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讓你產生過哪些對現實的深刻理解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彩祥雲來娶我,我猜中了開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周星馳的電影好與壞不是由我一個人可以評價的,我只能說我很喜歡,喜歡周星馳在電影中所表述的愛情,尤其是大話西遊,周星馳把愛情和命運放在一起,讓我覺得,人生與愛情就像周星馳的電影一樣,都逃不過命運,都是一幕幕悲劇。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 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 一萬年」
周星馳似乎也說過,他的電影都是悲劇,但是看電影的人卻並不能理解,因為看電影的人都在笑,就如人生一樣,盡管我們知道所經歷的一幕幕都是悲劇,但是人們依舊在笑,彷彿在告訴別人我才是喜劇一樣。
只是現實實在是太復雜了,不會像電影那般都呈現給觀眾,現實需要去猜測,愛情需要磨合,需要溝通,或者復雜的不是現實,而是人心吧。
這就是電影和現實永遠都不會一樣的地方,我所理解的,電影終究是電影,現實也終究是現實。
Ⅱ 大黃蜂這部電影讓我明白到什麼道理。
這一次,《大黃蜂》給了那些「頑固」的真愛粉一個可以歡呼的舞台。電影中相當還原了擎天柱在動畫中的形象,大黃蜂的大小和比例也得到了調整,最重要的是車型,從雪佛蘭科邁羅肌肉跑車又變回到了大眾的甲殼蟲,相信很多真愛粉觀眾僅僅因為這個改變,也會乖乖掏錢去看。
還有帥氣的大哥,雖然戲份少,但是個一出場就讓人感到心安的存在。另外反派的設定也很新穎,三變金剛聽起來就很酷炫掉渣天對不對?
這部大黃蜂其實還有很多鏡頭致敬第一部的鏡頭,比如大黃蜂方向盤汽車人的標志,還有最後大黃蜂變成的科邁羅。
這一次,女人也能拯救世界
《大黃蜂》這部電影完全把人類的主角選擇成了一個女性,這其實也是導演非常精彩的安排。
相比較而言,變形金剛選擇男性角色其實更容易突出一種英雄的感覺。正如許多人的固有思想一樣,男人永遠拯救世界,然後保護自己的女人,最後結尾深情接吻大結局。
但是這一次,變相金剛的女人拯救了世界,男主是大黃蜂,男二小伙完全打醬油,關鍵是導演還特別在影片中強調了這一點。
18歲的少女可以拯救世界,不是在日本的熱血動漫里,而是在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系列中。為何?
一方面,現在很多電影已經開始形成強調女性作用的一個趨勢,就比如漫威和DC里就有不少女英雄,就連超人也不再僅僅局限於男性。這是文化的一種趨勢,也是受到了社會變遷和觀念的影響。
再者,男性拯救世界已經太普遍了,沒有新意的情節只會加劇電影的趨同。
還有一點我認為最好的理由,在變形金剛這種題材的電影中,打鬥太多,需要一個元素去融合電影中「堅硬」的成分,更好的去表達情感。在《大黃蜂》這部電影里,女性的情感變化更為柔和強烈,況且還有什麼比一位18歲少女的眼淚更打動人的呢?
另外,大黃蜂作為本作的主角,其實相當於男主了,不必要再安排一位男主來弄得「激情滿滿」,當電影中女主被 約翰塞納 推到地上時,大黃蜂突然發怒,找回了自己的記憶,並且帥氣地變身砍斷鐵鏈,雙眼變紅將賽納一掌打飛,這不就是最好的英雄救美的情節嗎?足夠挑起影院女性觀眾的公主夢想了。
大黃蜂變成「大黃狗」
這一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很有趣也很精彩的部分恐怕還是大黃蜂的「萌化」。以前大黃蜂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絕對沒有這么強烈的「萌力」。
這部電影里,大黃蜂因為戰斗失去了聲音和記憶,所作所為表現的特別呆萌,彷彿是女主飼養的一隻金毛犬。他害怕時會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蹲在牆角,被女主摸頭時,閉上眼睛享受的樣子,簡直就是一頭小狗。還有做了錯事時,他也會發出特別委屈的聲音,就連那奇特的理解能力,也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的很多細節都可以表現大黃蜂的呆萌性格,一個比較明顯的地方是,當他坐著讓女主檢查自己的聲帶的時候,會慢慢地搖動自己的小腳,真是讓人感情泛濫。
拳拳到肉,動效十足
之前的變形金剛金剛電影打鬥固然精彩,可是這次看得《大黃蜂》,讓我有了新的感覺。大黃蜂的行動不可不謂靈活,和敵人打架的一招一式都十分熟練和精彩。
每一次打擊,我的耳邊彷彿都能聽到機器崩裂的聲音,確實讓人看了大呼過癮。之前變形金剛的系列打鬥,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擊殺時的慢動作。但是這一次,死亡的乾脆利落,感受依然震撼。
遲遲卡卡遲遲
變形金剛最精彩的不是變形就沒有看頭了。還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看柱子哥變形的震撼嗎?身體的每個零件的變化,導演都讓鏡頭繞著他慢慢欣賞。
這一次,變形的次數也很多,角度也各有不同,甚至出現了半體變形。有沒有細心的觀眾,可以數出來變大黃蜂一共變形了多少次呢?
