奴呢?因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里均找不到對應的教義來讓他殺生,只有印度教可以給他帶來心靈的慰藉。他並不是真的在感謝上天,而是在為自己的殺生行為找借口。在那場摧毀他信念的暴風雨里,他憤怒地咒罵上天,將信仰拋著九霄雲外,一人一虎在救生艇里瑟瑟發抖。暴風雨過後,救生艇停靠在了那座神跡一般的浮島上。
之所以說這座浮島如同神跡,是因為它的虛幻之處太過明顯。這座海上浮島中生活著數以萬計的沙漠動物狐獴,浮島上的熱帶雨林中,有一灣極清澈的湖,白天是甘甜的淡水,晚上則分泌出蝕人肌膚的酸。如果我們不是在看一場奇幻電影,那麼這座浮島必然是一個隱喻。電影里沒有明確地說出浮島的象徵意義,也許是因為這樣做太過冷酷。但是李安唯恐觀眾看不出它的隱喻,於是特意在遠景里給出了浮島的完整特寫——它的輪廓酷似一個女性的軀體。於是,這座浮島的象徵意義也就昭然若揭——母親的屍體。
在第二個故事裡,廚師將母親的屍體拋入大海,這實在太浪費了。他既然已經開吃水手的屍體,對於吃母親的屍體自然沒有什麼心理障礙,將其拋入大海是不合情理的。其實,廚師並未安然受死,而那頭孟加拉虎代表少年派心底的獸性。就像第一個故事裡,當鬣狗殺死猩猩之後洋洋得意時,老虎突然從艇中竄出咬死鬣狗一樣,少年派被母親的死激發出了獸性,殘忍地殺死了廚師。
少年派孤身一人漂流在海上,當吃完補給,或者是像第一個故事中一樣,補給被那頭座頭鯨撞飛,他只有將手伸向水手和廚師的屍體。而當這兩人的屍體也吃完了後,少年派經歷了飢餓與內心的煎熬,終於他的信念被那場暴風雨摧毀,他不得不以母親的屍體為食。那座天堂般的浮島,便是母親的象徵。她生前用生命保護了她的兒子,死後用她的屍體繼續喂養著兒子。
在電影的開頭,李安還講述了少年派的戀人阿南諦的故事。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阿南諦跳了一段舞蹈,意思是森林中隱藏的真相,是一朵蓮花。如果將這段少年人的愛情從電影中整段拿掉,對故事也沒有什麼妨礙。所以我認為李安拍這段故事,就是為了完成浮島的隱喻。浮島上的森林裡,隱藏著冰冷的真相——那朵蓮花打開,裡面是母親的牙齒。
少年派看見母親的牙齒後,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若繼續下,必將被心底的邪惡所吞噬,變得不人不鬼。於是他離開浮島——將母親的屍體推入大海,即使將葬身在海中也在所不惜。
少年派與阿南諦分手時,她在少年派的手腕上繞上一串手鏈,意思是與所愛之人告別。當少年派離開浮島時,他將那串手鏈繞在了樹根上,與母親告別。
這段經歷委實過於讓人心驚肉跳,少年派無法面對這段經歷,於是他編造出了那段「動物世界」故事。老虎其實是少年派心底的殘忍獸性,「當你凝視老虎的眼睛,看見的只是自己的倒影」。少年派與老虎從對峙到和平共處的過程,其實是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下,人性不得不與獸性妥協的過程。
但是,這個破綻百出的故事無法取信於人。面對調查員的逼問,少年派無計可施,但他對於以母親屍體為食一事,無論如何不能面對,他將手鏈系在母親手腕上後,便按照自己一貫逃遁現實的精神,徹底忘記了這段不堪的經歷。他編造出另一個相對不那麼殘酷的故事。而即使是第二個故事,調查員也不敢相信,他們在調查報告上還是採用了第一個故事:「他和這只動物相伴,走到了最後。」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美麗的風光片。開頭那生機勃勃的動物園,印度那充滿異域色彩的風土人情都還只是開胃小菜,主菜是一道沁人心脾的海上風光:深藍色絲絨般的夜幕,倒映著漫天星光的絢麗海面,被雲朵半遮半掩的銀色月亮,海上壯觀的飛魚群,深海中悠然自得的水母群,泛著熒光躍出海面的座頭鯨……李安將3D效果發揮到了極致,綺麗的風景令觀眾看得如痴如醉。而惟其越是美麗動人,方使其掩藏的真相越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解析是
這部電影的揭示了人性與獸性的對抗,引發了人們深思,關於電影的解讀,有三個角度:
影片在商業片與文藝片之間找到了最佳突破點。電影以明艷溫和的色調、柔美神秘的音樂、簡單明晰的故事、時隱時現的哲思指引觀眾挖掘故事背後的奧義。在影片末端,正值壯年的派緩緩道來海難的另一個版本。
創作背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編自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不僅獲得過曼布克獎,還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長達1年多的時間。小說的故事吸引了該片製片人吉爾·內特的注意。內特與福斯製作部總監伊莉薩白·蓋布勒花了幾年的時間來發展這個計劃。
由於李安喜歡拍情感強烈的電影,而且他的作品多變,於是投資方決定由李安來拍攝這部電影;而改編原著的任務則指派給了憑借《尋找夢幻島》入圍第7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大衛·馬戈來操刀。馬戈坦接下這份工作之後,就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原著轉換成劇本。
