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朝鮮能看美國電影和韓國電影嗎
韓國電影是不可能的,不過電影院會時常播放國際電影(俄羅斯,中國,越南,印度等等)所以可以看的也不算少,而且他們萬壽台頻道會一周一次播放外國電影。
『貳』 朝鮮人看長津湖電影嗎
非常人難以忍受。 非意志堅定者難以抵抗。 非有信仰的意志堅定者難以抵禦。 當然也不排除那0.1%的朝鮮軍民,可縱觀《長津湖》電影。
『叄』 朝鮮人看電視都看什麼中國影視作品播出最多
紅樓夢 潛伏 前幾天剛報道了
『肆』 朝鮮人在滿洲國時期電影
《暗殺》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響徹東亞諸國,風起雲涌的時代下,一段段傳奇接連上演。在中國,效力於韓國臨時政府的局務局隊長廉錫鎮(李政宰 飾)從監獄中釋放了被判處死刑的獨立軍狙擊手安沃允(全智賢 飾),隨後又找來了爆破專家黃德三(崔德文 飾)、新興武官學校畢業生「速射炮」秋尚沃(趙鎮雄 飾),密令三人暗殺朝鮮駐軍司令官以及本國的賣國賊。危險的行動開始了,可是日本方面卻很快收到刺殺任務的線報。在狂蛇亂舞的十里洋場,緊張刺激且充滿陰謀的較量交替展開,而這也是有關民族命運的驚險對決……
本片榮獲2015年第36屆韓國青龍獎最佳影片獎。
『伍』 朝鮮真的不允許看外國電影
可以的,只能是他們國家允許的,比如中國諜戰片孫紅雷和姚晨演出的《潛伏》在朝鮮特別火,朝鮮新聞裡面還播報說孫紅雷是朝鮮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這樣的意思。不過朝鮮不能看其他未經過國家引進的電視,比如2011年有人從中國邊民手機淘到美國電影《2012》碟片,被人舉報最後判刑12年還是多少年忘記了。朝鮮還嚴禁老百姓看韓劇,「se情」反正朝鮮當局沒引進的,12/13年朝鮮有斷電然後進家裡查看影碟機,然後抓人的新聞報道。
『陸』 朝鮮人看電視都看什麼
首先,朝鮮的電視台不是很多,主要有朝鮮中央電視台,萬壽台電視台,開城電視台等。
拿朝鮮中央電視台來說,主要播送的是新聞報道,專題紀錄片,訪談節目等,
也會有朝鮮電影,電視劇,少兒動畫片,少兒木偶劇,還有節日的閱軍儀式,
轉播的節目會有體育比賽,音樂會,雜技和歌舞表演等。
朝鮮的網站《我們民族之間》在優酷上有上傳其電視台的各類節目,你也可以去看看,
叫做moranbongtv(牡丹峰TV)
『柒』 朝鮮人看到哪些中國電影,電視劇
中國電視劇《潛伏》熱播朝鮮「余則成」受捧
據《成都晚報》報道,在朝鮮板門店,為遊客講解的一名朝鮮上尉對一名戴眼鏡的中國遊客「一見鍾情」——他一口咬定,後者像極了《潛伏》里的余則成。《潛伏》是眼下朝鮮最火的電視連續劇,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60周年,連平時不播外國影視的朝鮮中央台——平壤台也每日播兩集,而以前這樣的進口片只能在國際台——萬壽台播出。
一位朝鮮大叔用中文問遊客:聽說《潛伏》的結局,朝鮮播的不一樣?原來,朝鮮版的《潛伏》沒有男主角按組織要求與「晚秋」結婚的情節。
一位姓朴的朝鮮導游說,他們國家的網路發展勢頭良好。朝鮮2000萬人中有30萬網民,其中15萬在平壤,無法登錄國外網站。朴導說,「信息很多,足夠了。」朝鮮導游們都流露出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紅樓夢》、《三國演義》、《渴望》等都是百放不厭的經典片子。
朝鮮中央電視台8月1日(2010)播放了香港動作片《葉問》。據悉,朝鮮央視在當晚8點40分開始的《外國電影專欄》節目中播放了該片,並配以「中國藝術電影《武術家葉問》」的片頭。
『捌』 關於朝鮮的電影
朝鮮電影包含朝鮮、韓國分裂之前的朝鮮電影史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電影史。
1897年電影傳入朝鮮,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鮮人自己攝制的舞台劇影片《義理的仇斗》(金陶山導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導演)問世。在以後的幾年中以尹白南為代表的電影藝術家拍出一批電影,如《海的泣訴》(1924,王必烈、李慶孫導演)、《沈清傳》(1925,李慶孫導演)、《雲英傳》(1925,尹白南導演)、《開拓者》(1925,李慶孫導演)、《雙玉淚》(1925,李龜永導演)等。這些影片多改編於朝鮮古典小說,是悲歡離合的情節劇。
