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今電影和早期電影有那些區別
您的問題好難.我個人覺得當今電影與早期電影比較,其優點與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今電影充分融入了電腦合成效果,增加了觀看的舒適感.
2.當今電影更重視在播放前的廣告宣傳。
3.當今電影更多請當紅明星主演,以更多的吸引觀眾眼球.
4.不得不承認,當今電影的經典程度不如早期電影。因為早期電影有其時代背景與時代意義,如我國建國不久拍攝的的紅色電影《英雄兒女》,《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紅岩》,《渡江偵察記》等,不僅當時受歡迎,時至今日也有很多青年喜歡,不僅因為新中國的電影工作者的優秀的表演藝術,更因為其時代意義與時代魅力是當今電影所沒有的.
5.當今電影較之早期電影,更多的融入了「愛情」的調味劑,以吸引年輕人。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謝謝
⑵ 傳統的膠片電影與現在先進的數位電影有何區別
從電影製作工藝、製作方式、到發行及傳播方式上均全面數字化。可視為完整意義上數字電影。
● 與傳統電影相比,數字電影最大的區別是不再以膠片為載體,以拷貝為發行方式,而換之以數字文件形式發行或通過網路、衛星直接傳送到影院、家庭等終端用戶。數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電子放映機依託寬頻數字存儲、傳統技術實現的。
● 數字化電影技術進入到了微觀世界,它將圖像分解為最小的單元——像素,然後再重新組合,以改變或者重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創造出一般攝影方法根本達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鏡頭,在創作上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
●3D每個鏡頭的製作過程大致可分為:製作實物模型——掃描模型得到草圖——電腦建模——還原質感——加入燈光、特效等渲染方面的後期處理——畫面合成達到最終效果。
數字電影優點、意義與前景展望
● 數字電影能演繹全新的5:1聲道AC—3音響環繞的聲音效果,極大地擴展了電影聲音的表現空間,使電影聲音的感染力、震撼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從圖像效果看,色彩更加鮮明、飽滿,清晰度大大提高。雖然每套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售價高達150萬元,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膠片放映設備的10倍,但數字電影改變了膠片放映時銀幕中間亮、四邊暗的缺陷,其均勻度近乎完善。此外,數字技術營造出極度的虛擬空間和各種匪夷所思的景象,這些都是普通電影製作手段無法展示的。
● 數字電影最大程度解決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過程的損失問題,數字技術避免廠傳統電影從原始拍攝的素材到拷貝發7寸經過力多次翻制及電影放映多次後出現的畫面、聲帶劃傷,即使反復放映也絲毫不影響響音畫質量。
● 製作好的數字電影可以通過數字軟盤進行發行或通過國際衛星發送到世界各地的影院放映,省去了費時費力的拷貝復制和運輸過程。
●數字化電影技術極大地拓寬了藝術家的創作天地,給正在衰落的電影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具有新思維的藝術創作人員和電影產業中的新興職業,如數字電影軟體設計師、電腦美術設計師、視覺效果設計師等會在21世紀的電影舞台上成為主角。
● 數字化電影為電影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數字化電影是電影藝術展開創造翅膀的新天地;數字化電影對於防盜版技術的突破使我們擁有了更高的保護技術;數字電影非線性編輯不受時間限制,隨意編輯,實現輸入系統、圖片處理的現代化;軟體、輔助設備、輸出系統等技術的飛躍都會帶給傳統電影新面目;而在電影之外,發展游戲產品、網路產品等,都為數字化電影時代的藝術家提供了飛速發展的空間。
⑶ 什麼是現代電影,定義的越詳細越好
現代電影
與所謂傳統電影相對應的一種電影類型。指在思想內容上受到各種西方現代哲學和文藝思潮的影響,在影像上也比較現代的電影。20世紀20年代西方的先鋒派電影運動、40年代末奧遜·威爾斯的電影、60年代初法國的新浪潮及其餘緒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的電影,以及日本黑澤明、瑞典英格瑪·伯格曼等人的電影,都被看作是現代電影。由於現代主義思潮斑駁陸離,以及現代主義對獨創性的推崇,現代電影也顯得無法統一歸類。現代電影也是在與傳統電影決裂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電影類型,它在豐富和發展傳統電影的思想內容及影像造型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功績。但少數現代電影作品,由於過於個人化,很難被電影觀眾所接受。
