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起初電影是什麼人的娛樂和消遣

起初電影是什麼人的娛樂和消遣

發布時間:2022-07-07 09:10:30

Ⅰ 電影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

電影給我們的是生活的體驗,是對人類生活的一種追溯。電影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電影是人們無聊時的消遣,一部好的電影會使人陶醉其中,發泄我們的情緒,升華情感,讓人翱翔在充滿藝術與美的空間里。

電影本來就是虛假的,所以無所謂虛假,而生活,往往縱使你有火眼金晴,也難以看透。這個世界太虛假,我守願在電影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心靈聖地。

Ⅱ 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1、用直觀形象展現生活過程。其展現的優點是:模擬,全方位,鮮活感;

同時訴諸生理與心理層面,激發「通感」,全面調動人的興奮與亢奮;最完整,最宏觀,最主觀;講究原生感,質感,親近感,亦即現場性與人間性。

2、直觀形象強似實際生活表象。由直觀性而來,但其能量獨一無二。

要在:實感,質感;無所不至,無所不能;既現實又超現實;以一個假定性的宏觀前提,實現自己迄今為止唯一的在這方面的巨大的效應。旨在紀錄式地再現生活情景,使觀眾如臨其境,感同身受。

3、以運動的方式表現運動的事物。作為效仿最佳的造型藝術,直達生活的真相與本質,揭示事物的動態性質。

含:鏡頭的運動;鏡內事物的運動;人的行為、性格、心理(事件、情節、情景)的運動。展現生活本身生動、活潑、豐富的現象形態和生命、生活、生存的人文底蘊。

4、用綜合的方式實施藝術創造與傳達。含:內容上的綜合展示;形式上的綜合手段;創作上的綜合表達;接受上的綜合美感。其效應是豐富性,無所不包。

一切其他藝術的審美優點均為所用,但不是機械拼合,而是有機融合,服從自身目標,從而成為其實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2)起初電影是什麼人的娛樂和消遣擴展閱讀: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網路——電影

Ⅲ 誰能說一下電影是什麼

電影: diàn yǐng
1. movie
2. film
一種綜合藝術,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
從有聲電影到現在 已經發展到了科技的時代 運用大量的電腦特級 製作出來的電影 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美國 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 G——所有觀眾可看片。 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 PG——一般觀眾可看。英國 U——內容正派片。 A——一般觀眾可看片。 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 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編輯本段電影起源
電影的起源
1895 年盧米埃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面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從此,由他們所啟動的活動攝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類紀實工具的發展史上展現了劃時代的意義,火車進站的鏡頭也象徵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電影究竟是誰發明的?
你若問美國電影界的人,
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迪生發明的。」
但你如果去問法國人,
他們則會說:「是盧米埃!」
那麼誰才是電影真正的發明者呢?答案:兩個人都是!
根據記載:
在一八八八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繼續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0年,他用能活動的圖片申請到專利,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四十張,這就是現代影片的鼻祖。
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棚,大有助於電影的發展。
起初,在歐洲,也有人在對這些活動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倫敦有兩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羅的人,把初步的攝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廣眾之前舉行表演。同時間,在法國有兩位名叫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的兄弟,他們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放映電影就此展開序幕。
盧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業獎勵學會上試映了一部名叫「盧米埃工廠了大門」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館」的地下大廳,正式公開上映十二部影片,並出售門票。
同年九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放映這種射映式影片時,也出售門票。如此可知,早在電影產生的同時,就已和營利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百年前人們這樣看電影
讓我們穿越時光,回到一個世紀前的中國電影院。那是些狹小的茶館、茅亭、布篷,簡易的銀幕上,影像猶如大雨落下般搖曳不定……
■電影來到中國,第一個亮相處是雅緻的徐園
電影出生不久,便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第一個落腳地是上海,在上海的第一個亮相處則是徐園。1896年8月10日到14日,《申報》連續刊登了徐園的電影廣告:「西洋影戲客串戲法,定造新樣奇巧電光焰火……陳設各種古玩,異果奇花,群芳譜曲,以助雅興。」
徐園到底是何模樣?電影在上海著胎的第一驛到底是何般景緻?在清宣統元年(1909年)出版的《圖畫日報》上,筆者找到了一段對於徐園的介紹:「徐園又名雙清別墅,為浙絲商徐棣三君之別業。初在老閘唐家弄,雖地只三畝有奇,而花木扶疏,亭台曲折……今遷新閘義袋角康腦脫路五號,布置悉乃其舊。而園址已寬至五畝有餘。園主刻為棣三先生之喆嗣貫雲凌雲二君,精書畫嫻吟詠……洋場十里中有此一園,殊足撲去俗塵三斗也。」
電影除了在收費的諸如徐園這樣的游藝場所里放映,也可以在臨時搭蓋的茅亭里找到蹤影。當時人們把這樣的夜遊之地稱為「夜花園」:「上海之有夜花園,非近歲始矣,溯自西人研究衛生,每當夏秋之交,禁止遊人在各花園夜遊後,知有利而不知有害者,乃紛紛在租界之界限附近搭蓋茅亭數座,藉供暑夜遊客憩息,並假以花園為名,除售茶酒之外,並雇灘簧影戲等一切玩意以廣招徠。」
看來,在20世紀之初的上海仲夏夜,已經有露天電影的放映活動了。那時片子的內容「無非是一艘大輪船,自煙波浩渺中開來,越開越近。看到乘客的活動,熙熙攘攘,上上下下……又有所謂滑稽片,也無非是一個闖禍者逃跑,人們和警察一起追,闖禍者在慌急中撞倒了行路人,撞翻了小販的貨攤等等。禍越闖越大,行人和小販協助追拿。終於把這闖禍者抓到,這闖禍者做出許多醜怪憐相,觀眾為之哈哈大笑,認為很是滑稽,帶著滿意的心情離場而去,讓第二場觀眾再來賞奇涉勝。」
電影還會在一種半流動的臨時撐起的布篷里上演:「放映電影設在臨時搭建的大布篷里,幾條長板凳,觀眾納幾個銅元,即為入幕之賓。那些長凳,安置在泥礫地上,高低不平,坐著很不舒適。時間長一些是吃不消的。幸而都是短片。一下便完了。」
■藏污納垢的青蓮閣,影戲喧嘩,熱鬧異常