1926~1935年,是朝鮮無聲片的黃金時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響的是羅雲奎導演的《阿里郎》(1926)、《風雲兒》(1926)、《野鼠》(1927)、《尋找愛情》(1928)、《金魚》(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煥導演的《沒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羅雲奎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導演,他以批判現實主義手法,揭露日本軍閥統治的罪惡,反映被壓迫人民的悲慘生活,從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對當時的朝鮮進步文化事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後5部影片,是朝鮮卡普(無產階級藝術家同盟簡稱)電影運動時期較有影響的作品。卡普電影運動開始於1927年,結束於1935年。近10年間,進步電影工作者運用電影作為武器與日本佔領者進行戰斗。他們的影片大多取材於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不僅反映他們在日本統治下的苦難,而且也反映他們強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電影在當時贏得廣大觀眾歡迎。1935年,由李明雨導演的第一部有聲影片《春香傳》獲得成功。1936年後,隨著日本統治的加劇,卡普電影運動遭到公開鎮壓,朝鮮電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
1946年2月,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成立電影班,當年即拍攝出《我們的建設》和《民主選舉》兩部紀錄片。1947年初,根據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的決定在平壤建起佔地 5萬平方米的北朝鮮國立電影製片廠(朝鮮藝術電影製片廠前身)。建廠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現人民建設新朝鮮和反映國際友誼等內容的新聞紀錄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國》(1949)、《人民委員會》(1947)、《友誼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鄉》(1949,姜弘植導演)和《熔礦爐》(1949,閔定植導演)。《我的故鄉》真實地再現了朝鮮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悲慘生活,表現了人民熱愛自己的故鄉、渴望祖國獨立的美好願望,深得觀眾好評。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電影工作者組織了前線攝影隊。在戰爭期間,他們拍攝了100餘部紀錄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紀錄片《正義的戰爭》(1951)、《為了祖國的統一》(1951)、《糧食戰線》(1951)、《世界的呼聲》(1951)、《細菌暴行》(1952)、《戰斗著的鐵路員工們》(1952)、《向著勝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擊隊》(1951,尹龍奎導演)、《重返前線》(1952,千相仁導演)、《偵察兵》(1953,全同民導演)等。《少年游擊隊》和《重返前線》曾分別在第6、7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爭取自由斗爭獎」。
戰後的1954~1960年,是朝鮮電影創作繁榮的時期。各類題材的影片大量涌現出來,如有戰爭片《游擊隊姑娘》(1954,尹龍奎導演)、《漁郎川》(1957,尹龍奎導演)、《戰友》(1958,閔定植導演);現實題材影片《新婚夫婦》(1954,尹龍奎導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導演);喜劇片《我的女婿,我的兒媳》(1958,崔男先導演);偵探片《9時正》(1959,崔男先導演);歷史片《春香傳》(1959,尹龍奎導演);兒童片《小船廠》(1958,李基成導演)、《母親的懷抱》(1958,全同民導演)等。 60年代,隨著朝鮮千里馬運動的蓬勃開展,影壇上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紅色宣傳員》(1962,朴學導演)、《細紗工》(1964,吳炳初導演)、《人民教師》(1964,韓尚雲導演)、《海鷗號船員》(1961,韓尚雲導演)、《百日紅》(1963,千相仁導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鮮電影創作的主要內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有崔億奎導演的《血海》(1969)、《賣花姑娘》(1972),後者曾在第18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特別獎;嚴吉善導演的《安重根擊斃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親屬的革命活動為內容。有朴學、嚴吉善合作導演的《大地烈火》(1977);嚴吉善導演的《第一支武裝隊伍的故事》(1978)、《白頭山》(1980)、《朝鮮的啟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有金英浩導演的《鮮花盛開的村莊》(1970)、《農民英雄》(1975);劉浩順導演的《勞動家庭》(1971)、《軋鋼工人》(1972)、《摘蘋果的時候》(1971)、《青春的心臟》(1982)等。
