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喜劇電影的劇本基本格式是什麼 能詳細就詳細,謝謝
電影劇本分為好幾種,你想做什麼事情百就要准備什麼樣的劇本。一般不會按類型來分電影劇本,基本上劇本必須要有場景描寫(Scene)、人物度(Character)、對話(Dialogue)和動作描寫(Action),每一部電影又必須要有
文學劇本、分鏡頭劇本和記錄台本,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知的劇本都是文學劇本,那是編劇做的事情,基本上會把主題、人物、情節、背景、風格、結構等都展現出來,然後導演在這個范圍內進行創作,一般來說道,導演不會對劇本進行太多內的改動,因為劇本是一劇之本。
電影一般都是製片看到一個好的劇本,去拉投資,有錢之後找對應級別的導演、然後選容角導演選演員,籌劇組,定日程,開機,殺青,運營,上院線,大概這么一個過程。
❷ 我們的校園微電影劇本來源一般分為幾種情況
兩種/strong>
傳統類情節和非傳統類情節
傳統類的情節,往往把事件的邏輯因果關系作嚴格的線性處理:開端是沖突的設立,然後沖突被有條不紊地強化到進入高潮時才用某種方式加以解決。在非傳統類情節的微電影劇本中,有兩條或者兩條以上情節主線並駕齊驅,這些主線都由微電影作品的主題統率。
❸ 誰能提供電影劇本的全部專業術語及解釋和相關的範文呢
要十幾頁,貼不下,只能選一部分了。
影視劇本大約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文學劇本,也就是編劇提供的最初的劇本。
第二種是分鏡頭劇本,細化了的分鏡頭劇本可以成為拍攝的依據,是導演的工作台本。
第三種是實拍鏡頭記錄本,是對實地拍攝的記錄,是由場記負責完成的記錄整個拍攝過程的劇本形式,是場記的工作台本,主要為後期編輯時提供依據,其形式與分鏡頭劇本近似,內容包括鏡頭 順序、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台詞、每個鏡頭的拍攝次數、每次拍攝的時間長度及效果等等。在拍攝中,導演常常臨時改變分鏡頭劇本,所以,實拍鏡頭記錄本才同拍成的影片鏡頭相一致。
簡單地說,文學劇本是編劇構想的影視;分鏡頭劇本是用來拍攝的依據;實拍鏡頭記錄本是真實拍攝的記錄。
但是,有些劇本,處於文學劇本與分鏡頭劇本之間。
一般說來,要寫清楚場、景、時、人等要素;用「內」表示室內景,用「外」表示戶外景,用「日」表示白天,用「夜」表示晚上等。有些劇本要求在動作前加「△」,以區別於對話,哪是動作,哪是台詞,使人一目瞭然。分鏡頭劇本要將每個鏡頭編號。
如,下面就是劇本格式的樣本:
(第七集)
【 1 】時:日
景:衙門天井
人:芊、師爺、官媒婆、衙役眾
△芊的屍首用白布蓋著,停放於天井。
△官媒婆領著師爺前來驗屍。
△官媒婆遠遠地就停下來,顯然對剛才之事仍心有餘
悸。
婆:(指著屍體)師爺,這就是童芊的屍體。
△師爺露出厭惡的表情,只匆匆揭起白布看了一眼,
見芊滿臉血污,狀甚恐怖,馬上又把白布放下。
師爺:(揮揮手)來人!
△兩名衙役上前。
師爺:把她抬到亂葬崗埋了。
衙差:(領命)是!
【 2 】時:日
景:亂葬崗
人:芊、衙差數
△亂石磷殉。
△蓋著破席子的屍體停放地上。
△衙役門拿著鐵鏟,正起勁地挖掘著....
△亂風揭開了席子一角,露出芊那長長的秀發....芊
似是真正的消失在這個塵世里....
【 3 】時:日
景:衙府外
人:虎、環境人物
△市集,熙攘的人群。
△虎拿著畫像,仍在向路人問訊。
△路人好象想起想么,向虎說了幾句話,向前一指指
點點。
△但見虎臉色大變,突然甚麼也不顧人,向前發狂直
沖....畫像也丟在地下....
