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鄭成功電影薛良扮演者
薛良 演員 蔣勤勤
角色簡介:鄭成功的紅顏知已,冒死赴台找到何斌,讓其帶回海圖,助鄭成功攻打台灣,但自己被扣為人質。最後為讓鄭成功不因為自己而受荷蘭人脅迫,毅然跳下城樓。
電影簡介:《英雄鄭成功》是由瀟湘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於2001年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題材故事影片,該片由吳子牛執導,趙文卓、蔣勤勤、徐敏主演,該片講述了鄭成功從反清復明的「一代孤臣」成為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的故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蔣勤勤
外文名Angel
別名水靈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星座處女座
出生地重慶
出生日期1975年9月3日
影視成就第2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2006收視印象投票榜內地最佳女演員、第10屆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中華電視網2005年度電視劇十佳女演員
其他成就2008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慈善盛典「年度名人獎」
職業演員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94級表演系
影視作品《蒼天有淚》、《白發魔女》、《青河絕戀》、《喬家大院》、《卧虎藏龍》、《大時代》
身高166cm
血型A型
專長刀馬旦
㈡ 誰能知道各年的賀歲片都是什麼電影
你這個問題太籠統了,不好回答阿。
1995-1997年 賀歲片的萌芽
1995年,成龍《紅番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記得超級市場一整面牆被拉開,坐在抽水馬桶上梅艷芳茫然、慌張的神情。
1996年、1997年,成龍乘勝追擊,接連上演《白金龍》與《義膽廚星》,同樣都是票房贏家。
人們在交了8000萬元學費後,學到了一個新名詞——「賀歲片」;同時,成龍的拳腳「打」醒了困惑於低迷票房的內地電影人,由此開始關注賀歲片的獨特魅力。
1997年底-1999年初 馮小剛締造夢想
1997年底,《甲方乙方》——第一部內地電影人獨立攝制的賀歲片亮相北京,導演:馮小剛;演員:葛優、英達、劉蓓、何斌以及馮小剛本人。「好夢一日游」架起了現實與夢想間的橋梁,也為電影人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當年全國票房是3600萬元人民幣。
1998年迎來了內地賀歲片市場的「大紅火」。陳佩斯、溫兆倫主演的《好漢三條半》,馮鞏主演的《沒事偷著樂》,趙本山主演的《男婦女主任》等十餘部賀歲影片都參加了角逐。其中以《沒事偷著樂》900萬元的票房,成為這支角逐隊伍中的佼佼者。但票房冠軍仍然是「馮氏出品」。《不見不散》的全國票房超過《甲方乙方》,高達4000萬元。
一位資深電影評論人指出:「《甲方乙方》的最大貢獻不在於票房,而是它從投資開始,就是完全按照商業模式進行運作。」它有著同時期國產影片所沒有的濃郁商業化元素:觀眾喜歡的明星、簡單的故事、皆大歡喜的內容和大團圓的結局。導演們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在春節前的一段時間,是觀眾最願意走進電影院的時間。從此,中國的電影生產也有了工業化製作的印記。
1999年底-2001年初 眾片商隔岸觀火
1999年,賀歲片數量明顯減少。上一年不菲的學費,使得眾製片商對賀歲市場的承受力發生質疑。口碑並不叫好的《沒完沒了》安穩獲勝,全國票房3000萬元,對手只有《相約2000年》《給你道喜了》這幾部實力懸殊的影片。有些反應平平、質量太差的影片,許多省市的電影公司怕賠錢根本就不予引進。
2000年,沾著「千禧」的光,製片商再次爭戰:張藝謀的《幸福時光》全國票房550萬元;《美麗的家》全國票房600萬元;《防守反擊》全國票房600萬元。另外還有如《考試一家親》《大驚小怪》等。馮小剛意外缺席。但在9月中旬早早推出《一聲嘆息》,全國累計1800萬元的票房。諸多導演都想來填補馮小剛退出後的那片空白,但最後他們不得不承認,《一聲嘆息》分去相當一部分的賀歲票房。
