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看,香港電影的通病。當年我們看的時候沒評分這么個事,現在沒幾個人回過頭專門給他評分。
2. 為何成龍在爛片的路上越走越遠
個人感覺這樣的觀點是一種片面的回答,可能是個人原因對成龍有多不喜歡了吧!在那些粉絲嚴重或許成龍的表演還是以往的優秀,也可能是現在像成龍這樣的演員越來越多了,已經被現在的風氣多感染了,喜新厭舊了。
成龍和施瓦辛格主演的電影《龍牌之謎》再次口碑票房雙撲街,豆瓣評分3.6,創造了成龍參演電影的歷史新低,回望近些年來,成龍新片不斷,但相關作品的口碑卻越來越差,在爛片之路上一步一步,越走越遠。
歡迎大家討論評價!
3. 成龍自認最好的電影卻迎來的是慘淡票房的原因有哪些
成龍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在中國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功夫明星。他除了是演員還是導演,動作指導,製作人,編劇和歌手。
整部電影投資了6800萬港幣,而且演員陣容豪華,囊括了成龍,梅艷芳,歸亞雷,柯俊雄,午馬,董彪,吳耀漢,樓南光,呂方,火星,羅烈,呂良偉,周比利,許冠英,馮克安等香港知名演員。這部劇在豆瓣也得到了7.8的高分。可以說是良心力做了。然而好電影卻未必賺錢。真正優秀的作品卻不一定合大眾的口味。這也是現在電影深思的問題,如何權衡權衡票房與口碑。
4. 為什麼相對於電影評分,周星馳和成龍的評價差距如此大
周星馳的部分電影確實在喜劇之餘還包含了一些對小人物的關懷,而且無論有沒有過度解讀,至少還是留下了一些解讀空間,即便周星馳喜劇的源頭是好萊塢,但是本土化卻做的適當超卓,甚至融入了整個華語文明。而成龍的電影相對來說主題愈加簡單,也沒太多解讀空間,偉光正的形象屬於規范的好萊塢式英雄。電影的思想和藝術性上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而豆瓣明顯愈加重視一部電影的思想與藝術性。
問題容易引戰,以踩周來推成。總之不如香港電影界的說法,用當年票房的雙周一成更合適。最後,成龍和周星馳都是我十分喜愛的演員!可以不了解不熟悉,但不要妄自污衊貶低他們。
5. 為什麼成龍近年一直在拍爛片
論起在國際影壇的影響力,中國明星里成龍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說他是地地道道的國際巨星了。
成龍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出道拍電影,他是一個高產的電影人,幾乎每年都有許多部電影出品。成龍拍電影很少用替身,影片中再危險的動作,他都要求自己親自完成。所以成龍的敬業精神得到了圈內圈外人的一致認可,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成為經典,創下過不可超越的神話。
我們再看他拍的電影,在電影中,成龍不只是演員的身份,他還要稍微考慮電影的票房質量等各方面兒的因素,畢竟他屬於國際巨星,拍出的影片質量,也不能太離譜。還可以看出來,影片中他並沒有突出自己,也有一些帶新人的意味。事實上,他拍的電影雖然評分不算高,但是票房也都有幾億,也不算低了。這么看來,他應該就是為了把拍劇當做退休之後的娛樂來打發時間,同時培養一些新人,也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為了給後人多留一些自己的電影。
雖然,成龍已經不再年輕,但是他仍然奮戰在電影的第一線,這種對事業的追求精神,是值得人們去學習的。
6. 為什麼成龍、甄子丹的電影,豆瓣評分比李連傑低很多
如果提起中國的三位武打巨星,很多人都會想到成龍,李連傑與甄子丹。
成龍出道比較早,在80年代的香港,便小有名氣,90年代便已紅遍了大江南北。
在那個時候的成龍,非常高產,每年最少都有兩部電影面世,但是有很多電影都是褒貶不一的,比如霹靂火,這部電影是成龍的導演處女作,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讓成龍當時賠得五體投地。
從成龍剛開始拍攝電影到現在,在他們三個人當中是數量最多的。
尤其是在最近幾年以來,成龍的電影質量下降,綜合評分也拉低了很多。
甄子丹在葉問之前,都是出演一些小配角,大家影響深刻的應該是黃飛鴻里的反派人物,真正使他大火,是因為葉問這部電影,在葉問火了之後,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接拍了很多爛片,例如特殊身份,冰凍奇緣,一系列的爛片,使他的口碑下降了許多。而李連傑則不同,李連傑基本上已經不拍電影了。
李連傑的電影,都屬於經典老片。
他們三個人當中,李連傑的片子最少,製作也非常精良。
所有李連傑的作品,豆瓣評分也高了一點。
7. 為什麼成龍的電影評分不高呢
去電影院看過之後再做評論,這是最負責任的做法,沒有任何電影可以做到讓所有人滿意,支持大哥
8. 豆瓣評分最佳拍檔系列7分多,成龍系列7分左右,還有不少還不錯的影片才6分多為什麼豆瓣評分這么低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你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當然不包含水軍!