電影放映地點還有茶樓,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四馬路的青蓮閣。因為這里是電影 http://movie.ccliao.com 大亨、西班牙人雷瑪斯租下一間房、第一次放電影的地方,一個遠近聞名的集賭場、妓院和幫會活動於一體的地方。
青蓮閣原名華總會茶樓,分為上下兩層。樓上是喝茶的地方,樓下則是各種游藝活動場所,而且不收入門費。「什麼幻燈片,西洋鏡,打彈子,珍禽異獸,高矮畸形人等,可謂五花八門,供人參觀,生意很盛。」
這繁華之處便是電影放映商雷瑪斯發家的地方,他慧眼獨具,選中了這個地段熱鬧,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茶樓作為營業地點。不過程步高在回憶錄中對青蓮閣的評價並不高尚:「青蓮閣是流氓世界,青蓮閣是人肉市場,青蓮閣是個鬼地方,青蓮閣是茶樓,是游樂場,其實是個藏污納垢之處,是個罪惡的淵藪。九教三流,地痞流氓,幫會弟兄,巡捕暗探,互通聲氣,互爭進賬。」
據說,當年雷瑪斯在這個地方放映電影自有一套經營策略:「他在青蓮閣樓下租賃了一間小房作為放映室,掛起照片,貼出廣告,又雇了幾個印度人,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在門口拿著喇叭、銅鼓大吹大擂。放映電影時,還不時地撩開放映室的門簾以招徠顧客。電影每場十五分鍾,一部機器放映,換片要停幾分鍾。每天放映好幾場,果然賺了大錢。」
編輯本段電影原理
一、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對物象滯留的時間,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像,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然而,到了本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可」。
二、攝影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意識面前,已經不可能滿足於靜止的、精美的、單幅照片了,而是幻想著有一天能夠將它們相互聯系起來,忠實地復制形象動作和自然空間的物質實現。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這位天才的攝影師將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當馬跑過的時候,照相機的快門就被打開,馬蹄、騰空的瞬間姿態便被依次地拍攝下來。為此,愛德華•幕布里奇獲得了「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及裝置」的專利權。 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這…時期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三、放映術
1888年,法國人愛米爾·雷諾發明了「光學影戲機」,人們開始可以幕布上看到幾分鍾的活動影戲,比如《可憐的比埃》。
1895 年盧米埃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面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從此,由他們所啟動的活動攝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類紀實工具的發展史上展現了劃時代的意義,火車進站的鏡頭也象徵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編輯本段電影發明
你若問美國電影界的人,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迪生發明的。」但你如果去問法國人,他們則會說:「是盧米埃!」那麼誰才是電影真正的發明者呢?答案:兩個人都是!根據記載:在1888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繼續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〇年,他用能活動的圖片申請到專利,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四十張,這就是現代影片的鼻祖。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棚,大有助於電影的發展。起初,在歐洲,也有人在對這些活動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倫敦有兩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羅的人,把初步的攝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廣眾之前舉行表演。同時間,在法國有兩位名叫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的兄弟,他們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放映電影就此展開序幕。盧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業獎勵學會上試映了一部名叫「盧米埃工廠了大門」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館」的地下大廳,正式公開上映十二部影片,並出售門票。同年九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放映這種射映式影片時,也出售門票。如此可知,早在電影產生的同時,就已和營利結下了不解之緣。先驅 (盧米埃)法國化學家,與其北路易共同發明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為電影實驗的先驅。
編輯本段電影放映形式