【 4 】時:日
景:衙門外
人:虎
△狂力的擂鼓聲。
△虎雙手猛力擊鼓,大聲喊冤。
虎:大人,冤枉啊——冤枉啊——
下面是舉例:
舉例之一
文學劇本
電影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二
文學劇本
電視劇《大旗英雄傳》
第十二集
場:1
景:黃蜂銷金窩大廳
時:夜
人:陰儀,水靈光,易冰梅,易冰菊,易冰蘭、艾天蝠、寶兒及鬼谷徒眾
△ 黃蜂銷金窩大廳正中已經擺上了三桌豐盛的酒席,陰儀與三魔女、艾天蝠、寶兒等人坐於正中大桌,其餘徒眾分坐於兩邊兩桌。
△ 幾個下人正穿梭於酒席之間,端上各種山珍海味及美酒。
△ 易冰梅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又拿起酒壺為陰儀及眾人斟酒。
易冰梅:想不到這窩蜂子的老巢里美酒好菜還真不少啊。這陳年的花雕入口溫潤香甜,想必又是江南哪位富家子弟孝敬這群蜂女的了。
△ 寶兒滿嘴水晶餚肉,一雙筷子仍雨點般不停下在各色菜餚上。
寶 兒:(咽下嘴裡的菜)師姐師姐,要不你也找個江南富豪家嫁過門去,我們這些娘家人也就天天都有這好酒喝了,哈哈(大笑)。
易冰菊:去!你這小東西沒大沒小的,仗著師父疼你,嘴裡就老是不三不四的。
易冰蘭:(邊笑邊罵)就是,大人的事情,你小孩子懂個什麼。
△ 陰儀坐在正中看著他們拌嘴慈祥地微笑著。
寶 兒:我怎麼不懂,我知道你們兩個這么凶,一定一輩子都嫁不出去!
易冰梅:好啊,小東西!再亂說話,看師姐們不教訓你!
易冰菊:來!罰你連喝三杯!
△ 艾天蝠坐在一邊微微哂笑。
艾天蝠:(對寶兒)這次就是連師父也幫不到你了。
△ 寶兒端起酒杯,為難的看著陰儀。
寶 兒:師父……
陰 儀:看你年紀小,師父就幫你喝一杯吧。
△ 陰儀端起一杯酒要喝。
易冰梅:師父果然偏心!你要代他喝也行,也得一口氣喝三杯!
陰 儀:師父年紀大了,哪象你們年輕人酒量這么好。
△ 寶兒嘻嘻哈哈地又倒了三杯酒。放到陰儀面前。
寶 兒:師父武功高強內力深厚,喝點酒算什麼,你就幫我喝了吧師父!
△ 陰儀看看這幾個徒弟,又看看面前這三杯酒。
陰 儀:你們這幾個鬼東西,原來是串通好了沖著我來的啊。
△ 易冰蘭端起一杯酒湊到陰儀面前勸酒,陰儀推不過,只好喝了一杯。
△ 易冰菊又如法炮製,勸著陰儀喝了第二杯。
△ 門口水靈光低著頭憂心沖沖地走過,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廳內眾人的嬉笑。
△ 陰儀正被眾人勸得無可奈何,見到水靈光走過,忙向她招手。
陰 儀:靈兒,快進來幫幫我。
△ 水靈光遲疑了一下,緩緩走至席間。
△ 眾人見來了新目標,都拿著酒杯來到水靈光面前勸酒。
易冰梅:妹妹你來得正好,那你就替師父她老人家喝了這杯酒吧。
△ 水靈光仍是低著頭。
水靈光:我不會喝酒。
寶 兒:(有點喝多了)不會喝?我看那鐵中棠也象是個愛喝酒的人,你跟她一起這么久,怎麼會不會喝酒?別找借口啦!
△ 水靈光心頭一緊,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 大廳里眾人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原本熱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
△ 寶兒自知語失,坐了下來,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易冰梅:都怪你這小鬼,口無遮攔的!
△ 陰儀看著水靈光的背影,嘆了一口氣。
陰 儀:問世間情為何物,竟將好好的一個姑娘變成這般模樣。
易冰梅:師父,我去勸勸她。
△ 陰儀點頭,易冰梅追著水靈光走出門去。
△ 艾天蝠端起面前酒杯一飲而盡。
△ 寶兒看了眼眾人,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場:2
景:黃蜂銷金窩廂房
時:夜
人:水靈光,易冰梅
△ 水靈光坐在床邊看著自己手中的草娃娃發呆。
水靈光:(自言自語)你現在會在什麼地方呢?
△ 門外傳來敲門聲,隨後易冰梅推門進來。
△ 水靈光忙把草娃娃藏到懷里。
易冰梅:妹妹,是我,我進來陪你坐坐。
△ 易冰梅來到水靈光身邊坐下。
△ 水靈光仍是一語不發,只是低著頭沉思。
易冰梅:妹妹妹,師父看到你這個樣子很是放心不下,特地叫我來看看你。
△ 水靈光抬起頭來,但不久又低下頭去。
水靈光:你們都對我很好,我知道……
△ 易冰梅抓住水靈光的手。
易冰梅:妹妹,你為什麼要這么折磨自己呢?你這又是何苦呢?
水靈光:(無可奈何)我……我……
易冰梅:唉,姐姐也知道你心裡放不下他,但是你也不要啊,這樣只會使自己更加痛苦。不如你先隨我們回去,師父一定會象對待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你。到時候你更有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們陪著你,不比他一個人強嗎?