描寫朝鮮地下工作者敵後斗爭。有鄭基模導演的《木蘭花》(1~3集,1971)、劉浩孫導演的《無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針砭社會生活中某些落後面和不良風氣。有《在某一工廠》、《試製品事件》、《車間主任和兩個姑娘》、《不能等閑視之》、《兩個作業班長》、《婚禮日》等。這類干預生活、比較輕松活潑的喜劇短片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
以南北統一為主題。有嚴吉善導演的《金姬銀姬的命運》(1974)、閔正植導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玖』 朝鮮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朝鮮電影《賣花姑娘》還不錯。
經典大型革命歌劇《賣花姑娘》是朝鮮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1930年在中國東北五家子親自創作演出的不朽作品。後由金正日同志對每個場面、每首歌曲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1972年1月3日正式完成演出。
《賣花姑娘》講述的是為了還清在地主家借來的兩斗小米,爸爸媽媽、兒子、女兒不得不代代在地主家當長工,通過花妮一家的悲慘生活,展現出在日本帝國主義霸佔下多災多難的民族命運,表達要解放自己的民族只有革命才有出路的思想。
歌劇《賣花姑娘》是在金日成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創作於上世紀30年代。自70年代起,金正日同志150多次親臨劇團,指導改編。
迄今為止,歌劇《賣花姑娘》已在朝國內及世界各地演出1400場,出訪前蘇聯、法國、義大利、德國、阿爾及利亞、日本等國家進行演出。《賣花姑娘》曾多次訪問中國,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等城市進行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拾』 朝鮮人看電視看什麼
中國的電影和電視劇在朝鮮是最受民眾歡迎的娛樂性節目。《鐵道游擊隊》、《紅樓夢》等都是百放不厭的經典片子。而最近反映國共斗爭的電視劇《潛伏》在朝鮮流行,孫紅雷扮演的余則成在朝鮮成為眾人追捧的大明星。
央視播出「《潛伏》在朝熱映,余則成廣受朝鮮女孩追捧」,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事實上,外國的影視作品在朝鮮確實很受歡迎。據本台記者觀察,和其他國家的電視台不一樣,朝鮮電視台沒有固定的電視劇播放時段,偶爾播一些影視劇,大多也是朝鮮的國產老片,所以不時播映的外國影視劇在朝鮮都很受關注,能迅速成為街頭巷尾談論的話題。
解說:在朝鮮播出的外國影視作品裡最多的當屬中國影視劇,從《大決戰》這樣的老電影到《王的盛宴》這些近些年才上映的新片,朝鮮的電視台都放映過。不久前,朝鮮一個以文藝節目為主的頻道還播放了趙薇主演的電影《花木蘭》,一些年輕的朝鮮觀眾甚至還能認出這個「花木蘭」就是當年的「小燕子」,足見中國影視劇在朝鮮的傳播之廣。
而說起近些年來在朝鮮最流行的中國電視劇,《潛伏》當之無愧,它在朝鮮多次重播,劇中的男主角余則成還成了不少朝鮮姑娘追捧的對象。朝鮮觀眾總喜歡向我們這些中國記者打聽余則成(的扮演者)後來有沒有演什麼新片啊?大嘴翠萍(的扮演者)現在是不是已經成了大明星啊?
朝鮮播出的中國電視劇大都是弘揚真善美或是鼓勵艱苦奮斗的主旋律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毛岸英》、《鋼鐵年代》、《任長霞》等等,朝鮮觀眾說起來都是如數家珍,有意思的是,由於近年來引進的中國影視劇越來越多,朝鮮的譯制單位都來不及配音,就用中文原聲加字幕的方式播出了。
此外,朝鮮電視台還播出過大量的蘇聯、俄羅斯的老電影,而這幾年來偶爾也會播一播西方國家的影片,比如說2011年在朝鮮與英國建交紀念日的前後,朝鮮就播放了英國電影《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
其實電視並不是朝鮮人看外國影視劇的唯一渠道,在一些正規的音像店裡,也能買到不少外國作品,比電視台播放的要豐富的多,記者就曾經在平壤的音像店裡看到過迪士尼動畫片《玩具總動員3》的光碟,只不過是作為英語教學片來銷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