1、第一個就是影片大部分精美壯觀的部分,即海上漂流,少年派獨自與孟加拉虎對峙、幫助、共處的故事,很多心存美好的觀眾更願意相信這個;影片用日本保險公司的人不相信這個故事,用無人島不存在的客觀事實來逼供出「真實」的下一個故事,即講述人又用語言講述了一遍母親、廚師、水手和「我」的故事。
2、第二故事的四個人物存在,廚師對應鬣狗,相繼殺了斑馬對應的水手,和猩猩對應的母親,然後派對應的老虎,最後殺死了鬣狗。異樣趣味在於,派殺了廚師,但他後來是怎麼活下來的,卻跟船上的屍體有關。
3、第三個是通過無人懸浮島的母親身體外形等解讀,觀眾可以做出以下的合理猜測——派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老虎獸性上身,爆發了人性中最黑暗殘忍的一幕,他吃了母親的屍體。
派最終得救,老虎頭也不回地走進森林,意味著獸性從派的身體中消失,人性中的善惡美醜重新歸位。內心有猛虎,李安也想告訴觀眾,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隻老虎,而我們不願正視或看不到他人的內心,通常都有一個令人戰栗的瘋狂和野蠻滯留其中。
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內容解析
一、內容解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開始於蒙特婁,也結束於蒙特婁。一名在找尋靈感的作家,無意間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爾的不可思議的故事。被大家稱為派的男孩,成長於1970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
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動物園,派整天與老虎、斑馬、河馬和其他異國動物為伍,對信仰、人和動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試圖與孟加拉國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舉動,卻引來父親勃然大怒。
派的父親當場以血淋淋的教訓讓他知道:動物與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記這一點就會送命。這次的教訓沖擊了派對世界無止盡的好奇心,令他永遠無法輕忽,最終甚至影響了他被迫經歷的旅程。
此時印度發生了全面性的改變,動搖了派的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派17歲那一年,他的父母決定舉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移民能帶來新世界的新冒險,卻也代表派必須離開他的初戀情人。
在選擇移民加拿大之後,派的父母關閉動物園、收拾所有家當搭上一艘日籍貨船。在船上,他們遇見一位殘忍成性的法國廚師。
當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無比的暴風雨,才一瞬間就成了吞噬貨船的大災難。船沉了,然而派卻奇跡似的活了下來。他搭著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
冒險的旅程開始了。而這頭過去在派的面前展露本性的猛虎,則成了派的大敵。然而在學習共存的過程中,理查德·帕克逐漸成為派重返人世的最大希望。
派與理查德·帕克面對許多無法想像的挑戰,包括大自然的壯闊以及無情襲擊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場特別兇猛的暴風雨,為派帶來精神上的體驗,讓他質疑神對他的安排。然而從頭到尾,派都沒有絕望。
一本舊的求生手冊、海上的生物光、壯觀的飛魚群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亮的碧波、以及一頭躍出海面的座頭鯨,都能讓派得到喜悅。
二、影片簡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㈣ 李安除了導演了《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有什麼好作品
李安導演的經典作品主要有《理智與情感》《色·戒》《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卧虎藏龍》《推手》等等,李安在電影方面的成就是非常高的,可以說,在他從影的時間里,他拍的每一部電影都可以說是經典。
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等等榮譽加身,作為最有成就的華人導演,李安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休息,但是李安卻在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挑戰起了新的「戰事」——想要突破電影拍攝的技術極限。對於人們眼中的「瘋狂之舉」,李安笑說自己沒有瘋:「我一直相信能這樣拍,我62歲了,等不及了,我現在就想看到。」李安表示:「有一個夢想很重要,一直堅持一直要求,有些不可能的事情就會發生。現在對我來說,拍不困難的電影我沒有興趣,拍不可能的電影才能提起興趣。做電影就是要拚命,不拚命,做電影好像沒什麼意思。」
