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風平浪靜》中,都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電影《風平浪靜》中,宋浩最後為什麼會自殺?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跟片名完全相反,後勁極大。看完根本不可能「風平浪靜」,男主角宋浩的人生的悲劇,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宋浩結局死了,是自殺的。在面對了那麼黑暗的人生之後,他已經無能為力了,他想要推倒陳規舊俗,建立屬於子一代的新秩序,用死亡拯救罪孽深重的父親,這是宋浩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只不過,宋浩沒有這個勇氣。所以他自殺了,宋浩只能當拯救自己的「人」,當不了拯救蒼生的「神」。
影片中宋浩大部分時間都是靜默不語的,因為過往和罪惡,他一直都處在隱忍和抗拒的狀態。但實際上,他的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溫暖和救贖的,所以他會一面拒絕潘曉霜的熱情表白,一面等在她的樓下,久久不肯離去。而章宇把這么一個苦大仇深,毫無生氣的執拗男主演出了禁慾系的性感,讓我們不由對他平添幾分好感,甚至會在期待他重獲新生。
2.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具體如下:
1、一開始小阿甘去入學,不懷好意的校長前腳問,佛瑞斯特先生去了哪兒,後一腳就是小甘坐在院子里,房子里傳來男女歡愛的聲音(非常刺耳,彷彿野獸),明顯是甘媽媽為了獲取小甘的入學資格和校長做了性交易。
4、最後阿甘第一次見到小小甘,珍妮告訴他這是他的親生兒子。阿甘很驚駭,第一個想問的問題竟然是:他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智商過低。
想想甘媽媽片頭多倔強努力地告訴阿甘,你不是低能,你只是特殊,想想阿甘在片中說了多少遍,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這一路,有多少人恥笑過他,當面罵過他stupid。那麼刀槍不入的阿甘,面對小小甘,竟然也驚惶害怕得生怕他和自己一樣。
5、阿甘作為一個智商比常人低很多的人,是通不過美國軍隊的徵兵要求的——士兵的智商被要求在80以上。而阿甘的智商,則遠低於平均值,在「慢」一欄內。
3. 《八佰》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細節
值得注意的細節太多了,這部電影肯定口碑爆炸,獲獎連連(特別是在台灣區域),我們來看看為啥,希望其他導演引以為戒,多多學習。
1.拍攝之前,導演曾經和「飛將軍」孫元良兒子,同時是台灣影視業大佬,導演,行!
2.孫元良將軍曾經挪用二十八萬大洋的「四行倉庫守軍軍費」,因為覺得「反正守不了太久」,同時曾性侵前來慰問的中國女學生,被人勸阻時放言「英雄與紅顏也算一段佳話」。第一個事情反映了孫長官的「戰略性目光」,後一個事情反映了孫將軍的俠骨柔腸。孫將軍,行!孫將軍的後代,他孫子,也就是台灣影視界大佬,金馬獎評委,行!
3.四行倉庫陷落僅幾個月,新四軍就攻入上海甚至在沿岸港口設關卡抽稅(注,針對日方商船),這無法說明泥腿子的戰鬥力,反而證明了離了中央軍的情況下,地方武裝無法無天貪污腐敗,之後與日軍和談的時候,泥腿子更是喪心病狂的進攻日軍補給,屢屢得手令中央軍臉上無光,次子不可留!之後皖南事變中央軍忍痛割愛清繳了這批地方武裝。說明中央軍軍紀,行!中央軍戰略轉進之後的後代,台灣人,行!
4.以上這些都沒在電影里出現。導演的剪輯技術和戰略目光,行!導演給台灣同胞和影視業大佬的贊歌,這個導演,行!
5.租界軍官提到「日軍使用的是芥子毒氣」,但是日軍只用了棉布口罩防止毒氣被吸入。但是眾所周知芥子毒氣是「接觸到皮膚導致潰爛」的接觸性毒氣。說明日軍的智商,不行。反過來掩住口鼻導致沒怎麼傷亡的中央軍的體質,行!
6.日軍的拆遷隊進攻固定掩體方式是「步兵排出龜甲盾陣防彈然後靠近了鑿坑埋炸葯包」(坦克聽了會沉默,坦殲看了會流淚,榴彈炮和擲彈筒部隊看到了甚至會想死),日軍,不行!
