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結束會有很長的職務表,這個表中各個職位是做什麼的
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往往也是影片的投資人,但資方和製片不一定是兼任的。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來代表他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執行製片(Proction manager):執行製片人參與的事務非常多,ta是一個影視項目的經理,是掌握影視劇生產的總指揮,他是作決策、直接協調與指揮的人。該職位代替製片人去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還要進行影片的發行,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並且,執行製片的事務會有一部分與其它職位重合,這需要具體到每個項目的語境下來討論,因此具體職務也不是絕對的。
導演(director):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聲音的搭配,將某個劇本呈現於影視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及思想表現給觀眾的人。
執行導演:執行導演是導演具體工作的執行人。他主要負責片場的正常運行,以及確保拍攝按照拍攝計劃執行,並製作每日的通告單(call sheet)。他要准備好所有的拍攝計劃和任務,負責分解劇本分部計劃。他要與導演共同合理利用時間,並且監督和保證其他所有工種都能按照時間計劃執行工作。他的其他工作包括負責拍攝計劃,勞務合同,保證片場安全性,並和製片主任聯合管理預算。他一般是導演組的領導,有時會替導演喊「Action」
場記( Supervisor):其主要任務是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包括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的細節和數據詳細、精確地記入場記單。
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簡稱DP):一切與畫面相關的工作都是攝影指導的職責范圍,也是除了導演外另一個可以喊cut的人。攝影指導在前期會熟讀劇本,與導演一起,勘景,參與分鏡表製作。D.P.還需要與美術溝通置景和色彩風格,與燈光師(Gaffer)溝通燈光要求,確認使用器材,確認大型設備/輔助設備的選用。
DIT(數字影像工程師):DIT數字影像工程師會協助攝影指導系統化的保證儲存信息的完整;了解並且熟悉全部工作流程,並在現場對畫面進行實時檢查、校色、對畫面影像進行素材轉碼處理,從而達到攝影指導預期的畫面結果,實現高質量的影像。在此之外,數字影像工程師還要與攝制組各個相關部門有著良好的信息互通的工作,保證拍攝素材存儲和轉移交接的安全性。
航拍攝影師:又稱飛手,但飛手通常指無人機操控人員,而廣義的航拍包括了眾多空中攝影方式,比如無人機、飛機、直升機、熱氣球、小型飛船、火箭、風箏、降落傘等。航拍攝影師需要根據導演的創作需求,藉助航拍設備,獲取地面拍攝無法捕捉到的畫面的影像,進行畫面拍攝。
錄音師:錄音師是主管一部影片的聲音構思和錄音的主要責任者。他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導演把一部影片的所有聲音錄制完好,達到聲畫最佳匹配的目的
美術師:影片造型設計的主要創作人員。國外稱作藝術指導或者美術指導等。美術師的工作,從研究劇本開始,由分析人物入手,根據劇情和劇本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資料積累,進行影片的造型設計。即以化裝、服裝、布景、道具等造型手段創造劇中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影片的空間環境──符合人物規定情境、具有時代感和地域特點、並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較多動作支點、有利於場面調度和拍攝的藝術空間。
燈光師:也叫照明師,攝影組成員,向攝影指導負責,主要工作是根據電影內容和攝影意圖,通過調整燈具照明來達成各種光線效果。
配樂師:電影配樂師是為電影譜寫音樂,通過編寫樂譜,允許其他人演奏,添加到電影里。這點將配樂師和演奏樂器的音樂家區別開來。