㈤ 李安的電影有哪些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州,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1975年從台灣藝術大學戲劇電影系畢業,後修讀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並於紐約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取得碩士學位。1995年憑借《理智與情感》轟動國際影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確立了其在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的地位。2009年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堅持拍電影的「最偉大導演」之一。其屢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金獅獎、金熊獎、英國學院獎等國際頂級電影獎項,是華人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導演,更是亞洲迄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
盤點李安9部經典電影:
《推手》
老朱(郎雄)被兒子曉生(王伯昭)從北京接到美國後,不但沒享清福,反因與作家兒媳馬莎(Deb Snyder)語言不通、在生活習性上有諸多差異,添出許多新愁(老朱對馬莎的世界不好奇,馬莎雖對老朱的世界好奇,卻並不想作深入的理解,而是在好奇過後深深厭惡)。而在明白兒子已基本被馬莎降服後,倔強的老朱一片灰心(竟然在兒子家裡嘗到寄人籬下的滋味!),憤然離家出走。
一次偶然事件令美國媒體對老朱的太極絕技稱奇,曉生和馬莎也在看過電視新聞後找到了老朱,但此時的老朱已明白,處境凄涼總好過晚節不保。
《喜宴》
影片講述定居在美國的同性戀者高偉同為了打發從台北而來逼婚的父母,與因為拿不到美國綠卡發愁的非法移民女畫家顧葳葳假結婚而展開的一連串故事。該片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是導演李安早年受到國際影壇關注的電影之一。
《飲食男女》
台灣中國菜碩果僅存的大師老朱(郎雄)退休後,漸嘗老年生活的諸多尷尬:每周日費心做出的一桌豐盛菜餚,並無將三個女兒(楊貴媚、吳倩蓮、王渝文)齊齊拉到飯桌的吸引力,已經長大成人的她們,心裡藏了許多比陪父親吃飯更重要的事;多年老友的突然離世,令他在友情這塊也有了缺口;而對廚師來講最重要的味覺的喪失,則將其徹底推到人生的低谷。
三個女兒雖各忙各事,卻也操心著老朱的晚年生活,計劃著為其找個老伴,但她們沒料到老朱早已悄無聲息地談起了「黃昏戀」。吃驚過後,老朱最看重的繼承了他做菜天賦的二女兒家倩因為自身的生活經歷,對父親、她與父親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而對老朱來講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
《理智與情感》
講述了埃諾莉和瑪麗安娜兩姐妹生在一個英國鄉紳家庭,姐姐善於用理智來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卻毫無節制,因此面對愛情時,她們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影片以這兩位女主角曲折復雜的婚事風波為主線,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范問題。
《冰風暴》
《冰風暴》是1997年李安執導的一部美國電影,凱文·克萊恩/瓊·艾倫/西格妮·韋弗/亨利·科澤尼等主演,1997年上映。影片曾獲第50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1973年美國康涅狄格州,感恩節快要到來,一場冰風暴也即將到來。平凡乏味的家庭生活使中年夫妻厭倦,丈夫本·胡德一直在引誘鄰居珍妮特·哈珀,而妻子對丈夫的謊言也早已不耐煩了。兒子保羅迷戀著學校里最有人緣的那位女生,女兒溫迪興趣於電視里的水門事件聽證會。
冰風暴的夜晚,夫妻兩個去朋友家參加一個雞尾酒會,雞尾酒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進行換房間鑰匙的游戲。在酒會結束後,每個妻子都可以和別家男人結成新歡。而他們兒子則趕去面對一場誘惑與考驗,女兒正陶醉在同鄰家男孩子的性游戲中……
《卧虎藏龍》
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樂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
《卧虎藏龍》擁有多項獲獎記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斷背山》