當然,讓人期待的還有反派的三種變形方式,除了炫酷我找不到第二個詞彙形容。
Ⅲ 電影《心花路放》使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心花路放》的導演是寧浩,也就是曾指導《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作品的寧浩,對於喜劇片他可以說是駕輕就熟的,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影片開頭,黃渤家中出現很多被切割的東西,或是電視,或是鏡子,也都暗示了他的生活境況。我覺得是很巧妙的一點,黃渤展示的是一種現代人心中畸形的一面,始終放不下所經歷的痛苦,因而要反映在行為上:他被拋棄,被離婚,所以就要在行為上切割一切。他太太並不願意分割財產,但是他認為,離婚了就一定要分割財產。他認為他太太拋棄了他,他始終在心中怨恨著她。
徐崢是以黃渤好基友身份出現的,是損友,也是摯友。他帶著他的基友上路了,渴望幫他走出這一切。一路上,徐崢不斷泡妞成功,而黃渤卻不斷碰壁。徐崢對待愛情是隨意的,他認為不過是玩玩,而黃渤飾演的耿浩,他相信真愛,他渴求別人真心地對他說|"我愛你"這是兩種對待愛情的方式,但是真愛並不那麼容易找尋,短暫的一夜情卻來得容易許多。這同樣反映了現在的社會,很多人渴求速成:迅速成功,迅速得到愛情。是的,可以得到,但是仔細看去,其實都是泡沫堆成的。
Ⅳ 說說有哪一部電影讓你懂得了很多道理
烈日灼心,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很多,生活就是這么有戲劇性,就是這么讓人無奈,我們只能坦然面對。
Ⅳ 看完電影芬芳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看了電影《芬芳》,我已淚流滿面,我的心被電影的鏡頭和情節深深感動了,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
序幕拉開,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了本來的安寧。一夜間,一切都毀了。泥石流不僅捲走了少年們親人的生命,同時也帶走了少年對世界的美好嚮往。他們眼裡的淚流幹了,心中一片迷惘,只剩下無助和悲傷。他們坐上校車,不知何去何從……
電影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是要告訴我們「賑災救人,教育救心」的這樣一個主題,天使般的老師用愛心呵護著孩子們,是敬愛的老師用愛心喚醒了失去親人處在傷痛中的孩子。第一個少年多吉,他不能放下妹妹和父母的離世,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言不語,那裡只有黑暗和無望……他不願與別人交流,對未來充滿了絕望,最後發展到他選擇在浴室里自殺。周老師和江老師為了幫助他走出陰影,把他帶回家鄉,讓他自己慢慢學會面對不幸,代替父母和妹妹繼續好好的活著。第二個少年井曉曉,她因為沒能抓住媽媽的手,悔恨不已,認為是她害死了最愛她的媽媽。由於家庭原因,她的爸爸對她簡單粗暴,對她責備、辱罵,她內心充滿恐懼。周老師為了幫她,讓她的爸爸給於井曉曉更多心靈上的關注。最後,井曉曉懂得了父愛。第三個少年苗郎,由於父母常年在外地,自己與爺爺相依為命,他受不了爺爺的離世打擊,當看到爺爺的攪團車被砸毀時,他覺得爺爺真的已經不在了。當同學們和老師為他還原了爺爺的攪團車,他終於放下了心中哀傷,能面對爺爺去世的事實。第四個少年雲草,災難給她的心裡敷上了冰霜,她身體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她卻站不起來,自我封閉。為了讓她重新站起來,周老師費盡心思。終於,在自己搭檔的鼓舞和引領下,她從輪椅上站起來了。四個少年,在他們最害怕,最無助的時候,兩個充滿愛心的老師,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讓他們能勇敢的面對慘酷現實。
Ⅵ 看了那麼多電影、聽了那麼多故事,為何依然學不會愛
愛情這個東西是天生的吧,如果說多看電影就能學會愛別人了,那也是單純的模仿電影中的情節罷了。