△ 水靈光抬起頭來看著易兵梅的雙眼,心中充滿感激之情,但卻又實在放不下對鐵中棠的深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易冰梅:好了,姐姐先不打擾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 易冰梅推門出去了。
△ 水靈光又拿出懷里的草娃娃來看著沉思。
舉例之三
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四
文學劇本(略
舉例之五
分鏡頭劇本
電影《夢想與少年》
分鏡頭劇本《夢想與少年》
一. 夜 內. 學生宿舍
1.[近景,俯拍]米粒寫完最後一個字,把筆放下.
2.[近景,側拍]米粒嘴裡咬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整理稿子.
3.[全景,正拍]興奮地爬下床,伸了一個懶腰.拿著厚厚的稿子,悄悄走到對面秧子的床邊,蹲下來.
4.[中景,側拍]米粒掀開秧子的被子捅他的胳肢窩,"秧子,秧子."秧子迷迷糊糊的轉過身來,米粒用手電筒照秧子的眼睛.
5.[中景,側拍]秧子擋住照在眼睛上的手電筒光,不耐煩地嘟囔:"你做啥子嘛!"(注:四川話)
6.[中景,側拍]"完了!"米粒的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顫抖.
"什麼完了?"
"我的小說,<<夢想與少年>>."
7.[中景,側拍]"噢,你寫完了,我明天再看吧."話沒有落句,秧子便轉過身去,用被子蒙住腦袋呼呼地睡了.
8.[全景,正拍,]米粒有點失望,站起來掂了掂稿子,爬回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索性爬又下來,走了出去.
二. 夜 外. 宿舍區
9.[全景,正拍]米粒從宿舍大門出來.四周靜悄悄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水般的月光撒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三. 夜 外. 操場
10.[全景,移拍]米粒爬上乒乓球台,揚起頭,舒展雙臂,大聲喊道:"月亮,我要擁抱你!"
"哪個?在嚎啥子?"後面一道耀眼的白光刺過來.(注:四川話)
米粒嚇的趕緊跳下來,拔腿就跑.
"站住!幾班的?"值勤老師追趕米粒.(注:四川話)
畫面淡出...... 片名淡入......
四. 日 外 .學校
11.[大全]學生陸陸續續走進學校和教學樓.
五. 日 內. 樓道
12.[全景]上課鈴響,三三兩兩的學生急匆匆走進教室.
六. 日 內. 辦公室
13.[中景,側拍]米粒耷拉著頭坐著,老師甲在批改作業,抬頭鄙夷地看米粒一眼.
14.[近景,正拍]米粒抬起頭看老師甲.
15.[近景,正拍]老師甲撇一下嘴,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
16.[近景,正拍]米粒回過頭來.
(米粒的畫外音)"我被通知到教導處等待挨訓是我們班正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英語學的不怎麼好,也可以說非常不好."
七. 日 內. 教室
17.[全景]英語老師領著大家念英語單詞.
18.[中景,正拍]米粒生硬地念著單詞,單詞從他嘴裡出來,變的很別扭.遇到不會念的便跳過去.
劉小琴:"你用諧音先把單詞標記下來,就容易讀了."
米粒:"諧音?"
19.[近景,側拍]劉小琴在紙上寫了一個單詞:China.然後在下面註上:茄樂.
20.[中景,正拍]米粒:"啊,這個辦法好,我怎麼沒想到."
英語老師:"米粒."
(米粒的畫外音)"下雨偏逢屋漏,老師居然讓我來讀這個剛學的單詞."
21.[中景,正拍]米粒不知所措地慢慢站起來.
22.[近景,正拍]英語老師:"這個單詞我剛剛領你們讀了."
23.[中景,正拍]米粒的胳膊被劉小琴輕輕拽了一下,米粒低頭看她
24.[特寫]劉小琴在本子上寫了"十劉頓次"四個字.
25.[近景,正拍]米粒抬頭,大聲回答:"十劉頓次".
26.[近景,正拍]英語老師:"坐下吧."
(米粒的畫外音)"我們的英語老師叫張芳國,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她肯叫我,是因為她是新來的,不知道我的底細."
27.[近景,俯,側拍]米粒寫日記.
28.[全景]校園里從人群中穿過的女人.
(米粒的畫外音)"沒見到她之前,我曾在日記本里寫下對她的幻想,比如她可能長的很高,亭亭玉立的那一種,臉紅彤彤的,抿嘴一笑,就像是一支冰清玉潔的荷花."
29.[中景]張老師從門外走上講台.
(米粒的畫外音)"然而她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荷花,而是一隻白皮的倭瓜."
30.[全景]劉小琴帶頭鼓掌,大家也跟著鼓起掌來.
31.[中景,正拍]張老師微笑著點點頭:"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叫張芳國,是你們的新班主任.我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張芳過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母,Rose."以後同學們可以叫我Rose."
32.[全景,正拍]吳遼撓著頭站起來道:"張老師,我們以後可以叫你\'肉絲\'嗎?"
33.[近景,正拍]"可以."張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34.[全景,正拍]秧子:"你這個肉絲,跟我們吃的那個肉絲,意思一樣嗎?"