影片講述了1963年至1981年的美國懷俄明州,兩個男人之間情愛與性愛的復雜關系。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奪得金獅獎,在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八項提名,並奪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電影配樂三項大獎。影片上映時形成一陣席捲全球的文化現象,對學術、時裝和鄉村音樂等不同文化領域產生廣泛影響,在社會上也掀起對同性之愛的大討論。
《色,戒》
影片以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的故事;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並准備下手時,卻發現自己已動真情,於是通風報信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卻決定趕盡殺絕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於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㈥ 李安電影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李安電影的代表作品:
1、卧虎藏龍
導演李安的十部經典作品中這部《卧虎藏龍》是最有名的影片之一,公映後口碑票房雙豐收,而且創造了許多紀錄,其中榮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上映後北美票房突破了1億美元門檻。
㈦ 找一部電影的名字,好像叫。。。。少年派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又名:漂流少年Pi
主演:SurajSharma托比·馬奎爾伊爾凡·可汗
導演:李安
地區:美國
㈧ 青春家庭劇少年派和小歡喜,在豆瓣上的評分為何差距會很大
《少年派》和《小歡喜》為何豆瓣評分差距很大我們來分析一下少年派青春電影。我們知道《少年派》這部電視劇是由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首先兩個人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兩人都是實力派的演員。而《少年派》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四位少年高中時代的成長,包括他們的友情,和生活中的一些事。
再看《小歡喜》,周奇這位小演員真的很不錯,與海清演母子簡直是絕配,演技到位,感覺就是現實中的方一凡和童文潔。劇情的設定也很合理,各種劇情沖突都可能在生活中發生的,黃磊和海清等演員演技也十分接地氣,讓觀眾看得很入戲!
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要內容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開始於蒙特婁,也結束於蒙特婁。一名在找尋靈感的作家,無意間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爾的不可思議的故事。被大家稱為派的男孩,成長於1970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
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動物園,派整天與老虎、斑馬、河馬和其他異國動物為伍,對信仰、人和動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試圖與孟加拉國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舉動,卻引來父親勃然大怒。
派的父親當場以血淋淋的教訓讓他知道:動物與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記這一點就會送命。這次的教訓沖擊了派對世界無止盡的好奇心,令他永遠無法輕忽,最終甚至影響了他被迫經歷的旅程。
影片評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並非徒具視覺上的滿足感,當觀眾在真正的結局面前目瞪口呆時,人們已經完成了對自我的認知,同時電影更將宗教與信仰推到每個觀眾面前,用一場無法證明的漂流,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影片里的每個人幾乎都是壓抑的。派的父親是強勢的,這也成了李安電影中的父權威嚴的典型表現,派的母親在電影中基本上是以一種被壓抑的女性形象出現,而派在第一部分的故事中也是處在壓抑之中,所以他才尋求宗教的幫助。
這種壓抑直到海上,直到所有外力消失,派對神的疑問被釋放之後,派的成長才真正開始顯現,影片才開始轉入到一種平靜、安詳的節奏當中去。而至此,影片就臻於化境了,李安用超越了想像,又極具禪意的方式,將美麗的畫面,平和、寫意的內涵用先進的3D技術展現了出來
㈩ 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和什麼動物共同
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於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