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中,雪崩的場景是怎麼拍攝的
我記得專門有一種人實地拍攝雪崩,海嘯,火山噴發等場景,再以高價賣給電影人。做這個的外國人居多。要麼就是特技效果。
㈡ 電視電影里下雪的場面是怎麼做的
有的是真雪,造雪機的,有的就是白泡沫塑料,舞台上用的最多的是白紙片
㈢ 《地球脈動》里的雪崩的鏡頭是怎麼拍的
是擺拍的!!什麼雪崩也能擺拍?沒錯!,聽我慢慢說來。
這個雪崩鏡頭其實是舊鏡頭,並非新拍的,在《地球脈動1》中就有出現,後來還出現在BBC紀錄片《人類星球》上面。其實BBC用老鏡頭並不少見(也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比如地球脈動第二季中幾個火山熔岩和海水向匯的鏡頭,也是舊的。因為這些自然場景拍攝造價、難度巨大,許多電影也會買BBC的片段,比如這個雪崩就出現在多個電影大片之中,比如《極盜者》。
㈣ 長津湖電影的雪是真的嗎
長津湖電影的雪是真的,他們劇組是在東北那塊拍的,雪都是真的。但是演員們身處的雪地是遠不及當年我們戰士們所經歷的那般寒冷。
根據英軍戰場情報官的記錄,1950年至1951年的冬天,朝鮮遭遇了50年一遇的極寒天氣,靠近黃海的西海岸尤其寒冷,到了夜間更會氣溫驟降。
情報軍官佩林斯曾測得-38.9℃的極端低溫。他說:「朝鮮半島的天氣經常在雨夾雪、雪和晴天之間轉換,可能是一開始是雨夾雪的天氣,後來變成下雪天,然後天一下子就放晴了,但是放晴的天氣可能更加寒冷。」
惡劣的天氣導致志願軍的進攻不夠流暢
在長津湖戰役中,美國陸戰一師第11炮兵營每天都要記錄溫度和風速,這是他們確定射擊參數的重要依據。才剛剛11月初,下碣隅里的溫度就達到-25℃,凌晨的最低溫度達到了-35℃。
除了低溫之外,蓋馬高原上凜冽寒風的風速達到了每小時40英里(約17.9米/秒),清晨的時候,空氣中會有冰晶,在陽光下像鑽石一樣發光。但這樣的「鑽石」是致命的,它不但讓人體感溫度大幅下降,也讓裝備大量損壞。
到了11月下旬,氣溫更低了。一天清晨,美軍陸戰隊隊員波奇看到指揮所里的溫度計顯示的是-54℃。波奇退伍後上了大學,他才知道1950年是長津湖自1888年有溫度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年。
志願軍某部日夜兼程向長津湖挺進
在這樣的環境下,當時所謂「聯合國軍」的取暖設施、裝備遠勝過志願軍將士。尤以美軍的待遇要好很多。他們不但有冬季防護服,還有取暖袋、保溫帳篷,甚至有士兵說,躲在戰壕里頓頓牛肉大餐,都吃膩了!而在志願軍這邊,入朝戰士們所帶冬衣相對單薄,吃的則是「土豆配雪球」。就是在這種不利條件下,他們抓住戰機,打響了氣壯山河又極其慘烈的長津湖之戰!
所以我們的幸福來之不易,珍惜並且守護好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責任。
㈤ 電影場景中的雪花是如何製作的
就是有工作人員站在車上搓泡沫,灑下來,當然就不會化掉了~
㈥ 電影里的冰天雪地場面是怎麼做的
早期北方都是實景拍攝,南方像港台電視劇電影中都使用白色泡沫等製造人工雪花,像83版的射鵰等現在看著就有點假。現在技術比較先進,可以使用電腦特效製作背景合成或者直接用電腦動畫做出冰天雪地的效果,像2012那樣的災難大片,好多都是在藍布前做動作、開車然後用電腦畫上逼真的災難場面、冰天雪地,完全可以亂真,有了高科技,只要有錢,肯投資,沒有做不到的
㈦ 影視劇中鵝毛大雪非常真實,這是怎麼拍出來的
我們在看電視劇時,突然就會看到鵝毛大雪,一直飄盪在半空中,非常唯美,很有意境。有探討精神的觀眾們就會禁不住發問,這鵝毛大雪到底會不會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那些演員們肯定會被凍得瑟瑟發抖吧?
其實,很多人印象中很深刻的87版經典的《紅樓夢》,它裡面的茫茫白雪,那便是實景拍攝的。因為真實,所以很多人至今就會難以忘懷。但是現在真雪可遇不可求,所以電視劇裡面的鵝毛大雪一般是這樣拍出來的:
人造雪其實也是模仿自然界的雪花形成的原理來實現的,但畢竟是假雪,沒有自然雪的生命歷程,也不具備自然雪的氣象信息,雖然與自然雪的形狀大體一致,但較之形成的時間更短,生長更快。人造雪的缺點是沒有自然雪的雪質好,滑起來的感覺也與自然雪不一樣,而且造價高。
造雪機平均每小時的用水量就能達到15-16噸,而1噸水只能造2立方米的雪。照這樣算下來,一個滑雪場造雪的量光取水就會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嚴重的會影響到山區的春旱,對植被都會產生一定的破壞。
㈧ 電影中的雪花是用什麼做的
有的是真雪,造雪機的,有的就是白泡沫塑料,舞台上用的最多的是白紙片
㈨ 請問在影視作品裡的人造雪景是什麼做的是乾冰嗎
是用設備將極細的水霧冷凍並有鼓風機吹出。 和人造雪場一樣。。 推薦答案2:舞台上的雪景就是用發泡塑料球從高處灑下來製造下雪的情景 而拍電影電視劇的時候為了追求真實一般是把真雪揚起通過鼓風機吹起來 當然也有個別對場景要求不高沒有特寫的也會直接使用發泡塑料球 比如新版水滸傳的林沖風雪山神廟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林教頭的頭發上的雪一直也不會融化,其實那就是落在頭發山的發泡塑料小球推薦答案3:有的電影為節省經費也有直接撒塑料泡沫的哦...
㈩ 現在拍電影拍下雪的場景怎麼拍的
國內一般是兩種,一種是真實場景,一種是搭建場景。國外嘛,方法就很多了,在美國的話,主要還是看預算的問題。當然以真實場景居多,這也是環境相對來說比較便利的原因。其實也有搭建場景拍攝的,比較方便,不受天氣,光線等因素的影響,也比較節約。還有一種用的比較多的方法,就是先期取景,然後攝影棚藍幕拍攝,再後期合成就可以了。這都是比較普遍的方法,看看就好。當然如果是專業人員的話,需要知道的更多更詳細。如果還有問題歡迎隨時提出,希望有幫到你!