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4k的電影資源看著還沒有1080的好,顏色暗淡
因為顯示器和觀影環境的限制,如果在家裡弄個投影儀放,關了燈,4K看起來比1080好多的
2. 4k 藍光電影為什麼還是這么少
4k藍光電影很少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整個產業處於起步階段,眾所周知,4K藍光也叫Ultra HD Blu-ray,就是超高清藍光。這個標準是2015年提出來的,但是直到2017年才被定義為4K元年,綜合來看還是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資源相對傳統藍光少很多。
二是入門門檻高,4K藍光的標准除了解析度要達到4K外,4K UHD 藍光還包含了其他信息,包括 HDR、10bit 色深、BT.2020 色域、亮度動態范圍等,這些標准都要高於普通藍光。所以1張UHD碟片容量達到了近100G,要完全發揮出UHD碟片的魅力不僅需要4K帶HDR功能的電視,還需要UHD的播放器。不僅僅是一張碟就能解決的問題,當然碟本身也很貴。當然很多人看4K藍光用顯示器或者其他媒介的話只是部分發揮出了電影魅力。4K藍光的核心就是HDR。
三是發行方過於單一,市面上能看到的4K藍光基本上都是好萊塢歐美的電影。很多國家的影音市場還停留在普通藍光和DVD,技術手段和高成本的限制使得這一新技術很難鋪開。
當然現在單論4K資源的話比幾年前豐富許多了,我國的視頻網站上也有一些4K的電視劇電影出現,雖然只是解析度拉到了4K,但是離4K藍光的標准還有很大差距。電影電視流媒體巨頭Netflix上面也有很多帶HDR功能的電影。但是還是略少,無法充分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強烈需求。
3. 為什麼看4K電影那麼卡
粘過來給你:
4k電影不是單靠顯卡的,視頻也是對cpu的一大挑戰,
1.
e6700+3850顯卡,卡頓嚴重,無法觀看。
2.
i3
3220+7750顯卡,有卡頓,不能連續看。
3.
i5
2500k(前端匯流排103,小超)
核心顯卡,能夠順利播放,只是cpu在90%左右,有時候到99%。
結論:想比較好的看4kx2k電影,至少是2014年intel高頻率4核的配置。另外,使用同樣解析度顯示器的話,需要用dp介面輸出視頻。
其實放4k電影沒有太大意義,完美支持4k的顯卡只是個噱頭,廠商為了吸引消費者而已
4k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還有部分數字電影是1.3k(1280×1024)的,而所謂有農村電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真正意義上的4k電影由4k攝像機拍攝,用4k放映機放映。還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由於膠片電影的解析度與4k大致相當或者會略好,故轉錄之後也能保證電影的清晰度。
目前,一般的顯示器和顯卡不能支持到這么高的解析度。
4. 為什麼老電影用4k解析度播放會有重影呢
因為以前老電影它本身就不支持事變的解析度,所以導致播放出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正常的。
5. 為什麼同是4K電影,容量差別那麼大
在網路流傳的高清片源絕大部分是H264/H265編碼壓制後的格式,而壓制後的容量控制要看視頻壓制組對於藍光/DVD片源的參數的調教能力,有的壓制組會在保證畫質的前提下壓低視頻的大小,有的壓制組能力不行可能會造成畫質失真。有的組甚至會修復原片源的問題。
一般來講:容量越大質量越好,容量小質量不見得差。4K電影50G以上的一般可以達到原盤畫質,可以放心下載。
6. 為什麼有的4k電影帶藍邊
因為電影的解析度和顯示器的解析度不一致。
解析度,又稱解析度、解像度,可以細分為顯示解析度、圖像解析度、列印解析度和掃描解析度等。
解析度決定了點陣圖圖像細節的精細程度。通常情況下,圖像的解析度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圖像就越清晰,印刷的質量也就越好。同時,它也會增加文件佔用的存儲空間。
7. 為什麼4k電影灰白的
沒開啟HDR模式。
HDR是指高動態光照渲染(High-Dynamic Range,簡稱HDR)圖像,相比普通的圖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動態范圍和圖像細節,利用每個曝光時間相對應最佳細節的LDR圖像來合成最終HDR圖像,能夠更好地反映出真實環境中的視覺效果。
8. 為什麼老電影用4k解析度播放時候偶爾出現馬賽克
老電影畫質不行
很多修復過的也才720p或者1080p
還達不到4K的畫質,所以用4K解析度來播放時會出現馬賽克
9. 為什麼電腦看4k60幀的電影,cpu溫度會跳的很大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4K60赫茲的解析度特別高,CPU熱量特別大,而每一幅畫面的認證量又是不一樣的,所以劇烈抖動。這樣就導致CPU的風扇忽停忽轉,用量忽大忽小,溫度忽高忽低。
10. 為什麼網上的4k電影資源比1080P的還小
視頻的體積主要取決於碼率和時長,假設一個視頻的碼率是16Mbps,那麼這個視頻文件一秒鍾要佔用16/8=2MB的體積,假設這個視頻有100分鍾,一共就是2×100×60=12000MB,大約11.7GB。
而壓縮方式會造成碼率的差別非常大,就會出現4K視頻碼率小於1080P的情況,從而體積也就小了。另外視頻的幀率對碼率也有直接影響,幀率比較好理解,60FPS就是每秒鍾60張圖片,30FPS就是每秒鍾30張圖片,其他條件一樣的前提下,60FPS的視頻碼率會比30FPS視頻碼率高一倍。
以藍光原盤1080P為例,單部電影在40G左右。
藍光指的是一種大容量存儲介質,單碟容量一般為50G,近年來有單碟100G的出現。(以前常用的DVD是紅光)
原盤指的是由電影的原始文件直接壓制而成的加密文件,比較接近於無損壓縮,碼率極高。
藍光原盤連起來就好理解了,指的是儲存在藍光里的電影原盤文件,早期有720P的,目前以1080P為主,據說近年來也有極少部分4K的藍光原盤,但單碟存不下,要分成幾碟。
這么大的體積,傳播中是非常不方便的,對帶寬、存儲空間等要求極高。所以市面上常見的能下載到的視頻,大多是對破解過的藍光原盤進行二次壓制(藍光原盤為了保護版權,有加密,想復制出來要先破解)。常見的壓縮方式會進行幀間壓縮,並且視頻細節會有損失,得到的結果是大大減小了視頻體積。
壓制後1080P碼率大多在6MbpsG以下,4K視頻壓制後,國內視頻網站的4K一般是10Mbps的碼率,國外的有些網站良心一些,碼率在20Mbps左右。而有些電視廠家用來宣傳自家電視時攝制的4K宣傳視頻,例如三星、索尼、海信等,碼率常在90Mbps以上,但時間很短,通常在5分鍾以內。一個90Mbps的4K視頻,5分鍾的體積就在3G以上,視頻大小是極為驚人的,當然視覺效果也是極為震撼。
回到樓主的問題,網上能弄到的4K視頻,很多其實是4K@30FPS的,相同壓縮比情況下,碼率應該只有1080P@60FPS的2倍,為1080P@30FPS的4倍。那種10Mbps的4K視頻一般是這種,高壓縮比,低幀率30FPS。而一個低壓縮比的1080P@60FPS的視頻,碼率比4K視頻大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