跟焦員:運動攝影時,由於被攝體與攝影機之間的距離不斷變化,需要隨著機器的運動不停地校正焦點,使被攝體始終保持清晰狀態,謂之跟焦點,此項工作由跟焦員操作。
跟機員:器材租賃公司委派的負責跟進、檢查、設置出租器材,監護設備安全的人員。拍攝過程中需要協助攝影師更換器材電池,為攝影師做出更合理化的操作建議。 而這是區域特色,類似於美國電影體系中移動組長的職位
花絮攝影師(BTS):顧名思義,BTS是Behind the scenes 的簡稱,即幕後故事。而花絮攝影師則是記錄一切幕後故事的人。常見的畫面是拍攝過程中NG的鏡頭,NG是NO GOOD的簡稱,通常導演喊NG,就是再來一遍的意思,此外,劇組休息,拍攝過程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趣事,都可以是花絮攝影師拍攝的重點。
道具:指電影製作中負責道具製作的人員,他主要負責製作、采購電影場景、劇情和人物相關的特定物件。道具有戲用道具、效果道具、市招道具、動物道具等等,其作用是體現場景氣氛,地區和時代特色。除了神話片、舞台戲曲等,電影道具都力求真實。
化妝師:對電影演員的形象進行化妝處理的專業人員。是電影造型藝術的創作人員之一。化妝師要根據劇本提供主題、人物、情節,對演員做人物化妝造型設計,指導製作各種化妝造型所需的零配件,對影片中的人物進行試妝和定型。化妝師要了解掌握化妝的全部知識和技術,要具備豐富歷史文化和生活知識,要善於體察和積累各種生活經驗,還要掌握一定的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的技法和技巧。
B. 動畫的STAFF中的"演出"和"美術"具體是做什麼工作的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職,是在日本動畫製作中特有的職稱。簡單說,他是輔佐導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在TV系列中,因為導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顧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當於該集的「專屬導演」,順著(總)導演的意圖,全程掌控該集的製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這個職位就比較像「助監督」(副導演),了解導演的意圖,協助處理演出工作的細節(「演出工作」就是「把劇本文字轉化為鏡頭畫面」的過程, 有點像西方電影或舞台劇所謂的「場面調度」)。他的工作相當近似於監督,一定要相當熟悉動畫語言的人來擔任,但不一定要很會畫圖 (正如導演也不一定要很會畫圖一樣 .....)所以,有人譯為"Co-director". 也有人譯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另外日文還有「出演」一詞,通常是指「演員」,只有在真人演出的電影電視等才會看到,動畫製作群里則無。
美術設定
美術設定就是一種視覺上的感受,包括色彩、明暗、透視感、線條等,這整個就構成了一部片子的「美術風格」,像「龍貓」的感覺就很溫馨、青翠、舒適,這種風格很適合用來表現親情之間的故事,而「蝙蝠俠」就是一種誇張、壓迫、強烈的感覺,用這種風格來表現正義與邪惡間的對抗非常的適合。
一般動畫里列出的美術設定應該是指做美術設定的那個人。
美術監督
「美術監督」簡稱「美監」,亦稱作「美術設計」,負責整部動畫的背景
「美術」(通常指不會動的部分)繪制的設定、風格、品質的控制。美術監督
英文是「 Art Director」,與香港的美術指導相類似,動畫世界中的「美術」,是指人物、機械等畫在塑片上的物體以外的背景,背景畫通常是以水彩或廣告畫顏料繪畫在圖紙上,美監的工作是根據故事內容,設計舞台背景,如設計主角們的家居、工作地點、平日活動的范圍等。
美監的主要工作是決定一部作品的美術的格調,與作畫起相輔相承的效果。美術設計的工作與人物設計或機械設計是同時並行的,當一部動畫開始製作時,美監便要因應監督要求為每一集動畫設計出場景,有些美監除了做基本的草圖設定外,還會繪畫「Lmafe Board」,以助繪畫背景的美術員更了解作品的格調。而亦要與色彩設計員依照分鏡表,逐漸研究整部作品的色彩,以統一整部作品的風格 。.
基本上,在塑片的原畫以外,無論是人物、機械、景物以至任何道具也是美術員負責繪畫,所以他們也要有相當高的美術底子,在還未有「機械設計」的時代,一些美術監督還要兼任機械設計的工作,如中村光毅在龍之子時代便是。
美術監督對一部分動畫很重要,因為除了原畫和動畫要作畫優美外,整部作品的背景是否配合,色彩及氣氛的控制都成了一部作品的成敗主要因素,而著名的美監是頗受重視,最為著名的有:小林七郎、中村光毅、男鹿和雄、今子英俊、東潤一、池田繁美。