看再多的電影,聽再多的故事,最終都不過是在看,在聽,從來都沒有自己真的去嘗試愛過,既然沒有愛過,又怎麼知道愛情是什麼滋味呢!真的想要學會去愛一個人,那就自己親身去體驗一下愛一個人是怎麼感覺。等你嘗試過後就會明白了。
如果這樣你還學不會愛的話,那就只能說明你沒有用心了,你自己沒有把愛一個人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別人也沒辦法手把手的替你去愛。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是要用自己的感情去交換的,所以只要你用心去愛別人,別人也會用心去愛你,那個時候的你也就不會說自己學不會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Ⅶ 紅高粱看完影片你明白了什麼
《紅高粱》以嶄新的藝術形式,描繪了中國二、三十年代一夥農民古樸、野性的生活和他們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過程。影片的劇情構成極具戲劇性,通過人物塑造贊美生命的自由。愛就真愛,恨就真恨;大愛大恨,大生大死。 情節曲折跌宕,出人意料之外,但其電影語言又是「探索片」所固有的。明快、緊湊、張馳有度的節奏,畫面、色彩、光線及其所構成的視覺形象,生動,濃烈。
到八十年代末期以後,中國電影市場的急劇變化,使得曲高和寡的「探索片」難以為繼。中國的中、青年導演在藝術追求上走向分化。部分導演拍出了探索性與觀賞性相結合的影片。其中,黃建新導演的《黑炮事件》、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是最有代表意義的作品。《紅高粱》以嶄新的藝術形式,描繪了中國二、三十年代一夥農民古樸、野性的生活和他們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過程。影片的劇情構成極具戲劇性,通過人物塑造贊美生命的自由。愛就真愛,恨就真恨;大愛大恨,大生大死。
二、視聽語言讀解。
東方文化的沉鬱和抑制,對華人的消極影響很大。近百年的屈辱和創痛,使得官方與民間都傾向於過度防衛,容易抗拒一切外來的價值觀念。抵抗,對抗,是對外關系思維的主導思想。閉關鎖國、閉關自守,只是一種無計可施情況下的消極選擇。《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呼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用電影的方式對傳統觀念和陳規力量,發起有力的猛攻和挑戰。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體,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海內外各種獎項紛至沓來,中國影片揚名國際、走向世界。由於對視聽語言的天賦敏感和理解,張藝謀身兼攝影師、演員、導演而全優,創造了一個罕見的奇跡。
1。重要段落分析:
⑴顛轎:
一群年輕健壯、肌肉堅實的男人,誇張的動作造型,與廣闊無跡的極為單純的橙黃色土地、煙塵,熱烈飽滿的紅色蓋頭、轎子,桀驁不馴、驚天動地的喊唱,完美交融,形成激動人心的視聽效果。黃色的土地和背景,十分鮮艷,輕快而舒適。黃色的主要特徵是明亮,具有反射性,產生光輝以及表現出非其本質的快活、明朗。
《顛轎歌》、《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一聲聲都彷彿是從生命里噴涌而出,西北人情、西北風貌、西北氣派、西北的粗獷與強悍,在電影的時空中淋漓盡致地洋溢出來。自由狂放,無拘無束,神聖與游戲、生命與娛樂、年輕與豪邁完美結合在一起,人按照天性熱火朝天、滋味十足地活動著,從內容到形式都浸透著自由的詩意和贊美。電影語言和對生活的捕捉、剪裁,新穎迷人。
顛轎、祭酒神,是山東早年的習俗。具體怎麼樣,原著作者沒有見過,上歲數的人聽說過。莫言在小說里卻可以發揮想像力,用文字構成一個奇妙的民俗世界,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張藝謀在電影中,用視聽語言創造了一個賞心悅目的銀幕世界,傾倒了國際影迷並獲得熱烈贊美。
