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馮小剛的電影<<我是你爸爸>>到底是講什麼的
編劇: 王朔 / 馮小剛
導演: 王朔
主演: 馮小剛 / 胡曉培 / 徐帆
上映年度: 1996(被禁)
語言: 北京話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又名: 冤家父子
imdb鏈接: tt0256630
劇情簡介 · · · · · ·
本片改編自王朔90年代早期的一部小說《我是你爸爸》。講述了喪妻的男人馬林生與他一手拉扯大的兒子之間日趨緊張的關系。這個在機關里混日子的小職員在對待兒子的時候,時而濫施暴力、時而搖尾乞憐,有時又滿腔熱情地和兒子稱兄道弟。但最終父子之間仍然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爸爸》是中國著名"痞子文學"作家王朔的電影處女作,也是他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部電影作品。這部影片據說對當代中國的社會關系進行了一些隱晦的譏諷,因此從來就沒有在國內公映。富有戲劇性的是 2000年的瑞士洛加諾電影節將本片評選為當年的最佳影片,票友導演王朔也許並不因此有太多的興奮感:本片的公映為此又遙遙無期了。
影評
# 第五原宿
# 第五原宿(廣州)
《冤家父子》拍攝於十年前,根據王朔小說《我是你爸爸》改編,王朔這篇小說又是根據馮小剛更早之前的一個電視劇設想而寫成的,王朔和馮小剛的合作順理成章。九十年代中期,馮小剛導演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在同類題材的電視劇中至今沒有被超越。但其時作為電影導演的馮小剛還遠遠沒有成功,幾部電影都沒有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那個時候,中國...... (1回應)
2006-05-01 20/21人推薦
《冤家父子》拍攝於十年前,根據王朔小說《我是你爸爸》改編,王朔這篇小說又是根據馮小剛更早之前的一個電視劇設想而寫成的,王朔和馮小剛的合作順理成章。九十年代中期,馮小剛導演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在同類題材的電視劇中至今沒有被超越。但其時作為電影導演的馮小剛還遠遠沒有成功,幾部電影都沒有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那個時候,中國電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被過分談論。我對馮小剛的好感和興趣來自王朔,當年一直覺得他們是「一撥」的,甚至在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中就出現了馮小剛的名字。正是以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甲方乙方》讓馮小剛開始了他的賀歲片模式,接著中國社會消費時代的來到,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脾氣也水漲船高。
馮小剛曾自稱「商業片導演」,那個時候,中國的電影還「很不商業」。他這么說,骨子裡也許是對於假模假式自命清高的中國電影標榜的難以定義的藝術性的一種嘲諷。但同時顯出當年的馮小剛和王朔所具有的相似的氣質,俗得真實,對崇高的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一切充滿調侃。而馮小剛又是不同的,他和張藝謀一樣聰明、善變,這種性格來自其出身的小市民階層。他知道普通百姓的喜好,尤其是這個高速變化中的社會里人們的心態,他的迎合恰到好處,不生硬。前些年馮小剛便與王朔漸行漸遠,這兩年又綁上了劉震雲。劉震雲有一定的幽默感,但來得很不自然,看《魯豫有約》中憋著笑洋洋得意地抻著講自己的那點事兒,怎麼能不讓人注意到他的表情而對他講出來的內容感到不耐煩呢?