⑷ 現代影視作品的連續性和過去傳統影視作品的連續性有什麼不同舉例說明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作為現代藝術的電影與源源流長的戲劇和小說,同屬敘事藝術,它們之間結下了難解難分之緣。討論現代電影和戲劇的文化美學印證意義,必須涉及到從藝術美學這一大的參照系來審視現代電影藝術的敘事原則,或許能從中找出有益於我們創作的結論。
⑸ 現代電影表演和傳統電影表演的比較
現代電影表演更接近生活現實
傳統電影表演與話劇比較接近
⑹ 現在電影與傳統電影的區別
DV的誕生為許多得不到製片人賞識的年輕人打開了電影之門,五花八門的影像也隨之出現。我們不斷地看到新奇的電影語言,隨隨便便就能列出一長串DV編導的名字和他們廣為流傳的作品,婁燁的《在上海》、張元的《瘋狂英語》、胡傑的《遠山》、《媒婆》等等,這是我們DV電影人嘖嘖稱道的驕傲。有了這些,DV電影已不再被正規軍所輕視,因為規則每天都在被改寫。沒有明星助陣,沒有精良的幕後團隊,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掘DV的潛力,讓DV電影看上去是膠片無法替代的。
每一種技術都有一定的優點,所以不論是傳統電影還是DV電影,都有其可取之處。下面我們就先來大致說說他們的區別。
一、拍攝形式
DV技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解放了導演,允許他進行自發性的創作,拍攝大量的素材,直到靈光一現,捕捉到滿意的效果為止。DV也允許導演在一些地理條件非常差的地方拍攝,可能是使用膠片的攝影機做不到的。但是,DV拍攝的影像效果相對單薄,許多人稍加培訓或練習就可以去「拍電影」了。漸漸地有了一種傾向,就是人們越來越不重視拍攝前的准備工作,而拍下的「廢片」越來越長。相反的,由於膠片昂貴的成本,除了少數的大牌導演,其他導演則必須設計場景,寫詳細的分鏡頭劇本,不得不為了避免浪費而做足拍攝前的准備工作。在這種壓力下訓練出來的導演,敘事、指導表演、營造藝術氣氛的才能都是習慣DV的導演所不及的。
二、色彩效果
電影的色調比較豐厚,有內涵和張力;反之,DV的色調比較亮,影像鮮活,比較有親和力。既然DV的技術限制使它無法與專業攝影機抗衡,那麼DV完全可以在調色上下足功夫。DV是數碼科技產物,因此像素的范圍自然比傳統膠片廣闊,而且在畫面的色彩上更具平滑質感。傳統電影攝影機除非有高超的技巧和大師級的技術,否則很難達到夢幻般的情境,高檔DV機攝制的作品融入CG技術的後期處理卻很容易就能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
三、故事性
DV機雖然是平民電影和現實化風格的福音,但是聲色上較傳統攝像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果故事不吸引人或沒有一鳴驚人的內涵,只是表現自己的一些想法或展現自己的生活,甚至痴迷於「生活流」的東西,是不會有人願意欣賞下去的。DV作品雖然是風格個人化、內容自我化的東西,但是對自我表達不能太過執著,DV故事必須花心思認真構造與布局,尤其是短片,如果加入一些社會意義和現實價值就更好了。
更多關於DV電影內容請看以下鏈接:
解讀DV電影的製作:拍DV電影的前期統籌
/news/e/20071123/8898.html
解讀DV電影的製作:正式攝制的基礎技巧
/news/e/20071123/8899.html
解讀DV電影的製作:後期製作的步驟方法
/news/e/20071123/8902.html
解讀DV電影的製作——DV作品的宣傳推廣
/news/e/20071123/8903.html
一切為了創作著想——DV產品的選購指南
/news/e/20071123/8904.html
解讀DV:《幸福的安定》劇組談拍攝經驗
/news/e/20071123/8905.html
⑺ 20世紀30年代的電影與現代電影最明顯的區別有哪些
你說的是中國的還是歐美的
中國以前的都是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作品當地的都是反映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小資生活的
好萊塢的比較多元 各種類型的都有以前主要是西部片黑幫片為主 現在都主要是商業賣座片為主的
科幻 奇幻 戰爭 愛情 警匪 偵探 槍戰 黑幫 冒險 間諜 漫畫英雄 言情 喜劇 生活 記錄 反思 惡搞無所不包 好萊塢最明顯的區別我覺的就是拍攝手法上 以前的老片主要以黑白為主 講求故事性敘事性
現在的主要追求的是視覺沖擊力的特效商業方面
⑻ 現代電影與傳統電影的區別
沒有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