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煉獄片頭為什麼有聖經

電影煉獄片頭為什麼有聖經

發布時間:2022-07-02 01:22:14

⑴ 煉獄的含義是什麼 謝謝

煉 獄

(一)概念說明:煉獄purgatony一詞來有拉丁文動詞purgare,有精煉之意。在教會的傳統中,煉獄是指人死後的精煉的過程,是將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凈化,是一種人經過死亡而達到圓滿的境界(天堂)過程中被凈煉的體驗。在非基督宗教中,也用了許多擬人化的說法來表達煉獄的思想,如輪回或靈魂在陰府中的情況等。
(二)聖經:聖經中並未清楚地論到煉獄,只有舊約晚期猶太宗教才採用了陰府的概念。耶穌時代則將陰府視為賞報之處,所以煉獄不但含有陰府的概念,也和生活中的倫理道德有關,此外,在陰府之後又有死人復活事件:
(1)舊約只有一處好似提到煉獄(加下12:40-45),裡面記載猶大為死者獻贖罪祭,以幫助亡者和已亡的義人平等地站在雅威面前。但並不表示此處含有狹義的煉獄之意。
(2)新約中有三處像似提到了煉獄:1)瑪12:32,干犯人子的,可能有機會被凈化而得赦免。2)瑪5:25-26,教父們認為此處有煉獄之說。3)格前3:10-15,此處上下文中都不提到煉獄,只提到末日的審判,或基督來臨時審判的庄嚴現象。這三處綜合來說,形成了教父時代煉獄思想的一種來源。
(三)煉獄觀念簡史:
(1)教父時代,因為面對神學和牧靈上所產生的問題而發揮了煉獄的思想:
1)聖經中所強調是救恩為改造人內在生活的過程;這救恩過程一方面將結束,但這結束並不一定在死亡中已完成。
2)在牧靈工作上,教會自第二世紀起就開始為亡者代禱。
3)從第三世紀時,教會在感恩禮中為亡者代禱。
4)直到第六世紀,教會准許給信友一生只有一次可以領受和好聖事並做補贖。但在和好聖事之後所犯的罪以及應做的補贖,既然此事生前無法交清,只有在死後才得到完整的答案。其實,在第四世紀時的宗徒憲章中已含有相當清楚的煉獄道理,教會向愛人的天主祈求著,希望他寬恕人有意或無意中所犯的罪。
(2)綜合而論,西方學者如奧斯定(Augustine,354-430)、戴爾都良(Q.S.F.Tertullian,約160-230)、西彼連(Cyprian,約200-258)等較為強調煉獄中懲罰的面目;至於東方學者和亞歷山大的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約140-217)、奧力振(Origen,約185-254)、金口若望(John Chrysostom,約344-407)等則多描寫煉獄的教育及治療過程的面目。
(四)教會訓導:
(1)教會訓導當局面對三種主張而發表了教會的看法:
1)東方教會否認煉獄的懲罰和補贖的意義。
教會在里昂第二屆大公會議(1274)(參200)(DS 856-858)及佛羅倫斯大公會議(1439-1445)(參209)(DS 1304)中都主張:當人願意做補贖時卻猝然而死,他的靈魂需要被凈化,其中未提大赦問題。
2)東方教會否認為亡者頒發大赦的意義。
3)宗教改革者(參273)根本否認煉獄的存在。
(2)教會在特利騰大公會議(1545-1563)面對上述兩個主張而指出人雖在領受大赦時得免永罰,但並不意味著一切「時間性的罰」(temporal punishment)已被取消。所以人在生前可得大罪及永罰的赦免,但不一定也得到「時間性的罰」之赦,即仍然有暫罰(就是「時間性的罰」)存在(DS 1820)。這種思想源於教會為已亡者的代禱觀念,特別是在感恩禮中為已亡者的代禱。因此應該注意,特利騰大公會議提到煉獄時,只提到聖經及古代的傳承,但卻不特別提出聖經的章節。然而這個理由到底是什麼?卻仍隱藏在他智慧的最深處。
(3)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後,教義部又於1979年5月17日所發布的《關於末世論的某些問題》文件中第七號說:有關被造的人,教會相信他們在得到榮福直觀之前有某一種煉獄,但這和地獄之罰本質上不同。
(五)在當代東方文化中,系統神學要發揮和當代思想有關的煉獄神學:
(1)不應讓煉獄思想過度時空化,而應強調煉獄是一個被動接受的整合過程,使整個的人被整合於其生前的基本抉擇中。
(2)因著生活的天主和復活的主的共融,使生者和亡者之間動態性的關系更加密切,為此生者為死者代禱得以幫助亡者獲得益處。
(3)暫罰來自於因著人的罪行所帶來的後果,而非天主主動的懲罰。為此,基督徒可以和相信輪回的人交談,共同尋找對人死後「尚未」完成的情況的神學說明。雖說「罰」已表示人在某一方面做了一些相反末日圓滿的事,但在解釋如何實現末日圓滿則眾說紛紜。