秧子這句話把全班同學都逗樂了.
35.[近景,正拍]張老師氣的臉色鐵青.
36.[近景,正拍]米粒樂的趴在桌子上:"肉絲?嘻嘻...玫瑰肉絲?哈哈..."
八. 日 內. 辦公室
37.[近景,正拍]"還笑呢!"老師甲白了米粒一眼,把鋼筆往墨水瓶里使勁捅了捅,在作業本上嘩嘩地打著差號.
38.[近景,側拍]米粒直了直身子.
曹老師從窗外走過.
米粒看著窗外.
(米粒的畫外音)"不知道今天誰來教育我,張老師在上英語課,她可能開不了.啊,曹老師,是她!"
九 .傍 晚. 操場
39.[全景,側拍]米粒坐在草坪上.
"米粒,米粒"曹老師向他走來.
40.[中景,正拍]曹老師走到米粒身邊坐了下來,拿出一本作文本,問米粒:"這是你的作文本?"
"是的."
"寫的很好,回去上晚自習吧."
舉例之六
分鏡頭劇本《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鏡號1,鏡號2
鏡號 景別 攝法 內容 音樂 音響
1
2 特
全
中 下搖
拉
切 �6�1 內景 張大民的家
張大媽在外屋擦冰箱,擦鍾表,撩亡夫的相框。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在廚房炒菜的張大雨和切菜的張大雪,還可以看到在屋裡埋頭溫習功課的張大國。屋子狹窄,陳設簡陋,卻非常整潔。炒菜的聲音很響。
張大雨(大聲):媽!幾點了?
母親:還差半個鍾頭……來得及。
張大雨(沖張大雪):你愣著干嗎?還不快宰了它! 音樂起 炒菜聲
你對影視劇本感興趣,周三下午時間很緊,沒有來得及給你回答。以上這些內容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所舉例子都是別人寫的,只是拿來看一看格式。了解一些劇本的常識還是很有趣的,是吧!
祝你開心
2008年11月6日
附:
電視語言的詞彙
影視劇的語言功能是通過鏡頭來實現的,鏡頭是最基本的語言單位,相當於語言中的詞彙。鏡頭的概念是從電影中來的,但電影鏡頭和電視鏡頭實際上是有所區別 的。按照電影學的解釋,鏡頭是指電影攝影機在一次開機到停機之間所拍攝的、連續的、留有影像畫面的膠片片斷,或者說是從一次開機到停機所拍攝下來的連續的 畫面。但是由於電視使用的是攝像機而不是攝影機,所用的材料是錄影磁帶而不是膠片,電影膠片必須經過沖洗才能看到影像,而電視在拍攝的同時就能播出影像, 而且磁帶的成本比膠片要低無數倍,所以在拍攝電視的時候,可以採用多機位現場切換的方式,每一架攝像機都是從頭至尾地拍攝,那麼這種情況下,如果運用電影 的鏡頭概念,就只有一個或幾個鏡頭了。此外,拍攝時一個鏡頭與觀眾在屏幕上看到的鏡頭也不一樣,譬如在拍攝兩個人對話時,很多導演都習慣於先用全景把整個 對話過程拍攝下來,然後分別用近景或特寫穿插其中,這樣實際上一次拍攝下來的鏡頭被分割成幾個鏡頭來使用了。所以我們認為,在電視里,鏡頭應該以播出時每 一次切換來劃分,而不是指一次拍攝的畫面。
畫面和聲音是鏡頭中兩個最基本的元素。
鏡頭畫面的品質和效果決定於幾個因素:①畫幅一個鏡頭往往包含一個或數個不同的畫面,每個畫面又由許多相同或不同的畫格組成。鏡頭的畫幅為橫式長方形。 早期電影最通行的縱橫比為寬4高3,後來被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採納為學院標准縱橫比。這種1:1.33的學院標准至今仍是8毫米和35毫米膠片的縱橫 比,以後也成為電視屏幕的標准縱橫比,後來又出現高清晰度電視的縱橫比為16:9。個別鏡頭採用遮擋等特殊方法拍攝,可以獲得圓、三角、豎式及多畫面等特 殊畫幅。畫幅是鏡頭畫面構圖的前提,電視中一切內容都在它裡面表現出來。②景別是指攝像機在距被對象的不同距離或用不變焦鏡頭攝成的不同范圍的畫面。可以 分為
遠景——表現遠距離的人物及廣闊范圍的空間環境
近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
全景——表現人物全身及周圍環境
中景——表現人物膝蓋以上的部分
特寫——表現人物、物體或環境的細部
電視攝影中還沿用其他一些景別的名稱,如「大遠景」、「大全」、「小全」、「人全」、「中全」、「半身」、「中近」、「近特」、「大特寫」等等,是以上五類的細分。
鏡頭分為不同的景別,是為了按照電視藝術的特殊表現方式,根據表現對象的大小遠近、內容的主次輕重而給予恰當的表現,以達到正確地敘述和藝術地表現之作用。各類景別相互依賴,不可分割。同時又自身具有不同的功能。
③角度鏡頭的角度是指拍攝時攝影機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角度。一般可以分為平、仰、俯以及正、側、反幾種。角度是鏡頭畫面構圖的重要因素,有著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④運動攝像機運動的方式有:
搖——中心位置不變,向縱橫各方向搖攝;
推、拉——利用移動車或者攝像師走動向攝影對象推進或拉遠地拍攝;
伸、縮——利用變焦距鏡頭的調整、攝取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的畫面。拍攝的結果在透視方面與推、拉鏡頭不同;
移——不固定跟隨某一對象,縱橫移動拍攝;
跟——跟隨一個或數個運動對象拍攝;
升、降——在升學降機上,在升高或降低的運動中拍攝。
⑤鏡頭的長度在電視中,鏡頭的長度是以每個鏡頭畫面延續的時間來計算的。45分鍾的影視劇鏡頭數在200到400之間。(一般一個半小時的有聲電影,有400——800個鏡頭,無聲電影和紀錄片會多一些。
聲音是電視鏡頭的有機組成部分,與畫面上的運動的造型組成音畫結合的視聽形象。影視劇中的聲音主要指劇中人物語言和音樂音響。
劇中人物語言主要分為對話、內心獨白和旁白。
在影視劇中,對話是塑造人物、推動情節發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劇本里,對話佔有99%以上的分量,所以對人物語言的把握程度往往是衡量劇作家藝術功力的重要標准。
內心獨白和旁白都是通過「畫外音」的方式出現的。獨白往往以第一流人稱方式出現,是劇中人在劇中情景下的內心活動,抒發個人情感、表達內心世界;旁白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對劇情和人物作評價。