C. 動漫製作中有哪些職位,分別是做什麼的
第一、腳本、監督
兩個詞經常一起出現,如「腳本/主管:XXX」,其中動畫腳本是熟悉的動畫腳本。它不僅包括記錄台詞、對話和動作,還包括人物對話和場景切換。
導演動畫經常負責重要的情節編排。所以如果你想在這個領域使用拳頭,你可以嘗試在相關領域學習。此外,動漫對這一職責的監督也需要大量的多年工作。
工作要求:(參考)
1、作家和劇本能力。
2、動漫出生時是導演,有項目經驗。
3、長期在漫畫工作
第二、企劃類
一般來說,非常了解動漫市場,也知道整個動漫的生產和控制的人可以承擔這個責任。但是,你可以去動漫當一名規劃師,而不是學習動漫-oriented市場營銷。當然,錢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容易賺。要成為一名規劃師,要麼你必須全年都站在動漫的第一線,要麼你必須是一個大的資本所有者。
工作要求:(參考)
1、錢,資金。
2、3年在動漫的工作經驗,對動漫市場有深刻的理解。
第三、美術類:角色設定、原畫、分鏡
美術職位對求職者的藝術技能要求很高。除了會見手繪,板繪,分鏡等。他們還需要用腳本准確地繪制。最初的畫師首先負責完成原畫,的繪畫,包括畫面動作的關鍵幀等,如《火影忍者》。
工作要求:(參考)
1、手繪和板繪的高水平能力
2、平面設計能力。
3、有經驗者優先。
第四、上色、編集
這一部分的責任是通過在原畫,的基礎上移動畫師,的繪畫來移動繪畫中的物體,如人或機械。一般來說,新兵從畫師,開始,對許多人來說很難想像艱苦的工作。據說許多日本人如果做不到就辭職。
工作要求:(參考)
1、有一定的繪畫能力。
2、精通與動漫相關的操作軟體。(如瑞達專業版)
3、小白,經驗可以。
第五、聲音類:聲優、動漫音樂等
動漫的配音和音樂的添加在動漫也是必不可少的。花澤香菜和澤野弘之是其中最好的。如果你在這個領域工作,你必須學習特殊的技能,比如卓越聲學:日本的專業學校有專攻卓越聲學的專業。音樂:學習動漫的編曲,BGM等。(在大學和專業學校都是如此)
工作要求:(參考)
1、音質技能(可由專業學校學習)。
2、音樂創作、編排等。
第六、其他技能
1、節目編排者
程序員涉足動漫行業並不奇怪。來自東大,日本,的50歲的嵐,教授對開發動漫-made軟體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他開發了一款「移動素描"軟體」,可以輕松製作動畫。它通過「抓取」自己的畫來製作動畫。
2、著名視頻網站的主宰
沒什麼好說的,只要是一家需要營銷的公司,如果你能成為二次元,的超高流量UPC,你也可以在動漫行業工作!
3、動漫周邊的發展
除了動漫自己製作的內容,動漫周邊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如枕頭、手辦等)也是好方法。
動漫製作全過程
1、畫漫畫背景。
動漫的前提是漫畫,首先要有個漫畫故事才能夠製作個動漫,所以前提是先畫,自己在紙上畫出來自己的漫畫故事,可以先從四格漫畫入手,慢慢熟練之後畫出來自己想要製作成動漫的背景畫稿。
2、畫漫畫人物。
動漫的人物和背景是分開的,人物要有自己的特點,每一幀都是很精細的,比如主人公是個美少女的話就要畫出來她清晰的五官還有頭發絲,還有衣服的圖案之類的,這些都需要細細的研究並且畫出來。
3、電腦上色。
畫好了動漫的背景和人物,就該給這些畫稿上色了,頭發是什麼顏色,衣服是什麼顏色的,這可不是黑白動漫了,是五彩斑斕的世界了,動漫都是會動的,有顏色的,所以要電腦修改上色一下,這也是前提條件。
4、台本製作。
台本就是在場景旁邊注釋的意思,比如說這一天是晴天然後主人公的表情是微笑還是悲傷,旁邊會有什麼建築物,會有樹木還是花朵,類似於一種備注,這個是很重要的,越詳細越好,這樣後面展開工作會容易一些。
5、人物配音。
動漫製作的場景人物都拼接出來之後,就該給人物配音了,可以找一些配音人員分工一下,或者找一個可以駕馭得了各種聲音的人來給動漫人物配音,後期製作的時候合成一下就可以了。
6、剪輯片頭片尾。
一個成功的動漫是有片頭片尾的,這個是需要有背景音樂,最好有主題曲和片尾曲就更加完美了,剪輯的都是經典的鏡頭可以吸引人們想要去觀看正片內容的,所以可以做得好看一些。
D. 電影的演職員表的中英文名稱和各自的意義
挑選角色
Adapted by 改編
Animated by/ Animation 動畫
Art Design 美術設計
Art Director 美工師
Assistant Director 助理導演
Associate Art Director 副美工
Associate Director 副導演
Associate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副攝影師