⑵野合:
爺爺踏倒的高粱,形成一片圓形的祭壇。兩性結合,被賦予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意味,生命的過程與目的高度統一。火紅的高粱,被陽光塗成金色狂舞,拔地而起的嗩吶聲驚天動地,猶如助威,彷彿禮贊。歌頌生命的自由舒展、嚮往活著的偉大輝煌。
「做學問的目的,最終還得落實到做人上,還是要使人越活越精神。……你的生命狀態首先得熱起來,活起來,旺盛起來,敢恨敢愛,敢生敢死,生下來的子孫後代也是九斤半的胖小子,不能一肚子文化, 自己卻活得越來越疲軟。」「中國人有一個大毛病,天天討論人為什麼活著,卻恰恰不關注人應該怎樣活著。」①
《紅高粱》用一個極端的場景,表達了一個樸素的思想——人活著首先是人,是首先屬於自己的生物。人的主體性的覺醒,對於一個社會的民主和進步是至關重要的。個體、自我的消滅,意味著對於我而言一切的不存在和無意義。人有作為人的正常慾望和需求,滿足的過程猶如人生百態的萬花筒,凝聚著人性的多姿多彩。當不合理的東西大行其道時,合理的東西常常被懷疑甚至貶斥。為金錢權勢而出賣肉體和靈魂,是不正常的,而在一些地方又是理所當然、司空見慣的事情。如果拋開現實的物質條件和勢利追求,會被人嘲笑、奚落、質疑。觀念與思維的端正,使人活出人的熱烈與力量。
⑶抗日:
生命的延續過程,是一個充滿矛盾、對抗、妥協、統一的過程。
年輕美麗、站在人生起點的九兒,必須聽命於父親的安排嫁給麻瘋病老者李大頭,因為李大頭經濟富裕。九兒的青春活力與父親的不人道處置,老百姓的按部就班與土匪的肆意攻擊,中國人的起居家園與日本侵略軍的暴力踐踏……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求生存過程中經歷的慘痛遭遇。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無可比擬的代價,抗日戰爭,是中國電影、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書寫不盡的歷史。抗日戰爭題材占《紅高粱》後三本的容量,書寫生命遇到虐待、摧殘時悲壯暴烈的一面。
《紅高粱》寫抗日,不是為寫而寫,也不簡單局限於抗日本身。錢勢擁有者麻瘋病老漢李大頭與武力擁有者日本侵略軍都是一個象徵,是健康發展、自由幸福的對立面,是活潑生命煥發青春活力的敵對因素。是困境的象徵,是發展與障礙對抗的象徵。這是導演不同於常規處理同類題材的特別之處,也是他獨具匠心、非同尋常之處。
① 張藝謀 《〈紅高粱〉導演闡述》
既要讓人覺得像,又要有所突破。電影語言的運用,無論視覺還是聽覺方面,在傳奇性與真實感之間找平衡支點,不拘泥於一種方法。聲畫的真實還原,不是最終目的,重要的是視聽感受上形成相當可觀的沖擊力,令觀眾動心、動情、動腦筋。沖擊觀眾、調動觀眾、引導觀眾、尊重觀眾,是導演在電影語言實踐中明顯體現出來的主導思想,票房與海內外激起的盛贊和議論紛紛,拉近了電影和觀眾的距離,使得影片的商業價值、文化傳播、社會效益的實現有了根本保障。
⑴影像造型:強烈、鮮明、標新立異。
畫面是思維方式的物化形態。張藝謀說:「我之所以把《紅高粱》拍得轟轟烈烈,張張揚揚,就是要展示一種痛快淋漓的人生態度,要表達『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這樣一個拙直淺顯的道理。只有這樣,民性才會激揚發展,國力才會強盛不衰。」①《紅高粱》畫面、聲音造成獨特感覺。人物充滿生命活力,動作強烈,勇敢張揚。莫言小說寫人的風流,張藝謀電影寫人的熱愛。人物跟結構結合,兩個主人公乾柴烈火,反傳統個性非常。豪爽開朗,曠達豁然,生生死死中進發出渾身的熱氣活力,隨心所欲里透出做人的自在快樂。「我只想用電影去影響人,人不會停留在一個層面,電影亦如是,希望有五花八門的電影,帶動各種思考。」(張藝謀語)
成熟的高粱二三米高,雄渾一片,借著風勢,海浪般涌動鼓盪。銀幕上奔涌著飛揚流動的活力。 《紅高粱》影像造型強烈、鮮明、標新立異,深刻的道理、簡練地表述,以輕松自然的形態表達思想,追求電影化、藝術化的敘述方式,景別不大地貼近拍高粱在風中狂舞,盡量把陽光帶進畫面,燦爛的陽光在一棵棵高粱之間跳躍閃爍,把墨綠色的高粱染成一片金黃。高粱在各種光線、角度變化之中的神采飛揚,逆光中半透明的晶瑩的高粱在風中新鮮而舒展,傳達出導演著意突出的活力與神韻,把高粱拍成人化的自然。《紅高粱》凝煉寫意的鏡頭語言,是中國古典美學精神對代電影深刻影響的傑出範例。