⑵ 高分戰爭高能電影感人至深,電影《煉獄》講了什麼事

俄羅斯電影《煉獄》由亞歷山大·涅夫佐羅夫編劇並導演,是一部戰爭題材影片。

粗糙甚至粗暴的戰爭片,但殘酷、血腥、真實的程度堪稱影史之最。追求戰爭大片視聽盛宴的不用看了,這部影片只有近身肉搏式的紀錄片式的呈現,以及,無需VR表現卻勝過VR的煉獄場景。 完爆95%以前所看的戰爭題材電影。這個片子對戰爭的描寫真實到近乎紀錄片的程度。95%的篇幅都是巷戰。沒有任何主旋律的東西,沒有任何口號,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的宣傳,只有血淋淋的還原,只有種族仇恨和宗教仇恨。 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反戰片,讓你看到可以讓人泯滅人性、喪失尊嚴的戰爭,讓你看後對戰爭望而生畏,而不是那種在戰場上可以耍帥、談笑風生間就取鬼子項上人頭的抗戰娛樂片!

⑶ 如何評價俄羅斯根據車臣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煉獄》

看了煉獄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影片中近乎實戰的鏡頭所震撼,該片的真實感可見一斑。電影的情節並不復雜。俄軍和車臣軍隊圍繞格羅茲尼的一家醫院展開爭奪,醫院幾度易手。一隊俄軍被車臣叛軍包圍,陷入困境。危急時刻,上級的救援部隊——一支特戰分隊及時趕到,並沖入醫院支援;一輛T-80坦克在接近醫院時履帶被炸斷,坦克指揮員拒絕了車臣叛軍的誘降,用炮火為被圍困的俄軍打開了勝利之門。

⑷ 俄羅斯反映車臣戰爭的電影《煉獄》

南非的也說不定,兩國家都有說英語的雇傭兵。

⑸ 煉獄神曲的故事背景

里聖經亞當紀:據傳最初的天使,擁有「小耶和華」,「契約之天使」,「天軍之王」,「萬物創造者」稱號的上帝身邊最偉大的天使「路西法」因其傲慢拒絕臣服於聖子基督,又因神先創造了天使,之後又以土塊創造人類,然而神寵愛人類甚於天使,把人類放置在高於天使的地位上。路西法和一些天使不滿能力低劣的人類較受寵愛,而群起反叛。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劇戰,路西法的叛軍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人類助從天界擊敗「路西法」導致他對人類充滿了怨恨,進而變為墮落天使。對人類展開報復,並聚集勢力意舉重回神界……

⑹ 如何評價俄羅斯根據車臣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煉獄》

《煉獄》是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這里沒有《黑鷹墜落》里"不丟下每一個人」式的宣言,只有嗆人的硝煙、無限的仇恨以及苦澀的勝利。
血水泡漲的泥土,殘缺的屍體,廢墟的城市,無一不向我們表現出戰爭的殘酷。導演在片中沒有向我們展示以往熟悉的鏡頭:大集團的沖鋒,口喊烏拉的士兵,不堪一擊的敵人。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缺乏訓練的士兵,殘酷的巷戰,血腥,慘烈,自始至終貫穿影片。沒有指揮官的運籌帷幄,沒有個人英雄主義大無謂的表現,也沒有正義對邪惡的藐視,真實表現是本片最大的特點,但片中也有戰友間的情誼不經意的流露。