Associate Procer 助理製片人
Audio Coordinator 音響統籌人
Audio Supervisor 音響監制人
Based on X』s Y (電影)根據X(作家)的Y(小說)改編
Best Boy 劇務
Casting by… 挑選角色
Chief Director 總導演
Cinematography by 攝影
Concted by 指揮
Consultant 策劃
Co-Procer 聯合製片人
Costume Design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er 服裝設計師
Cutter 剪輯師
Digital Effect 電腦數字特效
Director 導演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總攝影
Dubbing 配音/錄音,電影譯制
Editor 編輯
Executive Procer 執行製片
Fireworks 煙火
Hairdresser 發型師
Lighting 燈光,照明
Lyrics by 作詞
Make-up 化妝
Military Advisor 軍事顧問
Mixer 調音員
Montage 剪輯(蒙太奇)
Music by 配樂
Music Composed by 作曲
Music Editor 音樂編輯
Music Supervised by 音樂監制
Orchestrated by / Orchestration 配器
Original Score 原創作曲改編
Original Story 原著
Post-Proction Supervisor 後期製片監制人
Procer 製片人
Proction Controller 製片總監
Proction Director 監制人
Proction Supervisor 製片監制
Prop Master 道具師
Property 道具
Recording Engineer 錄音工程師
Scenic Artist 美工師
Scrip Holder 場記
Set Decorator 布景
Set Designer布景設計師
Shooting Script 分鏡頭劇本
Song by 歌曲創作
Sound Design 擬音,音響效果
Sound Effect 音響工程師
Sound Engineer 特效化妝
Special Effect Make-up 特技效果攝影
Special Effect Supervisor 特技監制
Starring / Co-Starring 主演/聯合主演
Starring 演員表
Stunt 替身演員
The Crew 職員表
Visual Effect 視覺效果
Vocal by 演唱
Wardrobe 服裝
Written by / Scripted by 編劇
E. 電影演職人員表都有什麼職位
製片、製片主任、製片、策劃、編劇、導演、監制、品、製作、攝影師、攝影、男演員、場記、副導演、導演助理、執行導演、美術師、美術、錄音師、燈光師、道具師、化妝師、服裝師、煙火師、置景師、劇務主任、劇務、場務、司機、視頻技術
F. 影視動畫公司里的 美工師 具體是干什麼的啊急
簡要地講,美工師是一部影片在美術方面的總設計師。
1939年,有一部優秀影片風靡影壇,這就是由瑪格麗特·米契爾的小說《飄》改編拍攝的《亂世佳人》。此片擁有空前陣容,場面豪華,攝制精美。著名製片人塞茨尼克為之四易導演、數易編劇和剪接師,但影片的美工設計師賴爾·惠瑞卻一直不可動搖,始終受到塞茨尼克的器重。惠瑞在拍攝前精心繪制的上千張美工草圖,得到幾任導演一致首肯。最後影片榮獲了第1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彩色片攝影獎、最佳剪輯獎等,而賴爾·惠瑞也登上了領獎台摘取了該屆的最佳美術設計金像獎桂冠。他使這部影片的美術設計達到了國際水準。
有幸走上奧斯卡金像獎領獎台的,還有《櫻花戀》的美工師秦德·海華斯和興勞勃·普里斯萊,以及《愚人船》《教父續集》《上錯天堂投錯胎》等著名影片的美工師們。美工師這個行當,曾經孕育出大名鼎鼎的前蘇聯導演庫里肖夫,聲名顯赫的美國導演希區柯克,而許多影壇巨擎都對電影美術情有獨鍾,如日本導演黑澤明……
電影美工師也稱美術師、布景師,亦有稱之為影片的藝術導演、藝術總設計師、美術指導的。一般由有繪畫藝術專業水準的人擔任。在影片開拍前的案頭工作階段,他們要主持和完成場景設計、人物造型設計、陳設道具設計和鏡頭畫面設計,還要將實景搭建完成;開拍以後,他們要負責組織指導服裝、化妝、道具、置景、繪景、特技美術、字幕等等技術人員和工人,實現影片的藝術設想。