馮小剛對賀歲片的品質下過這樣的定義:「把它放在不是賀歲片的檔期仍是很有意思的一部電影,放到賀歲片檔期它就如虎添翼,這樣才行。」專家認為,有些賀歲片,主要是用逗樂取悅觀眾,學了馮小剛的「相聲電影」,卻缺乏馮小剛找「戲料」的能力,根本吊不起觀眾的胃口。馮小剛在中國電影界中的分量,正在逐漸明確起來。
2001年底-2003年初 賀歲片風光不再
2001年,新千年帶來了影壇的新面貌。賀歲片不僅數量多,而且陣容強大。這一次,擋在馮小剛面前的是劉鎮偉導演,王家衛監制,梁朝偉、王菲、趙薇、張震、朱茵主演的《天下無雙》。這一超級豪華兵團還是沒有阻擋住《大腕》,3800萬元,再次獨占該年度賀歲片票房冠軍寶座。
2002年底2003年初的內地賀歲影壇很是冷清和落寞。這一年因為馮小剛准備的《天下無賊》劇本沒通過審查,只好由劉璇的《我的美麗鄉愁》來扛大樑。好在香港片《老鼠愛上貓》《百年好合》《皆大歡喜》給大家製造了一個愉快的賀歲片市場。
雖說有香港大牌導演和演員的加入,但內地賀歲片由「風風火火闖九州」到如今的「門前冷落鞍馬稀」,個中原因值得影視圈裡的人深思。
2003年底-2005年初 賀歲片里的悲喜劇
2003年,馮氏賀歲片《手機》在觀眾中投下了一顆手雷,全國票房突破5000萬元,成為2003年國產電影票房第一位的影片。比下了劉德華、梁朝偉的《無間道3》。另外,《我和爸爸》《玉觀音》《地下鐵》《安娜與武林》等,因檔期擁擠,都是來去匆匆。
2004年,馮小剛為避免與《功夫》撞車,將《天下無賊》提前至12月9日上映。兩周後,周星馳的《功夫》在全國上映,均已沖破億元大關。其他賀歲片,如《一石二鳥》《喜馬拉雅星》《神鵰俠侶》《韓國攻略》自覺退至2005年1月14日以後上映。
05-06年,由於是近期的,就不寫簡介了,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點。
《無極》
《霍元甲》
《千里走單騎》
《情癲大聖》
《野蠻秘笈》
《如果·愛》
歐美作品
《斷臂山》
《金剛》
《魔力女戰士》
《納尼亞傳奇》
《斯通家族》
《新搶錢夫妻》
㈢ 祖峰導演處女作《六欲天》是關於什麼的影片
在我個人看來,《六欲天》由祖峰、黃璐領銜主演,陳明昊、張倩如、田雨、劉天池主演。故事從一樁兇殺案講起:男子李毅被殺,他的姐姐李雪(黃璐飾演)因此與調查兇殺案的警察阿斌(祖峰飾演)相識。阿斌因為女友自殺而患上抑鬱症,而李雪則有因痛失愛女而患上抑鬱症的傷心過往。兩個同樣備受病魔折磨的人同病相憐,共同尋找生活的意義。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㈣ 如何看待何冰秦海璐獲封飛天獎影帝影後這件事
我覺得用4個字來形容就是實至名歸。飛天獎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何冰和秦海璐更是在實力演員中的佼佼者,他們兩個得到影帝和影後,我覺得大家都是心服口服的。
就他們兩個人來說得這個獎,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我當時看頒獎典禮的時候,別的候選人看了他們和他們的作品,我突然間覺得,這一次把獎項給她們倆,就參獎作品而言,我覺得不太合理。
大江大河這部劇的格局也是非常的大,完全不輸給小酒館,小歡喜也是採用了當下,對於孩子教育的話題,也是比較有深遠的意義的。
在演技都很好,國民度都很高,演員都很出色的情況下,我覺得這個獎項頒給童瑤更加的合適。
雖然說提名都已經很優秀了,大家也都是在眾多厲害的演員中的佼佼者,但是我覺得,都這么努力的去想得到一個獎,去收獲這份榮譽,我們就應該結合更多的維度去評判這個獎。
何斌和秦海璐絕對值得去得這個獎,但是就作品而言,我認為這一次的獎更加適合另外兩個演員。
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可能在更多的專業角度上來說,這兩個演員更加的適合得這個獎。
㈤ 何斌和從刪主演了什麼電視劇
有兩部
西部熱土
導演:肖鋒
編劇:王兆瑞
主演:何冰、叢珊
地區:中國
語言:國語
類型:劇情
上映:2005年
集數:18集
時長:40分鍾
又名:熱土絕戀
還有一部:生命烈火
㈥ 1995-2005歷年的賀歲片
1995-2005 中國賀歲電影10年悲喜劇 ( 發表時間:2005-1-20 10:44:11 )
1995年-1997年 賀歲片的萌芽
1995年,成龍《紅番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記得超級市場一整面牆被拉開,坐在抽水馬桶上梅艷芳茫然、慌張的神情。