超大銀幕電影:採用70毫米的電影放映技術,因其銀幕巨大而稱超大。其銀幕高度為21米,寬度為30米,相當於七層樓的高度。銀幕之大而成為世界之罕見。它具有畫面穩定、清晰、色彩還原正常等特點,銀幕上景物真實而恢宏的場面,給人以美的欣賞與動的感受,隨著遠近鏡頭的推拉,將把您帶入富異國情調的美麗的大自然之中。
動感球幕電影:廳採用70毫米放映設備,半球形銀幕趲直徑達18米,觀眾觀看電影時,整個畫面布滿球體,視而不銀幕邊緣,透射型的金屬銀幕,六聲道的立體聲效果,使觀眾享受變化萬千,栩栩如生的萬千氣象。影廳內的動感平台,是集液壓、電器自動化控制、計算機動畫為一體的高科技系統工程,當您坐在平台載體上,整個載體能上下升降,左右傾斜,前後俯仰,即可摸擬航天器去邀游太空,也可摸擬潛水器,飽覽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隨著逼真的畫面和平台載體的活動,讓人不由自主的進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實和驚險刺激的特殊感覺,球幕動感電影填補了國內空白。
水幕電影:與一常規電影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高壓水泵通過特製的噴頭,將水自下而上噴出,使水霧化並形成扇面形銀幕。此銀幕與自然界的夜空連成一片,人物出入畫面,忽而騰起飛向天空,忽而又從天而降,產生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似海市蜃樓。目前,水幕電影在我國還很少見。
環幕電影:環幕電影也稱360度圓周電影,廳內呈圓形周邊是由九塊銀幕組成一個環形銀幕,由九台放映機同時放映,觀眾觀摩時,站在圓周中心位置,前瞻後矚,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畫面景象壯觀,氣勢磅礴,加上多聲道立體聲效果,一種身臨其境的強烈感覺,將呈現在您的面前。
立體電影:是利用光學原理與人眼的視差相配合產生的一種奇特的空間影像和立體效果,當您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就會感到銀幕上的一切景物和大自然一樣,存在著遠近前後不同距離,有的景物近在眼前,似乎垂手可得,當某一物體朝你快速推進,你會感到物體猛地向頭部襲來,使你大吃一驚。
p2p網路電影:隨著互聯網的發展,P2P作為一種新興的網路電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緩沖,人越多越不卡的優點成為廣大網友所喜歡的一些電影播放形勢,網路中的電影播放形式又叫在線電影,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路的海洋里,看到你所想看到的電影。
編輯本段電影的種類
經常講電影的一些最基本的類型分為明確的兩類。一般將紀錄片與故事片、真人表演的影片與動畫片、「主流電影」與實驗電影或先鋒電影區分開來。然而,這些分類並不嚴密,經常混在一起。
電影製作者和評論家們也用「類型片」來劃分電影。類行騙不易定義,但容易辨認。如西部片、歌舞片、動作片、恐怖片、喜劇片和愛情片。
部分電影類型的英語表達:
film, motion picture 影片,電影 (美作:movie) newsreel 新聞片,紀錄片 documentary (film) 記錄片,文獻片 literary film 文藝片 musicals 音樂片 comedy 喜劇片 tragedy 悲劇片 dracula/horror movie/thrille 恐怖片 swordsmen film 武俠片 detective film 偵探片 ethical film 倫理片 affectional/romance film 愛情片 erotic film 黃色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film d'avant-garde 前衛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預告片 cartoon (film) 動畫片 colour film 彩色片 (美作:color film) bbed film 配音復制的影片,譯製片 silent cinema, silent films 無聲電影 Blockbuster Film強檔片 Social Drama Film 社會問題片 Action Film 動作片 Film Noir/Neo-Noir 黑色電影與新黑色電影 Gangster Film 黑幫電影 War Film 戰爭片 Science Fiction Film 科幻片
sound motion picture, talkie 有聲電影

Ⅳ 電影是什麼

關於電影是什麼,切看看我的分享
對於多元文化異常豐富的當今社會,網路給出我們這樣的解釋:電影,也稱映畫。是一門可以同時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化,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