例如,有部影片要表現一個花園般的新興城市被地震破壞,在一場大火中變為廢墟。美工師當然不可能真把一座城市燒毀,他就要先在某地搭建一條長200多米的有商廈、影院、賓館、郵電大樓的街市廢墟,以此表現城市大輪廓上的震後慘狀,再來用立體景、半立體景和繪畫景做前後景來增加景物的空間層次,一個「地震實景」就出現在銀幕上了。
但有些時候,導演出於對影片真實感的追求,要求美工師搭建實景。好萊塢在拍《羅馬帝國的滅亡》時,就不惜提前兩年在西班牙建了一個佔地9.2萬平方米的廣場,其中最高的建築——朱比特神像就高達79米。這個被稱為世界影壇最宏偉的布景,是美工師和1000多名工人7個月心血和智慧的產物。
黑澤明為了拍《亂》,也搭建過一座貨真價實的城堡,建築城堡的木料有嚴格的重量要求,全部從美國運來。在實拍燒城時,城堡真被燒毀,火光直沖天際,數月方熄。
中國影片《紅樓夢》,修建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榮寧二府,香港影片《火燒圓明園》也修建了「大水法」和「遠瀛觀」,這些建築都是氣勢不凡,似可亂真,寄託著美工師的良苦用心。
美工師不僅要有建景的大手筆,還應有借景和改景的本事。眾所周知,北京電影製片廠有個「西四一條街」,是導演凌子風拍攝《駱駝祥子》時所建,包括牌樓、街道、胡同等幾個部分。李翰祥拍《垂簾聽政》需要搭建「菜市口刑場」,美工師就利用了「西四一條街」,他們改換了全部招牌、廣告,增建了一條街道的鋪面和觀斬台,民國時的街景就變成清朝同治初年的場景了。後來,貝爾托盧奇在中國拍攝《末代皇帝》,又在北影廠建了一系列仿清式建築。《戲說乾隆》電視劇在北影廠拍攝,又改景一用。這些都是美工師的拿手好戲。
在布景方面,上面講的都屬於立體的「構築式」布景,是二三十年代以來隨著攝影機、膠片和照明手段的改進才廣泛採用的。在此之前,美工師一直局限於在平面上設計景物。當年梅里愛把畫好的一張布景掛在花園的牆上,用它拍出了《貴婦人的失蹤》。
導演何群曾經是《黃土地》的美工師。他當年的《美術設計的設想》,令我們讀來很親切:
「對於翠巧、老漢、憨憨、顧青的化妝,要認真觀察,發現演員自己本身具有跟角色接近的地方……臉部盡量少使用油彩,在發型上多做文章。
「破舊的土窯,用碗底蘸墨印的紅對聯,炕桌上的土油燈發出微弱的光亮,灶內的火光,鍋里開水的蒸汽,窯內的缸缸罐罐……對這些道具一定要嚴格要求,做到細致入微。」
或許,美工師對一部影片的貢獻,正凝聚在不可忽視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吧!
G. 誰有電影演職員表大全啊,比如製片人 特效什麼的,急!
演職人員表 主演: 出演: 友情客串: 藝術顧問: 文學策劃: 編劇/導演: 副導演: 場記: 出品人: 監制: 策劃: 執行製片: 製片主任: 外聯製片: 製片助理: 攝影指導: 攝影: 攝影助理: 燈光: 燈光助理: 美術指導: 美術副指導: 道具: 道具助理: 服裝: 服裝助理: 化妝: 化妝助理: 音樂: 錄音: 現場錄音: 錄音助理: 劇務: 劇務助理: 剪輯: 剪輯助理: 會計: 媒體網路: 平面設計: 英文翻譯: 協助拍攝: 聯合攝制: 技術顧問: 視頻技術: 後期技術: 電腦特效: 特效總監: 數碼特效主任: 數碼調光: 燈光器材
H. 電影里那個「美術」指的是什麼
太多了 主要是指布景和服飾
I. 電影或動漫開頭的那些導演、主演、配音、美術、音樂之類信息的統稱是叫什麼
NCOP/ED 純干凈的片頭片尾,無演員表
全稱Non-Credit Opening/Ending
J. 電影拍攝中 美術這一項目主要是什麼工作
電影美術指導是電影整個美術部門的頭兒。通俗的說,美術部門主要有兩個工作。一是負責把劇本里文字描寫的場景搭建或改建成實景,再通過各種道具把場景陳設出來,達到拍攝要求,二是負責把劇本文字描述的人物,通過演員的服裝、化妝,造型成真實的角色形象。
美術指導的主要工作就是對電影劇本文字描述的場景、人物造型、道具等進行視覺化設計,統籌造型、道具、置景部門完成影視劇的服化道製作及場景搭建工作。美術指導服務於導演,其下屬成員包括執行美術、副美術、氣氛圖繪制師、道具設計師、陳設師、制景師、服裝設計、化妝等。
入行條件:高校和培訓機構幾乎都沒有「美術指導」這個專業,從業者要麼之前是廣告公司的美術,要麼是學平面設計、後期製作轉行,要麼是從劇組里的美術道具部門底層做起,積累足夠經驗之後晉升為美術指導。能做到美術指導的,一般都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
職業前景:美術指導是影視作品的核心崗位,重要性高,要求高,收入高。
就業形勢:這也是一個高精尖的職業,能最終做到美術指導的人並不多。比概念設計好一些的是,電視劇組和廣告團隊也需要「美術指導」,所以就業范圍要稍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