⑺ 煉獄是什麼意思

煉獄是什麼?1、初期教會自主後第二世紀起就開始為亡者代禱了。「煉獄」一詞雖不是聖經的名詞,在聖經里並沒有這個詞語,但卻有這個意思。這種「沒有名詞卻有個意思」的情形就像天主是「三位一體」那樣,「三位一體」這個名詞是聖經所沒有的,但聖經卻有這個意思,直至聖經時代以後,才有些人透過反省並且用個專有名詞,來說這些在聖經里早已存在的概念。 2、聖經有幾處地方提到有關煉獄的概念,它們分別是(一)加下(即瑪加伯下)12:40-45,這段聖經指出我們可以、而且應該為亡者祈禱和獻祭,為叫他們獲得罪赦(可惜基督教不以這卷書為正典聖經,關於它和其它次經的正典性,請參閱「兩教聖經的異同」一項);(二)瑪/太12:32「出言干犯聖神的,在今世及來世,都不得赦免」,這節聖經似乎暗示有些罪在來世是可得赦免的;(三)瑪竇福音5:25-26,它提及要還清最後一文錢,才能出獄;(四)格/林前3:10-15亦暗示人死後有某種好似從火中經過一樣的「凈化」和「煉凈」的過程。 3、根據這幾段聖經,在早期教會的教父時代,即是宗徒時代之後的那個時代,已經有煉獄這個道理浮現出來。新舊約正典聖經在主後397年才訂出,但在此以前(聖經正典還未訂出以前),亞歷山大的克雷孟(Clement of Alexandria,約主後140-217)、西彼連(Cyprian,約主後200-258)、金口若望(John Chrysostom,主後344-407)、奧斯定(Augustine,主後354-430)等東西方教會的教父已經講煉獄了。在這里順帶一提教父是甚麼,他們是早期教會的教友或神職人員,亦是神學家,有些還是宗徒的弟子,他們除了生活很聖潔外,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從他們的著作,你可看到早期教會對基督信仰的理解和反省,它們為後世教會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4、綜合聖經和教父的反省,煉獄是指人死後的一個「凈煉」、「凈化」的過程,即是說如果一個人在他死的時候,還有一些小罪、或生前未做補贖、又或沒有充份悔罪的心情等等,那麼,在他死了之後,雖然他們的永遠得救經已確定,但暫時不能立即接近至聖至潔的天主,要在煉獄中煉凈之後,才能進入天國。 5、有煉獄的道理,並非說基督的救恩不完整,而是說我們自己不足而已(請參閱拙作「煉獄並非說基督的救恩不濟」),其實我們在現世生活或多或少都體會到這種煉獄的境界:天主是真善美和幸福的根源,與天主永遠在一起就是「天國(上天堂)」,而不要天主,永遠與這個美善幸福的根源分開就當然痛苦,這就是「地獄」。今日我們信了主,已經是選擇了天主/天國,但卻未曾達至圓滿--我們並非那麼完全地歸向他,與他在一起,有時基督徒都會貪戀一些不應有的福樂而犯罪遠離天主的,我們還需要不斷更新和凈化自己,煉獄就是這種過程和境界的一種表現。 6、一個信徒若生前未能百分百完全歸向天主,仍需「煉凈/凈化」(purification),那麼,他死後(雖然已選擇了天主/天國)也應未能立即完全投身於天主的懷抱中,仍需一個「煉凈/凈化」的過程,這過程就是天主教所講的「煉獄」。 7、既是「煉凈/凈化」,按理應會是有點辛苦的,我們(在世時)生病要戒口,都會覺得有點辛苦,作禁食祈禱的操練,也會挨受一點飢餓之苦,從罪和「煉凈之苦」的角度來說,煉獄可說是「(在那裡)為他的罪承受最後的刑罰」雲雲。

⑻ 煉獄的教會訓導

1.教會訓導當局面對三種主張而發表了教會的看法:
1)東方教會否認煉獄的懲罰和補贖的意義。
教會在里昂第二屆大公會議(1274)(參200)(DS 856-858)及佛羅倫斯大公會議(1439-1445)(參209)(DS 1304)中都主張:當人願意做補贖時卻猝然而死,他的靈魂需要被凈化,其中未提大赦問題。
2)東方教會否認為亡者頒發大赦的意義。
3)宗教改革者(參273)根本否認煉獄的存在。
2.教會在特利騰大公會議(1545-1563)面對上述兩個主張而指出人雖在領受大赦時得免永罰,但並不意味著一切「時間性的罰」(temporal punishment)已被取消。所以人在生前可得大罪及永罰的赦免,但不一定也得到「時間性的罰」之赦,即仍然有暫罰(就是「時間性的罰」)存在(DS 1820)。這種思想源於教會為已亡者的代禱觀念,特別是在感恩禮中為已亡者的代禱。因此應該注意,特利騰大公會議提到煉獄時,只提到聖經及古代的傳承,但卻不特別提出聖經的章節。然而這個理由到底是什麼?卻仍隱藏在他智慧的最深處。
3.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後,教義部又於1979年5月17日所發布的《關於末世論的某些問題》文件中第七號說:有關被造的人,教會相信他們在得到榮福直觀之前有某一種煉獄,但這和地獄之罰本質上不同。

閱讀全文

與電影煉獄片頭為什麼有聖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用手機剪輯電影到抖音 瀏覽:445
興國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337
民國服裝好看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58
2020年出來的好看的日本動漫電影 瀏覽:292
電影有個叫巴林是什麼電影 瀏覽:472
雲翔最近打算拍什麼電影 瀏覽:975
壁虎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457
免費看電影蠻族 瀏覽:818
免費觀看搭錯車電影 瀏覽:999
哥斯拉電影大全中文版免費觀看 瀏覽:801
比較好看的h電影 瀏覽:73
金陵十三釵電影版結局是什麼 瀏覽:116
拍攝電影如何能讓市領導喜歡 瀏覽:904
老電影片怎麼清洗 瀏覽:8
免費電電影 瀏覽:788
憤怒電影結局是什麼 瀏覽:242
世界末日2012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122
有什麼好看搞笑電影 瀏覽:518
三個香港女孩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嗎 瀏覽:196
老電影的那個片子叫什麼名稱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