然而起初的時候,電影並非如此。最初是的電影其實是作為一種商業模式而存在的。人類發明電影,就其物理元素來看,電影的組成部分超級簡單,時間,空間,光影,聲動,無他。但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到3D甚至5D,各種真實,各種虛擬,電影事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人類的文明也在發展,科技文明,精神文明的飛速進步也使得電影的存在模式與這信息爆炸的時代做了一個完美的對接。

由此,又產生一個新問題。電影的意義是什麼?有人說娛樂自我,放鬆心情;有人說要在影視的虛幻中得到安慰,以此來滿足內心的夢魘;還有人回答我,要在別人的人生經歷中汲取經驗,獲取能量……但電影似乎更像一面鏡子,是我們人類歷史發展的歷程射影。無論悲喜,動作,言情,家庭,倫理,科幻,甚至綜藝,他以任何形式所表達的任何內容,我們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情感寄託,又或者說,電影,本來就是生活!

於我而言,電影或許是類似於生活中心靈雞湯類的存在,戲劇中得到快樂;悲劇中感悟人生,家庭中以身類比,科幻中憧憬未來;在各種絕望中充滿希望,為各種坎坷流淚惋惜。劇中人的經歷帶動我的情感變化,看的多了,甚至能猜出故事的下一步情節,但更多的是猝不及防的大轉折。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你又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所以做好迎接一切挑戰的准備,愈挫愈勇,迎難而上,去接受每一場暴風雨的洗禮,凝練,升華,打造一個完美的自己,那樣之後,我相信,你的故事,一定會有一個完美的大結局。

我查了有關電影的相關資料,發現早在6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位名叫蒙斯特堡的人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影戲—一場心理學研究》,他提出整個看電影的活動是一場心理活動。對此,免不了要發出一聲情感共鳴,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思想自由開放的天性,我們形形色色的價值觀也使我們對於電影的認知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理解。

電影是什麼並不重要,於你而言很清楚就夠了。但無論你怎樣理解,都無所謂,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能決定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崇尚完美,追求卓越,這或許就是我們要做的。

我們能把電影類比於生活,同樣,我們也能把生活過成電影,要麼平凡中優雅,要麼精彩的不可一世。

Ⅳ 電影是嚴肅的還是娛樂化的

當然娛樂啊,電影本來就是用來消遣的

Ⅵ 就大眾而言,影視劇只是生活消遣的一部分,你怎麼

影視劇確實是人們生活消遣的一部分,就像我現在這樣,無聊的時候才會拿起手機來看劇,一般時間基本上都是上課,學習。大家都是把影視劇當成一種娛樂方式,沒有人會把看影視劇當成作業一樣來完成吧。

Ⅶ 現代人無聊可以K歌,看電影,那古代的中國人有哪些娛樂活動

答:這個世界總是精彩的,就看你怎麼去發現。生活是看你怎麼去過的,有意思的人玩什麼都有意思,沒意思的就算給他個無與倫比的世界那他也會覺得無聊。現代人的生活有吃飯、唱歌、看電影、聚會、派對、旅遊、等等的娛樂活動,無聊了可以玩一整天的手機,社交活動永遠是那麼的多姿多彩。但古代人的娛樂活動也不比我們現代人的娛樂活動差到哪裡去。

古代沒有現在的智能物品如手機、電視、電腦等,我們會想那他們的一天都是怎麼過的呀,不得無聊死呀。其實不然,古代有學識的青年通常都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賞月、一起吟詩作賦、一起探討詩詞歌句、談自己的理想抱負、他們可以一整天都在孜孜不倦的談論這些,愛好喝酒的也可以小酌幾杯,有人會吹簫彈琴的也可以演奏幾首,這樣的生活也美滋滋的嗎,還有武功人士可以騎馬射箭、還可以一起開個比武大賽等。當然也是少不了的去青樓尋歡作樂亦或是到處的遊山玩水。

那個沒有智能物品的時代,玩的東西可多著了。而且還都是人跟人直面交流直面玩耍,不似現在在家中坐一整天玩一整天手機,時間就這么過去了。我倒是很懷念小時候去小夥伴家樓下喊一句「出來玩呀」然後小夥伴就火急火燎的出來一起玩找樂子玩的時候。