《冤家父子》本來有可能成為一部出色的電影,帶有很明顯的王朔和早期馮小剛的風格。即便在技術上很粗糙(剪輯的混亂最為明顯,也許是由多次修改送檢造成的),我仍可以感到影片所傳達出的黑色幽默,並為之興奮。王朔所習慣的表達方式是文字和語言,操弄影像已超出他的能力。馮小剛也沒有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也許今日中國也並不具備相應的觀眾基礎。馮小剛在此之後的全部電影都不乏幽默的元素,但總是顯得很膚淺,而大眾對其幽默以流行語的方式接受和傳播,則更加速和擴大了這種膚淺。中國缺乏徹底的黑色幽默的精神,既沒有傳統也沒有創造,文學上莫言有一些表現,電影,我還沒看到。
這部電影中的一些情節,如馬父欲痛打兒子卻在兒子面前被鄰居毫不留情地羞辱;馬車被小流氓欺負,馬父憤而操起一塊蜂窩煤沖了出去,真到了小流氓們面前卻又氣勢洶洶目不斜視地沖了「過去」;在強壓失敗後,馬父聲稱要和兒子做哥們兒,期間出現的種種可笑、幼稚的舉動 等等,都非常精彩。王朔非常擅長表現人們內心的軟弱與想要逃避的心理,這些在電影中都有很好的發揮。尤其落實在「父親」這樣一個角色上,非常鮮活,反差極大。一個在生活中也滿口「官僚腔」的工會主席,一個所謂的類知識分子,一個喪妻後獨自撫養兒子的父親,卻處處現出了被逼迫、被強加,不堪責任的樣子,十足的卑微而虛無的小人物,一個可憐蟲。這個人物印證了我一貫的一個想法,相當多數的人,自己遠沒有成熟,人格尚不健全,並不具備做父母的能力卻糊里糊塗成為了家長,而在後代的成長中不斷地與自己的無能、愚蠢狹路相逢。多數人更善於自欺欺人,他們以父母的身份作為唯一論據不斷地自我證明,其結果是每一代人都在疑惑與壓抑中長大,不斷重復這種糊里糊塗的悲劇。馮小剛飾演的馬林生由於自身的軟弱與不負責任,幾度放棄「父親」這一身份,那句「我可當不了你這爸,我沒這能力,我不幹了,」是本片最好的總結。
在懷疑兒子撮合自己和齊懷遠是別有用心之後,馬林生迅速恢復了父親的身份,只是這個父親早已沒有(也許是從來就沒有)威嚴,有的只是外強中干虛張聲勢,相對於兒子的倔強、勇敢,更顯得委瑣、可笑。翻抽屜一場戲中,馬林生對每樣玩具的把玩和自我幻想的情節與《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面對鏡子的假想如出一轍。當然,這里有出處上的一致,這一情節在本片中甚至更精彩一些。尤其是與之銜接的是馬父偷翻鑰匙卻被兒子抓獲,繼而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父子沖突的一場戲。對比之下,更加顯出這個父親的可憐、可愛與可恥。馮小剛的演出誇張而精彩。之後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歷史老師,還是《甲方乙方》中滿口官僚腔的公司經理,都是類似的角色。可見馮小剛是不適合做演員的,恰是將此類人物表現得最淋漓盡致的《冤家父子》卻沒能有機會讓更多人記住,挺遺憾的。而徐帆,我在看了她那麼多的電影電視劇後仍然不知道她究竟適合哪一種角色,《永失我愛》、《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她不夠美,於是發嗲撒嬌就顯得肉麻;《結婚十年》、《手機》,人物的層次感很差;倒是《一聲嘆息》好一點。《冤家父子》中她的角色是一個經歷過兩次婚姻,舉止粗俗的中年女人,一如既往的誇張,新婚之夜的一場京戲,倒是拿出了一點干貨,顯示出早年所從事的行當攢下的基礎。徐帆的表演除了誇張,也沒什麼別的了。
《冤家父子》的DVD是在《天下無賊》熱映階段出現在市面上的,海報上的馮小剛與徐帆是現在的已經得福發胖的名導夫婦,別扭,卻有一種意外的幽默效果。我記得當初電影和小說同名,送審後改為《爸爸》,《冤家父子》不知道怎麼來的。根據媒體報道,這版光碟的來歷竟相當可疑,各方說法互相矛盾。無論正當、合法與否,無疑是有人要借著今日馮小剛的走紅賺上一票,而我們也才能看到這部拍攝於十年前的險些成功的電影。對觀眾來說倒是好事。
㈡ 電影<羞羞的鐵拳>艾迪生的兩個助手叫什麼
艾迪生哪裡有助手啊?就是一個跟他換了身體的馬小,和馬小的爸爸馬東,就這兩個人一直跟他在一起,不是助手。
㈢ 1985年左右,有-部武打電影,有馬小燕、他父親好像叫馬龍另一主角叫鷹三或燕三是出賣馬小燕父親的
斷喉劍
㈣ 羞羞的鐵拳裡面把馬小他爸撿回來的那兩個人是誰
羞羞的鐵拳裡面把馬小他爸撿回來的那兩個人是演員尹正和王智!
他們曾在電影《夏洛特煩惱》里扮演過主演角色!