音樂和音響在編劇時容易忽略,但從其對於影視劇的作用來講,應該加以注意。
字幕功能;A、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B、說明時空的變換C、顯示看不到的內容如讀信。
在視聽語言中,聲音和文字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畫面則是最基本的元素。
聲音與畫面的關系主要有三種:
1、聲畫同步:聲音與畫面的協調一致。這是最原始最常見的一種。
2、聲畫對位:聲音和畫面形象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結構方式,聲音和畫面形象分別表達不同的內容,各自獨立發展,但又產生對比、比喻、象徵等等審美效果。
3、聲畫分立:畫面中聲音和形象不相吻合、不同步、互相離異的蒙太奇技巧。聲畫分立意味著聲音和畫面擺脫了相互間的制約,而具備了相對的獨立性。可以有 效地發揮聲音的主觀化作用,還能藉此銜接畫面、轉換時空。它可以用一種持續進行的聲音為紐帶,把一系列表現不同場景、不同內容的畫面組接起來,構成自成首 尾的蒙太奇段落。聲畫分立的同時加強了聲畫的內在聯系,使之更有感染力。
視聽語言的語法
如同在電影中一樣,電視中也有個很重要的概念——蒙太奇。就是剪輯和組合,就是鏡頭的組接。就像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所認為的那樣:A鏡頭加B鏡頭,不是A 和B兩個鏡頭的簡單綜合,而會成為C鏡頭的嶄新內容和概念。巴拉茲在《電影美學》中也說:「上下鏡頭一經連接,原來潛在於各個鏡頭里的異常豐富的含義便像 電火花似的發射出來。」(房子內兩個人)蒙太奇是編劇和導演個人意念的傳達媒介。
A、鏡頭的組接其功能主要有
1、選擇與取捨。通過景別、角度及組接,可以選擇、突出表現對象中主要、本質的部分,捨去多餘、繁瑣的內容。
2、集中與概括。賦予各鏡頭單獨存在時不具有的含意。
3、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按照組接的順序與邏輯逐鏡頭逐畫面地了解內容。
4、創造影視劇的時間和空間。
5、形成不同的藝術節奏。如短鏡頭的組合,能造成緊張迫切的節奏,長鏡頭的銜接,給人平穩、緩和的感覺。
鏡頭的組接一方面是劇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導演對劇情及影視劇風格的理解和把握。編劇雖然不一定要對鏡頭有太多的了解,但必須有一種鏡頭感。
B、場景轉換場景主要由時間和地點的統一性來決定。在影視劇中,場景是人物活動的空間,隨著故事的發展,場景也不斷地發生變換。一般的說,一集影視劇包 含15——30次場景轉換(在一總電影中有八九十個場景)。場景轉換的多少和快慢,直接影響影視劇的節奏。與鏡頭的組接一樣,場景轉換的快慢取決於劇情的 需要,及導演對劇情及影視劇風格的理解和把握。
視聽語言的特性
視聽語言其實是由運動著的畫面構成的,表現運動正是畫面語言最主要的特色,也使它具有在現實時空中表現現實的可能性。劇作家在寫作時要有明確的時空概念,在組織戲劇沖突時,也要考慮場景方面的因素。
就畫面含意來講,畫面本身有一種模稜兩可性,可以有不同種釋義,釋義要以蒙太奇為基礎。如一盆湯面的畫面、一具女屍的畫面和一個微笑的畫面通過蒙太奇同演員尤茲今冷漠的面部鏡頭相接後,似乎就表現為貪婪、痛苦與溫柔,這就是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果」。
影視劇時空假定性。畫面永遠在真實的時空之中流動。在一個主要場景中穿插另外一個場景可以給人時間仍在流逝的感覺,跨度比較大的時候,可以通過畫面的更替、主人公面貌的變化來實現。
視聽語言的功能
1、紀實功能「完整的寫實主義的神話,這是再現世界原貌的神話。」——巴贊《「完整電影」的神話
2、表意功能其表意功能是通過聲音和畫面來實現的。
3、審美功能好的編劇不僅要會編故事,同時也要對鏡頭語言有深刻的理解。
❹ 什麼是劇本
什麼是劇本?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在英文中戲劇文學稱為drama,而一部劇本則稱為是play。
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舞台上搬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歷代文人中,也有人創作過不適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劇本。這類的戲劇文本則稱為案頭戲(也叫書齋劇)。比較著名的如王爾德的《莎樂美》等。而好的劇本,能夠具備適合閱讀,也可能創造傑出舞台表演的雙重價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劇本原著,還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適度的修改,以符合實際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會修改出一份不同於原著,有著詳細注記、標出在劇本中某個段落應該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劇本,這樣的劇本叫做「提詞簿」或「演出本」、「台本」(promptbook)。此外,劇本是完整的演出腳本,有另外一種簡單的舞台演出腳本只有簡短的劇情大綱,實際的對白與演出,多靠演員在場上臨場發揮,而這一種腳本則稱為是「幕表」。
劇本的創作者--劇本的創作者叫做編劇,或尊稱為劇作家。
最早的劇作家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時期,當時的劇作家多是以喜劇寫作為主。在英文中劇作家playwright有時會playwriter。