Ⅷ 成都影院復映首日票賣光,電影是大眾消遣的好方式嗎

是的,因為電影的票不是特別貴,幾乎所有人都能消費起,還有就是可以很好的消磨時間,有些電影看了還會引人深思。

Ⅸ 美國人平時最喜歡的十大消遣,和中國人有哪些

簡單說的話
美國人玩的比中國人簡單。舉例來說,美國人的party,說白了就是幾個人,買一堆啤酒和零食,放著音樂坐在一起聊天。
美國人更喜歡戶外和運動,周末會去郊外BBG,就是燒烤,或者釣魚,登山。他們喜歡玩棒球,橄欖球,籃球。有點錢的還喜歡飈車改車什麼的。
至於在家,美國人不論老幼,都喜歡玩電子游戲,諸如XBOX和PS3等,美國宅人是非常多的。他們的電視節目也是很豐富的,等級限制也細分的很明確,基本想看什麼只要說的出的都有。付費的免費的都有可以不間斷播放,具體你可以看下面的資料。

---------------------------------------------------------------------------------------------------------------------
如果你要搜集資料的話可以參考下面的:

電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娛樂方式之一。1889年它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當時新澤西州西奧林奇托馬斯。愛迪生實驗室的主任威廉。迪克遜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電影攝影機,世界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對此十分欣喜。

1894年美國開辦了第一家電影院,不過它同現代影院有天壤之別。觀眾只能排著隊,把硬幣投入小孔中;然後觀看只有短短十幾秒鍾的小影片。盡管如此,它仍然吸引了無數觀眾,大家感到這種「會動的畫片」新奇而有趣。不久,這種放映機便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小商店中。

1896年,愛迪生及其助手成功地把影片投射到銀幕上,供更多的人觀看。當時這些影片一般只放映兩分鍾,並穿插在輕歌舞劇中放映。直到20世紀初美國才出現專門放映電影的小影院。因為每人收費五美分,所以被稱作五分錢影院。無數市民便擁入這五分錢影院欣賞那短小無聲的電影。

1923年以後,有聲影片問世,開創了電影史上的新紀元。美國人空前踴躍地去看電影。製片中心好萊塢在世界電影業中一躍而居於領先地位。當時美國除了農業、鋼鐵工業和運輸業外,電影的贏利已超過了任何一項事業。

1925年,電影對廣大的美國人巳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雖然電視的出現曾經威脅到電影事業的發展,但電影已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70年代影業危機,至今仍不失為美國人喜愛的娛樂方式。現在美國約有1.1萬多個電影院以及4000多家汽車電影院。

目前美國影片的質量和製片技術比過去大有改進。許多製片人、導演和演員力圖攝制出構思新穎、富於創見、反映社會現狀的影片,但仍然充斥著大量質量低劣、黃色下流的影片。美國的影片標明「X」、「XX」、「XXX」等級別,表示其黃色的程度。雙「X」和三「X」影片是色情片。兒童不能看。美國人自己也承認,這些影片簡直是人類文明的恥辱。

美國人一向崇拜明星,對電影明星同樣崇拜得五體投地。洛杉磯好萊塢區有一家電影院的院子和院子前面的一條人行道,是用一英尺見方的水泥磚鋪砌而成。磚上大都刻著明星的姓名,有的還印有他們的手印和腳印,人稱「明星街」。好萊塢產生過許多蜚聲世界的大明星,包括費雯麗、英格麗。』褒曼、凱瑟琳。赫本、賈萊。古拍、馬龍。勃蘭杜等等。他們衣著舉止、情趣愛好常常對美國人產生很大影響。在電影《一夜情》中,影星克拉克·蓋博未穿襯衣,影迷們競相仿效,致使襯衣的銷售量一落千丈。

(二)電視

電視問世於本世紀20年代。1925年,美國開始試驗發射一些電視圖像,不僅小,而且模糊不清。1927年,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一家老資格的無線電台開始每周三次進行試驗性廣播。1939,年,全國廣播公司在紐約市試驗廣播。一年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也著手這項工作。

美國最早的電視機,熒光屏是圓形的,只有5-9英寸大,差不多要坐在電視機跟前才能看清。但它畢竟是一項重大的革命,使人們安然地坐在客廳中便能欣賞電影、戲劇,了解外界的風雲變化。從此,電視以驚人的速度沖進了美國人的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電視的發展一度陷入停頓。1947年美國家庭中約有1.4萬台電視機,1949年達到近100萬合。1935年,將近3000萬台,1960年,達6000萬台,於1951年問世的彩色電視機以及大屏幕電視機也進入美國人家庭。目前美國約有l.2l億台電視機,平均不到兩個人就有一台電視機。

