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個電影名字,畫面是一幫穿著好像是納粹黨衛軍軍服的人,用一個剛殺的人的腸子做管子吸汽油。
《死亡之雪2》
導演: 托米·維爾科拉
編劇: Stig Frode Henriksen / Vegar Hoel / 托米·維爾科拉
主演: 馬丁·斯塔爾 / 德里克·梅耶斯 / Amrita Acharia / 克里斯托弗·瓊勒 / Stig Frode Henriksen /Vegar Hoel / Monica Haas / Jocelyn DeBoer
類型: 喜劇 / 動作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挪威 / 冰島
上映日期: 2014-02-14(美國)
Ⅱ 有部電影講德國黨衛軍和國防軍的區別 劇情中有列車
通俗一點講,
黨衛軍是納粹黨的私人武裝,國防軍是德國的國家軍隊,從信仰上來說,國防軍是以國家利益至上,遵循普魯士傳統軍人榮譽,他們是忠於德意志的,而非忠於一個黨或一個人,而黨衛軍只忠於希特勒。
從職責上來說,國防軍只負責作戰,而黨衛軍後期除了負責打仗外,還負責地方治安及重要的警衛職責。
而在二戰時,特別是中後期,黨衛軍和國防軍之間有很深的矛盾,國防軍非常鄙視黨衛軍,認為黨衛軍只是狂熱的納粹分子,他們不是真正的軍人,只不過是一群打手,沒有軍人的榮譽感,沒有國家的榮譽感。而黨衛軍呢,也看不起國防軍,認為國防軍缺乏作戰熱情,沒有堅定的作戰意志。
Ⅲ 電影《狂怒》中,電影後半段,諾曼發現黨衛軍時,黨衛軍行軍的歌曲是什麼_
(1)啊,是誰在敵區行軍
和唱著魔鬼之歌?
一名士兵在奧德的岸邊
默默地哼著
吹著口哨 我們來回的走著
而整個世界可能
詛咒或贊美我們
也隨他們的便
[副歌]
不管我們在哪,讓我們繼續前進
而魔鬼這樣笑道:
哈,哈,哈,哈,哈!
我們為德國而戰
(為)自由和榮譽
我們將搞得敵人沒完(不能休息)
(2)不管行軍路線多遠
我們將很快投入戰斗
堅決,時刻准備戰斗
在白天和黑夜進攻
牢牢地、勇敢地緊握步槍
突擊敵人的陣地!
以「烏拉」怒吼,我們面對死亡
敵人最終被清除和(屍體)堆積
(3)死神的殘酷之手
通常喜歡最好的
但我們贏了,牆(堡壘)依舊屹立
如洪水的敵人被我們擊潰
這使我們傘兵
成為德國的英雄
與我們一起行軍吧 戰友
在同一個榮譽勛章內
Ⅳ 納粹國防軍和黨衛軍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整體來說,兩者都是30-40年代德國的武裝力量,但是黨衛隊源於私人武裝,而國防軍是德國的正規的合法的武裝力量,在1871年德國建國時候就存在,國防軍將領不都是納粹黨員,是正規的職業軍人,有較高的素養。將領很多是傳統容克貴族出身,比如,傳統的東普魯士(戰後已經被割讓給了波蘭等國)的貴族家庭就盛產國防軍軍官。名字裡面有馮(von)的都是貴族出身,比如馮.曼施坦因,馮.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的國防軍上校)。他們崇尚騎士精神和貴族榮譽感。
二、兩者的軍服也有明顯區別。黨衛軍軍帽上有骷髏徽標,軍官佩戴骷髏戒指,還有各種紛繁復雜的配飾和徽章,都來源於古日耳曼部落的傳統神話。
美國版電影《刺殺希特勒》劇照,“女武神行動”謀劃者幾乎是清一色的國防軍貴族軍官,多數名字裡面都有馮(von)
四、不可否認的是,國防軍裡面也有諸多堅定的納粹黨支持者,逢年過節,各種大型活動念上一段話來宣布效忠納粹黨元首是絕對必要環節。1934年,德國國防軍從總統興登堡元帥去世當天正式宣布效忠於第三帝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並擁戴其為三軍武裝部隊總司令,支持其間任總統職務;阿道夫·希特勒稱元首後,由於其主張對外擴張並一雪一次世界大戰前恥,得到國防軍支持與擁護。所以,大多數國防軍還是積極的地跟隨和擁護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尤其是戰爭初期,否則“閃電戰”也不會如此順利。
Ⅳ 電影狂怒 5人最後一戰與德國黨衛軍 拼到最後時 諾曼在坦克底下逃出 有個德國兵檢查坦克底的時候為什
沒看到吧,因為最後那個德國兵被他的長官叫走了。
Ⅵ 如何在電影中分辨出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
看軍裝,一般黑色的就是黨衛軍
Ⅶ 求納粹,黨衛軍題材的電影
看看最新的《禁閉島》。
還有《從海底出擊》、《斯大林格勒戰役》、《帝國覆滅》、《辛德勒名單》、
《虎口脫險》、《最長的一天》、《橋》、《鋼琴戰曲》、《鐵十字勛章》
Ⅷ 美國電影<<狂怒>>最後黨衛軍為什麼放過倖存的二等兵諾曼(坦克下)這部電影情節詬病太多。德國姑娘愛
德國姑娘愛上美國侵略者。最後上帝無法容忍了把德國姑娘炸死了——這一段讓我感到無話可說
Ⅸ 德國黨衛軍的電影電視劇
《從海底出擊》(德國)
《帝國的毀滅(加長版)》(德國)
《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
《黑色星期天》(德國、匈牙利)
《鐵十字勛章》(西德、英國、南斯拉夫)
《浪潮》(德國)
《歐洲特快車》(德國、丹麥、法國)
《過客》(德國)
《最後的橋》(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