中國最早的劇作家因資料很少,已不可考,可知的是自隋代開始有管理百戲的制度,而最早的劇本為南宋時期的《張協狀元》。這出劇本作者有一說為南宋溫州的九山書會。
劇本的內容---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或唱詞)和舞台提示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說話的語氣、說話時的動作,或人物上下場、指出場景或其它效果變換等。
劇本的結構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中國的元雜劇以「折」為單位,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復雜的「出」。
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如「佳構劇」。
劇本的分類--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 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等/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 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電影劇本:首先,它不是小說,當然它也絕對不是戲劇。在小說中,所有的行為動作都發生在人物的頭腦中——在戲劇性行為動作的「頭腦幻景」之中。在戲劇(舞台劇)中,行為動作和故事線則發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觀眾是第四面牆,偷聽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語言來交談他們的希望、夢幻、過去和將來的計劃,討論他們的需求、慾望、恐懼和矛盾等。這樣,戲劇中的行為動作產生於戲劇的對白語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頭講述出來的文字。電影則不同。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它把一個基本的故事線戲劇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圖像、畫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膠片;一個鍾在滴滴答答地走動、一個窗子正在打開、一個人在看、兩個傢伙在笑、一輛汽車在彎道上拐彎、一個電話鈴在響等等。一個電影劇本就是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還包括語言和描述,而這些內容都發生在它的戲劇性結構之中。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它象名詞(noun)——指的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
所有的電影劇本都貫徹執行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個視覺媒介,它是把一條基本的故事線加以戲劇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它有一個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如果我們拿來一個電影劇本,把它象一幅畫那樣掛在牆上來審視,那麼它看起來就象下面那個圖表。
劇本,與平常所見的文章表達形式不同:一般在開頭,先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劇中人物和布景等,然後寫人物對話。故事中情節的發展變化,人物的動作、感情、語氣等,一般都在括弧里用小字註明。用這些不同的表達形式共同表現劇本的內容,所以在閱讀劇本的時候,不能只看大家印的人物對話,應該把開頭的說明、人物的對話和括弧里的小字聯系起來閱讀,思考,展開想像,邊讀邊在頭腦里演戲、看戲。
❺ 電影劇本分哪些類型
電影劇本的構成的四個基本要素:場景描寫(Scene)、人物(Character)、對話(Dialogue)和動作描寫(Action)
❻ 電影文學劇本,是專供拍攝影片而創作的劇本,是什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稱為什麼
電影文學劇本是一種運用電影思維創造銀幕形象的文學樣式。是電影劇作者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認識和理解進行藝術構思,並按照電影表現手法(包括場景、環境、人物形象、行為、動作、說白、音響及其他細節)通過文字描述以表達自己對未來影片設想的作品。電影文學劇本主要為拍攝影片而寫作,因此它必然受到電影特性的制約,必須符合電影藝術的基本規律和要求;它所創造的形象雖然以文字為媒介,但必須能夠通過影片的攝制,以電影的各種藝術技術手段在銀幕上體現出來。它的獨特的美學特徵首先是由電影藝術本性所決定的,這就是:①富於造型表現力和鮮明的動作性;②形象的畫面感和聲音元素的有機結合;③時空自由轉換中體現的蒙太奇效果。同時,電影文學劇本必須具備文學價值,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內容的表達以及語言文字的運用方面,可以作為獨立的文學作品為讀者閱讀和欣賞。電影文學劇本是影片攝制的基礎,其審美價值是未來影片總的藝術價值的重要前提,是影片導演和攝制組進行再創作的依據。電影文學劇本的類別就來源而言,可分為根據生活素材直接創作的和根據其他文藝形式(小說、戲劇等)改編的;就結構形式而言,可分為戲劇式、小說式、散文式、哲理式、心理式等。
❼ 目前劇本的類型分為哪些
劇本的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創作過很多這種戲劇形式的詩歌,但只能提供閱讀,不適合上演.