電視在美國人的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的電視台認清晨到深夜不停地播放形形色色的電視節目。美國人又酷愛看電視,以至於出現了「電視餐」。電視使得美國人對於歷史、藝術、現代科學的新發現和宇宙奧秘有了新的和更深切的了解,並能起到溝通美國人民與政府之間聯系的作用。不僅如此,「芝麻街」和「電氣公司」等電視節目,還幫助整整一代美國人學會了讀書寫字。「芝麻街」是兒童教育連續節目,用發生在「芝麻銜」上的故事教3-7歲兒童數數。識字,了解家庭、衛生等各方面的知識。美國人稱這種節目為「電視保姆」,大人有事時就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專心看這個節目。

當然,美國的電視節目中也充塞著許多乏味、低劣的內容,既冗長且差勁,被稱為「電視公害」。

(三)戲劇

戲劇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娛樂。今天,美國人對戲劇十分喜愛,以致使人很難想像他們曾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對戲劇抱有成見。

有據可查的美國第一座劇院於18世紀上半葉出現在威廉斯堡。當時美洲大陸上演的主要是反映英國貴族生活的英國劇目。正在胼手胝足地進行創業的移民和清教徒們,一則出於生活所迫,一則出於宗教上的清規戒律,對這些戲劇演出產生了反感,認為它們是「魔鬼的伎倆」、「下流的、傷風敗俗的東西」。整個18世紀,許多美國人都認為看戲是沉溺於俗物,是有罪的,認為戲劇是舶來品,不是美國人自己的娛樂方式,應當加以擯棄。19世紀以後,美國才逐漸有了自己的戲劇表演家,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

目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幾乎每天都有舞台演出。既有歌舞喜劇也有嚴肅的舞台劇、現代劇以及輕松鬧劇。從百老匯的「不夜大道」到郊區的晚餐劇院無處不在獻演。

紐約市是公認的美國戲劇之都。每逢戲劇季節,紐約的劇院區百老匯都要上演幾十齣新戲。許多到紐約來的人都以能欣賞到百老匯的戲劇演出為樂事。在百老匯演出的名噪一時的舞台劇,戲票通常在幾個月前便預售一空。票價從6美元到18美元不等。有些旅館有戲票經紀人可代客買票,只加收少許手續費。每場戲劇開場前,戲院門前往往有許多人拿著錢焦急地盼著買上一張退票。

每年百老匯戲劇季節結束後,就有300多個夏季劇團開始活躍起來,他們到鄉村、市郊、海濱和避暑勝地去巡迴演出,著名演員也紛紛在鄉間劇場登台獻藝,深受人們歡迎。

近年來,美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定期換演劇目的小劇院。它們常在每年9月到次年6月間演出一系列劇目,此類演出一般票價低廉。

「晚餐劇院」也一年比一年流行。到「晚餐劇院」去可以一邊吃飯,一起欣賞舞台劇、音樂劇、喜劇或時事諷刺劇。

此外,美國的大、中、小城市中還有約200個業余劇團。每逢演出季節,它們都能吸引觀眾約1.25億人。

(四)音樂

美國人民熱愛音樂。200多年來,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音樂。

1、教堂音樂

早期艱苦的殖民生活使移民們無限顧及那些陽春白雪式的抒情歌曲和悠揚樂聲,只有教堂歌曲在嚴肅的清教徒中流行。他們把聖歌視為自己信仰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教堂和家中反復吟唱。當時的習慣做法是,教堂執事高聲念或唱一句聖詩,教徒們再齊聲唱一遍。其實許多人根本不識譜。

不過當時殖民地人民的音樂食糧並不僅僅是聖歌,在普通群眾中,到處存在著織布工、農婦、江湖藝人、獵人、伐木者和水手們的勞動號子,存在著母親的催眠曲和敘事歌謠。這些也許算不上真正的音樂,但它們是美國音樂產生的前奏曲。

19世紀以後,越來越多的宗教詩配上了曲譜。在沒有教堂的地方,人們常常舉行野營聚會,歷時四五天。在聚會上人們唱著各種宗教贊美歌,歌聲質朴,具有強烈的民間風味。在這種聚會上往往還產生一些新的福音贊歌,旋律生動活潑,詞句帶有傷感,朴實無華。

2、軍樂

軍樂在美國的音樂中佔有特殊地位。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雄壯有力的軍樂很快取代了一切纏綿悱惻的曲調,贏得了美國人的喜愛。影響力非常大,以至在後半個世紀內,演奏嘹亮軍樂的銅管樂隊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樂團之一。

19世紀80年代後。銅管樂器協奏樂被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軍樂合奏不脛而走。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已有20000多個專業和業余的銅管樂隊在城市和鄉村舉行各種定期音樂會。其中海軍樂隊享有很高的聲望,至今在美國的慶典或某些音樂活動中仍逢場必到。今天。銅管樂隊在公園里舉行星期天音樂會已成為美國的一個習俗。