1996年、1997年,成龍乘勝追擊,接連上演《白金龍》與《義膽廚星》,同樣都是票房贏家。
人們在繳了8000萬元學費後,學到了一個新名詞———「賀歲片」;同時,成龍的拳腳「打」醒了困惑於低迷票房的內地電影人,由此開始關注賀歲片的獨特魅力。
1997年底-1999年初 馮小剛締造夢想
1997年底,《甲方乙方》———第一部內地電影人獨立攝制的賀歲片亮相北京,導演:馮小剛;演員:葛優、英達、劉蓓、何斌以及馮小剛本人。「好夢一日游」架起了現實與夢想間的橋梁,也為電影人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當年全國票房是3600萬元人民幣。
1998年迎來了內地賀歲片市場的「大紅火」。陳佩斯、溫兆倫主演的《好漢三條半》,馮鞏主演的《沒事偷著樂》,趙本山主演的《男婦女主任》等十餘部賀歲影片都參加了角逐。其中以《沒事偷著樂》900萬元的票房,成為這支角逐隊伍中的佼佼者。但票房冠軍仍然是「馮氏出品」。《不見不散》的全國票房超過《甲方乙方》,高達4000萬元。
一位資深電影評論人指出:「《甲方乙方》的最大貢獻不在於票房,而是它從投資開始,就是完全按照商業模式進行運作。」它有著同時期國產影片所沒有的濃郁商業化元素:觀眾喜歡的明星、簡單的故事、皆大歡喜的內容和大團圓的結局。導演們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在春節前的一段時間,是觀眾最願意走進電影院的時間。從此,中國的電影生產也有了工業化製作的印記。
1999年底-2001年初 片商隔岸觀火
1999年,賀歲片數量明顯減少。上一年不菲的學費,使得眾製片商對賀歲市場的承受力發生質疑。口碑並不叫好的《沒完沒了》安穩獲勝,全國票房3000萬元,對手只有《相約2000年》、《給你道喜了》這幾部實力懸殊的影片。有些反應平平、質量太差的影片,許多省市的電影公司怕賠錢根本就不予引進。
2000年,沾著「千禧」的光,製片商再次爭戰:張藝謀的《幸福時光》全國票房550萬元;《防守反擊》全國票房600萬元。另外還有如《考試一家親》、《大驚小怪》等。馮小剛意外缺席。但在9月中旬早早推出《一聲嘆息》,全國累計1800萬元鈉狽俊V疃嗟佳荻枷肜刺畈狗胄「脹順齪蟮哪瞧�瞻祝��詈笏�遣壞貌懷腥希�兌簧�鞠ⅰ販秩ハ嗟幣徊糠值暮廝昶狽俊?BR> 馮小剛對賀歲片的品質下過這樣的定義:「把它放在不是賀歲片的檔期仍是很有意思的一部電影,放到賀歲片檔期它就如虎添翼,這樣才行。」專家認為,有些賀歲片,主要是用逗樂取悅觀眾,學了馮小剛的「相聲電影」,卻缺乏馮小剛找「戲料」的能力,根本吊不起觀眾的胃口。馮小剛在中國電影界中的分量,正在逐漸明確起來。
2001年底-2003年初賀歲片風光不再
2001年,新千年帶來了影壇的新面貌。賀歲片不僅數量多,而且陣容強大。這一次,擋在馮小剛面前的是劉鎮偉導演,王家衛監制,梁朝偉、王菲、趙薇、張震、朱茵主演的《天下無雙》。這一超級豪華兵團還是沒有阻擋住《大腕》,3800萬元,再次獨占該年度賀歲片票房冠軍寶座。
2002年底2003年初的內地賀歲影壇很是冷清和落寞。這一年因為馮小剛准備的《天下無賊》劇本沒通過審查,只好由劉璇的《我的美麗鄉愁》來扛大樑。好在香港片《老鼠愛上貓》、《百年好合》、《皆大歡喜》給大家製造了一個愉快的賀歲片市場。
雖說有香港大牌導演和演員的加入,但內地賀歲片由「風風火火闖九州」到如今的「門前冷落鞍馬稀」,個中原因值得影視圈裡的人深思。
2003年底-2005年初賀歲片里的悲喜劇
2003年,馮氏賀歲片《手機》在觀眾中投下了一顆手雷,全國票房突破5000萬元,成為2003年國產電影票房第一位的影片。比下了劉德華、梁朝偉的《無間道3》。另外,《我和爸爸》、《玉觀音》、《地下鐵》、《安娜與武林》等,因檔期擁擠,都是來去匆匆。
2004年,馮小剛為避免與《功夫》撞車,將《天下無賊》提前至12月9日上映。兩周後,周星馳的《功夫》在全國上映,均已沖破億元大關。其他賀歲片,如《一石二鳥》、《喜馬拉雅星》、《韓國攻略》自覺退至2005年1月14日以後上映。
除了開懷大笑之外,觀眾在電影中看到了別樣悲情,這預示著賀歲片從「迎合市場」到「引導市場」的一種認知上的飛躍。馮小剛在《天下無賊》里基本刪除了「群口相聲」而增加了「人文關懷」;周星馳在《功夫》里逐漸退居二線,發揚「集體主義」;內地導演在遭遇數次「滑鐵盧」後,開始對自己作理性定位。
㈦ 電影頻道播出過的一個電影,男主角是公司很有能力的CEO,一次車禍後昏迷做夢,自己結婚生了個女兒。
《誰動了我的幸福》主演:何斌,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