㈤ 馬小艾迪生是什麼電影
羞羞的鐵拳
㈥ 你知道《羞羞的鐵拳》中有哪些隱藏的細節
許多觀眾都很喜歡去年開心麻花出品的喜劇電影《羞羞的鐵拳》,甚至有的人去影院兩刷、三刷,電影中很多情節笑點讓人回味,也有很多細節叫人反復琢磨,影片中他們上山學藝的那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馬東帶著馬小和艾迪生,上山找到張茱萸傳授秘籍,而這位副掌門讓他們練功的其中一項,竟然是在高速公路上,在極速穿梭的車流中插放小廣告,以達到練習躲避極快拳速的目的。
我們在平時開車經過路口或有些路段時,也會遇到往車身上插放小廣告的,這些小廣告的內容以買房子的居多,不過在高速公路上還是沒遇到過。
這種情節,想必是影片編導對於那些發放小廣告的行為一種諷刺,和對發放人員的一種安全提示,影片中的秀念師兄,就是在演示發小廣告時,被大貨車撞飛離開了我們。
在電影《羞羞的鐵拳》中,他們在高速公路上發的小廣告,也都是買房子的廣告,到後來,艾迪生和馬小已經熟練,在穿梭車流中插放小廣告的時候,口中還不忘念著廣告詞:「地鐵沿線,黃金地段,五米挑高,超大空間,豪華裝修,拎包入住,買客廳送陽台提我不打折。」
不知道有沒有觀眾注意到,他們在影片中發放的房地產小廣告的內容,竟然是周星馳電影《功夫》中,元秋扮演的「包租婆」的卡通形象代言。
(電影《功夫》元秋扮演包租婆)
首先是艾迪生接過張茱萸一摞小廣告時,突然刮過一陣風吹起艾迪生手中的小廣告,可以清楚的看到黃色底面的小廣告上「包租婆」的卡通造型。
而且這個畫面還可以看到小廣告上面有兩行字分別是「一套房」和「丈母娘」。
秀念師兄飛起飄在空中,口中叼著小廣告看著就更清楚一些,也可以看到上面的文字和剛才的兩行字連起來,分別是「有一套房」和「見丈母娘」。
經過一番查找,還真發現了這張小廣告的出處,不過是電影美術工作人員,將原版的小廣告做了一些小改動。首先,是這個「包租婆」的卡通形象,現實中確實出現在了某些房產中介和地產商的宣傳單上。
這張小廣告的黃顏色背景及設計版面基本沒有改動,只是給卡通畫和房子每平米單價換了一下(原圖是4200元/平方米,電影里的是6500元/平方米),原來那兩行廣告詞是「手裡沒有一套房,怎麼去見丈母娘」!
周星馳電影里的經典角色形象已成為了一種大眾符號,可見影響之深。其實《羞羞的鐵拳》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小細節,【細節攻】也會在以後的文章中陸續提到,今天就講到這里,還是要提醒一下,「珍愛生命,請勿在車流中發放小廣告」,千萬別學秀念師兄哦~~
㈦ 摔跤吧爸爸是哪個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原型人物事跡是什麼
《摔跤吧爸爸》原型是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馬哈維亞曾經得到過印度海內的摔跤冠軍,因糊口所迫而遺憾地放棄了摔跤。為了圓世界冠軍的空想,馬哈維亞但願能生個兒子,子承父業,事與願違,最終只生下四個千金。馬哈維亞是印度知名女子摔跤選手巴比塔和吉塔的父親,他鼓勵自己的六個女兒從事摔跤運動,並堅持在家鄉Balali Village開設訓練班,他被譽為「印度女子摔跤之父」。
大姐Geeta Phogat,1988年12月15日出生,2010年獲得英聯邦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比賽冠軍,是印度運動史上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格的女摔跤手。
二姐Babita Kumari,1989年11月20日出生,在2014年格拉斯哥英聯邦運動會上獲得55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的金牌,兩次獲得英聯邦摔跤錦標賽金牌。
三妹Ritu Phogat1994年出生,在2016新加坡英聯邦運動會48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獲得金牌。
㈧ 影片送你一朵小紅花中,馬小遠的父親是誰扮演的
馬小遠的父親是夏雨,夏雨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演員,而且扮演的這一角色也讓人覺得特別感動。
㈨ 搞笑的電影一個小女孩在全校面前念《我的爸爸》
是不是《羞羞的鐵拳》,馬麗扮演的馬小舉報他爸賭博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