7.記得我說的龜甲陣拆遷隊么?在「倉庫」(劃重點)裡面的中方守軍愣是沒看到物資和沙袋,就自己綁著手榴彈跳下去自爆,但是之前中方部隊的團結感情的方法就是在倉庫外建築一堆用不到的公事,甚至一個沙袋都沒留下!(不然這個時候就可以沙袋綁手雷往下丟了)。中央軍軍紀,行!中央軍變通能力,行!
4. 電影《釜山行》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1·男主徐碩宇在途中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時,母親其實已經在轉化喪屍的過程中了。電影中許多情節都有提到當人被咬了轉換成喪屍的過程中都會記起人生中最深刻的片段,就像徐碩宇在轉換時,就回看到了女兒剛出生時的幸福場面。當時母親打過來的電話依舊在牽掛著孫女想媽媽,希望兒子和兒媳和好,斷斷續續的話看似好像沒有邏輯,但是恰好說明了母親當時其實已經在轉化了,心裡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兒子。
6.人類甚至不如喪屍團結。《釜山行》得到的最大贊譽就是對人性的深刻刻畫,尤其是在男主一行人經歷過無數危險之後好不容易到了安全車廂的門口,卻被拒之門外。但是反觀喪屍,完全就是團結一致,為了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而不懈努力著,最後甚至差一點把火車拖停了。這又怎麼不讓人心生寒意呢。
5. 電影《鐵道英雄》中,有哪些隱藏的細節
天氣:全劇只有在入黨宣誓那段,有陽光透過車窗玻璃照在人們臉上,感覺到了點溫暖。其餘都是陰霾的天氣。
結尾的大合影:我們不知道庄妍的結局,看到她和老王老洪站在一起,我們明白,庄妍也壯烈犧牲了。
此外,還有以下幾點:
1.津浦鐵路
津浦鐵路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清政府時,李鴻章等人希望中國能向西方學習,建造一條貫穿中國南北交通要道的鐵路線。這條線北至天津,南到南京浦口。
為了搞好這條鐵路線,清政府全球競標,最終德國人和英國人成功競標。他們用了四年才建好津浦鐵路。
《鐵道英雄》中出現的臨棗鐵路就是津浦鐵路的一部分。
津浦鐵路具有極強的戰略價值。日本人利用這條鐵路箱為日軍輸送大量軍備物資和軍隊。此外,棗庄地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日本控制當地煤礦,就是在為戰爭獲得豐富的能源。
2.老王的地位
老王曾為德國人工作,這段工作經歷的信息量極大。
它足以證明老王在臨城站的地位。
1897年,德國佔領山東。直到1919年,巴黎和會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
這說明老王在1919年之前就已經在臨城車站工作了。
《鐵道英雄》的時間線是1939年,換算一下,老王在臨城車站至少有二十多年的工齡。
老王能深得日本人信任,確實和他多年的工作經驗有很大關系。
3.老王認石頭當兒子
老王與石頭的告別戲,絕對是影片催淚的高光時刻。
老王身份暴露,他明白自己時日無多,日本人要對誘降,老王已經下定決心。抵死不從。
他上火車時看到石頭,讓石頭叫他「爹」,其實就是在向石頭告別。
老王無兒無女,打了一輩子光棍。他特別希望有個石頭這樣的兒子。
4.石頭的身世
上文提到,棗庄地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石頭的家人就是挖煤的工人。
不過,日本人並不會把這些打工人當人。石頭爹被埋在礦下,哥哥是挖礦的打工人,將來或許也會被埋在礦下。
因為日本人的到來,從小沒娘後來沒爹的石頭真的成為了孤兒。
老王希望石頭叫自己「爹」,就是兩個被壓迫者的抱團取暖。
5.土琵琶和方言
很多人聽過《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首歌。土琵琶是山東本地的樂器,也叫柳琴。
明星宋佳學了多年的柳琴,她在《小捨得》中還親自彈奏過柳琴。
宋佳出生在東北,祖籍卻是山東,她學柳琴,應該和她的山東人身份有關。
此外,《鐵道英雄》採用大量山東本地的方言。
老王與石頭聊天,老王用的是「拉拉呱」。相信山東人聽到後能會心一笑。
另一方面,小么哥在《鐵道英雄》扮演漢奸。他是齊魯頻道的主持人,主持一檔節目就叫《拉呱》。
6.花生和蘋果
老王喜歡在兜里揣大把花生,日本軍官高興就會給他一個蘋果。
花生與蘋果是老王與日本軍官搞好關系的道具。這一道具也是對日本侵略者面目的揭露。
山東是花生和蘋果的重要產地,日本人佔領山東,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