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舉例說明電影藝術的基本特徵,考試用的
蒙太奇手法。
㈡ 電影藝術的表現特色是什麼
1.可以直觀的將事件展示給觀眾;
2.特技效果使生動(舞台劇就不行了);
3.幾乎每個電影都有其精神意義;
4.相對完美。
㈢ 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是什麼
演員扮演的人物是構成故事和體現內容的最重要的元素。電影表演是在兩個特定的條件下進行的。(1)演員置身在完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從而對表演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的表演不是不要設計和形式感,奧妙在於設計不露痕跡,而形式感要有電影特有的分寸。(2)電影表演面對的不是觀眾而是攝影機,演員的創造就成為零散的、非順序的、隨時變換幅度的表演形式。
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演員,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以上種種局限中的自由:盡管現場拍攝時他的一個情緒被分割了多次,鏡頭接起來以後卻好像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盡管攝影機常常限制著他的表情和動作的幅度,他仍然揮灑自如地使我們感覺不到攝影機的存在。
卓別林,在銀幕上以層出不窮的噱頭、滑稽的表演和他獨創的頭戴破禮帽、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然而在這種歡笑背後卻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他的喜劇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創造了世界喜劇不可逾越的高峰。美國電影史學家路易斯•約可布斯說:「談論查利•卓別林也就是談論電影。」「美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查利•卓別林那樣,成為全世界這樣珍愛的人物。」1923年,卓別林創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別林影片公司,成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他一身兼任製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1972年,他重返好萊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接受了為表彰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的藝術成就獎。
㈣ 電影藝術的特點有哪些
http://cache..com/c?m=&p=9a72c115d9c046e6439fc7710843&user=
㈤ 電影藝術的基本特徵至少1000字
電影是一門以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畫面與音響為媒介,在特定的多維時空中,通過銀幕塑造直觀的視聽形象,再現與反映生活的一門綜合性藝術。電影與其它藝術一樣,以審美化的典型形象去反映生活,共同受某些普通性規律的制約;同時,它又具有不同於其它各類藝術的自身的特殊規律。因此,要很好地認識與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特性,對於提高電影藝術的創作水乎與欣賞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㈥ 電影藝術的特徵
吳錦西的課…………老兄這怎麼行
㈦ 簡述電影藝術的特徵
巴贊在《電影是什麼》中,將電影的誕生歸於人類渴望通過影像獲得永恆,並藉此留住靈魂剎那間的光芒。就是說電影是要依賴科技的手段(攝影機、錄音機)截取源於生活中的具有多種可能性的畫面和聲音,通過排列和組合(蒙太奇)產生新的信息給予觀影人一種視聽層面的情感暗示及經驗判斷,理性及邏輯疏導與接恰、從而產生一種美學意義的支持和享受。 電影既不是戲劇,也不是繪畫,也不是文學,也不是音樂,它包含了這些藝術的共性,而同時又表現了它們全部的差異。它是直觀的,運動的,逼真的。通過攝影機和錄音機的記錄功能把現實生活中的人、景、事、真實地再現出來,使觀眾消除了距離感,感覺外部世界發生的一切都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使人能獲得現實中觀察事物的實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