9. 成龍《警察故事》系列電影中哪一部口碑最差
《警察故事》系列是成龍演藝生涯最經典及最有代表性的電影,從1985年開始,成龍一共拍了6部《警察故事》系列電影,其中2013年與內地導演丁晟合作的《警察故事2013》是成龍《警察故事》系列電影中口碑最差的一部。
《警察故事2013》之所以會淪為成龍《警察故事》系列電影中口碑最差的一部,是因為這一部電影雖然打著成龍招牌電影《警察故事》的旗號,但它已不是一部香港電影,而是一部純粹的內地警匪電影,它與成龍前五部《警察故事》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氣質上都已經完全不同,影迷看慣了成龍前五部《警察故事》緊張刺激的港片風格,再來看一部風格突變的《警察故事》,自然心理落差較大難以接受,再加上其影片質量明顯不如前五部,所以豆瓣評分只有5.8分,直接淪為成龍《警察故事》系列電影中口碑最差的一部。
10. 成龍大哥賀歲檔《機器之血》為什麼豆瓣只給了5分
機器之血
可快迎來2018吧,賀歲檔折磨的我如臨大敵,失望的感覺從頭到腳??
這部典型的成龍電影《機器之血》即使有科幻噱頭與首次在悉尼歌劇院上的打鬥,雖然科技元素是繼《十二生肖》後的全新嘗試。但終究還是功夫喜劇。而近來模式都是開頭悲劇,然後反擊,穿插能施展功夫的沖突,最終開心結局。科幻質感像極了美國60年代B級片和衛斯理故事的核。整體都特別特別陳舊和過時,典型的看完後都不知從哪開始吐槽,似曾相識的武打動作,似曾相識的莫名其妙,成龍流水線上的商業喜劇動作片套路如此,不必認真;場面上,僅有悉尼歌劇院的打鬥保留了成龍特色,但是太短了,和女打手的套招看不到細節,大遠景比較多。
年輕演員都太差了,羅志祥都不放過?看到成龍一顆想要跟上時代的心,軟科幻背景和傳統港式動作片並沒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將其忽略掉再看電影更好,開場槍戰和悉尼歌劇院的動作戲水準之上,羅志祥在西遊後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戲路??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毀了成龍憑《英倫對決》剛剛積攢下來的好口碑,超廉價的塑料科幻質感無不透露著導演的品味。成龍的這種流水片子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工業流水商業電影,不會有太多驚喜,但也不會難看,消遣時間而已,就是你看之前不用猶豫就可以買票進廠,出了電影院忘得一干二凈的那種。
此片最大的意義,大概就是讓成龍又征服一世界地標,也是全片拍的最有魄力的地方吧??感覺就是把傳統的成龍動作喜劇、徐克或王晶深度參與的世紀之交半吊子港產科幻、以及呂克貝松掛名監制歐羅巴影業出品的快餐片扔到一個大鍋里猛火亂燉,就得到了這部電影:有著無數令人難以下咽的理由,尤其這太空騎師率領蠢朋克軍團的形象設定實在無厘頭,但咀嚼一番後會發現這怪異的味道也沒那麼不堪?再也看不到搏命的長鏡頭和遠景了,只能靠剪輯保持身手,唏噓之餘,也只能感嘆歲月永遠是最後的大贏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