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陵十二釵》國軍狙擊手真實存在嗎
《金陵十二釵》是一部描寫日軍攻佔南京時的電影,其描寫也是頗為深刻。有一個鏡頭就是國軍狙擊手在狙擊日軍。那在真實的抗戰中,國軍中是否有狙擊手這個職業呢?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而在抗戰爆發後,德國由於日本的關系,不再賣給國軍軍火。國民政府能得到狙擊槍的渠道只有從日本繳獲和在歐美國家手裡購買。在日軍手裡繳獲非常困難。日軍配備的狙擊槍是99式狙擊槍,這種武器很少在中國戰場使用,大部分狙擊槍都被配備到太平洋戰場。而在中國戰場,1945年八路軍曾經繳獲了一把99式。這種武器可是驚動了當時八路軍高層賀龍、林彪等人。可見,日軍狙擊槍在中國時多難獲得。
而在歐美手裡得到,也不可能配備到中國戰場。狙擊手是要經過訓練才會應用於實戰。而唯一可能存在狙擊手的部隊就是駐印軍。駐印軍作戰已經到了抗戰末期,所以這個渠道也不太可能。國民黨內部本身也沒有狙擊手這么個官方叫法。可見,平時國民黨不會存在這么一個兵種。而類似的兵種,就是神槍手,或者叫官方的特等射手。且沒有瞄準鏡,又是使用步槍,根本無法遠距離射擊。所以,《金陵十二釵》中的場景根本不會出現。更多的是像史繼法這種在戰爭中可以准確射擊地方重要目標的神槍手。
Ⅱ 有關24次大會戰的電影有哪些 抗日神劇都與哪些戰役有關
大會戰、抗日人物記、抗戰那些事。
1、大會戰,甲午戰爭的陸上首戰發生在朝鮮牙山,史稱牙山戰役。清軍統帥葉志超和聶士成兵分兩路,依託堡壘與日軍拼戰。
2、抗戰那些事,粟裕領導的神頭嶺之役就是一場足以令抗日神劇編導們汗顏的戰斗。
3、抗日人物記,李家坡戰役據史料記載,李家坡戰役的原型是關家堖戰役。歷史中的關家堖戰役打得異常慘烈,但是在電視劇中的李雲龍這場戰爭打的有些過於容易。以上就是有關24次大會戰的電影和抗日神劇都與哪些戰役有關的內容。
Ⅲ 反映中國遠征軍翻越野人山的電影是什麼
是不是《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 (一):中緬風雲
(二):會戰曼德勒 (三):兵敗緬北 (四):大撤退
(五):野人山(六):印度之旅(七):屯兵蘭姆加(八):松山大血戰(九):太陽浴血(十):功過千秋
該劇是二戰中,中美英三國軍隊在東南亞戰場至今為止最為慘烈、又不為人所知的;也是全世界影視界均未涉及過的反戰電視劇。該劇得到中緬兩方的全力支持,歷時兩年在中緬兩國跨國拍攝。該劇導演榮獲美國舊金山電影委員會特別獎,及獲美國加州蒙特瑞榮譽市民稱號。該劇兩次應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邀請,參加巴黎國際藝術片雙年展。該劇是二十一世紀反戰電視劇的表率。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葉、日本軍隊幾乎佔領整個中國,所有中國的陸海空交通線也被封鎖,中國處在亡國的關頭。這意味著二戰的烽火將燃至美國,羅斯福總統派史迪威將軍到中國幫助中國軍隊保住當時唯一的國際運輸線,滇緬公路。投筆從戎的十萬中國學生兵組成中國遠征軍,在總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指揮下,赴緬作戰。由於史軍迪威將軍與有些中國將領意見不和,使緬甸的初戰失敗。慘敗後的中國軍隊分兩路逃生,一路跟隨史迪威歷經千山萬水到印度;另一路則跟隨中國將領杜聿明翻越中緬邊境的野人山回國。十萬大軍有五萬人死在原始森林裡。兩年後,史迪威在印度訓練的中國軍隊,即中國駐印軍重整旗鼓,同衛立煌率領的第二次出征的中國遠征軍勢如猛虎,夾擊緬甸的日軍一舉奪回了滇緬公路。
Ⅳ 三萬日軍大戰九萬印軍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三萬日軍大戰九萬印軍電影的名字叫:被遺忘的軍團。
Ⅳ 殘酷的戰爭大量日軍自殺式沖鋒沖入美軍陸地與美軍肉搏是什麼電影
硫磺島戰役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IwoJima)進行的一次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里,只有1083人生還。美軍則有6821人死亡,19,189人負傷。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最激烈的一場戰斗。美軍士兵在該島折缽山上插入國旗的照片在美國廣為印行,成為繪畫、雕塑和郵票的圖案。2戰前准備硫磺島戰役中美軍作戰全過程示意圖1944年10月初,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就將進攻硫磺島的計劃制定出來,參加作戰的地面部隊為第5兩棲軍,下轄海軍陸戰隊第3、4、5師,共約6萬人,由霍蘭史密斯中將指揮;登陸編隊和支援編隊,由凱利特納中將指揮;米切爾中將指揮的第58特混編隊負責海空掩護;所有參戰登陸艦艇約500艘,軍艦約400艘,飛機約2000架,由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統一指揮。由於參戰部隊中相當部分正在支援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只得等呂宋島戰役結束後的1945年1月才能開始,又因為呂宋島戰役進展緩慢,結束的日期從計劃的1944年12月20日推遲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茲再將硫磺島的作戰推遲到1945年2月中旬。