❽ 電影劇本可以分為兩樣,一種是與一般劇本稍有不同,不分場幕,叫做 。另一種是 。而《音樂之聲》屬於 。
第一種是影視文學劇本(不分)
第二種是影視分鏡頭劇本(分)
音樂之聲屬於音樂劇,而不是歌舞劇
❾ 影視文學劇本的樣式有什麼之分
「影」,即電影,「視」,即電視。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它把繪畫與戲劇、音樂與雕塑、建築與舞蹈、風景與人物、視覺形象與有聲語言聯結成為統一的綜合體。
其主要特徵是: 第一,從高度綜合的角度對生活作出反映,把一個富有藝術的真實世界的情景呈現在欣賞者的面前,而其他藝術很難做到這一點。 第二,綜合了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表現形式,使其所創造的銀幕形象,成為建立在時間與空間交叉點上的藝術形象。電影同其他文學體裁一樣,都以人和人的靈魂、人的感情為研究對象和描寫對象,具有敘事性。它既常借用文學手法來表現人物,反映生活;又採用文學的基本工具——語言藝術來刻畫人物形象。所以,這種文學樣式兼有電影性和文學性。 電視,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它比電影產生的時間約遲三十年。「電視文學」之稱,同「電影文學」的名稱一樣,因文學劇本的出現而得名。電視文學與電影文學比較,在許多方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 (1)電視的審美媒介是「屏幕」,而電影是「銀幕」。 (2)電視是用攝像機將被攝體拍攝在錄像帶上,經過較簡單的工藝,即可製成電視片。而電影,是用攝影機先將被攝體拍攝在條狀膠片上,然後經過洗印、剪輯等工藝過程,製成影片。 (3)電視的欣賞方式是家庭欣賞方式,而電影卻是大集體的欣賞方式。由於以上三個差別,致使電視、電影在篇幅長度、題材容量等方面都不同,但用文學反映生活的特點卻是相同的。 藝術表現手法 從描寫人物形象看,小說常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或夾敘夾議的方法,對人物的身世、經歷、性格特點、心理活動、愛好習慣等方面進行介紹剖析,而影視文學常用人物的動作、表情、舉止、行為、語言等來表現,文字講究形象化和具體化,很少由敘述者直接出面作客觀描述,因為夾敘夾議的文字難以轉化為視覺形象。在描寫上,小說、戲劇可以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細致的描寫,而影視文學卻不允許作過長的心理描述,只能用高度濃縮的簡潔的性格化語言。從藝術表現方法看,影視文學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平行交叉式。 即將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點發生的事情交替連接起來,相當於記敘中的「平敘」。 2.對比式。 表面上與平行式相似,但它不是同時發生的事的組接,而是兩件具有對照作用的物象或景象的組接,以造成鮮明、強烈的對比。 3.擒縱式。 故意通過暗示讓觀眾估計下一步發展必在意料之中,結果恰恰相反,使觀眾出乎意料。 4.對話式。 將上一個鏡頭某一個人的對話,巧妙自然地連在下一個鏡頭另一個人物的對話上,使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 5.象徵式。 將前後兩個鏡頭畫面處理得相似,然後加以連接,產生象徵意義。 6.渲染式。 把眾多性質相同的鏡頭,積累起來,然後組合,形成一種特定的氛圍。 7.細節連接式。 通過單一突出的形象、生動的細節來實現轉換,推動情節的發展。 8.音響連接式。 以音響為媒介來連接不同的畫面。 9.音樂連接式。 以音樂為媒介來連接不同的畫面。 10.畫外音連接式。 即用畫外音來連接不同的畫面。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引導解說式,一種是內心獨白式。 影視文學的特殊表現手段 根據拍攝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特別是要了解運動鏡頭中的「推、拉、搖、移、跟、升、降」等拍攝方法。由於不同的拍攝方法的運用,便能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不同的景別,在影片中也需要不同的藝術手段。如:遠景——指拍攝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圍廣闊的空間、環境、自然景色或場面,主要用於交代環境和氣氛。 全景——拍攝人物與其周圍環境或自然景色,表現一個景的全部。 中景——表現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動情形的景,有一定的自由活動的空間。 近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動情形和面部表情的景。 特寫——指兩肩以上的頭部活動,或突出地把所要強調的「物」占滿銀幕或屏幕。 電視文學作品是涵蓋所有用電視手段來表現文學形式的熒屏聲畫作品,包括電視小說、電視散文、電視詩歌、電視報告文學等。它最為突出的外在特徵是語言的形象化,即既把文學語言表現的對象轉化為可感可見的畫面形象,又忠實的還原文學語言。