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液晶顯示器看電影沒有電視清晰是怎麼回事
RMVB
其實在網上很流行,而且相對於AVI,其動態畫面處理實際效果更好。
電視之所以比液晶顯示器清楚。
第一。他適合於遠看,所以電視的背光源亮度更高,而且對比度相對於顯示器高。
顯示器因為是近距離設計,如果亮度過高及對比度過高會很晃眼,太亮。
第二。電視的背光源色彩度要求遠高於顯示器。因為顯器主要用處來說,玩游戲要比看電影需求更大,所以響應速度與色彩方面更傾向於響應速度(響應速度與色彩是液晶產品技術兩個相互影響的技術指標),所以顯示響應速度大多達到2至4毫秒,玩CS等射擊游戲無拖尾。
而電視更強調色彩,而且視距遠,有點點拖尾你也看不清,所以大多是多少億色為主,而響應速度大多設計為4至8毫秒就行了。
所以,因為魚與熊不能兼得,因為顧客的需要,設計成不同的產品。因為電影效果液晶電視等電視產品更有優勢。
Ⅱ 為什麼同樣的片源電腦放出來的東西就是沒有液晶電視那麼好看反正看電
三個原因,1屏幕大小2遠近的距離3液晶的柔和電視顯示器(LED)銳利。
Ⅲ 液晶電視看電影效果好不好
現在液晶電視的屏體解析度是1920*1080,刷新240HZ
而且現在電視也可以直接支持流媒體播放,可以直接播放720P
1080P格式視頻!清晰度很好!
就是電視的音響達不到影院的效果,不過清晰度可以!
Ⅳ 為什麼我在電影院看電影,總感覺畫面清晰度還不如在家看液晶電視清晰度好,除了音效環境以外,什麼原因呀
是不是感覺的屏幕上面有顆粒感,要想像電影院的屏幕有多大你家的屏幕有多大,如果把你家屏幕上畫面放大到電影院那麼大,基本上看不到東西了。
Ⅳ 筆記本看電影效果明顯不如台式的液晶屏,為什麼
面板類型,亮度,對比度,色域都會決定最後效果,一般來講筆記本的屏幕為了兼顧成本與功耗,規格不可能與台式機的相比。況且你同學的飛利浦恐怕也不是什麼低端貨,比不過很正常。
也有一部分定位高端影音娛樂的本用非常好的屏幕,比如sony aw系列這種.
Y450定位就是游戲本,配置高又要保持性價比,屏幕這些當然要縮縮水了。
Ⅵ 為什麼液晶顯示器看電影效果不是太好啊
主要是分辯率的原因,你全屏播放電影的時候,液晶的解析度都是1024*768及其以上,但是電影除了HDTV,還沒有這么高分辯率的,液晶的本身原因,只有在真實分辯率的時候效果最好.所以洗過不是很好,還有液晶偏亮,你在播放的時候適當調整"覆蓋"(顯示屬性裡面).
Ⅶ 誰能更好的說明一下電影院效果於電視的效果區別
雖然有灰濛蒙的感覺,但是清晰度方面,越往後的電影應該越高。另外像中央台轉播美國新聞時,美國攝影機拍出來的畫面效果和中國的就不一樣,美國的看上去多少有點電影的畫面感,我個人覺得那種效果比較好,看著比較舒服。有次在央視6台看《指環王》,色彩還原的是很好,但看著看著就覺得裡面人一動我就發暈,而且看著像采訪時的畫面,不像電影了,我想是和色彩有關,在電影院看就沒有那種感覺,每種不同的顏色之間過渡的都很溫和,不刺眼,畫面整體顏色上有一個統一的基調。 如果在各自的領域里都處於同樣的檔次,液晶電視和液晶顯示器效果不可能一樣,電視的要好。另外從成本上也應該能看得出來。
Ⅷ 為什麼電腦上看電影不如電視上的清晰
最主要的原因是電腦顯示器的亮度及對比度與電視機相差甚遠,並不是像素的問題。還有就是電腦上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拷貝來的,再加上為了保持視頻傳輸的流暢,必定會犧牲一部分電影的質量。
Ⅸ led和lcd的區別,這幾天剛買了台led(店長說是),但是感覺畫面不如lcd液晶的鮮艷,led的太白了
你是說白色刺眼還是圖像顏色發白。
刺眼的話,可以降低對比度。顏色發白可以降低亮度。
顯示不全是解析度調整的問題,19是4:3的,21是16:9的。把電腦信號輸出調到顯示器支持的解析度和刷新率。
Ⅹ 為什麼電腦上播放DV視頻的色彩不如DV原機觸摸屏的色彩鮮艷
首先m2ts是藍光高清格式,數據流比較大,我在p4 2.8Ghz的dell台式機上播放過,出現了視頻音頻不同步的情況,所以首先要確認你的電腦必須是雙核以上的,才能播放這樣的高清格式。
其次在電腦是播放mts(錄制的數據格式是mts,用hd writer傳輸到電腦上後才是m2ts),用的軟體不同,效果也不同。我用迅雷看看播放器播放時居然出現很多移動畫面會出現很明顯的鋸齒,用暴風影音就沒有鋸齒,這跟播放軟體的運算能力和解碼器有關系。
處理完以上的問題後,再說顏色的問題,顏色跟液晶顯示器能力及設置色溫等等有關系,出現色差是很正常的,用CRT顯示器播放會有所改善。
我錄制時採用的是第三種錄制質量,感覺轉成DVD的mpg格式還可以接受,如果直接在高清電視上播放,建議使用默認的第二種質量,但是會犧牲錄制空間,看自己的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