在1944年前,日軍僅僅把硫磺島作為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航空中繼基地,只部署了海軍守備部隊1500餘人和飛機20架。1944年馬里亞納群島失守後,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日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禦力量,1944年3月下旬將4000餘陸軍部隊送上島;5月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栗林忠道中將任師團長,並在島上配備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7月海軍第27航空戰隊也調至島上。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島上陸軍約1.5萬餘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2.3萬人,飛機30餘架,由栗林統一指揮。日軍在島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區各建有一個機場,分別叫做千島機場和元山機場,也叫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並在二號機場以北建造第三個機場。由於美軍迅速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原計劃運往馬里亞納群島的人員、裝備和物資都被就近轉用於硫磺島,盡管美軍組織飛機、潛艇全力出擊,企圖切斷硫磺島的增援和補給,但日軍以父島為中轉站,採取小艇駁運的方式,因此美軍的封鎖效果並不理想。硫磺島日軍總指揮官栗林忠道由於日軍的海空軍主力在菲律賓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無力為硫磺島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島的抗登陸作戰是要在幾乎沒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進行。栗林是出色的職業軍人,曾擔任過天皇警衛部隊的指揮官,他意識到面對美軍絕對海空優勢,灘頭作戰難以奏效,主張憑借折缽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託堅固的工事,實施縱深防禦。但海軍守備部隊仍堅持殲敵於灘頭,最後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海軍守備部隊沿海灘構築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進行前沿防禦;陸軍主力則集中在折缽山和元山地區,實施縱深防禦。栗林忠道決心將硫磺島建成堅固的要塞,以折缽山為核心陣地,以兩個機場為主要防禦地帶,在適宜登陸的東西海灘則是以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為骨乾的防禦陣地,日軍的防禦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岩洞有機結合,並有交通壕相互連接。炮兵陣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盡管犧牲了射界,卻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轟擊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訊網路都受到良好保護,折缽山幾乎被掏空,築有的坑道達九層之多!針對美軍的作戰特點,栗林在海灘縱深埋設了大量地雷,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構成綿密火力網,所有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計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殺傷敵軍。唯一不足的是,原計劃元山地區將修築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長,由於時間不夠,當美軍發動進攻時只完成了70%,約18公里,而且折缽山與元山之間也沒有坑道連接。一改日軍在戰爭初期的死拼戰術,規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還嚴禁自殺沖鋒,號召每一個士兵至少要殺死十個美軍。栗林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登陸戰役。3日軍傷亡硫磺島戰役,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日軍其他損失為飛機90餘架,潛艇三艘。美軍傷亡美軍從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陣亡6821人(其中陸戰隊陣亡5324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傷亡對比美日雙方傷亡比為1.23:1。