「我最喜歡凝煉的藝術、表現的藝術。」「我是西安人,特喜歡長安畫派。趙望雲、石魯畫黃土高原,大塊厚實,枯筆特多。他們以墨當色,大筆勾勒,將陝北千溝萬壑的歷史感、沉重感和乾燥感表現得非常充分,絕不像潮乎乎的江南小景。我去看茂陵、霍去病墓石刻,一塊飛來石,就告訴你是虎、是馬,神似!秦磚漢瓦塊兒有多大,秦腔黑頭稱得上蒼勁粗獷,連山西的小吃都比別的地方氣派!所有這些,都對我的審美情趣有挺大影響。」①
演員是眾矢之的,銀幕上最引人入勝的觀賞對象。外形是內在的物質顯現,農民與都市人的差異絕不止於服飾。拍攝之先,就考慮到總體的風格和感覺,為了像,為了洗盡都市人的肥碩和脂粉氣,先讓大家曬黑、瘦一些,增添風霜感。結果,《紅高粱》人物造型沖擊力很強,畫面營造強烈,給海內外觀眾留下了廣泛深刻的印象。
趙季平說:「張藝謀在藝術上的感覺,你看著不起眼,但到銀幕上力拔干斤,在造型方面他是一個大師。他的每部片子都不一樣,但他能把一個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了,簡單到抓住一個最關鍵的東西,用最簡潔的語言說明一個深奧的問題,這是他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特點,也是他的天才所在。」
色彩表意:紅色是主調。
熾烈有力的紅色是全片畫面色彩的主調。顧長衛是第一流的攝影師,充分發揮色感,注意運用色彩特有的視覺本能力量。主角穿紅色衣服,最後畫面全是紅色。不僅高粱全部紅起來,天地也紅起來,如血似火的大紅。紅色代表革命,象徵熱烈。熱烈的生活態度、舒展的生命活力。面對邪惡勢力的踐踏蹂躪,生命個體和群體以最原始、最本質的方式反抗,即使力量對比懸殊得匪夷所思。《紅高粱》通過色彩的特別應用,頌揚生命。強化性運用色彩的內在聯系與張力,給予觀眾集中深切的視覺印象。
紅色出現在一號位:冒險、強烈的體驗,追求過度的性行為解決失望感、孤獨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求得豐富的經驗,追求充實的生活。紅色表示生命力、神經、分泌腺的活動,意味著有形的慾望。達到目標、獲得成功的沖動,希望人生多姿多彩,能從各個方面獲得豐富多彩的經驗。紅色具有刺激性、好勝性,從性的能力到改造自然的能力。積極的行動,體育競賽、戰斗、競爭、色情、進取心、生產性等行為沖動。象徵征服之血、點燃靈魂之火,多血質性格和男性氣概。感覺上表示食慾,感情上表示希望,肉體上表示隨意肌或交感神經再生器官。時間上,紅色表示現在。
紅花綠葉的自然風光,表明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非單一元素、色彩可以包羅萬象的。《紅高粱》以紅色為主調,但又有對其他色彩的有機調度,形成一個豐富的色彩表意系統。顛轎段落廣闊的暖黃色區域,黃色的土地、黃色的煙塵、黃色的皮膚,各種造型實體、空間段落自然隨意表現各種調子。黃色是典型的人間色彩,含有離心的充滿野性狂躁的刺激強度的原始張力,色彩豐滿渾厚堅實有力。局部段落以黃色為主體,紅色蓋頭、轎子、紅色的新娘成為美的中心。貧困的土地、落後的人民中,孕育著巨大的生命熱情、渴望和活力。除非受到阻礙,否則黃色是無限擴大的,表示緩和性,在心理學上意味著脫離重荷、困境、難題、苦惱、拘束的束縛。黃色象徵溫暖的陽光,這光芒使人快活幸福。在感覺上,具有舒適的刺激性,在感情方面,充滿希望和喜悅。肉體上,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共同作用。
顛轎段落,一號位選黃色,是渴望得到解脫,希望獲得更多的幸福,同時意味著尋求解脫時會遭到糾葛。為了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必須有平穩和連帶感。黃色表示朝著未來的方向邁進。明顯強調黃色,存有擺脫現狀困難的願望,黃色表示希望受到別人的重視和尊敬,珍惜時光,追求自己的理想,想向外發展不安定。黃色表示變化性導演的生死觀念,在影片中以色彩的方式呈現出來。野合段落的驚心動魄、壯懷激烈,影片結尾的血灑高粱地、義薄雲天。生生死死都是紅火神聖的,場面拍攝富於儀式感。烈日夕陽中的高粱地,色彩燦爛熱烈。影片結尾, 日蝕,我爺爺和父親、整個空間沐浴在鮮血與太陽的色彩里,出現凝固趨於永恆的沉寂,視覺造型輝煌壯麗、無限華美。