3、爵士樂

爵士樂是最早出現的具有美國特色的音樂。它和以前所有的音樂不同。它是演奏者根據某種規定的和聲與節奏。對某個旋律進行變奏。但到20世紀後,連這個定義也被它自己的發展所突破。

爵士樂中最主要的一種是布魯斯音樂,它的節奏極強,產生於20世紀初。由演奏者即興彈奏,表現不同的情調;它有著長久的生命力,經各家各派之手,仍葆有原來的特色。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爵士樂最基本的特點是,演奏者本人往往就是作曲者,所以他一般不表達主題,而是利用主題來表達自己的意圖。當今美國的爵士樂影響著各種群眾音樂和專業音樂。

4、搖滾樂

搖滾樂產生於50年代末期。當時美國一些青年消沉苦悶,心灰意冷,為了發泄這種情緒,搖滾樂便應運而生。它實際上是美國青年表示叛逆的一種音樂。它是由爵土樂派生而來,曲調變化較小,歌聲粗獷,伴有節奏強烈的敲擊。音樂風格熱情奔放,毫無顧忌地發泄個人的情感,甚至達到如痴如狂的地步。

最初的搖該樂小組由青年人自發組成。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手持吉他四處流浪。表演時,他們或彈奏吉他,或持話筒,邊唱邊喊,情緒激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每逢這些長發披肩、形同嬉皮士的歌星們登台演唱,場內燈光四射,光怪陸離,崇拜者也達到狂熱的程度,被美國人形象地稱為「魔鬼的歡騰」。

搖滾樂是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表達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演唱者大多自編自唱,其主題可以是嚴肅的,表達美國青年的迷惘與孤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搖滾樂中不乏糟粕,有不少宣揚暴力、色情的內容,曾受到美國國會的禁止。

今天,搖滾樂已成為美國人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說它是一面鏡子,反映著美國人的心理狀態和感情變化。

5、古典音樂

不少美國人也是古典音樂的忠實愛好者。早在1731年,美國波士頓便舉行了首次公演的古典音樂會。1761年,美國成立了音樂協會,當時室內音樂在各殖民地都十分流行,美國著名政治家托馬斯。』傑佛遜曾拉過小提琴,本傑明。富蘭克林還親自創作過弦樂四重奏。

不過在20世紀以前,美國的古典音樂多受歐洲音樂的影響,此後美國作曲家才開始創作具有美國特色的古典音樂。他們把民間音樂、爵士樂以及美國印第安人的音樂吸收到古典式作品中去,乾脆徹底創新,建立新的音調和體系,並製作出新的樂器。

由此可見,幾乎各種音樂——民間的、宗教的、古典的音樂在美國都十分流行。美國每年花費在音樂會、歌劇、音樂歌舞劇方面的款項約達4.22億美元,此外還有8600萬美元花費在古典音樂唱片上。各廣播電台播放的音樂節目每周總共約達15000小時。

美國約有1400個交響樂團,僅洛杉磯一市就20個之多。最著名的有紐約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等。其中紐約交響樂團創立於1842年,是美國第一個交響樂團,也是世界上第三個資格最老的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古典音樂家團體」之美稱。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則以純正無瑕的樂聲和精湛完美的演奏而馳名。

每年6月到9月底是音樂季節,美國許多地方都在露天會場舉行音樂節。有交響樂團及特邀音樂家獨奏和演出室內樂、爵土樂、歌劇等節目。演出聲譽最好的有馬薩諸塞州諾克斯的唐古伍德音樂會、波士頓藝術節、伊利諾州的拉維尼亞公園音樂節、科羅拉多州阿斯彭的音樂節、紐約市的劉易索恩體育館音樂會及華盛頓郊外的沃爾夫。特拉普農場公園音樂會等。

美國許多音樂團體經常在各大學、教堂、圖書館和博物館舉辦免費音樂會。報紙和電台上往往事先公布演出時間和地點,有興趣的人便可前去欣賞。

(五)舞蹈

舞蹈是美國人喜愛的娛樂之一,今天它已不僅僅是舞台上的藝術表現形式,而置也是每個人自娛的方式。

美國對於世界舞蹈藝術作出過貢獻,這就是使舞蹈自由化。20世紀初,美國最著名的舞蹈藝術家伊薩多拉。鄧肯已打破古典舞蹈的傳統方式,把個人感受揉進舞蹈中。有力地擴大了現代舞蹈的影響。