傷亡分析美軍登陸部隊傷亡人數占總人數的30%,陸戰三師的戰斗部隊傷亡60%,而陸戰四師、五師戰斗部隊的傷亡更是高達75%,第五兩棲軍幾乎失去了戰鬥力。此次戰役中,海軍陸戰隊的傷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絕無僅有的,戰後,尼米茲對參加過硫磺島戰役的陸戰隊員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在硫磺島作戰的美國人,非凡的勇敢是他們共同的特點!」美軍還有一艘護航航母被擊沉,航母、登陸兵運輸艦、快速運輸艦、中型登陸艦、掃雷艦、運輸船各一艘、坦克登陸艦兩艘被擊傷。美軍為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登陸一方的傷亡超過抗登陸方的唯一戰例,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沒有增援補給的情況下,以地面部隊憑借堅固而隱蔽的工事,採取正確的戰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並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美軍在此次作戰中唯一閃光之處就是艦炮支援比較得力,共發射各種口徑炮彈30餘萬,計1.4萬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陸部隊的作戰。但美軍的巨大代價很快就得到回報,當美軍登陸後,工兵部隊就上島搶修擴建機場,至1945年4月20日,上島的工兵部隊已有7600人,將一號機場跑道擴建為3000米,二號機場的跑道擴建為2100米,不僅進駐了戰斗機部隊,還成為美軍B-29轟炸機的應急備降機場。美軍戰斗機部隊進駐硫磺島後,其作戰半徑就覆蓋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護轟炸機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使對日轟炸愈加頻繁和激烈,並將轟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潰。硫磺島上應急備降場至戰爭結束,累計共有2.4萬架次受傷或耗盡燃料的B—29在此緊急降落,從而挽救了這些飛機上2.7萬名空勤人員。/link?url=
Ⅵ 日軍向印軍發動猛烈襲擊,叢林大戰的電影叫什麼
森林戰士
簡介:
瑪麗·凱瑟琳是一個天真的小姑娘,在一次長久的別離後,她去樹林里看望自己的父親博瑪教授。博瑪教授是一個研究樹林里奇怪微小生物的專家,就住在樹林的附近,陪著他的是他的鬥牛犬奧茲。博瑪教授研究的是一種被當做衛兵來使用的生物,它們守護的是自己的家園,並且時時刻刻都在提防著敵人的入侵。
博瑪的研究入了迷,他走入了森林之中,設置了錄像機,監視著樹林中的細小的細節。因為受不了自己父親如此著迷的研究,凱瑟琳給父親留了一個便條就准備離去。但是在離開的路上,發生了意外--她被神迷的力量召喚,變成了父親研究的細小的生物,進入了那個她認為並不存在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正義的、綠色的世界,這裡面的人在保衛著森林的和諧,對抗著黑暗力量對森林的破壞。
Ⅶ 二戰電影
細細的紅線
http://www.cnmdb.com/title/15123/
Ⅷ 關於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視劇
《東方戰場》。
《東方戰場》是由孟凡耀監制,路奇執導,黃海冰、羅嘉良、馬曉偉、袁詠儀、俞飛鴻、侯祥玲、周航、應采兒、葉璇、張魯一、劉璇等主演的抗戰史詩劇。
該劇講述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的這段歷史時期內,發生在東方戰場的140多個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四行倉庫保衛戰」在25集,日軍已經突破國軍防線,這種情況下再守閘北已經毫無意義,蔣介石決定大部隊先撤離,他明知留下就代表著滅亡,但他還是單獨留下了一個師死守閘北,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換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他對國聯仍然不死心,還寄希望於即將在比利時召開的解決中日爭端的會議。守軍師指揮部各大小長官前來報到,接受死守任務,四行倉庫就是他們的陣地。
前有勁敵,後無退路,他們明知生還希望渺茫,但還是毅然決然地留了下來,決定戰至哪怕最後一人,誓與陣地共存亡,他們怒吼出的堅決抵抗之聲響徹雲霄。
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日軍,全體官兵積極迎戰,死傷不計其數,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使得守軍兵員消耗極大。
團長正在慰問傷員,一部暗牆里的電話突然響起,原來是銀行倉庫主任留下來的秘密電話,於是團長借電話向外界傳遞出陣地內的消息,讓外界了解情況。
第二天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烈事跡,街面上無數的普通民眾見證了奇跡的發生。
電影作品: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