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兵臨城下》是按哪部小說改變的
《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② 求電影<兵臨城下>的歷史背景
是開始於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德國、芬蘭 、羅馬尼亞 、匈牙利的190個師的兵力分北、中 、南3個集團軍群 ,向蘇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結束於1945年5月8日24時,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在柏林正式舉行。德國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歐洲戰爭到此結束。《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③ 電影《兵臨城下》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兵臨城下》是根據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我看過這部書!
這部電影確實蠻好看!講述的是當時是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④ 兵臨城下電影
《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這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影片同時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千萬美元,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英國明星,其中有近年來憑借奧斯卡大贏家《莎翁情史》《伊麗莎白》迅速走紅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漢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闖奪命島》),在1999年的熱門冒險影片《木乃伊》中飾演可愛的女探險家的瑞切爾-薇茲也在影片中再顯身手,與裘德-洛上演一場「火線戀情」。
《兵臨城下》的幕後總指揮是一位「影不驚人死不休」的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這次的作品已有史學家評論基本忠於史實,相信傳奇的故事背景,曲折緊張的情節,融合讓氏惟美的情愛描寫一定會讓影片極具觀賞性。
⑤ 二戰電影 兵臨城下 感覺這個電影很好看 裡面的主角是真有其人嗎```
瓦希里·扎伊采夫上尉是一位有名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陸軍狙擊手,他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於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間共擊斃了225名德意志國防軍和其他軸心國的士兵與軍官而一戰成名。在二戰期間共擊斃德軍400名。由他培訓的狙擊手共斃敵約一萬名。戰後他被提升為陸軍少將。蘇聯電影《兵臨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原型。
網路里有他的詳細資料.
那個女主角是電影虛構的.
⑥ 瓦西里扎耶采夫電影叫什麼
瓦西里扎耶采夫電影叫《兵臨城下》。《兵臨城下》的故事發生在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電影根據體育歷史中著名的傳奇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前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傳奇故事。
瓦西里扎伊采夫相關劇情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JosephFiennes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
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RachelWeisz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⑦ 電影《兵臨城下》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兵臨城下》是根據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我看過這部書! 這部電影確實蠻好看!講述的是當時是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⑧ 兵臨城下電影背景
兵臨城下
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紀實小說,故事發生在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主要圍繞兩位神槍手:一個是蘇聯牧羊人,還有一位是德國將領之間的決斗展開。
小說與電影創作,均來源於真實事件,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正在瘋狂進攻蘇聯。剛開始的時候德國人輕而易舉摧毀蘇聯人的抵抗,最終在頑強不屈的蘇聯紅軍和惡劣的天氣以及供給線問題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之下,希特勒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而逆轉了整個戰爭的局勢。
⑨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是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嗎
電影《兵臨城下》是根據《war of the rats》,《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Enemy at the Gates》三本書改變的。其中前2本為半史實小說,《Enemy at the Gates》是由Willian Craig 所寫的歷史文獻,站在比較中立的立場,詳細記載了從藍色計劃到德國第6集團軍投降的全過程。電影《兵臨城下》中許多人物都是真是歷史人物,現摘錄部分人物的命運如下: Lt. Vassili Zaitsev (電影中主腳)在斯大林革勒共射殺242名德軍。11月23日在一次行動中被地雷炸傷,暫時失明。1985榮獲蘇聯英雄,後定居在基輔,並當上了一所工程學校校長。 Sgt. Tania Chernova (和Vassili做愛的女狙擊手)和電影中不同,Tania 是金發美女,(照片上稍胖)不是猶太人,也從來沒有上過什麼莫斯科大學。41年爺爺奶奶在明斯克被德軍殺害後參加了游擊隊,42年9月加入正規部隊到達斯大林革勒。在她的自述中曾和Vassili數次做愛,其中一次在行動中的伏擊點。和Vassili分開後一直在苦苦尋找她的戀人,直到1969年得知Vassili已經康復並和另外一個女人結婚。 Poitical Commissar Kuzma Gurov( Vassili的情敵)被子彈打中胸部受傷,後為碦山地區第一書記。書上有其照片,長得極其猥瑣,不可能成為Vassili的情敵。 Poitical Commissar Nikita Khrushchev(就是赫魯曉夫,電影中矮胖的那位)最後爬到了權利的最高峰。1964年承認在斯大林革勒大量德國俘虜被槍殺。 Field Marshal Erich von Manstein (曼斯坦因,頓河集團的指揮官)戰後成功地逃脫了對其戰爭罪行的懲罰(主要指縱容屠殺猶太人和44年在第耶伯河地區的焦土政策)。後來大量寫回憶錄,指責鮑盧斯沒有在11月帶領第6集團軍突出包圍圈。但實際上曼斯坦因從來沒有把突圍行動必須的行動方號-Thunderclap給鮑盧斯。 Field Marshal Friedrich von Paulus(鮑盧斯,第6集團軍指揮官)被俘虜後與蘇聯合作,在反納粹聯盟上簽了字。由於此舉,其妻子被蓋世太保抓走,投入集中營,死於1949年。 1952年鮑盧斯回到德國,靠微薄的年金生活,每天的生活是寫信給各個二戰研究所,為自己在斯大林革勒的表現辯護。1957年病逝,在他生活的最後幾年,大力宣揚共產主義,認為共產主義是戰後歐洲的唯一希望
⑩ 有哪些電影是根據史實改編的狙擊戰爭片
根據史實改編的狙擊戰爭片有《美國狙擊手》、《女狙擊手》、《深入敵後》等電影,這些電影都是通過對歷史真實人物或世間改編而成的。
《深入敵後》是2001年在美國上映的戰爭類影片,故事講述的是兩名美國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被飛機擊落,一起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的故事。這部電影來源於1995年發生的墜機事件件,美國飛行員因為拍攝到了波黑萬人坑而遭到了塞族軍隊的追殺,被塞爾維亞的導彈系統追蹤,經過了很多艱難的逃亡和抗擊,最終這兩名飛行員遇到了一架海上的戰機而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