它顯著的內在特徵則是具有聯想性,即在觸目可見的聲畫形象背後富有想像的內涵。因此,在電視節目中,電視文學作品屬於相當另類、也無疑是獨特的的節目。而其中,電視詩歌散文又是最有代表性的電視文學作品。 一般言之,電視詩歌散文就是文學樣式的電視化,即以電視屏幕表現詩歌散文抒情寫意意境的電視文學樣式。電視詩歌散文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指文學詩歌散文的電視化表現,它把文學形式的格調、品性和意境用電視特有的藝術手段加以反映,造成動人的藝術魅力。早期的《荷花澱》(散文)、《海的嚮往》和《雪夢》(詩),近年的《妹妹,永遠的遺憾》、《我看見了大海》、《殘荷》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創作。二是指電視表現內容用散文的方式,形式比較靈活,追求意境營造,畫面優美動人,後一類形式也可以歸類為藝術片的某種類型,但也可以歸總為電視詩歌散文。如《霧失樓台》和《朝陽與夕陽對話》等。 由於電視詩歌散文是文學和電視手段的結合,因之其藝術表現特徵是獨特的。電視散文的獨特性在於其表現上的"散",以靈活躍動的聲畫形態造就文學意境;而它的內質則是"聚"--神聚。它和文學詩歌、散文的相通點更多,就是飛揚靈動,神思凝練;而比起其他電視文學形式來,抒情色彩更為濃郁,意境追求更為顯明。 1.什麼是影視文學? 所謂影視文學是指通過廣播電視聲畫媒介,以聽覺和視覺傳達設計為著眼點,運用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結構情節、塑造形象、營造氛圍、抒發感情,給受眾以文學審美情趣的文學類型。 2.影視文學與傳統文學的關系如何? 從本質屬性來看,影視文學首先是文學,它是文學的一種樣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學樣式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和共同規律;同時,由於影視文學藉助於影視傳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影視媒介特點。影視文學可以說是古老的傳統文學與新興影視相結合的產物。 3.影視文學形成過程怎麼樣? 文學是一種古老的社會現象,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學的樣式和類型迭經變遷,由簡趨繁,但其表現手法基本是單一的,即運用文字的手段,以文學語言為媒介塑造形象,這種表現手法主要作用於欣賞者的視覺器官,是一種平面的接收與解讀的形式。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電子技術的發明。電影在從無聲轉向有聲之後,便脫離了它以活動的影像組合來反映現實的幼稚階段,取而代之的是以蒙太奇的敘述方式進行創作的理性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與傳統文學樣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文學樣式--電影文學便應時而生。 電影文學融合了文學與電影兩種不同類型的藝術門類彼此的優長之勢,既有「讀」的優長,又有「看」的優長,既可作用於欣賞者的視覺,又可作用於欣賞者的聽覺。這是以往任何傳統文學樣式所不具備的。幾乎與此同時,廣播也藉助於無線電波的傳送和機械錄制的手段,運用聲音來敘事,訴諸人們的聽覺。廣播的這種表現方式的一個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種新型的作用於欣賞者聽覺的「戲劇」--「廣播劇」。廣播劇的出現,標志著傳統文學與廣播結合從而產生了新型的廣播文學。電影文學和廣播文學的產生為電視文學的產生准備了基礎。電視文學吸取了電影文學形象直觀、直接訴諸欣賞者聯想的表達方法,形成為具有獨特性質的新型文學樣式。 影視文學的基本特徵: 影視文學即電影、電視的文學劇本。基本特徵主要是:視覺性、動作性和蒙太奇結構。 視覺性,即指影視文學劇本用文學所描寫的形象能夠鮮明地體現出視覺形象,具有具體、實在的視象性。 動作性,即影視文學劇本對人物的描寫是具有清晰、豐富的動作的描寫。 蒙太奇結構方式,即指影視文學劇本把許多內容不同、場景各異的畫面,按照創作的意圖予以組接,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聯想、襯托、懸念和節奏等藝術效果的特殊結構方式。
❿ 劇本都包括哪幾個要素
劇本的結構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中國的元雜劇以「折」為單位,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復雜的「出」。
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如「佳構劇」。
劇本的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 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 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