目前美國還有許多芭蕾舞團活躍在美國各地,其中著名的有:紐約市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團、喬弗里芭蕾舞團、舊金山芭蕾舞團等。

美國的舞蹈既有反映地方特色的;也有代表現代精神的。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或許應是夏威夷的土風舞,最能代表現代精神的則非霹靂舞莫屬。

1、夏威夷土風舞

夏威夷土風舞世界聞名,既有翩翩動人的大溪地舞。也有動作粗獷的薩摩亞舞。在許多上風舞中以草裙舞最富盛名。它是一種用手勢和舞步表達思想感情或故事情節的優美舞蹈。許多舞蹈故事是傳統故事,有的也是舞蹈者在每次舞蹈時通過特珠手勢編造出來的。例如手的動作可以表現飛翔的小鳥,也可以通過手的緩慢轉動表現微風吹動的樹葉。

夏威夷人傳說,草裙舞是火山女神佩烈的同胞妹妹納卡發明的。她經常為姐姐跳草裙舞。所以納卡被尊為舞蹈之神。

夏威夷草裙舞廣為人們所喜愛;現在夏威夷已成立了許多教授草裙舞的學校,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學藝。

2、風靡美國的新舞蹈——霹靂舞

霹靂舞是目前最受美國年輕人青睞的流行舞蹈。它的主要特徵是快速旋轉。據推算,舞者的最高轉速可達每小時170公里,接近高級轎車的最高時速!

霹靂舞的動作千姿百態,變幻莫測,多達數百種。基本造型動作可分為六大類:雙手不沾地的頭倒立旋轉;單手撐地的橫身旋轉;肩背貼地用手劃地旋轉,技藝高超的可雙腿交叉盤曲,緊貼胸脯,全身蜷曲。象陀螺似地旋轉;單膝跪地。另一條腿向後伸直,內臂展開,象飛機似地旋轉;以肩背著地滾動,下身離地飛轉,雙腿不斷開合,稱為風車式旋轉。

霹靂舞令人眼花繚亂,跳舞者必須身懷絕技,不怕死傷。所以涉足者多是比較貧窮、膽大包天的年輕人。它的出現,始自60年代的紐約市南布朗克斯區。那裡是黑人聚居的地方,紐約最貧窮的角落。這里的青年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意者。霹靂舞便是他們發泄內心情感的產物,是在貧困和失望壓抑下進發出來的藝術。舞姿充滿野性,初時曾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禁止。但它為不少店鋪招來了生意,特別是由於它迷住了一大批毆鬥成性的青年,使打鬥現象大為減少,所以不可遏制地生存發展下來。

霹靂舞的真正普及是在1983年熱門電影《閃光舞》放映之後,該片中有90秒鍾的霹靂舞鏡頭。這部影片是1983年美國第六大賣座片,並榮獲1984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預告片獎。從此霹靂舞便風靡全美。

目前美國各地紛紛建立了霹靂舞俱樂部、學校和劇團。不少團體已到歐美各國演出,獲得巨大成功。霹靂舞正在跨越美國國界,走向世界,其聲勢可與當年搖擺舞、迪斯科舞相媲美。

Ⅹ 早期西方電影是一種獨立娛樂形式嗎

不能算是完全獨立吧,需要音樂配音的配合,法國夏爾·埃米爾·雷諾發明了電影,但是那是默片,只能看到圖片,不過那種電影已經足夠讓當時的人感到震撼了。後來更多的人喜歡上了電影,大家紛紛進影院看戲。更多的觀眾和受益,推動了電影技術的改革,後面的電影加入了字幕,還僱傭了交響樂團為電影配音。所以從形式上講,早起的西方電影不是一種獨立的娛樂形式……

閱讀全文

與起初電影是什麼人的娛樂和消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海異形電影好看嗎 瀏覽:888
考研拿不起放不下看什麼電影 瀏覽:902
電影免費的的軟體 瀏覽:401
如何無痕去處電影右上角 瀏覽:584
手機播放的電影如何投影電腦看 瀏覽:664
僵屍當男朋友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509
電影武林怪獸片長是多少 瀏覽:615
伴侶型機器人a16是什麼電影 瀏覽:253
三個死鬼老公叫什麼電影 瀏覽:592
有什麼電影在線看網頁版 瀏覽:668
穿越時空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345
怎麼把視頻轉為電影格式 瀏覽:200
電腦如何復制電影到手機 瀏覽:895
好看的超級恐怖的國產電影 瀏覽:525
嚴刑拷打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741
復仇者里英雄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9
有什麼好看狼人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74
郭富城撞人放進後備箱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322
越南的好看電影 瀏覽:292
美女結婚中彈復活什麼電影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