3.觀賞價值追求:戲劇空間的發展,與視聽效應的不斷變化。
電影在誕生之初,就以它娛樂性的一面,征服了求新好奇的人類。路易·盧米埃爾攝影技術還原現實的精緻逼真,喬治·梅里愛的戲劇元素注入影像賦予電影更強的表現力,格里菲斯、愛森斯坦、斯皮爾伯格、張藝謀,世代中外的導演和技術大師們,為了把影片拍得更好看,費盡心機。電影首先是給人看的,觀賞價值追求是第一位的。再好的創意,沒有人欣賞、領略,等於零。新時期以來,中國導演和電影人越來越重視這一點。
中國電影近百年的歷史上,對觀賞價值的重視,也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寶貴過程。但是,解放以後左的路線干擾,觀賞價值的追求受到沖擊和限制,發展相對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新時期,百廢待興,觀賞性的重視與研究,佔了越來越大的比重,好看作為基本條件不再被懷疑。
《紅高粱》色塊旋轉跳躍,音樂富有鼓動性,對觀眾造成放射性沖擊,甚至遠離戲劇情節的窯址,直接進入一種特定的造型空間進行純粹的情緒體驗。多年支撐電影的劇情不再重要,戲劇的拐棍不知不覺被放在一邊,故事只是你進入電影的路徑.進入之後是一個故事、情節無法框范的欣賞空間,特有的視聽效果本身魅力無窮。極端放任、沒有控制的造型樣式與視聽效果,實現了對自由的自然生命形式的渴望、對無限壓抑的徹底解決。在張藝謀以後的電影創作中,始終不渝地保持著對好看的執著追求。由於他自身素質和藝術修養的卓越,使他的電影在好看的背後蘊涵著耐人尋味的意義,成為世界影壇一道不可忽視的亮麗的風景。
觀賞性、奇觀性對於電影的特殊意義,不容置疑。現在高科技技術手段的應用,賦予電影常青的藝術生命,滿足人們在家裡通過電視等媒體得不到的視聽魅力,使得電影院在觀眾數量的沉浮中不斷發展、完善。張藝謀的作品告訴我們:電影的好看、觀賞價值,並不僅僅是視聽技術的奇跡,更是人類思維、視野的奇跡。電影誕生一百多年來,對電影觀賞價值的追求創造了大量的藝術精品,為人類社會留下了瑰麗燦爛的文化遺產。
內容選自純白色流浪新浪微博
滿意請採納
Ⅷ 電影《我不是葯神》讓你懂得了什麼人生道理
《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當我看完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盪漾在心頭。電影中的情節實在是太感人了,跟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是多麼的相似。
母愛,尊嚴,生命。在這部電影中顯現的淋漓盡致,生活就是一場電影。這部電影引發了好多人不同角度的共鳴,也明白了活著真正的含義!
Ⅸ 電影看了超過500部,對你來說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看了500部電影的其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也是需要長期堅持積累的。很多人說,看的電影多了,就分不清自己面對的是電影的人生還是現實的人生,容易用電影中的價值觀來給自己的生活探尋真諦。
但不管怎麼說,看了這么多電影,別的不說,我覺得以下兩點是肯定有很大的進步的。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才會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吧。我們看電影的人也是一樣的,看了500部電影,相當於過了500種人生,這樣的經歷,也算是一比特別的財富吧。
Ⅹ 看了很多電影,你覺得最觸碰你內心的一句話是什麼
看了這么多的電影,我覺得最能觸碰我內心的一句話,還是大話西遊里周星馳說的那句話。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如果給我重來一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